古代武将的徒手搏斗
个人感觉,一般历史上徒手搏斗比较闻名的都是那种力气很大,看着很刚猛的人,就像项羽,力能举鼎,鲁智深和鲁智深看着就很猛的样子,而武松力气就更不用说了,武松能打老虎的力气,所以在小说或是电影上面也会极力表现他们的徒手,力气大的优势。张飞和孙策的徒手也很厉害,张飞比较刚猛,力气大,当年长坂坡那一吼就可以知道,孙策,可能长的比张飞要俊秀,但是孙策之刚猛也不亚于张飞,想当年跟别人打架,一声巨吼振的一个气孔流血,另一只手则把人夹死。因此此二人也徒手搏斗也比较猛
而关羽就不同,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是不是会发现,每次关羽跟人PK的时候都显得很镇静,不像别人那样在前面骂阵,说什么谁谁谁在此,来受死吧之类的话。关羽曾对曹操说,三弟之能胜我十倍,这话不虚,论勇猛,关羽不敌张飞。但是关羽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就是镇静,他每次都能看准机会杀死对方,他杀死颜良文丑就是如此,最善用的一招就是托刀技。
至于吕布,对他很鄙视,玩三国群英传单机版的时候,每次都是抓到他后,一招就降,对于这样的人,我不是很了解,也不想多了解,对于他的了解最深的只限于他的赤兔宝马,关羽去后,绝食而死。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需要敲击什么?
答案是选:B古代指挥军队撤退,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古人说,“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总是用击鼓,表示冲锋,以敲钲,表示收兵。钲的声音是“当——当——当——”,特别清脆,凡是越清脆、尖利的声音,人们听起来,也就越容易辨别。钲是用铜做的。汉代之前,人们把铜,也叫“金”,古书上经常说“赐金十斤”,其实大多数时候赐的是铜。习惯成自然,所以敲钲也叫“鸣金”。扩展资料:中国古代曾使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来指挥战斗。“鸣金”中的“金”就是指军队中作战作信号用的乐器钲。钲,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上有柄,用铜制成。成语“鸣金收兵”本意为停止进攻。钲,击奏体鸣乐器。钲是古代行军的乐器,也称“丁宁”,形似钟,有长柄,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钲的形体似铙,较铙狭长,而比铙高大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钲为军中发布信号、约束步伐之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鸣金收兵
骂可以组什么词
你好,组词如下:
斥骂、
诅骂、
咒骂、
唾骂、
诟骂、
骂架、
骂街、
叫骂、
辱骂、
责骂、
骂阵、
笑骂、
谩骂、
骂名、
骂娘、
嫚骂、
漫骂、
叱骂、
讥骂、
酗骂、
痛骂、
数骂、
谤骂、
恼骂、
大骂、
骂辱、
讪骂、
挨骂、
嘲骂、
骂喝、
翻骂、
谇骂、
饰骂、
侮骂、
喝骂、
瞋骂、
吼骂、
骂言、
怒骂、
骂倨
魏延是不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如题 谢谢了
节选自《易中天品三国》 说起来魏延“谋反”这件事,不少人是相当的熟悉。因为《三国演义》的这段写得有声有色,从文学的角度看很是精采,因此深入人心。但如果以为那就是历史,就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诸葛亮。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不防先看史书上怎么讲。 据《三国志?魏延传》,事情是这样的: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病重时,他召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自己死后的撤军部署,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部队自行出发(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等人秘不发丧,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想法。魏延果然不听指挥,勃然大怒说,丞相虽然去世了,我魏延却还活着(丞相虽亡,吾自见在),还可以继续和魏军作战嘛(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耽误天下的大事呢(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要听他杨仪的指挥,为他继后(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于是魏延不管三七二十一,自说自话进行部署,还要费祎联名发不命令。费祎当然不会签字,就哄骗魏延说,我还是回去做工作吧!杨仪是个书生(长史文吏),没打过什么仗(稀更军事),肯定不会违抗将军的命令(必不违命也)。魏延一想也是,就让费祎回大本营。费祎一出门,拔腿就跑,驰马绝尘而去。魏延随即后悔,追赶费祎,没有追上(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再派人去打听,杨仪等人已经准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撇下魏延自己撤退(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怒不可遏三魏延便抢在杨仪之前率领部队先行回国(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而且过河拆桥,一路上把所有的栈道都烧个一干二净(所过烧绝阁道)。这就不但是和杨仪他们公开翻脸,而且是不给对方退路了。与此同时,魏延还上表朝廷,宣称杨仪谋反。杨仪被魏延抢了先,又被断了后,走投无路,逼到墙角,便也状告魏延谋反。结果“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双方状告的信函同时不断地送达御前,都说对方“叛逆”。刘禅当然真假难辨,就去询问董允、蒋琬等人。这一问不要紧,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杨仪不会谋反,竟没有一个人同情魏延(咸保仪疑延)。 这下子魏延在劫难逃了。一方面,朝廷令蒋琬率宿卫营“赴难北行”,迎战于前;另一方面,杨仪令工兵伐木修路“昼夜兼行”,追尾于后。魏延先到,驻军南谷口(即褒斜谷道南口,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阻击杨仪,杨仪则令何平居前抵抗。何平就是王平,因为母亲姓何,自己又曾经寄养在外婆家,所以也姓何。何平一见魏延,就冲上前去大声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样(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部下听了,知道无理的一方在魏延,就不肯替他卖命,一哄而散。魏延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儿子和少数亲信逃往汉中,最后被马岱所杀。马岱按照杨仪的命令,将魏延的首级带了回来。杨仪得此头颅,竟然忽地一下站起来,一脚踏了上去,一边狠狠地踩,一边狠狠地骂:狗奴才,看你还能不能干坏事(庸奴,复能做恶不)!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以上就是《三国志?魏延传》对本案的记载。从这个记载不难看出,所谓“魏延谋反”,可以说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为什么说“事出有因”呢?第一,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战争年代,不服从统帅命令,自作主张,就难免谋反嫌疑。第二,掉转枪头,挥师南下,还是擅自行动,谁知道你要干什么?第三,北伐大军,本为一体,单独行动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断绝别人的退路?这不能不让人采,魏延是要杀回成都颠覆蜀汉,还不让杨仪他们赶回来救驾。所以董允、蒋琬等人怀疑魏延,是有道理的。毕竟,在魏延和杨仪都状告对方“叛逆”的时候,杨仪并无反迹(其实也无可能),魏延却说不清楚。在不明真相而且难明真相的情况下,为了国家安全,只能先假定魏延谋反。 但是,要说魏延当真谋反,却证据不足,而且不合逻辑。道理很简单,以魏延当时的能耐和实力,自立山头当皇帝,怕是不可能的。魏延自己,也不会有此非分之想。他要利用“断后”之便,就近降了曹魏,然后充当司马懿的马前卒,掉过头来打杨仪。这可是司马懿求之不得的事情。我们知道,正如刘备一生只怕曹操一个人,司马懿也只怕诸葛亮。所以,一听说诸葛亮去世了,司马懿就蠢蠢欲动。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杨仪从战场撤退时,司马懿是追了的,但被姜维的“反旗鸣鼓”吓退,民谚谓之“死诸葛亮走生仲达”。这个时候,魏延如果叛变投敌反戈一击,情况可想而知。至少,踩在脚下的头颅,就多半是杨仪的,不会是魏延的。但魏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抢先南行。而且,他被王平打败以后,也没有北上,而是朝更南边的汉中跑。这说明魏延并不想降魏。不想降魏,又怎么会谋反? 所以,对于魏延的“谋反”,董允、蒋琬等人也只是怀疑(疑延),并不肯定。怀疑的原因,是魏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而魏延这样做,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又有两个原因,一是坚持北伐(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二是不服杨仪(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第一个原因当然能够证明魏延并不想谋反,但细想起来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如果当真是要坚持北伐,那么,你自己留下来继续战斗就是,为什么要抢先南下呢?同样,第二个原因也有问题。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不服杨仪,那么,你走你的阳关道,他过他的独木桥,你自己先南下就是,为什么还要“所过烧绝阁道”呢?明摆着是要置杨仪于死地嘛!当然,这和魏延自己的说法也不矛盾。杀了杨仪,就可以夺杨仪之兵,也就更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北伐灭魏了。因此,魏延说的两个原因也都讲得通的。但在当时,却是第二个原因占了上风,而且在行动之时还起了杀心。 这当然也是应该谴责的。但诬为谋反,实属冤案;夷灭三族,更是量刑不当。这一点,后来蜀汉政权可能也意识到了。证据有两个。一个是陈寿为魏延作传时所下的结论。陈寿认为,魏延之所以不北上而南下,其当时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是要杀了杨仪等人而已(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杀了杨仪,就可能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他的想法就是这样,并没有谋反的意思(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我们知道,作为一位严谨的历史学家,陈寿是不会轻易做出判断的。他的这个说法,很可能代表了当时的共识,甚至是因为蜀汉朝廷在查明真相后,已经有了这个结论。 证据之二,是汉中城北门外的石马婆址。清代乾隆朝修编的《南郑县志》认为,该遗址很可能是蜀汉朝廷“以礼收葬”魏延之墓。为什么要“以礼收葬”呢?因为蒋琬等人也发现“魏延谋反”是冤案(蒋琬原其本意,但欲诛杀杨仪,不便背叛)。再加上魏延既是宿将,又有战功,当然应该“追述前劳”,以礼厚葬。这也等于是为魏延平反召雪了。 当然,这两个证据都不怎么过硬。过硬的证据是蜀汉朝廷的正式文件。但这恐怕永远也找不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再提供一个旁证,那就是杨仪之死。按照常理,魏延如果当真是谋反,或者蜀汉政权确实认为他谋反,那么,杨仪这个“平叛有功”的大英雄,在回朝之后是应该得到重赏的。杨仪自己,似乎也这么想。《三国志?杨仪传》说,杨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然而怎么样呢?只封了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手匣个兵都没有(无所统领),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从容而已)。接替诸葛亮的,是资历、才能和贡献都不如杨仪的蒋琬。 这下子杨仪浑身气都不打一处来,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三国志?杨仪传》的说法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也就是怨愤都写在脸上,不满之辞都发自肺腑。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怕他说话出格,没有节制,犯了忌讳,不敢去看他(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抚慰。杨仪就对费祎大发牢骚,前前后后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费祎呢,大约是只听不说。最后,杨仪居然说,想当初丞相去世时,我要是率领全军“以就魏氏”,怎么会像今天这样寂寞失意?真是追悔莫及啊! 杨仪这话,实在是“反动透顶”,费祎自然也不能“知情不报”。费祎据实密报的结果,则是杨仪在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被废为平民,流放嘉郡。杨仪到了嘉郡,不思悔改,又上书诽谤朝廷,而且出言不逊,于是朝廷下令将其逮捕入狱。结果杨仪自杀,老婆孩子则回到了蜀郡,其时距离魏延被杀(建兴十二年八月)也就一年半载。蜀汉朝廷如果当真曾经为魏延平反,我想大约就在这时。 当然,这里有一个不大说得清楚的问题,就是杨仪所谓“吾若举军以就魏氏”的“魏氏”,究竟是曹魏呢,还是魏延?如果是曹魏,则想谋反的就不是魏延,反倒是他杨仪。如果是魏延,则魏延必无反意。因为如果魏延要反蜀降魏,那么,率领全军追随魏延的,岂非也是“反贼”?杨仪的“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岂非自认谋反?杨仪当然不会这么傻,朝廷也没有按“谋反罪”来处理杨仪(其妻子还蜀)。可见“吾若举军以就魏氏”这句话不能翻译为”我如果率领全军投降曹操”,只能翻译为“我如果率领全军追随魏延”。后悔未能追随魏延的杨仪是并不想谋反的,因此,可能被杨仪追随的魏延也不想谋反。 毫无疑问,杨仪并不可能追随魏延,他的“吾若举军以就魏氏”也只是发牢骚。但这句话还是证明了魏延的清白。由此可见,魏延和杨仪,彼此都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甚至不惜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大打出手。 这就奇怪!因为魏延和杨仪在蜀汉政权中都属于“第一势力”(荆州集团),刘备和诸葛亮对他们也都非常器重(魏延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杨仪任丞相长史、绥军将军).他们之间,既无集团、派别利益之争,也没有什么方针、路线分歧。于是我们就要问,这两个人哪来的深仇大恨呢? 说起来还真没什么。这两个人闹矛盾的原因,竟不过是意气用事。《三国志?费祎传》说,魏延这个人善待将士,勇猛过人,又生性矜持高傲,当时所有人都让他三分,只有杨仪不买账(惟杨仪不假借),魏延便把杨仪恨到骨头里,水火不容(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那么,这两个人的矛盾闹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坐到一起说说话都不难。《三国志?费祎传》说,魏延和杨仪只要坐到一起,就要吵架。吵着吵着,魏延就会拔出刀来对着杨仪比划(举刀拟仪),杨仪则哭得泪人儿似的(泣涕横集)。这时,也就只有费祎能当和事佬了。费祎的办法,是插到两个人当中去,一边劝解一边把他们拉开。你说这都是什么事! 魏延与杨仪的“窝里斗”臭名远扬,连孙权都知道,而且不以为然。据《三国志?董允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孙权设宴款待。喝得酩酊大醉时,孙权对费祎说,杨仪和魏延是两个卑贱的小人。虽然有些鸡鸣狗盗的本事,却是一旦得意必定忘形。贵国如果没了诸葛亮,这两个家伙肯定会作,你们怎么能不防范于未然?费祎猝不及防,张口结舌(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副大使董恢就教他回答,说杨仪和魏延不过“人民内部矛盾”(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并不像黥布(黥音qíng)、韩信那样不可驾驭(无黥、韩难御之心也),就不要因噎废食云云,算是忽悠过去。 费祎的回答马马虎虎还算得体,孙权的说法则未免偏激。魏延和杨仪确实有缺点、有错误、有问题,但杨仪有才,魏延骁勇,不好说就是“牡竖小人”。事实上魏延和杨仪都是刘备在汉中称王之后,准备回成都,要留一员大将镇守汉中。这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担任此大任的一定是张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张飞自己也这么想(飞亦以心自许),然而刘备却破格选择了魏延,结果“一军皆惊”。刘备当然看得出众人的不服,便大会群臣,问魏延说,寡人爱卿以重任,爱卿打算怎么样呀?魏延说,曹操如果倾巢而出,末将就替大王挡住他(拒之)!如果派一员偏将摔十万人马来,末将就替大王吃了他(吞之)!这可真是气壮山河!事实上魏延的确英勇善战。所以,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就既曾经“督前部”,也曾经“为先锋”。 杨仪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杨仪传》说,诸葛亮多次出兵,常常是杨仪进行规划,负责部署,筹集粮草,计算军费(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而且不假思索,一会儿工夫就处理完毕(不稽思虑,斯须便了)。所以,杨仪和魏延闹矛盾,诸葛亮便很头疼(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他既然不忍心厚次薄彼,便只好尽可能把一碗水端平(不忍有所偏废也)。遗憾的是,尽管有诸葛亮搞平衡,费祎打圆场,这两个人还是要“窝里斗”,结果是两败俱伤。魏延固然家破人亡,杨仪也同样身败名裂。想想真是何苦! 更窝囊的是,这两个人死后也都背上了骂名。魏延被骂作“反贼”,而且这罪名还被《三国演义》夯得严严实实,几乎是“永世不得翻身”。杨仪则被骂作“小人”,遭到许多替魏延抱屈的人痛斥。的确,所谓“魏延谋反”既然是冤案,那么,冤有头债有主,制造这起冤案的直接当事人杨仪就难逃其咎。正如陈迩冬先生所言,魏延身为大将,一生征战,可谓“有大功,无大罪”,却“遭大祸,蒙大诬”,已是天大的冤枉,你杨仪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灭其三族呢?所以后人很是不怕。比如郝经就认为,杨仪“以私憾杀大将”,罪过比魏延更大(罪浮于延)。刘家立也说,魏延“其功不可没,夷其三族。亦太甚矣”(均见《三国志集解》)。再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杨仪已经把魏延杀了,还要用脚在他头上踩,太过分了吧? 但是,杨仪也有委屈的地方。第一,杨仪与魏延的争端,纯属个人恩怨,很难说谁是谁非。而且,平心而论,魏延的责任还要大些。因为两人不和的起因,完全因为魏延盛气凌人不可一世,惟独杨仪不肯屈就。这在杨仪,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你魏延可以飞扬跋扈,难道就不允许杨仪保持独立?何况每次吵架,受欺负的都是杨仪。一个大男人,被当众羞辱得痛苦流涕,你说他心里是什么滋味?难怪杨仪后来要那样对待魏延了。他是积怨太深啊! 第二,杨仪在此案的前期也没什么过错,因为他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来行动的。《三国志?魏延传》说得很清楚,诸葛亮临终前“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杨仪照着做,有什么错?魏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而且“所过烧绝阁道”,断了杨仪的后路,杨仪难道应该留在原地等死?魏延不但置杨仪于死地,还要状告杨仪谋反,杨仪难道不该自卫?杨仪和魏延同时告状,满朝文武“咸保仪疑延”,这难道也是杨仪的错?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代理人并不是杨仪,而是魏延。而且,诸葛亮下达命令很明确,是让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延遵命秘密行动,走到褒口(即前面所说的南谷口)才发丧。这下子杨仪紧张了,担心“摄行军事”的魏延害自己(惧为害),就恶人先告状,制造魏延叛变投敌的舆论(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并且先发制人,攻击魏延(率其众攻延)。魏延原本并无反意,自然不会和杨仪作战(不战),只能撤退(军走),结果被害(追而杀之)。 这事严重!因为此说如果成立,《三国志》的记载又不能否定,那么诸葛亮的责任就大了。他居然下达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命令,一方面命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另一方面又交待杨仪让魏延断后,而且“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不是存心要让魏延和杨仪打起来吗?所以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就说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一手策划的”。 按照这个逻辑,诸葛亮不但“策划”了魏延的冤案,还“导致”了杨仪的悲剧。前面说过,与蒋琬相比,杨仪资格老(年宦先琬)、能力强(从年逾之)、功劳大(功勋至大),或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其劳剧),再加上还有“平叛”之功,怎么着也不该位在蒋琬之下。那么,为什么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职权(但没有当丞相),杨仪却只弄到了一个闲差呢?原来,这都是因为诸葛亮的看法。《三国志?杨仪传》说,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意思(亮平生密指),认为杨仪这个人的性格是不好的,急躁狭隘,不如蒋琬(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结果蒋琬升了上去,杨仪挂了起来,最后自取灭亡。 这真是恐怖!诸葛亮“二桃杀三士”,一箭双雕,既除掉了魏延,又除掉了杨仪,岂非阴险歹毒?于是我们要问:是这样吗? 不是。 就说蒋琬的接班和杨仪的闲置,便很可疑。这一安排,《三国志?杨仪传》的说法,是根据诸葛亮的“平生密指”。但我们要问,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意思,他们怎么知道的?当然,《三国志》也对此做了交待。据《蒋琬传》,诸葛亮在世时常常对人说,公琰(蒋琬的字)的志向,既忠贞由高雅(公琰托志忠雅),是一位可以和我一起共同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这算是造了舆论。诸葛亮还秘密上书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仕以付琬”。这算是做了安排。 但我们还是要问:既然如此,诸葛亮临终时为什么不把这个想法公布出来,却要“密表后主”呢?我们知道,蒋琬接班时,大家其实是不服的,后来才“众望渐服”。这一个“渐”字,就说明蒋琬的接班,接得多少有些突兀,有些勉强。因此吕思勉先生的《三国话史》就说,以诸葛亮的地位威望,如果事先公开嘱咐,并不怕什么人反对,事情反倒会妥帖得多。那么,诸葛亮又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吕先生的结论是,诸葛亮秘密推荐蒋琬一事“不是实情”。 这当然也有可能。中国的古代史,一旦事关权力交替,总难免有些虚虚实实、遮遮掩掩、鬼鬼祟祟。但我认为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诸葛亮确实有所顾忌。顾忌谁?杨仪。前面说过,杨仪资格比蒋琬老,能力比蒋琬强,功劳比蒋琬大,又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如果诸葛亮临终前宣布蒋琬接班,杨仪还不得跳起来?没错,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不敢跳。去世了呢?跳不跳?要知道,这时蒋琬并不在军中,魏延也在前线,军队掌握在杨仪手里。身边一个费祎,一个姜维,挪镇他不住。就算镇得住,杨仪闹起来也不是个事。因此只能等大军回朝以后再说。也因此,诸葛亮只能“密表后主”。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命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呢?难道也是为了对付杨仪?我认为,这事倒是靠不住的。靠不住的原因,倒不完全如裴松之所说,此乃“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还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诸葛亮病逝在武功五丈原。魏延“密持丧去”“行至褒口”,已是往南走了很远,杨仪怎么可能还说他“欲举众北附”?所以《魏略》的说法可以推翻。 鱼豢《魏略》的这段记载并不可靠,《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是否真实呢?如果真实,诸葛亮就必须对魏延之死负责;如果不真实,则必须回答真相是什么。对此,历史上也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和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魏延传》所说是实,而诸葛亮这样安排,是他料定魏延必返。此说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第二种观点也认为《魏延传》所说是实,因此是诸葛亮“一手策划”了魏延的冤案。此说可以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为代表。第三种观点认为,《魏延传》所载并非事实,此事另有真相。此说可以吕思勉先生的《三国话史》和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为代表。显然,同意第一种观点,就要冤枉魏延;同意第二种观点,就要批评诸葛亮;同意第三种观点,就要否定《三国志》。这可真让人为难。那么,有没有可以采信的第四种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