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什么意思
郭沫若先生有一幅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十六个字把杜甫其人其诗基本上概括了。因为他替人民说话、说真话,所以他的诗是一部史诗,它反映了世上疮痍,反映了民间疾苦,所以他成为诗中的圣哲,成为笔底波澜。但也有遗憾,这16个字的作者沫若先生到了以后,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要迎合上意,于是就写了《李白与杜甫》,里面“尊李抑杜”,上有所好,下就捧焉。在那种情况下他忘记了曾经写过这16个字来赞美杜甫,《李白与杜甫》是他的败笔。因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几重茅”,于是他就去计算他屋上有几重茅,有好多草,该算一个地主了,甚至把杜甫诗中的“青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用来计算,有万竿竹子应该是大中地主了,他给杜甫划阶级成分,忘记了他写的16个字。后来有人写过一副对联来反讽“世上疮痍,诗中粉饰,民间疾苦,笔底升平”,这个就完全不是杜甫精神。我们真正要学的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过去我们说鲁迅是民族的脊梁,巴金是民族的良心,那么杜甫是什么呢?他以他的忧患意识为民说话,为民而担忧,也应该算民族的良心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什么意思?
郭沫若先生有一幅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十六个字把杜甫其人其诗基本上概括了。因为他替人民说话、说真话,所以他的诗是一部史诗,它反映了世上疮痍,反映了民间疾苦,所以他成为诗中的圣哲,成为笔底波澜。上句评人,下句论诗。上句“疮痍”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
满意请采纳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什么意思
赞扬的是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即可以看出该诗人关注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并且诗作艺术成就很高。
安史之乱中国家的破败,人民苦难.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液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参观杜甫草堂时的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诗史堂,可以见到这两幅对联。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郭沫若先生的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参观杜甫草堂时的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诗史堂,可以见到这两幅对联。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郭沫若先生的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为世人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