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关右什么意思
虎步关右形容的是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的夏侯渊。因其作战勇猛,镇守汉中时击敌无数,被曹操评价为虎步关右。因当时以座北朝南为尊,夏侯渊镇守的陇西一带就位于潼关右边,所以称之为关右。曹操曾评价夏侯渊: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意思是:宋建谋反作乱三十多年,夏侯渊作战勇敢,出敌不意,将其一并消灭。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二月,曹操回邺城,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镇守汉中。并增封食邑三百户,加之前所封共八百户。之后,夏侯渊回军攻打武都、下辩等地的氐羌部落,收氐部谷梁十余万斛。扩展资料夏侯渊虎步关右的故事来源: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返回邺城,以夏侯渊行护军将军职,都督朱灵、路招等驻长安,击破聚众数千据五关道口作乱的南山贼刘雄(又作刘雄鸣),收降其部,刘雄逃奔汉中。马超尽数兼并陇右之众,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城,韦康坚守八个月,韦康遣别驾阎温向夏侯渊求救,为马超所获,阎温拒降,为马超所杀。夏侯渊援军未到,韦康已投降马超且为其所杀。当夏侯渊进兵至距冀城200余里时,马超领兵前来进攻,夏侯渊的军队交战不利。又恰逢汧氐杨千万复叛响应马超,军屯于兴国,夏侯渊遂撤军。七月,韩遂、马超等余部梁兴驻蓝田、鄜、夏阳等地,寇略左冯翊一带。夏侯渊得郑浑领当地兵民相助,督徐晃率兵围而剿之,破斩梁兴于鄜、杀夏阳贼靳富等,救出夏阳长、邵陵令及其官吏,将勒富等所略取附近诸县的物资归还,共收降三千余户。以此功被曹操封为博昌亭侯。建安十八年(213年)九月,杨阜、姜叙、赵衢、尹奉等谋讨马超,尽杀马超妻子,马超奔汉中投张鲁。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马超从张鲁处求兵,北取凉州,还围祁山。姜叙等急向夏侯渊求救,诸将认为应当听从曹操调度,而夏侯渊认为:往来反复四千里,路程遥远,等收到曹操指令,姜叙等必败,故此举不适合救急。商议结束后即刻出兵,先派张郃率步骑兵五千人为先锋,抄近路由陈仓小道进兵,自己则督运粮草随后出发。当张郃兵至渭水时,马超率氐、羌数千前来进攻。但双方未交锋马超不战而退,张郃于后收整马超军遗留器械。当夏侯渊军到时,诸县都已投降平定。而此时韩遂也正驻于显亲,于是夏侯渊又转击韩遂,韩遂不敌败走,夏侯渊收其军粮后继续追击韩遂直至略阳。此地离韩遂军约二十余里,部将中有的倾向继续进攻韩遂,也有的认为应当转攻兴国氐。而夏侯渊则认为,韩遂部队精锐,兴国城堡坚固,就算勉强进攻也没法攻克,还不如进攻长离的诸多羌部老巢,盖因韩遂军中多长离羌兵,攻其必救,如此一来韩遂如放任羌兵自救则陷入独守之境,往救长离则必须出城与夏侯渊军野战,可一战而擒之。于是夏侯渊留下负责监查的部将守卫辎重,自己亲率精锐步骑突袭焚毁长离羌屯,斩首颇多。听闻消息的韩遂军中羌兵纷纷回援各自的部落,韩遂不得已,果然率军来救,而与夏侯渊对阵。诸部将眼看韩遂军力庞大,非常头痛,准备扎营挖堑做持久战。夏侯渊又鼓励大家说:“我军转战千里,如果当时就扎营挖沟,那么士卒们就会士气低落无法坚持作战,敌人虽然军力庞大,但很容易对付。”于是击鼓进兵,大破韩遂军,得到了其帅旗等一干物品。回略阳稍加调整后,又乘胜围攻兴国,兴国氐王阿贵、百项氐王杨千万虽然骁勇也不敌夏侯渊猛攻,阿贵被击灭,千万逃奔马超,其余士卒全部投降。接着又转击高平、屠各,全部大胜,收其军粮牛马物资等。此战后,夏侯渊因战功赫赫而获假节。十月,曹操又命夏侯渊率张郃、张既等讨伐在枹罕称王置官为乱三十余年的陇西人宋建,夏侯渊遂自兴国出兵,迅速进军并围攻枹罕,以弱势兵力仅一月余,就大破拥有数万彪悍兵马、几度为朝廷讨伐而未果的宋建,自宋建起如丞相等所置官员一概斩首。此外,夏侯渊又派张郃等人率兵平定河关,渡河深入小湟中,河西诸羌部全部投降,自此,长期为祸的陇右被平定。回军时,以韩遂所聚羌、胡数万兵有威胁,夏侯渊遂命与韩遂不合而投靠曹军的韩遂婿阎行断后。而夏侯渊因此大功,为曹操褒奖,称其一举剿灭为乱三十余年的宋建,如同老虎那样横行关右,所向无敌,引用孔子之言“吾与尔不如也”而自叹不如。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夏侯渊率驻凉州诸将及羌、胡诸王与曹操会师休亭。而曹操每次会见羌、胡的首领,都命夏侯渊陪同出席以威慑诸羌、胡王。七月,张鲁败走,汉中平定。以夏侯渊行都护将军职,都督张郃、徐晃等平定巴郡。十二月,曹操自南郑回,留夏侯渊守备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二月,曹操回邺城,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镇守汉中。并增封食邑三百户,加之前所封共八百户。之后,夏侯渊回军攻打武都、下辩等地的氐羌部落,收氐部谷梁十余万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侯渊
三国志中多次出现“关右” 指的是什么
关右,就是指长安以西的雍州地区。古雍州在函谷关西,因此称为关右。
房玄龄的《晋书》中说献帝时因为凉州战乱不断,河西五郡(指黄河西边的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金城五郡)距离太远,所以就从凉州分了出去,凉州剩下的郡改名叫雍州,后来又和关右地区合称雍州。(原文:献帝时,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乃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
关东,关西。关中一般都是指哪些地方?
关东、关西主要是指以关原为界限,以东称为关东,以西就是关西了。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历史上的关西,关东,关中分别指哪些地方
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关西”。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一带地方,泛指东北各省,也叫关外。关中:相当于今陕西省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又名秦中。关东,三国演义中,曹操,袁绍等18路诸侯伐董卓时,自称关东联军,主要是指虎牢关以东。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蒙东源于关东),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后又称之为满洲东三省。关西,《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更详细的说明要算五代时的记载《旧五代史》的《五行志》中有提到后晋天福年间“关西郡”发生蝗灾之事。查同书《郡县志》,则无“关西郡”,而有“关西道”。大概是因为五代时期军阀割据、政权更替频仍,以至於行政区划也紊乱多变吧。不过“关西郡”所辖应该与“关西道”大致相同。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这是因为关中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
中医诊脉的"关"如何确定位置?
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
把手掌放平,手腕部见两条肌腱,在最外测肌腱的外侧就是桡动脉了。
桡骨茎突也可以先把手掌放平,在大拇指那里找到大鱼际,沿大鱼际顺着前臂外侧往躯干方向摸,会见到桡骨靠近碗部有个突起,这个就是桡骨茎突,它的内侧就是桡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