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肠百结

时间:2024-05-18 11:05:09编辑:优化君

曹操《短歌行》全文

汉代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文: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诗词赏析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作者简介曹操原本出身于官宦世家,后来成为一方诸侯。他是一位著名的的政治家,对于政治最初的远见之处便是体现在董卓的身上。曹操看出董卓这个人心怀不轨,并非什么善良之辈,如果利用董卓的实力来解除危机,事情只会越来越严重。果不其然,董卓进京后的操控国家大权,行事暴虐,造成了更大的灾难,三国的局势也因为董卓的出现而拉开了序幕。曹操深知如果自己想要有一番作为,就需要大量人才的辅助,他的先天条件远不如袁绍、孙权等人,他没有强大的背景,更没有现有的基业,他要想成功就必须凭借自己的奋斗。再加上,他在当时也并非全能之人,实力在他之上的人比比皆是。所以他需要拉拢一大批的有才之人,同自己一起奋斗,光是一人之力很难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后来,曹操在奉承皇上将都城迁到许县之后,趁机网罗了大量的人才。曹操对待有才能之人十分的渴望,总是想尽办法的想要得到,从来不怕别人说。因此,他在招揽人才的时候都是持着礼贤下士的态度。曹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也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方法,他并不是看重虚名的人,也不认为那些名扬四海的人就一定名副其实。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只要有一技之长,绝对会受到重用跟尊敬。曹操在政治上也很尊重别人的意见,关于一些重大的决定,他总会自觉地询问众人的看法,对于一些众人觉得不可行的决定他都会认真考虑,然后找出让大家都满意的答案。对于一些看法略有偏颇的人,他也不会处罚,反而还会鼓励他们。正是因为他对待贤才这种宽宏大量的行为,才使得他能将众多的人才留在自己的身边。不仅如此,曹操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立下的严明的军纪,自己都会遵守,他也善于用兵,三国时期各地诸侯都有各自的欲望,导致战争不断,而曹操能在这么多诸侯中脱颖而出,实力不断扩大,就证明他在指挥作战方面很有天赋,军事才能也十分杰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歌行二首

百虑千愁下一句是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受奉为文艺界爱情感悟的经典名句。实际上的含义搁浅去深思考究,只消一目带过这句话,表面上已觉煽情又浮夸。诗,为元稹书予亡妻韦蕙丛。后人亦有揣测兴许是写给莺莺,但念及后半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说明元稹下笔阶段处于韦蕙丛身故,他寄心于道消弭眷恋。诗写的感人肺腑,读起来也有几分似是而非的情真意切,仿佛元稹确实重情重义。呵呵,实际上他是普天之下最为言行不一的爱情骗子,或将他形容成‘情圣'更为恰当。在蒲州的普救寺,二十二岁的元稹与莺莺一见钟情,顺红娘推波助澜私定终生。数月后,元稹赴京赶考,娶高官之女韦蕙丛,莺莺随后另嫁他人。一年后,元稹遇莺莺的丈夫,以表兄身份请求相见,莺莺再三拒绝,最后去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子非鱼说:莺莺暧昧,不要求长相厮守,只叹[始乱终弃,愚不敢恨]。有说凡此种种难以理解。有那么难理解吗?莺莺生为封建时代的女子,贞节牌坊在当时贵重过性命。米兰在她的《郎骑白马去》中引用[妾拟将身嫁予,一生休!]表达无悔的执着,一个女孩将自己的身体交予毫无关系的男人纠缠出瓜葛,没有任何奢求与目的,难道还不能证明她的爱与真心?莺莺以为凭元稹的才华与聪敏,会了解她心底的百转千回。元稹确实明白,可他选择假装糊涂甚至闭上心门不听不看。类似的,陈后主叔宝偶至后宫遇皇后,戏谑问:‘留侬不留侬?不留侬去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三千粉黛,多的是佳丽等他临幸。皇后于是无奈回诗:‘谁道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妾若为留?'后主闻言而怒,竟欲废后。谁说我不想念你?见到了羞怯得无措至极,明明知道你心不在这,教我如何留得住你?这般情念,她在后主逝世后削发为尼强自淡化。女人的爱总是太纯粹,她们的爱情定义里,爱的全部仍然是爱。男人的爱只是他们的需要,而他们的需要范围内有很多定义。女人生来是水做的。以佛家的说法,水是宇宙元素中最为灵活易变通;置入杯中是水、打碎了滴落满地仍是水、饮入体内还是水,不变的本质,转换的是适应所在环境的自身。女人通常把自己化成水,为了她的男人改变,在他的容器内转化令他满意舒适的形体去达成他的要求;柔柔软软温温和和地将他包围,在享受他的眷顾同时用天鹅绒般的透明羽翼纳他入怀呵护;像水一般,遇冷则寒,遇灼则暖。男人大多像元稹,爱是需要的一种,和其它需要等值或高或低。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说得那么动人心弦。你是我唯一的精神寄托,没有你再美艳的风景对我而言都失去的意义。是这样吗?我可以抗拒‘曾经沧海'华丽的比拟,笑嗤他的‘除却巫山不是云',却又为他的‘半缘修道半缘君'悸动不已。在未知他的罗曼史之前,被唬骗得以为他当真痴情得罕见。可笑的是,元稹在写下这首诗,韦蕙丛逝世不久,继娶河东才女裴柔之,又与名妓薛涛、刘采青私交甚笃……花名册上群芳数不胜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男人的醒悟,代价是多少女人的心碎?元稹的确如他所言‘取次花丛懒回顾'。但他不是视万紫千红视若无睹,而是尝遍了千娇百媚之后,得到了'懒回顾'的有感而发。何其残忍?对莺莺的弃之可惜,亦是拿韦蕙丛做对比。当他回头见莺莺没有他依然恬淡怡然,百般纠缠;更寡廉鲜耻地写下《莺莺传》,将之与莺莺欢爱的场面不遮不掩地搬出台面,全然不顾忌莺莺为人妇的身份,和当时在世的韦蕙丛的心情。话说回来,自他以后艳情派大行其道,能把男欢女爱以诗词描述得如此淋漓尽致兼露骨,元稹可谓开山鼻祖。他像只欲求不满、永不知足的蝴蝶,沉迷于花丛,需要他想得到的每一个女人,却未曾真正地爱过她们。从某一种角度上想,他何尝不可悲?惟有强化情诗虚张声势他的爱情。


上一篇:书记处

下一篇: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