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文解字》,“香”是个会意字,上“禾”从黍,代表谷物,下“日”从甘,表示甘甜美好。故香之本义是五谷煮熟时的美好香气,汉字中另有“芳”字表示花草的美好香气,故而“芳香”泛指一切好闻的气味,后来“香”字引申抽象,与“臭”相对待。
作为中华文化当之无愧的人文始祖之一,神农氏一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很多,如:播种五谷,发明耒耜,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治麻为布,作五弦琴,制作陶器,重卦观象,创制蜡祭等等。后世的文明建构逐渐把神农氏的氏族的特征简化去除,将其精神凝聚成“神农”这一象征性的人文符号,因此神农也被称作农皇、五谷先帝、药王、先啬、先农、田祖等,其开创的事业使之成为农业、医药业、陶瓷业、贸易业等诸多行业的鼻祖。
由于神农氏发明耒耜以耕种五谷,尝百草以辨识药性,并且制作陶器蒸煮食物、熬炼药物,那么五谷花草的芳香自然是被神农氏最早辨识,相关的知识开始形成并不断地被丰富,从而才有了后世有关的香料以及用香的知识。
另外,神农伊耆氏设立了蜡祭之礼,在十二月岁末之时蜡祭百神,作为年终大祭,如《史记·补三皇本纪》所云:“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此礼沿袭至明清。
传统用香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种:风香、雅香和颂香。
综上所述
其一,“香”的本义为五谷香气,而五谷的发现、耕种和烹制都是神农氏开创的,故而香之源起归功于神农;
其二,神农尝百草,分辨其可食、可药或有毒,认识到众多芳香草木对人的作用,由此才有了对香草采取和使用的各种习俗,故而神农开创了风香传统;
其三,神农伊耆氏创立蜡祭,以燔烧谷物香草等物的烟火香气来祀神,赋予了香气以精神的含义,故而神农开创了颂香传统;
其四,雅香传统是风香和颂香两大传统发展到后世逐渐交融的一种形态,并非独立发展于两大传统之外,故其根本仍在于神农。
因此,上古三皇之一的神农,是香文化当之无愧的祖师。
每年农历的小满,即公历5月21日左右。
其一
皇矣神农,肇兹馨香。
景风协律,丰年穰穰。
烝民粒食,百草来芳。
帝功垂世,明德是彰。
其二
炳炳其灵,烨烨其光。
离明御正,人文乃昌。
有飶其香,惠我无疆。
念兹戎功,继序不忘。
其三
燎烟既燔,彝尊郁鬯。
黍稷非馨,至诚以享。
于乐鼓钟,神其允臧。
灵之归矣,明星煌煌。
香祖神农颂(注解)
其一
皇矣神农,肇兹馨香。(皇皇伟大的神农啊,肇兴了中华文明中香的精神品德和物质基础。)
景风协律,丰年穰穰。(祥和太平的南风依照着时间的节律生起,丰硕的年景带来满仓的粮食。)
烝民粒食,百草来芳。(众多的人民从此有了甘美的五谷可以食用,而且学会了用百草的芳香来祛疾避秽。)
帝功垂世,明德是彰。(炎帝神农的伟大功勋一直流传于世间,在万民心中开启了那光明遍照的精神品德)
其二
炳炳其灵,烨烨其光。(神农的智慧灵通如通太阳一样炳炳显赫,其德性的光辉烨烨然灿烂明耀。)
离明御正,人文乃昌。(正是因为他以离明之火的精神秉持着光明的正道,所以才有了后世人文教化的昌盛。)
有飶其香,惠我无疆。(而且在物质上创制了中和香美的食物,惠及无穷的后世子孙。)
念兹戎功,继序不忘。(感念先祖神农如此伟大的功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神农的功业,永远不忘。)
其三
燎烟既,彝尊郁鬯。(燔燎的香烟袅袅升起,彝樽中的郁金酒香畅通天地,我们在这样的气氛中感怀香祖神农的精神。)
黍稷非馨,至诚以享。(燔烧黍稷香草等发出香气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内心的诚敬才是能够感通神明的馨香之德)
于乐鼓钟,神其允臧。(再配上钟鼓等八音的和谐乐章,以此表达我们对美德的追求,庶几可以告慰先祖的精神了)
灵之归矣,明星煌煌。(香烟散去,乐章奏尽,先祖的神灵又归于无形,然而夜空中有煌煌的明星在闪烁。)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皆是为了圆满人的天性,成就和谐的世界。因为人得天地之全气而生,草木禽兽得天地之偏气而生。动物的生存往往凭借某些独特的本能,而人作为万物中最为灵秀中和者,其长成有赖于文明的全面教化。因人心易受外物感动,好恶无节则逐物不返,失却天性之全体。所以中华先祖仰观俯察,依天文而制定历法、设立时节,据地理而辨方正位、体国经野,于人道而设官分职、齐导万民。所谓“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人只有在完备的教化之下才能尽性知命,参赞天地的化育,从而使自身举动顺应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万物也在人的治理之下和谐运化。完备的教化存于礼、乐、刑、政四道,其道要在于务本;而大学之道,以修身为本。身之耳目鼻口,心知百体,各有所司,不一其性:耳好音声,目好形色,鼻好芳香,口好滋味,心好知识,百体好安舒。然而人之健康和谐,须各部分顺其正性而行其职分,不使放心而接于邪气。人身之精妙复杂,现代科学虽能上天入地、验古察今,至今尚难以窥其堂奥;中华先祖以道德之淳厚、心性之全体,仰观俯察、合同辨异,从而制礼作乐,以礼乐彰显万物之理、审辨万民之情、明示修身之法。所谓大羹不和、大音希声,礼乐的制作,并非让人穷极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为了让人平息偏狭的好恶,从而返回人道之正途,复归天性之全体。礼乐之道,一阴一阳,亲同敬异:礼主别宜、节制、敬畏,使人遵从正义;乐主仁爱、和合、求同,使人亲爱和谐。以此格物致知,使人目观文章之美,耳听雅颂之音,口食五味之和,鼻闻芳香之纯,身行容止之仪,心返天性之静,如是诚意正心而后身修,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同时代人们面对的环境外物不尽相同,故而礼乐制度并不全然沿袭,然而其精神内涵不变。尽管如此,历代礼乐制度中内容,汇聚的是历代圣贤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成果、对身心和谐的体悟成就,以及对治世安民的历史总结,其中每一项都是先祖的智能和经验的结晶,而流传至今的香文化,也正起源于此。
1、风香。“风香”即平民生活用香,以简单的物质效用为主,比如驱逐蚊虫瘴疠、辟秽去疾等。先秦时就普遍流行佩香和沐香,《礼记·内则》云:“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容臭即是香囊,指未成年男女鸡鸣起床后,要梳洗整发、穿衣戴帽,还要佩戴香囊。《大戴礼·夏小正》曰:“五月蓄兰,为沐浴。”《诗经·采葛》云:“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表明先秦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如何用艾灸法治病。而《素问·奇病论》记载“数食甘美而多肥”而导致的“脾瘅”,应“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2、雅香。“雅香”是贵族或文人雅士品香,兼有物质效用和精神追求,有时与风香类似,但总的来说更加精致且更具精神内涵,如宴饮、雅会时品香等。屈原在诗篇中大量使用香草,它们往往具有物质和精神两重含义,一可反映当时佩香和沐香等用香习俗,二则隐喻美好的品德以及忠心的贤臣,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和“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以佩香和沐香来隐喻屈原以美德自励;如“哀众芳之芜秽”,以芳秽之变比喻贤臣蜕变成奸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佩戴惠草和采集茝兰隐喻自己严于律己和忠言进谏,表达自己虽然因此被人谗害、受到放逐,却至死不改心中高洁的追求。
3、颂香。“颂香”即祭祀焚香,从古代盛大的燔烧祭祀,到现在祭祖、敬神、礼佛的上香仪式,虽然形式上差别极大,但都是着重于精神的追求。在《尚书·君陈》中有一种观点:“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是散播很远的香气,五谷的香气再浓厚,散布的范围也十分有限,但是帝王以明德治理天下,其德香可以遍布天下,故而祭祀时使用郁鬯之酒香和燔烧萧合黍稷之烟香,以比喻通天达地的明德。《春秋左氏传·桓公六年》:“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这种“明德馨香”的观点与后来道教以及佛教的“心香”观念是一义互通的,比如《上清灵宝大法》称:“夫香者非木也,乃太真天香八种。曰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真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也。”其中道香、德香、无为香、清净香等八香,都是指心、神、意、身的修养。佛教《戒德香经》记载,阿难向佛陀询问是否有比植物根、枝、花三者更殊胜的香,不受风的影响而普熏十方,佛陀告诉阿难,若能受五戒、修十善、敬信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等,持之不犯,则戒香普熏十方、不受制于风,此戒香最无上、最清净,非世间众香可比。这种追求美德的戒香亦是心香观念的表达。另外,心香观念在佛教和道教仪轨中也有具体体现,比如蒙藏地区的佛教信众到寺庙都要烧香和点灯,乃是以香代表佛之慈悲,以灯代表佛之智慧;而道教仪轨以香、花、灯、火、果五种供奉神明,以香申达诚信。
秦汉时期,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异国香料开始传入了中国,如苏合香、鸡舌香、沉香、木香等,这时的香具主要有熏炉和熏笼。燃香方式出现了变革,从把香草置于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演进为用炭火炙燃香料制成的香球或香饼,这样使得香味浓厚、烟气又不大,于是出现了博山炉。熏香在上层社会开始流行,香熏衣冠成为了汉宫中定制,汉廷上还有上奏言事口含鸡舌香的风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香药、香炉和香囊,经鉴定香囊中装的是辛夷、肉桂、花椒、茅香、佩兰、桂皮、姜、酸枣粒、高良姜、藁本等香料,而香炉中的残渣则是茅香、高良姜、杜蘅、竹叶椒,这是《神农本草经》中未记载过的香料。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两家都提倡用香,熏香在上层社会就更加普遍了。而到了唐代,香品的使用形成了完备的分类体系,厅堂、卧室、文房各有专用的熏炉,儒、释、道等各门派亦有其独特的用香,熏炉的形制由以前的浅膛“直燃香料”发展为深膛的“隔火熏香”,这样进一步减少用香时的烟尘。宋代是香文化的鼎盛时期,由于海外贸易的扩大,各种香料通过海船运入中国,香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和多样化,成为士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文人的书斋琴房中更是必不可少,加之大规模生产线香工艺的出现,使得香的使用变得廉价并且方便,民间用香也开始普遍起来。元明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在元曲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香的曲句。清代用香开始衰减,到了近现代,由于中华传统文明的衰落,传统的香文化更加式微,传统天然香品的使用,如熏燃用香(熏庭室、熏厕所、熏衣被)、悬佩用香(身上、帐中、车内)、涂傅用香(香粉、香油)、计时用香(香篆)、医食用香(香丸、香酒、香茶),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消退,而燃香作为宗教仪式则主要在庙宇中得以保留。随着十九世纪发明的化工香精开始传入中国并大量使用,比如香水、香皂等,传统天然香品的使用就更加难得一见了。在近代以前,传统香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内容越来越丰富,且由上层社会逐步向民间流传且盛行开来,其中离不开香料贸易和制香工艺的发展,但也体现了香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从此点香、上香等用香风俗遍及千家万户。
中华民族各种文化大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用香习惯和风格,这些是中华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在风香类型上都有各自地域性特色,因为不同地方出产的香料不同,面对的境遇也不同,比如西南边疆部族用喝青蒿水来抵御瘴气、瘴疠;藏族人民用藏香薷驱赶昆虫苍蝇,或者治疗小儿肛门蛲虫,成人皮肤瘙痒病等;蒙古人用香楠木来制作帝王之棺。与风香的各具特色不同,在雅香和颂香类型上,尤其是在颂香类型上,各民族有着极大的相似或者相通之处,使得香文化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比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已有“煨桑”祭祀的记载,“煨桑”是汉藏合璧的动名词。煨是汉语,指存火不燃冒烟;桑是藏语,指祭祀香烟,这很可能受唐朝开始的“隔火熏香”的影响。又如原始佛教中,佛陀告诉舍利弗的弟子们,虽然舍利弗涅槃了,但是他的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还在,这就是所谓的“五分法身”,然而此观念到了六祖慧能的《坛经》则以心香的观念予以新的表达,称之为“自性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再如“穆斯林世界用香很普遍,但对点香比较虔诚的可能就数中国穆斯林了,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伊斯兰教法所赋予的本意”,因此一些穆斯林学者对此有所指责,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说明了中华传统香文化对其他文化巨大的影响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的香文化在唐代被鉴真大师传到日本,发展到室町时代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香文化——香道,与茶道、花道一起构成日本传统的“雅道”。
起源自上古的香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之中,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中华的香文化的发展总的来说是有两条线索的,一条是风香传统,即生活用香,一条是颂香传统,即祭祀用香,这两条线索都可追溯到神农氏所开创的文明根基,然后这两个传统在发展中相互交叉形成雅香传统,为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集会交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媒介和氛围。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一方面,香可以驱除秽气、行气安神,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环境;另一方面,香也隐喻贤良和美德,可以引导人们提升精神境界,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香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又可以在庄严的仪式场合担当重要角色,若是我们能充分发掘传统香文化的深厚内涵,吸收其中的优秀成果,将之应用于新的时代,必将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更大贡献。
姓:伊耆,也姓姜
氏:烈山氏
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
别称:赤帝,农皇,神农大帝,五榖神农大帝,地皇、香祖
别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朱襄氏
出生地:姜水
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娇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
部分著作(据
严可均辑录《全上古三代文》:
《神农之禁》: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群书治要》《六韬·虎韬篇》引《神农之禁》)
《神农之数》: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减二谷,谷之法再什倍。夷疏满之,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管子·揆度》)
《神农之法》: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文子·上义》《淮南子·齐俗训》「不耕不织」上皆有「而」字。又《吕氏春秋·爱类》引《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神农之教》:有石城十仞,有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汉食货志》晁错引《神农之教》)
《神农占》:正月上朔,有风雨。三月谷贵,石五百钱。八月有三卯,旱,麦大善。无三卯,麦不善。凡虫食李,则黍贵。食枣,粟贵。食杏,麦贵。食荆,麻贵。食桑,丝贵。正月上朔日,风从东来,植禾善。从南来,植黍善。从北来,稚禾善。四月四日,风从东来,植豆善。西来,四日至七日,中豆善。七日至十日,稚豆善。十四日无风,不种豆。从冬至日到来年,满六十日,有大风雨折树木,麦大善。从平朔至食时,植麦善。至日中,中麦善。至日入,稚麦善。常以夏至後九十日可种。四月朔日,风从东来,从平明至辰时,植黍善。至日中,中黍善。至日入,稚黍善。月朔日入,清明蚕善。正月有甲子,籴初贵後贱。正月上辛,温者善,风寒者不好。(《开元占经》一百十一)
古籍记载:
《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 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记,故为火师而火名。”
《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民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尚书大传·卷第四》:“神农为农皇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於地。”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路史·外纪》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
《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左丘明《世本·作篇》:“神农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
桓潭《新论·琴道篇》说:“琴,神农造也。”
杨雄《杨子》:“昔有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
司马贞《三皇本纪》,“神农纳奔水氏之水曰听妃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三皇本纪》:“女娲氏没,神农氏作。”
《三皇本纪》:“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龙河马图神其应,洩阴阳之秘,奥八卦爻象之先,配干支,作甲子。历象以兴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结绳(指燧人氏结绳记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传无怀、葛天、女娲至伏羲,继承基业),为礼道重人伦,作二十五玹之瑟,龙师纪官。始庖厨,倡六兽,之先帝也。端拱于上,朱襄诸臣分理于下。呜呼,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
《三皇本纪》:“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后临魁六帝都称炎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
《竹书纪年》:“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
《尸子》:“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
《杨泉理论》:“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历日”。
《主术训》:"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时尝。"
《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乔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宝……生黄帝于寿丘。”
《帝王世纪》:“神农氏在位百二十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榆罔。”
《宋书·符瑞志》:“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神农。”
《路史·后纪三》:“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农于烈山之石室。”
《纲鉴·三皇纪》:“少典之君娶有蟜氏女,曰安登,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
《纲鉴》:“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纲鉴易知录》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清马骕《绎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及拾之,以植于囚,食者老而不死。”
《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谓:“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纪。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曰炎帝。始教民耕种。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
《述异记》卷下:“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
《礼记·月令》夏季之月:“毋发令而待,以防神农之事也。”注:“土神称曰神农者,以其主于稼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