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

时间:2024-05-21 14:16:06编辑:优化君

西药是从什么时期进入中国的?

我国早期著名实业家、出色的西药经营者和生产者——顾松泉先生是我国最早在西药生产经营中使用商标的人。顾先生在一百多年前不仅大胆放弃在洋人医院的优越工作.改为从事西药销售、西药生产,还在西药生产领域第一次使用由中国人设计的西药产品商标——“中西”牌。而“中西”商标。在经历了一百多年后。至今仍然为上海中西制药厂(前身为顾松泉创立的中西大药房)使用。
一、清末我国西药行业经营与领松泉先攮创业概况,
19世纪80年代,上海这座对外贸易口岸.外国商人大量涌入。随着洋人居住的增多,而清一色由洋人开设的主要为洋人提供服务的西式医院、西式药房,也由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据近代医药工商史料介绍:从1843至1887年间,即巾西大药房创立前夕.在上海一地经营西药批发、零售的各国药商,就有20多户。这些药房,营业兴旺,获利丰厚,并逐渐引起国人经营西药的兴趣。但由于当时国人如想从事西药经营活动.必须具有外语、西药知识、调配药剂技能以及新的一套西药经营管理方式。因此,当时国人几乎无法染指。
1877年,20岁的顾松泉由于英文基础较好,英语笔译、口语俱佳,这使他很顺利地考入由英商创办的上海大英医院,并在该医院药房从事药品配方工作。由于顾松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一段时间后.他便迅速掌握了西药的调配技能、日常剂量和经营方式等有关知识。
由于西药见效较快.病情能迅速缓解,使得早期国人原先对西药所持的怀疑态度,逐渐有了较大转变,并了解到它的科学作用。但由于当时一般国人普遍缺乏相应的西药知识.经营西药商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成为外商的一种特殊“专利”。这使已经具有相当西药知识的顾松泉决心要在中国人的土地上,自己经营西药商品,并以此为国人服务。


西药颜色表示什么意思?

我们使用的药品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这其中是否存在着特殊意义呢?

其实,药品的颜色绝大多数是药物的原色。西药的片剂多为白色;少数为黄色、橙黄色(如维生素类、黄连素、呋喃唑酮等)及其他原色;也有少数是人工添加色素染色,如非那根止咳糖浆、含碘喉片染成淡红色,是为了提醒患者不可随意多用;外用消毒的氯化高汞片因剧毒而染成深红色,以示警惕不得内服。中药则一般均为棕黄色,这也是中草药浓缩、提取后的基本原色。

至于包衣片、胶囊外壳的着色,并无统一规定,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仅代表产品的个性化特征,一种药品几家药厂生产,外观颜色往往不同。糖浆、口服液的颜色,只是药厂或医院的习惯做法而己,尤其是某些供儿童服用的制剂,有浅黄、桔黄、淡绿、玫瑰红等颜色,目的是为了取悦于患者,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以减少儿童对服药的畏惧感。
不好意思,我能回答的就只能那么多。


西药是从什么时期进入中国的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由于当时主要传人的只是浅显的解剖生理知识,而且西医在临床治疗技术上并不优于中医,故影响不大。西医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的传入,随着西医传入的扩大,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引入中国,从而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1835年广州就有了传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医院,1838年“中国医学传教协会”在广州组成。


西药和中药的区别在哪?

中药和西药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中药是治人,西药是治病。具体来说,中药和西药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中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而西药的理论是现代进步的科学,科学发展到哪里,西药的更新就在哪里,而且治疗的方向越来越精细化。举个例子,以感冒为例,中医中药主要是通过全身对感冒进行调整,对于各个症状进行相关的对症处置,而西药更多的是针对引起感冒的病毒本身进行治疗,或者单纯的治疗某些症状。这就是中药和西药的区别,一个在面一个在点。中药喜欢通过整体的方式对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进行调整;而西药更多的是精细到,单纯针对某一方向进行治疗。


西药有几种药品,分为几类?

西药分类大全第一章 抗感染类药物第一节 抗生素类药物第二节 合成的抗菌药第三节 抗结核病药第四节 抗麻风病药第五节 抗病毒药第六节 抗真菌药第七节 抗寄生虫病药物第二章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硫喷妥钠)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苯佐卡因)第三节 骨骼肌松弛药(泮库溴铵)第三章 神经类药物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甲氯芬酯、茴拉西坦)第二节 镇痛药(哌替啶、曲马朵)第三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1.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2.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布洛芬)3.抗痛风药(别嘌醇)4.抗偏头痛药(麦角胺咖啡因片)第四节 镇静催眠药1.巴比妥类(戊巴比妥)2.苯二氮卓类(氯西泮)3.其它类(加兰他敏)第五节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第六节 抗震颤麻痹药(卡比多巴、苯海拉明)第七节 治眩晕药(倍他司汀(tīng))第八节 脑代谢及循环改善剂(长春西丁)第四章 精神类药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1.吩噻嗪类(氯丙嗪、氟哌啶醇)2.硫杂蒽类(氯哌噻吨)3.其他抗精神病药(氯氮平)4.长效抗精神病药(哌泊噻嗪棕榈酸酯)第二节 抗焦虑药1.抗焦虑药(硝西泮、艾司唑仑)第三节 抗情感障碍药(丙咪嗪)第五章 抗肿瘤类药物1.烷化剂(环磷酰胺)2.抗代谢药(甲氨喋呤)3.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4.抗肿瘤植物成分(紫杉醇)5.抗肿瘤激素类(亮丙瑞林)6.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顺铂)第六章 心血管类药物第一节 抗心绞痛药物1.硝酸脂类药物(硝酸甘油)2.钙拮抗药(维拉帕米、硝苯地平)3.其他抗心绞痛药物(普尼拉明)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1.膜反应抑制剂(奎尼丁)2.β-受体阻滞剂(盐酸艾司洛尔)3.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剂(胺碘酮)4.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苄普地尔)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1.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乌拉地尔)2.血管扩张剂(硝普钠)3.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第四节 抗心力衰竭药1.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毒苷)2.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氨力农)第五节 抗休克药物(肾上腺素)第六节 调血脂药物(烟酸)第七节 抗血小板药物(川芎嗪)
第八节 抗凝溶栓(shuān)药物(肝素钠、尿激酶)第七章 呼吸类药物第一节 祛痰药1.祛痰药(盐酸溴己新)第二节 镇咳药1.镇咳药(苯丙哌林)第三节 平喘药1.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伦特罗)2.M胆碱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溴铵)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茶碱)4.过敏介质阻释剂(奈多罗米)5.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第八章 消化类药物第一节 抗酸及抗溃疡病药(雷尼替丁)第二节 胃肠解痉药(溴丙胺太林)第三节 止吐药及催吐药(多潘立酮)第四节 泻药及止泻药(硫酸镁、比沙可啶)第五节 肝胆胰疾病辅助用药(谷氨酸钠、美他多辛)第六节 酶及菌制剂(胃蛋白酶)
第九章 泌尿系统类药第一节 利尿药1.高效利尿药(呋噻米)2.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3.低效利尿药(螺内酯)4.尿酸化药(氯化铵)5.黄嘌呤类(茶碱)第二节 脱水药1.脱水药(山梨醇)第三节 防治尿结石的药物(消石丸)第四节 泌尿道平滑肌解痉药(盐酸黄酮哌酯)第五节 治疗尿崩症用药(垂体后叶粉鼻吸入剂)第六节 治疗遗尿药(甲氯芬酯)第七节 治疗前列腺肥大药物(非那甾胺)第十章 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第一节 脑垂体激素及有关药物(缩宫素)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性激素(氟轻松)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第四节 性激素及促性激素1.雄激素及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2.雌激素及其类似合成药物(雌二醇)3.孕激素类(甲羟孕酮)4.促性腺激素(戈那瑞林)第五节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及抗甲状腺1.甲状腺激素类药物(促甲状腺素)2.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第十一章 调血糖药物第一节 降血糖类1.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2.双胍类(二甲双胍)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4.胰岛素抑制剂(高血糖素)5.胰岛素分泌剂(基因重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


药品主要分为哪几类

2类,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药品目录》通过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进行区别管理。甲类目录的药品除了符合上述条件外,应具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等特点。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价格略高的药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使用甲类药品所发生的费用,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使用乙类药品所发生的费用,必须先由参保患者自付一定比例,再由医保基金支付。扩展资料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同志介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明确纳入目录的药品应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够保证供应的药品。不包括:主要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干(水)果类;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品;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特殊适应症与急救、抢救除外)。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甲类药品、乙类药品如何区分

上一篇:电场

下一篇: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