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太宰是什么官位
太宰是中国古代官职,在不同的朝代职责和地位不同。“宰”作为官名,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责任是总管王家事务。西周时开始设置太宰,也叫大冢宰,或大宰,即冢宰的首领。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周武王死时,成王年少,周公曾以冢宰之职摄政。 太宰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其中六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可见当时的太宰是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丞相。但后来由于王室的衰落,太宰这个官职的重要性在春秋时期下降了许多,以致于被排除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外。周朝之后太宰一职被停止使用。参见周朝官制。
在秦朝时,太宰是负责皇帝饮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官员。参见秦朝官制。在汉朝时,也有一名叫“太宰”的官职,但同周朝时的太宰职位大不相同,乃是辅佐主管宗庙礼仪的九卿之一太常的辅助官员。参见西汉官制。
一直到晋朝,因避讳司马师的名字,将太师改称太宰,才恢复成为地位高尚的崇官之一。宋朝宋徽宗政和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充首相、次相。
宰孔:周朝周襄王太宰 伯嚭:春秋时期吴国夫差太宰 田恒:春秋时期齐国齐平公太宰。
《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冢宰为内朝主宰。在《周礼》中作为天官,成为六卿的首位,总管全国大事。郑玄注:“变冢言大,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列职于王,则称大。冢,大之上也。山顶曰冢。”春秋时以冢宰为执政之美称。
《尚书》称:“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左传·昭公元年》记赵武谓子产:“武请于冢宰矣。”杜预注:“冢宰,子皮。”子皮为郑的执政。
《左传·隐公十一年》:“ 羽父请杀桓公 ,将以求大宰。” 孔颖达疏:“《周礼》:天子六卿,天官为大宰。诸侯则并六为三而兼职焉。”
《周礼》有天官冢宰,与其他五官(地、春、夏、秋、冬)并列,则称太宰;称冢宰则总领百官,大五官之上。北周依《周礼》置六官,设*天官府,以大冢宰卿为主官,正七命。副为小冢宰上大夫,另有天官府都上士,办理本府诸事。北周大冢宰若有“五府总于天官”之命,则与《周礼》之冢宰相同,执掌国政。若无此命,则仅统本府各官。
小冢宰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小冢宰〗 官名。北周置。《资治通鉴》一七四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刘)昉又求小冢宰。”《注》:“后周置小冢宰,上大夫也。六命。”《通典·职官典》职官二十一后周官品“正六命”条列:“小冢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等上大夫,子爵;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建忠将军、谘议大夫,别将开府长史、司马、司录,刺史户不满五千以下者,郡守万户以上者”;《册府元龟》卷四百五十七云:“后周追用成周之制,有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并正七命;又小冢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上大夫,并正六命”。按:后周多依周礼定职名,《礼记》三十二“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礼记义疏》卷六十八“孔氏颖达曰:迩臣,亲近之臣。献可替否,辅赞於君,守其调和之事。冢宰正治百官,二伯州牧之等,谋虑四方。此大臣亦兼冢宰,但冢宰居於中,故言‘正百官’耳”。依《周礼·天官》,太宰章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通典·职官典》注云:变冢言太者,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宰;列职於王,则谓之太宰。)
北周之大冢宰之职,类同於隋唐之吏部尚书,则小冢宰即为吏部侍郎之职。
唐代仍有称吏部侍郎为小冢宰之例,《旧唐书·刘乃传》(卷一百五十三):“刘乃字永夷,洺州广平人……乃常以文部选材未为尽善,遂致书於知铨舍人宋昱曰:‘《虞书》称:知人则哲,能官人则惠。巍巍唐、虞,举以为难。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抡材,终之以授位,是则知人官人,斯为重任……近代主司,独委一二小冢宰,察言於一幅之判,观行於一揖之内,古今迟速,何不侔之甚哉……’”
隋代相当于全国司法部长 大冢宰类似人大委员长,大司马类似国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