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凡尔赛和约》的领土决议,德国领土减少了八分之一,人口减少了十分之一。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自普法战争以来一直为德国所占领,现在归还了法国。和约又规定,建立莱茵非军事区;萨尔煤矿转交国际联盟管辖15年。德国承认恢复波兰的独立,并且归还上西里西亚的部分属于古代波兰的土地。格但斯克及其毗连区变为国际联盟保护的自由区。《凡尔赛和约》还规定,德国必须严格尊重奥地利的独立,并且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
1929年经济危机
尽管波兰几百年来被侵占的土地还有10万多平方公里仍归德国所有,但是这已经不能安抚德国。德国不敢轻举妄动的是和约在军事方面的限制:德国军队不得超过10万人(不超过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其中包括士兵、军官和非战斗人员。坚决取缔德国总参谋部,并且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禁止德国在院校以及射击、运动和旅行组织进行任何军事训练。禁止德国拥有重炮、坦克、潜艇和军用飞机。允许德国将来拥有一支海军舰队,但是只准有6艘袖珍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12艘加强雷击舰;全国海军不得超过15000人。《凡尔赛和约》中有关赔款的规定,已经大大超过了德国的偿还能力。战争过后,德国的中小资产阶级纷纷破产,还不起债务的穷苦平民哀鸿遍野。
德国要偿还各国债务的比例为:法国50%;英国20%;意大利10%;比利时8%;日本0.75%;葡萄牙0.75%;希腊、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共6.5%。
1921年4月,赔款总额确定为1320亿金马克,分30年还清。如果德国违反规定,协约国可以出兵占领鲁尔区。
1924年,美国推出道威斯计划,但后来发现它不足让德国付出巨额欠款。
1928年,经济负担过重的德国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重新确定赔款总额和偿付年限,取消外国财政监督,撤走莱茵区的驻军。
1929年,德国借口经济危机,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道威斯计划。同年2月11日——6月7日,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德国等国代表组成以美国财政专家欧文·扬为主席的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重新审议德国赔偿问题,提出了打算“完全彻底解决赔款问题”的报告。美国支持德国要求,在协约国德国赔偿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取代“道威斯计划”的“杨格计划”。根据该计划,降低德国的赔款额,并取消对德国的经济管制。经海牙会议讨论并通过,该计划于1930年9月生效。
1931年6月德国即由其总统兴登堡声明因经济恶化而无力支付赔款。
1932年6—7月,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葡萄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美国、德国等国举行洛桑会议,同意:1)不再迫德国马上赔款;2)免除德国九成债项,并要发债券,这如同不用赔偿,因为赔款由原本的三百三十亿减至七亿一千四百万英镑;3)非正式协定:只要美国减免盟军所有战争债款,以上条款才会生效。胡佛表示,延期偿付权根本与债款无关;延期偿付权届期后,德国的仍要按杨格计划的规定赔款。但以上计划最后都全数失败,德国一直没有再继续赔偿,纳粹党上台以后,更不承认任何赔款。杨格计划遂告终结。
德国马克
盟军赔款委员会成立了调查小组,商讨赔款问题。其后,委员会发表报告,惟遭到英国反对;该会在1929年8月31日议定好计划;并在1930年1月采用计划。计划要求德国在58年半内,付清二百六十三亿五千万英镑。在获得盟国同意下,计划取代原本的道威斯计划。年期赔款为四亿七千三百万,分为两部分:三分之一是“无条件赔款”;其余是可延期赔款:可由交通税或财政预算中抽出款项。为了让赔款过程顺利,盟国成立了国际结算银行处理赔款。
但是,在计划实行之前,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造成大量问题:美资银行急需从欧洲取回现金,加上贸易衰退,造成不少阻力;经济衰退导致经济民族主义,阻碍贸易复苏;德国失业率持续高企,1931年时是33.7%,1932年则是40%。
有鉴于此,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发出胡佛延期偿付权,在1931年7月前得到十五国支持。然而,这无助舒缓欧洲的经济衰退;其中,德国经济因银行危机而严重受创。
最后,在1932年,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与德国参加洛桑会议。多国代表意外地达成特别的协定—他们深深明白,大萧条已令德国无法再继续付还赔款,所以他们同意:不再迫德国马上赔款;免除德国九成债项,并发债券,这如同不用赔偿,因为赔款由原本的三百三十亿减至七亿一千四百万英镑。
①规定了德国的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把赔款总额由1320亿马克(1921年4月伦敦会议确定)削减为1139.5亿马克,分59年偿付。规定1929—1930年度支付7.4亿马克,下一个年度支付17亿马克;以后逐渐增加,到1965——1966年度达最高点24.29亿马克;然后再逐年减少,最后一个年度即1987——1988年度为8.98亿马克。赔款在58年零7个月内偿清。赔款来源为德国铁路和政府预算收入。
②协约国对德国提供所谓杨格计划贷款,净额为12亿马克。
③取消赔偿委员会及有关国家对德国国民经济与财政的一切形式的监督。取消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经济的直接控制。成立国际清算银行,管理有关德国赔偿的金融业务,以调节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关系。该银行此后实际上成为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向德国重工业、包括军事工业投资的新机构。
④协约国从德国莱茵区撤走占领军。
计划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负担,通过国际清算银行的业务活动,扩大了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对德国经济的渗透。
1929年夏季,外交部长施特雷泽曼批准了杨格计划。计划中虽然没有包括进德国方面的一切愿望,但与1924年的道威斯计划相比,仍然是一个进步。然而,德国国家主义人民党(DNVP)和国家主义国防联盟(钢盔队)于1929年7月9日建立了一个所谓“争取民众反对杨格计划全国执行委员会”,领导这一运动的是德国国家主义人民党的新任主席阿尔弗雷德·胡根贝格,此人是一个大德意志主义者。他从前曾在克虏伯手下担任过经理,现领导着一家庞大的新闻电影康采恩。他手中握有数目可观的金钱,在许多工厂企业中具有影响,控制着大部分新闻团体并兼任着德国最大的电影公司乌法的业主。
希特勒
纳粹党党首领希特勒抓住时机准备进行一场迎合民众心理的宣传鼓动,因为这是符合他的那个国家主义纲领的。此外,这样做还将使他获得一个良机,即通过与胡根贝格的结盟使自己在资产阶级国家主义分子更为广泛的范围中间发展自己的威望并争取到大工业界的财政支援。胡根贝格一方也准备同希特勒携手共事,因为他和他的同伙认为,完全可以把希特勒作为一名有本领的“鼓手”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加以利用,并且还认为有把握制服他。双方在这场运动中对共和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进剿。希特勒在此期间从工业界捞取了大量的资金,胡根贝格的新闻界亦与希特勒通力合作,为他提供了拥有众多读者的日报版面,非常详尽地刊登着希特勒的各种观点。
虽然德国国家主义人民党搞垮杨格计划的实际目标没有如愿以偿,但是,希特勒和他的运动却从中满载而归。由于同德国国家主义者们的结盟使纳粹党从孤立无援的状态中摆脱了出来,从莱茵-西法尔的重工业集团那里,希特勒又捞到了大量的金钱,而且,他还可以继续指望胡根贝格的新闻界在宣传方面为他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