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里究竟是什么意思
五戒: 指三皈五戒中的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八戒: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 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 ,不捉钱金银宝物 ,不着华鬘好香涂身。不懂的就就按六度,布施,禅定,忍辱,精进,持戒,般若。不执着贪念心,痴迷心,怒火心,因世界恶事隐藏之窝。要忍辱与避开危险。。。要常宽松谅解之心。。常有慈心向一切。
什么是佛学
佛学:对释迦牟尼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疏上。它有时被等同于现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传统中,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通常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考证,梳理式研究。一种是实证佛学所蕴含的深刻义理的领悟式研究。近代中国著名的佛学研究者,有太虚法师、印顺法师、梁启超、欧阳竟无与吕澄等人。
佛学即佛法之学。自其探讨方向而言,通常侧重于思想体系、源流、发展之阐述等;自其内容范围而言,除佛陀所宣说之教法外,亦包括其以后之弟子、后世宗师、历代学者,以佛陀之教法为依据,加以解说、抉择、阐论之佛教各种宗要学说。又若就教法内容之类别而言,佛学统括理论与实践二方面,包摄教、理、行、证四法。至于现代所称之佛学,则是为将佛法流行人间,化度新学根器众生,或为因应时代学术潮流,而强调以新方法加以整理,并作有条理、有系统之说明,而使之学术化者。
佛陀将教法授予弟子,弟子们辗转传至后世,所结集之经、律、论三藏内容,不外剖释宇宙现象、人生真相,示导如何解脱以达究竟安乐之法门。故佛学所探讨之主题,系以人生解脱为中心,兼论及宇宙之问题二大部分。
佛学里分别心是什么意思
分别心是攀比心、比较心。分别心,凡事都要本别清楚,都要得到符合自己想法(妄想)的结果。心”,义为“集起”,就是积集种种善业和不善业的“习气”所在。“习气”是种子的异名。我们的内心,平日受外来的“六尘”缘影所熏习,使遗留下来的“习气”种子在心内,积聚一起,含藏不失,亦不灭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又会生起现行的果法。所以在唯识学上,把这心名“阿赖耶识”(藏识),就因它能含藏受薰的种子功能,永远不会失坏,因此得名为“心”。扩展资料当佛教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将汉藏佛教完全割裂起来看,这是完全错误的!智行大和尚就曾指出,很多人简单地将显宗(用逻辑推理)等同於汉地佛法,将密宗等同於藏地佛法,但实际并非如此简单。密宗在藏地最兴盛,有殊胜多门的方便,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愚见藏地在显教方面下极多的苦功,故能培养出许多具金刚不动之信心者,成为密法之根器。汉地佛法禅宗的明心见性本身是密,天台贤首也绝不在下。净土法门被佛说成是“无上深妙禅”当然更没有不是密的道理,只是此门是密法显说,容易被人看浅。又圆觉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当然包括了能转秽身成圣体之理。其实当下就是,唯人自迷不知。这正是大圆满境界。智行大和尚感觉汉藏悬殊较大之处不在于理,而在于入门的方便法门的多寡和承传上。藏地诸多真言,非常好用。汉地的真言和传承多隐没了,可惜。藏地传承的加持力当然更不可思议,对於信心坚定者有奇效。
什么是佛学
什么是佛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释迦牟尼
看遍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它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功与荣耀归于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而佛教的佛祖——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歌不能离苦得乐,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释迦牟尼也不能像变戏法似地点石成金。他主张“要收获什么,就先要栽种什么”。他不能使一棵莲雾树长出苹果来,你若想收获苹果,就先要播下苹果的种子。释迦牟尼只不过是告诉你如何栽培,以便来日有丰硕的收获,但栽培的工作还是要你自己动手。 梁启超先生在《学问的趣味》一文中,不是也做过这样的比喻吗?他说冬天晒太阳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次),无非是为我们指出一条“成佛之道”——自己创造最彻底圆满的智慧与人格。但这一条路却是要自己凭着毅力、智慧、恒心去走完它。所以佛说:“工作须你们自己去做,因为我只教你们该走的路。” 成佛没有捷径,修行是点滴功夫,“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我说佛是真平等者,并不是信口胡说的,我们先就当时印度的社会背景来观察:谁都知道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 (一)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可表现“同体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愿深心,更是同体大悲的极致。 最后我要加以说明的,也就是最能表现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平等的观念,并不只局限于万物之灵的人,佛教反对“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来给人饱享口腹”的论调。一切动物临死时的悲鸣哀号,真是惨不忍睹,恸不忍闻,连孟子都要慨言:“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教更进一步地肯定,这些被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滥捕乱杀的动物,无不具有佛性——一种来日可以成佛的潜能,纵使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在形体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权利上,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是没有佛教说得如此透彻罢了。
第三、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机智地辩证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万万千千,包括花草树木,人鬼禽兽,即便纵然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则需自然,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心如止水,要破除贪,嗔,痴三毒。只有这样就会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立地成佛。其外,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 这一点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认他们“独一无二”的神,而尽力地攻讦、否定他教的神,称他教的神为“假神”。 同时在他们的教义下,人类无论如何地努力奋斗,永远不能与神并驾齐驱,同处于平等的境地(永远是主仆关系)。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过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第四、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姓乔达摩,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生于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邻尼泊尔南方国境,卡德曼多约二百公里处伦明丽的地方。 他在二十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三十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我简单介绍佛陀修行的经过,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各位,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 释迦牟尼——他只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即韩愈说的:“闻道有先后。”
第五、 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
佛
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他们的教主或万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诱之后,或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之余,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觉悟,投靠到神的旗帜下,忏悔、承认自己是个迷途的罪人,可怜的羔羊的话,那么一旦最后的审判到来,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做人父母的,永远敞开着大门,盼望着浪子能够回头,尽管他们的子女是个罪恶满盈的强盗。从来没有一对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远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地狱中受苦的。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菩提是“觉悟”或“正道”的意思,证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愍呀!
佛教的定义
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我们今天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那是不了义的佛。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人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 佛法就是智悲。 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一)智 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其与世间的智慧不尽相同,但也有类似之处。譬如,佛对娑婆世界——亦即世间人所说的宇宙——的描述,或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看法,既有与一般凡夫的观点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较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例如,佛在描述宏观世界时,曾提到有须弥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这就与部分世人的宇宙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事物都是无法找到的。虽然在之前,我就已经讲过佛陀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与结构所知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也不会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所以没有必须解释的迫切性,但在当今世界,依赖现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许多与佛教亦异亦同的观点。为了不让世人对佛教产生误会,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说明: 佛陀传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向每一位听法者确切地传达三法印的义理,如果不能讲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传法的意义。凭什么说三法印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经教为证的,佛陀在世期间,弟子曾问佛:佛陀圆寂后,若有外道假造佛经,该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呢?佛回答说:无论任何经论,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纳入佛教之中,否则,就不是佛法。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才是佛陀最看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佛传法时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在释迦教法的听众当中,有着各种不同背景的众生——外道、婆罗门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罗门教徒为主的很多听众,都持有与实际不符的宇宙观。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时宜地去驳斥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弘扬佛法的事业也将受到威胁。为了与这些听众的根基相应,释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虽然明知那些观点是不对的,却没有去推翻他们。只要能传讲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道理,其它观点正确与否都不必在意。因为唯有通达三法印,才能让他们从轮回中解脱。其他诸如宇宙观等等学得再透彻,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正因为佛陀没有更正他们的其它观点,所以当时的宇宙观就被保留了下来。当听众的根基发生变化时,佛即会适时地驳斥他们原有的宇宙观或其它观点,并建立一种与其根基相应的宇宙观,这些都是佛陀传法时所用的善巧方便。之所以会有不同于现代的宇宙观出现在经典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解释,并不是为了应付现代人所提出的“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一致”的质疑,才强词夺理用于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释好了。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具备现代人对宇宙所了解的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作出什么解释。这就说明,佛陀利用这些权巧方法来调化众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佛陀自己也曾说过,为了适合不同听众的口味,他传法时讲过许多相互不一致的论点,但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就谈不上是绝对的真理。唯有其中的诸法无我,才是绝对的真理。其实,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见六种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种宇宙的概念。就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说,以前也讲过许多了,现在只略提一下。从过去的经典物理到相 对论,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来,这些科学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点。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论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朝佛教等东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提到这些的原因,就是为了指出科学与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佛才能讲出的那些论点。不论是现代的科学或哲学,就算再往前发展成千上万年,也永远无法达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万法皆为佛的坛城、本来清净等等。世间所有的思维与逻辑,所有的聪明才智,甚至神通,都无法感知佛的这种境界,这就是佛的智慧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的表现。话说回来,智悲的“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证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义: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在世间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献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这个名词,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将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后,所剩的一片 空白。而现在有些人就连这点都还不敢肯定,仍然要坚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质。因为,如果连能量都不存在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将变成是无中生有的,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无法接受的结论,因此,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连显宗的境界都达不到。我在前面提过,在微观世界中,科学与佛的见解稍微有些相似,但这还不是佛的境界。虽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学者,不论出 家与在家人都有,曾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来解释空性,但都不是很恰当的,因为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断见:质量转换成能量后,质量就消失了——原来存在的变成空无,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 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 空性。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 以上所讲,就是佛教的“智”。 (二)悲 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以大悲心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 为大乘佛法。佛陀所讲的大悲,是世间所有的思想当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见解。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与社会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萨所履行的无条件的奉献,却是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的。如果要细说大悲,则可从两方面着手: 1、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学道之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义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作那个跳楼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来代替其它人承受这个痛苦吧!”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病患者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戒律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重病卧床不起的比丘,由于没人照顾,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秽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比丘的住处。见到佛陀的大驾光临,比丘惶恐至极,然而,佛陀却轻言细语地安慰他,并让他把脏的衣物拿来,然后亲手替他洗。既然佛都能这么做,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关头能做出舍己为人的决定,并付诸实行。虽然在某些其它的思想或理论中,也提及了这一点,但他们的悲心,却是片面的,范围很狭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却是针对所有的众生,而不是仅仅针对人类或佛教徒的。 2、超世俗的大悲 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是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最伟大的慈悲即在于此。 为什么呢?譬如,纵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地解决他人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唯有佛这样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它世间的慈悲只能说是“悲”而已,还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大悲心与佛的智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战争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佛曾经说过:“我告诉你们解脱的方法,要不要解脱,全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众生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不是由佛陀来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明的态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来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当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宽容、平等、和平等意义。 —— 摘自慈诚罗珠堪布著《智慧之光》
编辑本段佛学释义
释义
即佛法之学。自其探讨方向而言,通常侧重于思想体系、源流、发展之阐述等;自其内容范围而言,除佛陀所宣说之教法外,亦包括其以后之弟子、后世宗师、历代学者,以佛陀之教法为依据,加以解说、抉择、阐论之佛教各种宗要学说。又若就教法内容之类别而言,佛学统括理论与实践二方面,包摄教、理、行、证四法。至于现代所称之佛学,则是为将佛法流行人间,化度新学根器众生,或为因应时代学术潮流,而强调以新方法加以整理,并作有条理、有系统之说明,而使之学术化者。 佛陀将教法授予弟子,弟子们辗转传至后世,所结集之经、律、论三藏内容,不外剖释宇宙现象、人生真相,示导如何解脱以达究竟安乐之法门。故佛学所探讨之主题,系以人生解脱为中心,兼论及宇宙之问题二大部分。
什么是佛法?
◎法--万事万物
佛陀大智大觉的对象,是无尽时空里所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这个「万」不是数字,是形容极多,无量的无量。一切事物「小」,如我们身上的一根汗毛端,或是微尘这麼微细的物质;「大」,至虚空法界;这无量无边的万事万物,佛用一个代名词来总括,这个代名词就叫做「法」。「法」正是我们智慧觉悟的对象。
◎ 佛 法
「佛」是圆满的智慧觉悟,「法」代表宇宙万事万法。「佛法」两个字连起来,即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万事万物。
中国人常讲「佛法无边」,确实如此:能觉的智慧(佛)无穷无尽,所觉的对象(法)也没有边际。
最重要的是,这无量无边的智觉,是我们每个众生的本能。
佛法与哲学最大不同处,在於「我们本能的智觉,与智觉的对象是一不是二」。哲学中强调,唯心论或唯物论。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与物是一不是二。精神、物质皆是众生一念心所变现的。真正透澈明白「能知、能觉」「所知、所觉」是一不是二的理论事实,即是契入佛所证的「一真法界」。
◎佛--无上正等正觉
佛,是印度话的翻译。中文的意思是觉者,对宇宙万有的真相觉悟达到圆满的通称。一切众生,只要彻底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恢复自性圆满的智慧德相,都可以称之为「佛」。所以「佛」是一个通称,也可以说,是在佛法修学达到圆满学分的学位名称。好比世间「博士」的学位。
「佛」不是神仙,佛是人,就像中国人所讲的「圣人」。圣人的条件,是对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都能通达明瞭;换句话说,他是个明白人,样样明白,事事明白,不迷惑、不糊涂。如果对一切人事物不明白、不了解,就称为「凡人」。
每一尊佛都有他的教学范围,教化时期。在某地区,某个时期的众生与这尊佛有缘,佛就示现应化到此地来教化众生。好比学校的校长,主持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而每个学校只有一位校长。正如每个世界只有一尊示现出家成道的佛出世,帮助此时此地的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
一尊佛的教化范围,至少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些佛的教化范围广,可以涵盖好多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各人在因地修行时所发的誓愿不相同。
佛,是圆满智慧觉悟者。佛经上还有另外九种称呼: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等,意义都与「佛」 是相同的。
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名号,如释迦牟尼、观世音等名号,都是因应这个学区,这个时期的众生需求而定的。佛出现在此时此地,就以这个名号作为他的教学宗旨,觉悟众生。
当佛与此时此地众生法缘尽时,代表他这期的教学工作圆满,於是示现涅槃,再到其他有缘的世界,示现成佛,继续教学工作。
恳请开示:佛法、佛学、佛教三者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佛法、佛学、佛教三者的概念:
1、佛法:狭义上的佛法是指佛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和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一切方法;
2、佛学:是把释迦牟尼佛和其所说的经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3、佛教:本意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但现在往往被人视为宗教。
二、佛法、佛学、佛教三者的区别:
1、对象不同;佛法指佛教给众生离苦得乐的具体方法;佛学是一门世间的学问知识;佛教是一种教育。
2、作用不同:佛法可以使人觉悟人生的真理;佛学只是一种知识,除了增加学问之外,没有实际的利益;佛教是以教学为手段,使人能按照佛的教导修行,类似于现代教育的学校。
3、目的不同:佛法是佛所说的种种度化众生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习掌握的;佛学的目的是获得类似于世间其他社会科学的知识学问,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佛教的目的是使人通过学习而最终获得圆满的佛果。
三、所谓的“信佛”应该接受“佛教”而修习“佛法”,不搞“佛学”。
参考资料:《佛学大辞典》、《认识佛教》、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佛教、佛法、佛学三者的区别
佛教是一种宗教,其完全具备构成一个宗教的全部要素,有神谱,有解释神的经典,有宗教活动场所,有神职人员进行思想传播,有宗教仪式。“佛法”是指导人们走向圆满觉醒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通过一系列的身心修行从而使修行者达到开显本有智慧以实现生命之究竟觉醒与人生之终极关怀的生命科学。佛学指研究与佛家相关的一切学问,统称之为佛学,可以说只要是和研究佛相关的都可以叫佛学。扩展资料区分佛教、佛法和佛学三者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佛教、佛法搅混一块,对两者都是上海,佛教信徒因为要修行无法全心全意信仰宗教,修行者因为各种宗教仪式活动又不能潜心修行。若一人身兼宗教家,佛学家,修行者三种角色,可能最后顾此失彼。所以现提倡把佛教(信仰)、佛学(知识)、佛法(修行)三者分开,学术体系(佛学)、宗教体系(佛教)、修行体系(佛法)三个不同体系区别对待。
如何学习佛经?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
(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经,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经过修行,和没有修行的,对佛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学习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经,要进行修行。佛法两千多年了,佛经浩瀚,不论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几乎你们所有的疑问,佛经上都有答案。)
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念佛心要恭敬虔诚,从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记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最能去妄,妄念无处著脚,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久当自得耳。大势至菩萨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印光法师)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4、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如何系统学习佛法?
初学不建议一上来就直接读佛藏原典,应该先读一些佛学概论性的书籍了解基本的名相和原理,比如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学佛群疑》、《正信的佛教》,《佛学入门》),陈兵居士的《佛陀的智慧》,《佛教生死学》,《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佛教心理学》等,这位陈兵居士的见地非常深彻,他的书都推荐一读,然后再开始研读原典,很多重要的佛经都有古德的著疏讲解,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阅读的时候顺便准备一本佛教辞典方便查阅一些名相,这里推荐一个在线佛学辞典,这是我目前发现的最好的佛学辞典:一行佛学辞典搜寻,搜索的时候记得输入必须是繁体。一般认真研读一段时间,自然就开始入门了。
佛教诸乘诸宗的教理,可总摄为“一心缘起论”或“缘起心枢论”,以依自心观染净因果为总纲维。掌握一心缘起论的内容、实质及其义理展开的脉络,是观察佛法与外道法的区别,观察佛教诸家学说之同异浅深、偏圆顿渐,得大总持的诀要。
华严宗祖师曾将大小乘诸家之说,归纳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四种一心缘起论。近世日本学者多依此论立说,并加六大缘起等论。
业感缘起论,华严宗用以指小乘教之法,包括声闻乘之四谛与缘觉乘之十二因缘。四谛大略依“此生故彼生”的法则,从众生现前生老病死等八苦交攻的苦果(苦谛)观造成苦果之因,以心起贪瞋痴等烦恼,以烦恼为本而造有漏善恶业为感得六道轮回苦果之因(集谛);依“此灭则彼灭”的法则,只要通过修持八正道、自净其心(道谛),灭却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然灭尽,不生不灭的寂灭境界涅槃,于焉实现(灭谛)。十二因缘分析染净因果较四谛更为深细,大略亦依“此生则彼生”的法则,观老死忧悲之苦果因生而有,生从有(堕于三界的生命形态)生,有从取(执着希求)生,取从爱生,爱从受(领纳苦乐)生,受从触(心境接触)生,触从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之门户开放)生,六入从名色(五蕴)生,名色从识生,识从行生,行从无明生,穷追生命缘起的十二连环,发现无明为老死忧悲等苦果之根株;又依“此灭则彼灭”的法则,只要灭尽无明,则行乃至老死忧悲,皆悉不得生,如伐毒树,其根若断,枝叶悉死。无明,即四谛中集谛所摄诸烦恼中的痴,一般释为过去世的烦恼,《摄大乘论》因此名十二缘起为“分别爱非爱缘起”。实际上,被认为烦恼惑业之本的痴、无明,本义为愚暗无智,不了真实,小乘教义中实指因计有实我实法、不知诸法缘起无我之真实而生的我执。三法印中作为中心的诸法无我印,即针对此执而设。
大乘、密乘诸宗的教理,实际上亦不出四谛或染净因果的框架,只不过其说法更为深细而已。
阿赖耶缘起论,华严宗判为大乘始教(法相宗)义,《摄大乘论》名为“分别白性缘起”。大略谓众生各有心体阿赖耶识,其中所藏无始以来有漏种子为因,以自己心识所变现的境相为缘,由不了境唯识变、不离心识,起俱生、分别两层我、法二执,以之为本,生七转识现行,现行又熏习种子,不断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自造成有碍、污染的根身器界;依阿赖耶识中的无漏种子,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等行为因,观万法唯识,破我法二执,渐转识为智,转身为佛身,转境为净土。
大乘空宗(中观学派、三论宗等)的教理,可名“性空缘起论”。其义略谓诸法因缘生,本无自性、空,空亦复空,为诸法实相;然众生的妄想识心,总是有违于缘起性空的真实,执假名为实有,起我法二执,横生戏论,执有执空,不见实相,由惑起业,或执假名有、造有漏业而轮转六道,或着空而不能彻法源底,出三界外生死;由息灭名言分别之戏论,证见诸法实相,勤修六度四摄,灭尽我法二执,乃超出三界内外生死,成就佛果。
如来藏缘起论,华严宗判为大乘终教(《楞伽经》、《起信论》等所说)义。亦称“真如缘起”。略谓一切众生皆有本觉真心,亦名佛性、如来藏、心真如,本来寂灭清净,具足诸佛所证的一切清净功德,为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体性,随缘现为世出世间一切法。由不觉此真心而生无明,以无明为本起生灭之八识,造成生死流转的众生界;然虽流转生死,真如随缘而不变,如来藏不减。若转迷为悟,则见本来是佛,与佛无异。众生与佛,区别唯在迷悟,而迷之与悟,皆依一真心本觉而起。
法界缘起论,具称“圆融法界无尽缘起”,乃华严宗所判一乘圆教(华严、天台之学)义,最为圆满。大略谓一真法界(即众生本觉真心)全体显现为宇宙万法,万法皆自性空、唯心现,以同一真如为体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互相摄入无碍,缘起无尽,交织成事事圆融、重重交参的法界大缘起网,喻如帝释天冠上的千珠(因陀罗网):一一珠中映现一切珠,一切珠摄入于一珠,相摄相入,重重无尽。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诸佛所证、法界本具圆融无碍、缘起无尽的妙用,具足于众生之当念,本来现成,无欠无余,唯因妄念遮蔽而不得显现,若觉悟真心,以万行庄严佛果,则发无尽的妙用。
日本真言宗的六大缘起论,谓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皆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为体性,众生身六大与佛身六大无异,法尔具足佛智,心色无碍,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唯由粗、细、极细三重妄执遮蔽白性清净心,使六大无碍的妙用不得显现。由修有相、无相二种瑜伽,身口意三业与佛果境界之三密相应,则妄执顿破,自性清净心的功德、六大无碍的妙用得以速疾显现。藏密无上瑜伽则说一种多层次的身心缘起论,分身心为粗、细、最细三层,粗心(前六识)依粗身(四大肉身)生分别妄执,细心(第七、八识)依细身(气脉明点)生俱生妄执(“八十性妄”),遮蔽最细风心之心体光明不得显发,而虽由惑起业流转六道,现为众生,其五蕴、五大、十种气等,当体与佛无异,即身即佛;由修身语心,令心性光明显发,则凡夫身转为佛身,即身成佛。藏密大圆满见、大手印见、道果见,大体皆说即心即佛、即身即佛,生死、涅槃一切法皆本觉真心所显现,真心本具三身四智,不假修造,当体即是。由顿观心性,依本来是佛、圆满具足的正见修光明定,达无修无证,穷尽法性,则速疾成佛。基本属如来藏缘起论。
诸乘诸宗的一心缘起论义理虽不无差别,然皆不离被视为佛法身舍利的缘起偈所示义的基本立场,皆依“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就心而观染净因果,将生死流转之因归结于自心的无明迷染,以尽除无明染因为解脱生死诸苦、超出因缘和合的有为境界之要道。诸说的区别,在所观之心,有真妄之差,所说无明,有浅深之别,就所观之心而言,业感缘起论、性空缘起论所观唯前六识,阿赖耶识缘起论所观为八识,皆属妄心;如来藏缘起论、法界缘起论、六大缘起论等所观为九识,属真心。业感缘起论说灭妄归真,阿赖耶缘起论说转妄为真,性空缘起论说离妄即真,如来藏缘起论等说即妄即真,其实质皆不出缘起渴“因缘尽故灭”离无明妄因即寂灭涅槃的大旨。就所说无明而言,业感缘起论以不知诸法无我之真实而起烦恼为无明,性空缘起论以由名言分别戏论所起我法二执为无明,赖耶缘起论以不了万法唯识、心亦无心而生的分别、俱生我法二执为无明,如来藏缘起论等以迷昧本觉真心绝待圆满为无明。不了诸法无我,乃诸宗所共认的无明之本。
天台、华严二宗,曾以四谛为诸乘诸宗教义之共同纲宗,将诸家教理归纳于四种四谛:一、生灭四谛,从以灭灭生的角度,说灭尽无明染因而证寂灭涅槃,业感缘起论属此;二、无生四谛从因缘生法自性本空的角度,说体证无明无本、烦恼本空、诸法本来涅槃,与实相相应而修万行,证入混槃,性空缘起论属此;三、无作四谛,从肯定众生心性即佛的角度,说众生本觉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离作为修造而修万行,转迷为悟,即显本觉所具德用,如来藏缘起论属此;四、无量四谛,从观佛因行果地境界的角度,说一真法界本具无量无碍妙用,以圆契真理的无量愿行而显现,法界缘起论属此。
纵观诸家之说,从业感缘起论到法界缘起论,从生灭四谛到无量四谛,无论从所依心识之真妄、所说无明的深浅、所观境之广狭,还是从圆融性相、真俗的中道义而言,都可看出其所说义前浅后深、前局后圆、前渐后顿,次第深化而渐臻圆极。
诸家一心缘起论的义理虽繁,而其精义,可于现前观一念妄心而总摄之。当现前心境相接,心被声色名利吸摄而起一念烦恼时,观此烦恼令身心热恼,为恶业之本,当念能生欲界苦果,识欲除苦果,须灭尽染因,为观业感缘起;次观所起烦恼染因,以自己心识深层染污种子为根株,分别境相为缘,执名相分别的外境为离心实有而生我法二执为本,观所分别的外境,其实不离内心分别,所执名相乃自心所变造,为观阿赖耶缘起;次观外境名相既依自心分别而生,依境而生的分别心亦无自性而空,空的观念亦空,以无所得为诀要,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际体证诸法实相,为观性空缘起;次观与实相相应的离念境界,具空、明、乐等众德,现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此心即佛,本来无减,强名为真心、如来藏心等,为观如来藏缘起;次以前所见无碍真心,起无量行愿,修六度万行,因果同时,念念中显现本心所具清净功德,功圆果满,事事无碍、缘起无尽的妙用圆满显现,即证入法界缘起。
本文中大部分内容引自陈兵居士的开示。
作者:Rainier
来源:知乎
佛学的精髓是什么
佛学的精髓是:佛教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扩展资料佛学精髓的主要表现:1、众生平等。这个众生,包括一切生命,还有六道、十法界里面的所有个体,大家一律平等。有了众生平等这个前提,大原则,才有普渡众生,才有大爱大觉。生命对于每一个生灵都是宝贵的,万物皆有灵,而人最有情。佛教主张用慈悲之心善待宇宙万物,主张万物共生共荣,只有这样才能把众生的国土变成佛国净土。2、因果报应。也称因缘果报。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做了什么事,种了什么因缘,一定会有相应的高度联系的结果回应。只是报应的时间点,可能有不同。就会得什么样的果。佛教讲三世因果: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这是三世因果,不是一生一世的。3、轮回与不灭。佛教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这种灵,神识,永远在六道中轮回,永不消失!六道是指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也叫六凡道。无始劫以来,每个人都在六道中轮回,随业受报,随业流转,行善多的就往上走,可以享受人天福报;那么作恶多的,就要下地狱,做饿鬼,或者做驴马牛羊,偿还人家的债务。轮回与不灭,是对因果报应的强化,一个人作了恶,是永生永世都会报。
佛学的精髓是什么?
佛学的精髓是:佛教的一心。佛学:是对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经典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释上。它有时被等同于现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传统中,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通常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考证,梳理式研究。一种是实证佛学所蕴含的深刻义理的领悟式研究。相关句子有: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2、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5、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6、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7、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8、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9、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10、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