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的落款怎么写??
书法格式有两种,落款也有区别:1、竖写,应从右向左写,落款“乙未年秋日XX书”亦竖写,在作品最左边。记住上下都不能超出正文。2、横写,符合现代习惯,落款就写在最下边一行靠右,但最后面也不能超出上面正文内容。扩展资料:落款又分“单款”和“双款”。既署赠与对象名号,又有作者署名的叫“双款”,只署作者名的叫“单款”。题献、题赠,在书画、礼品等上面题上赠送人和收受人的姓名年月或诗句跋语。历代书画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日期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落款)
硬笔书法比赛的作品少写了一个字该怎样补救?不能在落款处填,挺急的。
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怎样学习书法?
1.坚持不断 很多人都有学好书法、写一手漂亮汉字的愿望,也有很多人学过书法,但没学好,如果问:“为什么没学好呢?”答案是共同的:“没坚持下来”。可见,“坚持”是何等的重要。坚持不断,就是要坚持每天学习,哪怕每天只学习10分钟。如果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论学习什么,肯定是学不好的,尤其开始学习的阶段。 对初学书写汉字的儿童来说,学习书法是一个通过不断训练(视觉和书写训练)培养书写习惯的过程;对有一定书写历史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个纠正原有书写习惯,培养新的书写习惯的过程。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必须坚持每一天的学习。有人可能会说没有时间,其实时间总是有的,就看你是否重视。如果重视,每天写认真几个笔就有效果。 2.少而精 什么是少而精?所谓“少”有两个含义,一是每一个时期练习的内容不要多;二是每一次练习的数量不要多。 所谓“精”,是指要写好。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是进行视觉训练和书写能力训练的过程。汉字结构原理并不复杂,比如,要求笔画分布要均匀。均匀的道理很好懂,就是笔画排列的间距要基本一样,但要做到均匀,就不容易。首先眼睛要能看到均匀的位置,同时手要能把线条准确地写在那个位置上。这既是视觉的训练,又是书写能力的训练,在学习时,集中精力写好一个“二”或“三”字,比同时练“三、四、五、六……”的效果要好得多。写好了“二”、“三”字,再写“工”、“土”、“干”、“王”、“主”、“五”等字就有了基础。如果每次写很多,但都有毛病,这是在培养和巩固不好的书写习惯,有百害而无一益。 当然,做到少并不难,要做到精,就必须要认真——认真写,认真检查。因为不可能一下子做到“精”,写完了一个字,把毛病找出来,想办法改正,这样就能不断进步,逐渐做到“精”。如果马马虎虎,就不可能练好。 3.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有两层意思。(1)方法上要按照摹、对临、背临的顺序进行。(2)内容上要从基础开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学习。 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但这博大精深是由各种简单的因素构成的。学习书法的过程就像上楼梯一样,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要按照各阶段学习的目标和学习要求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学习。每一个阶段只学习一方面的内容,基本掌握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在学习基本笔画时,虽然练习中也有单字,但注意力首先要放在基本笔画的写法上。也可以只练习基本笔画。饭要一口一口吃,字也要一笔一笔练。练好了一种笔画,再练另一种。掌握了基本笔画,再进入结构原理的学习。这样,你就会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 4.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要把学习和使用结合起来。写好了一个字,就要运用到日常书写中去,这样才能巩固学习的成果。如果学习和应用脱节,就容易出现进步较慢或停滞不前的局面。 以上的四条书法学习守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这就是“恒”、“精”、“序”、“用”。当然,学习书法本身还有其他种种问题,但多是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恒”、“精”、“序”、“用”,再好的方法也学不会。在“恒”、“精”、 “序”、“用”中,“恒”是最重要的,是人毅力的表现。因此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修养身心的过程,只有把学习书法与人自身的修炼结合起来的人,才能学好书法。
谈谈你对学习书法的认识?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字是方块文字,每一个字在造字之初都是一幅图画或者一个故事。引导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汉字几经演化,到了今天的地步,简化到今天,我们只知道它现在的意思,它的本意都不得而知了。通过学习书法,不仅能让孩子把字写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文字学的知识,比如部分繁体字(因为古人的字帖都是繁体的)。
书法是从临习古人优秀的碑帖开始的,学习书法有这样一些功用:
首先,书法是两条腿走路的,那就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问题。
先说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孩子通过学习书法,那把字写得很好。作为中国人,能把自己的汉字写得漂亮,那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一个人有一手漂亮的字,那是跟随他一生的,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无论是用于日常的交流,还是在将来学习就业,都有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
再谈艺术性,通过学习书法,孩子的审美能力提高了,眼界高了,知道什么样的书法是好作品,懂得了欣赏艺术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其次,通过学习书法,对孩子的人格和性格是一个完善。我们经常说现在很多青年人很浮躁,做什么事情都虎头蛇尾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责任感。通过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沉静下来,达到一种性格上的完善。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通过学习书法,能够渐渐地沉静下来,使得性格更加完美。一个沉静的孩子,通过学习书法,进一步培养了艺术气质,使得他会更有学识和修养。
再次,通过书法能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学习书法是通过临帖来实现的。古人优秀的法帖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淘汰,大浪淘沙,流传到今天的可以说都是艺术的精华,愈加显示出其艺术的光芒。通过眼睛观察字帖,然后用脑分析,再通过手来表现出来,最后达到一种相对完美的地步,这其中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积累起来就是一笔财富。试想一个人有很强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考能力,很强的动手能力,他做什么事情不会成功呢?
一个优秀的人才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通过学习书法都可以培养起来。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证明,一个能把书法学好的孩子,在学习上肯定是优秀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学习书法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比如脊柱的正直,视力的完好,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学习书法要注意哪些方面?
学习书法要注意
1.选帖
书法是一门艺术科学,学习书法不能不借鉴前人的经验。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大不相同的。这里存在文野、高低之分。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艺术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出发的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掌握书法技法,存在由不会到熟练,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学习书法要继承前人的经验,首先要选好临写的范本,即选帖。选帖即是拜古人为师。
我国历代优秀书法家的书法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在学习前人的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结体运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律,创作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受人喜爱,使他们的作品千古不朽,成为后人学习书法入门的楷模。后学者掌握了他们这套写字的规律,为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打好基础,从事书法艺术就能登堂入室了。
因此,选帖很重要。选好帖,就要恭恭敬敬地学,学得惟妙惟肖,即称为“入帖”了。有人怕学像了就跳不出来了,产生疑虑,其实是不必要的。正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所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纵有誉我、谤我,我自不为之动。”如果朝三暮四,就会影响基本功的练习。到了确实掌握了一家书法的规律,字字写来确是“此种嫡派”,那时候你的基本功力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书法的结体和笔法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实践,在提高对书法艺术认识的基础上,然后多找几家书帖,临习研究,知其长处和短处,加上其他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就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出帖”了。这是一生所 追求的事。
2. 姿势和执笔
在开始练习书法写字时,要重视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与否,不但和写好字关系密切,而且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许多人的腰背及颈椎视力疾病,许多就是因为不在意自己的站姿和坐姿所引起的。写字不仅靠手指、手腕的运动,写大字时还会牵动全身,特别是腰部。传《卫夫人笔阵图》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写大字的一点一画,都涉及指、腕、肘、肩、腰以及全身各部位的作用。因此,正确的姿势,能使这些部位密切配合和偕同动作,使毛笔能顺利的运行,写出刚柔拙巧的各种笔画,保证字的部位和行的垂直。如果养成歪头写字的习惯,写出的字就会部位不正,一字部位不妥,一行就写不直,如是一幅作品就不能令人满意了。如果坐着写字时,将胸紧压在桌子上,则会妨碍呼吸,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健康。
3.笔法
书法作品的神韵和情调主要通过笔法和结构、章法来表现,笔法和结构是书法创作的主要技法。
笔法是用笔的方法,也称用笔或运笔,是指笔在纸上如何运行,写出点画的方法。
结构也称间架或结体,即点画的搭配构成。
笔法和结构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先学笔法还是先学结构呢?古人都认为书法中首先是笔法,如传王羲之撰《笔势论》说:“夫书不平直,不用调端,先须用笔”。唐张怀瓘的《用笔十法》中说:“夫书第一用笔”。元赵孟頫说:“学书以用笔为先”。
近代启功先生则主张书法以结构为先,这也是不无道理的。犹如建筑,是方形是圆形,是楼台宫殿,还是庙宇教堂,先要搭好结构,有了屋架,基本轮廓就出来了,加上装饰就成为各式建筑。书法飞结构如同建筑的骨架,笔法如同建筑中的装饰。这两者似乎是结构更重要。但是实际上结构和笔法也很难分开,缺一就不成其书法。字体结构制约着笔法,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笔法都不尽相同,用笔各有特点。同时,笔法又使结构具有各种姿态,美化了结构的各种形态。
从顺序来说,先讲结构有它的重要意义,如果结构失调,笔法很难补救;当然,不讲究笔法,也就失去书法艺术的“肌肤之丽”。所以既要重视结构,也要非常注意笔法。
4.字体结构
字的结构是由点、横、竖、撇、捺、钩等笔画,加上戈、折组成的。点画搭配成字称间架、结体。点画的长短,粗细和位置安排的疏密,是可以千变万化的,但是这种变化又有它的规则和美学要求。
一定风格特征的结构依赖于相应的用笔技法。唐代孙过庭《书谱》说的“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就是这个道理。笔法之所以能决定结构,是因为“笔势”在起作用。所谓“笔势”,主要是指点画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势态、方向。书法是空间性与时间性并存的艺术,其时间性决定了点画书写的不可重复,每一笔落纸之后都产生了运动惯性,即笔势,因此又决定了下一笔必须承接上一笔的笔势,结构因之而出。不同的笔势产生了不同的结体。另外,用笔中的提按顿挫等技法在调整了笔锋的同时,也使得笔势更为复杂多变,源源不绝,结体也更为生动活泼,千变万化。
5.临帖
选帖以后即要临帖,临帖是为了练好写字的基本功力,体会和掌握范本的用笔、结体和姿势、神韵。临帖有摹和临之分。摹是把纸覆盖在字帖上进行钩摹,然后影格,临是对帖临字。
康有为曾说:“学书必先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其性情也,故欲临帖,必先使之模仿数百反过,使转运立笔尽有,然后可以临帖。”所以,不论钩摹填廓或影格描红,都是为了掌握古人的笔法、神韵,锻炼基本功力,因此在钩摹时,要对范本的字进行观察研究,了解范本字画的起笔、转笔和收笔的特点,和它的风格神韵,如果是墨迹本,还要研究墨色的枯润浓淡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笔墨转换的表现,从中可以研究古人运笔时起、转、收笔的痕迹。为了巩固记忆,有些过长的范本,如颜真卿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玄秘塔》,赵孟頫的《胆巴帝师碑》等,可以分段钩摹,反复进行,首先进行熟悉和掌握少数字的笔法、结构和神韵,进而由少到多,以致达到通篇。只有严格地进行训练,才能掌握范本笔法、结构和墨法,养成每字一笔都不能马虎潦草的习惯。因此,开始时,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只求速度而潦草,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另外现在学书者往往跳过钩摹阶段而进入临的阶段,有的甚至不叠格就临,看起来视乎快,实际效果不佳,甚至由于进步慢,连学书兴致都败坏了。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功夫扎实。
6.布局格式
章法布局属于书法艺术创作范围,即绘画上所称的“经营位置”。
一幅作品书写内容有丰富有简单,字数有多有少,所反映的情绪和格调也不尽相同,如何通过通篇字的大小、疏密、收放等等艺术处理既能更好地反映出书者的思想感情,又具有高度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感,两者和谐结合,这是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要解决的问题。
楷书练王羲之的,但行书练米芾的可以吗?
建议你行书如果入门的话,不要刚开始就练习米芾的
大家都形容他的行书像是在刷字,而不是写,我感觉入门的话是比较难的
我最近在看《蜀素帖》也下载了一个笔画的写法介绍,加上老师的讲解,感觉他的字变化很多,特别是他的点,用各种笔锋写,如果你没学好八面出锋也会有一点困难,比如财产的财字,竖钩是他非常有特色的一笔,另外你看蜀素帖第一页里面花字 枝字 不字,都是很有特色的。还有他的字都是侧式,都是不规整的,我觉得行书初入门,王羲之的《圣教序》非常适合,就是笔意不太连贯,是他各个字精华集中起来的一本贴,推荐你练好这个再练米芾 王铎的
楷书的话不知道你练习什么体我自己也是初学就不乱推荐了
书法作品纸的空格干啥用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如从其形式美来进行审美观照的话,除了笔墨点画、技法用笔、结构章法之外,作品中的空白亦是一种形式是上的审美。这种空白有两种:一种是点画线条组成的字结构中线条所分割而形成的字内空白;一种是字结构以外的作为与黑色笔墨相对的大面积空白空间。也可以说,书法作品中的空白就是笔墨未到之处,是墨色线条以外的白色空间。这主要就是指的第二种空白空间,而我们今天要谈到的空白也主要是第二种空白空间。
书法艺术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更是空白空间组合的艺术,没有空白,也就没有书法,空白是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书法中的空白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时至今日,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因素中,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中,发现新的审美价值,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几千年传统的书法艺术中寻找、探索一种更适合现代人审美心理的元素是时代所需,所以,在古代书法中不太受重视书法线条分割的白色空间的艺术,在这里,我们就应赋予白色空间以新的审美价值。
空白空间在书法作品中的运用与体现表明了空白意识的觉醒。清代邓石如曾说:“计白以当黑,奇趣乃生。”这里的“计白”,也就是计划之白,是不依附于笔墨,而在其点画之外形成独特的空白审美特征。所以不仅要把字处理好,而且不能忽视白的作用。一幅作品只有在此二者的共同参与下才能表现出更深层的意蕴美。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内涵上。
在中国绘画中,空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空白的参与,就没有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性。在书法上来说,也是这个道理,而且书法中的空白比绘画中的空白更抽象,更让人值得玩味其中。
关于空白意识的自觉,清人华琳在《南宗抉秘》中说:“白,即是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另外还有清代张式在《画潭》中云:“烟云渲染为画中流动之气,故曰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古代关于空白的论述已经有了审美上的意义,是对绘画中空白空间的自觉。上述所论空白都是以空白来表现实物的形象,不是真正的空白空间,我们也可以叫做实物空白,与画中山水树木共成一有机整体。
在书法艺术中,大多空白都是抽象的,没有任何具体的形象可言,即抽象空白,这种抽象空白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八十年代的日本书法就主要是对这种空白空间的运用与表现,如手岛右卿的《崩坏》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
正是有了空白空间在艺术中觉醒,才创造了伟大的中国书画艺术。使中国书画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关于书法空白意识的觉醒,蒋天耕在《空白界》一文中说:“空白在书画中的积极参与是空白意识觉醒的表现,空白意识的觉醒,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趋向成熟,是文人画成熟完美的一大特征。是作为工具的文字成为艺术的书法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是因为空白意识在书画中的参与,我们今天才得以窥见东方艺术特有的神奇魅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中国艺术重虚无、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空白空间审美意识的觉醒,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道家的“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在书法艺术中,这里的“有”也就是可见的外在笔墨线条实体,“无”即作品中的空白。文学中所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思想观念也是空白意识在文学中的觉醒,不过文学中的空白是我们读作品时想象出来的,没有具体的形式表现,艺术作品就不同,空白在作品中是可以看得见的有形实体,虽然“有形”也要我们发挥欣赏主体的作用,就是想象。
邱振中在《现代书法教学的若干重要环节》一文中指出:“书法是个历来不大谈想象的领域,间或涉及,也是对构成的比喻和联想,与主体的文学气质有关,而与书法才能很少联系。具有独创性的书法艺术家大多是在别的领域得到想象力的训练。书法教学必须弥补这个缺失的环节。”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人还是现在的学书者,都有这样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从字的点画、线条到结构,最后到章法,来学习书法艺术。其中虽有章法来统筹全局,仍只不过是在宏观领域对字结构的有效控制,而真正注意到空白与笔墨的交融感,基本上是没有如此意识的。这其中有一定的原因,主要是古代习书审美习惯养成的定势,笔一接触到纸,形成点画线条的运动,使我们的视觉不自然的形成对字本身结构的一种固定经营模式,从而限制了我们对字外空间的注意和利用。
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就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古代,对书法中这种空白空间的注意与利用,要数宋代的黄庭坚、明代的徐渭、祝允明和明末清初的王铎等,他们的草书都是运用想象力来调整空间结构,使空白与墨迹相互交融为一体。虽然在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和明代董其昌书法作品中大量留出空白的底面,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疏朗、清秀的美。本笔者认为,这种大面积的留白,只是一种以白色底面来衬托黑色字迹的展现作品意蕴的手段,虽然是一种对空白的处理方式,但并不是真正的对空白空间的利用与开发。而黄庭坚、徐渭、王铎等人的作品就不同,是一种打破传统的只局限于对黑色线条的观照,而是真正对黑白两方统一的书法作品。
要打破传统的审美局限,就要发挥想象力,发散我们的视觉欣赏模式。
关于视觉思考的定势与发散,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人像花瓶双关图,大多数人首先注意到的差不多都是黑色阴影部分的图像,这是传统审美习惯所致。而注意片刻之后却又惊讶于白色部分的形象,其是一支花瓶,并不是黑色阴影的衬托,仍可独立成一画面。其实这幅画就是用来发散我们平时欣赏物象时出现的固定视觉思维模式的。单一的欣赏模式往往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
邱振中在《空间的转换――关于书法艺术的一种现代观》一文中提到:“书法领域最奇怪的现象,莫过于与想象力的隔绝――不是指‘腾蛇赴穴’、‘阻岸崩崖’之类的联想,这种联想与实际的创造才能关系甚微。我们指的是对形式构成的丰富的想象力。”邱振中的关于“形式的构成”的论述是对我们学习书法者的一次思维洗涤,这要求我们在书法创作中不仅要关注笔法、结构、气韵等,还要对这种表面上的黑与白的利用发挥想象力。他还指出:“一种艺术如果不能为想象力提供足够的地盘,那一定是走向死亡的艺术。我们不认为书法是这样的艺术,所以我们致力于为想象力找到腾飞的支点。”
那么,我们如何来做,才能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和对空白空间的利用与掌握呢?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门高度抽象线条的艺术,单就书法学习本身很难提高我们对空白、线条的想象与利用。邱振中也说:“许多在其他领域表现出丰富想象力的人们,在书法领域却被训练出一副模式化的感觉:这里不需要,也不允许想象力得到发展。”可见,只靠学习书法来提高对形式的想象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可以从绘画、雕塑、建筑等世界上所有千变万化的事物中不断的发现、借鉴,在书法中华,形成对黑白空间分割与交融的欣赏、利用。
我们对空白的创造利用,使我们的欣赏模式得到空前的解放,使作品更具表现力,使书法艺术的发展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台阶。但是,我们对空白的利用并不代表我们不重视线条、结构、神采等书法基本的层面,相反,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提高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审美快感,获得一种现代审美节奏。
关于书法空白的自觉、发挥对空白的想象,本文并没有做详细的、深层次的研究论述,只是略数梗概,以启发人们对书法的学习,使书法艺术与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相适应。
初学书法,应练隶书还是楷书?
其实都可以的。
如果你是初学者那么我建议根据你的兴趣。你可以找两本字帖,一本历代优秀楷书碑帖集;一本历代优秀隶属碑帖集,看你喜欢那种字体,就练那种。因为书法是靠坚持的,你自己都不喜欢你练习的字体怎么坚持?
从你以后发展,学习行书,草书来面讲,两者是各有利弊的,没有好坏之分。鉴于你初学,就不多说一些理论了。另外练习时一定要多看,多比较,才能更好理解字体。
看了其他朋友的回答我来补充一些。
大部分朋友认为先从楷书上手比较好,这的确是现在学书法的主流,包括我也是先楷书,现在草书。
但是根据我自己这些年来的体会,其实真的是各有利弊,通俗的说,楷书入手,容易把字写呆板;隶属入手,容易把字写轻浮。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隶属入手学习,学习米芾,黄庭坚,苏轼等人的字能容易一些。楷书入手,学习二王、怀素等人的字能容易一些。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楷书,太规范,法度太森严,的确锻炼笔力,但是以后要打破这个规则和法度,就不容易了。所以从古至今,大书法家其实两者都临习过,且都有一定造诣。
我刚书法入门,练隶书,该怎么入门?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当学习好隶书之后,就可以开始学习楷书,因为楷书与隶书在某些程度上是相通的,当学习好楷书之后就可以进而学习行书,自此就可以真正的徜徉书法艺术的世界当中。
1.练习隶书字体,首先要临帖,推荐曹全碑,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曹全碑极具代表性,所以是很多练习书法艺术的同仁首选的练习临帖佳作。
2. 对于曹全碑的练习,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笔画,横,竖。隶书的横是非常的有特色的,而且非常的唯美,很吸引人,让人产生很强烈的热情。 开始的时候,每天至少要写上100遍横,100遍竖,时间上自我掌握即可,并无确定性要求。
3.当练习到了可以很随意的写出笔法之后,就可以练习每一个字的书写。首先要练习笔画极少的字,刚开始的时候不必在意字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只需注意字的笔画,注意下笔顺序这时候要注意,切记不可以用错误的下笔顺序,一旦成为习惯,会有很不好的后果。
4.当掌握好了字体的基本笔画的写法之后,要注意的就是字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了,要认真的对比自己所写的和帖子上的内容,这时候一天练习一个字就可以了,注意要将字的笔画所在的位置,还有字的整体的框架彻底的掌握。
5.要练习字体的神韵,很多时候字写完之后像是飘在纸面上,这是非常不好看的,非常影响作品的美观。要将字写出来的效果有印在纸面上的感觉,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可以练习笔画更多的字了,联系的顺序同笔画简单的字。
6.在书法的艺术中徜徉,需要更多的热情和坚持不懈,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
行楷应该怎样去练?是先练习偏旁部首还是就直接练字?有没有练习部首的字帖?
你好,本人虽不是书法人士,但却写了一手好字。以前我上初中时 字写的很丑,又一次我表姐送给我一支钢笔,钢笔很好看,我渐渐就喜欢上写字了,但后来觉得自己的字 只能算是工整但没有笔锋 没有书法的味道,不是标准的正楷字,就下决心练字。我买了庞中华老师的正楷入门字帖,每天花半小时来练字,少而精,突破一点,每天连五个字左右,每个字练二十遍,三个月后,我的字 已经写很刚劲 很有味道,语文老师还表扬过我^^ 大概五六个月后,我就开始练习行楷,由于正楷基础打好了,两个月 就连好了行楷,我越练越有感觉,又开始练行书 直到现在 我一直在写行书字。
练字技巧 :
1. 兴趣: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必备前提(这您已具备)
⒉决心:不论是做什么事情,想要有一定的成就就必须付出绝对的努力.(即使你有这方面的天赋)
下面在谈谈我学习钢笔书法的心得:
我认为写钢笔字不能过于急于求成,它是一点一滴,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在我看来写好钢笔字莫过于2点:
⒈写好每个字,即书法艺术的外在表现.(这是基础)
⒉要从内心中真正的喜欢它,了解它,才能写出有感情的字来,既心到,我将它归结为内在表现.(这是更高的境界)
E.G:你看看那些大书法家写的东西,都很有特点,这就是前面提到的1,2点的综合体现!
一句话:写字不但要手到,更要心到!
对于你提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一笔一笔的慢慢来吧!
最后说一句:钢笔字 就是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