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书画作品

时间:2024-05-23 20:02:35编辑:优化君

安塞农民画的主要特征

安塞民间绘画讲究装饰,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强烈的感觉印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安塞农民画作者首先注重表现意境和神态。一般不讲究人物比例,也不太懂得透视原理,首先在意境和神态上做文章。2、安塞民间绘画把现实和理想美妙地结合起来。3、安塞民间绘画在颜色上非常大胆,明快、和谐、鲜活。4、安塞民间绘画在构图上非常大胆,以情为上,以意为主,以神为美,抽象、夸张、简练、浪漫。5、安塞民间绘画的整个基调和情绪是健康、朴实、昂扬向上的。 1、画板:固定画纸用,尺寸可大可小。2、毛笔:根据需要可分为一般毛笔(用于上大块颜色)和勾线笔(用于勾边线)。3、画纸:一般为水粉纸。4、各种颜料:一般为水粉颜料。 安塞民间绘画同陕北地域文化一脉相承,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安塞民间绘画受到陕北特殊的地域文化、包括陕北地区汉族宗教文化、民间文化以及安塞腰鼓、信天游等群众文化的影响。安塞地处延安之北,是古代军事要地,取意“安定边塞”而得名,境内的芦子关早在唐宋时就建造五城,以护塞外,当地至今流传着“芦子关,芦子关,风萧萧兮延水塞,安得壮士控北藩”的词句。因此,从安塞民间绘画中明显融汇着这种特殊历史条件和特殊地域下形成的粗扩豪放、雄壮昂扬的气势,其中既有关中文化的影响,又有塞北文化的渗透。安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漫无边际的丘壑、山岗之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逼迫中经受着生存的磨砺,从而激扬了生命本体的精神张力,造就了浑朴宽厚、强悍而富于创造的品质。  安塞农民画作品粗犷凝炼的线条、浓烈的诙谐的色彩、雄壮浑厚的形象、崇高美妙的意境、随心所欲地行笔运色,无不承受着这种精神品质的遣使。安塞民间绘画既然根植于古老的汉族传统文化沃土,它与新时代新文化观念的融合,必然移植了这块土地质朴纯真的品性,同时又洋溢着新文化的精神风采。民间艺术家们以他们特有的眼力和手法,多角度地观察表现丰富的生活和陕北黄土高原发生的变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安塞地处陕北一个偏僻的县城,交通不便、信息阻塞,这一面造成了安塞今天经济的落后,另一面却锁住了民间艺术的古老传承。据文物发掘显示,历史上这里并不是一个文化落后地区。相反这里的文化积淀非常丰厚,这里曾经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文化时期,这里就大量活动着我们远古的先民们。资料记载在1987年的文化普查中,在安塞有文物点330处,古文化遗址有178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12处,龙山文化遗址160余处。远古文化遗址如此集中,说明当时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是适宜先民们生活和发展的。

与端午有关的书画文字描述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2篇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250字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剪纸: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拿着书,看上去很有学问,还有的是,一只凤凰,在鲜艳的牡丹上站着……等。
剪纸不是用机器做的,而是通过人们发挥想象了,所剪出来的,每一个剪纸,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张、每一步,都非常仔细,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从我知道了剪纸是中华传统文化时,不由自主的想剪纸了,我拿出彩纸、剪刀、铅笔,就开始做,我先拿出红色的彩纸,再用笔画了一朵花,最后用剪刀剪了起来,却没剪好,于是接着再剪,这次,有点像了。
剪纸真好玩!我喜欢剪纸。


安塞农民画,激发了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 百幅农民画,影响有多大

  安塞农民画,激发了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
  百幅农民画,影响有多大?笔者了解到,如今这些农民画已经从军营“飞”向了延安的各大院校和街道社区,激发起了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
  “如果我能去当兵,一定像这些画中的战士一样好好干,给家乡人民争光!”延安大学安塞籍大二学生张鹏举已经在网上报名参军,他说,让他下定决心报名参军的,正是家乡父老创作的这百幅农民画。从小看着父母画画长大的他,那天看到“个个都是小老虎”那幅画,心中的那根弦被悄然拨动,坚定了从军报国的信念。
  该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许多身边的传统手段,是征兵宣传的好帮手。比如安塞农民画,它土生土长、原汁原味,与当地百姓紧密相连,他们借用安塞农民画进行征兵宣传,激发了当地青年的参军热情。
  一组数字佐证了百幅农民画的影响,截至目前,延安市已有4634名青年在网上报名参军,其中大学生占了报名应征人数的53%。除此之外,该军分区还与延安大学展开延安精神和延安传统的研究合作,共同建立了研究中心和数据库,广泛收集相关图书、音像资料,助力征兵宣传和双拥工作。
  在安塞农民画绘画现场,一个7岁大的小男孩总是安静地坐在妈妈旁边,看妈妈绘画。当有人问他以后想干啥时,小男孩指着画板上帅气的军人脆生生地说道:“我要像他们一样,当解放军!”
  


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倪方六 明天是端午节。古时候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在2008年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后,现代人对端午节的兴趣也随之大增。那么,古代中国人是怎么看待端午节的呢?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吗? 因周昭王 江上遇难而起 端午节,又有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五五节等十几种叫法。在大家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因为楚国诗人屈原投了汩罗江,人们向江里投食以纪念他,从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这说法,实在是一个误解。五月初五成为一个节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经存在,并且有丰富的节日内容,其中之一是“蓄兰为沐”。屈原在其《楚辞》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一语,说的就是这种节俗,古人称端午节为“浴兰节”即此原因。 端午节向江里投食,最早与周代第四位国王——昭王姬瑕有关。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意思是,周昭王到南方巡视后便没再回来,死于江上。这个死讯没有向诸侯通告,掩盖周昭王的死因。 这大概是古代帝王死后“密不发丧”的最早一起记载。周昭王怎么死的?据《帝王世纪》记载,周昭王实是南征楚人的过程中,坐船过汉江,结果中了船老大的诡计,船散板遇难,与两位陪侍在侧的美女一起沉江。 周昭王死后,当地人发现周昭王与两个女人的阴魂不散,常在江面上出现,人们于是在水边立祠祭祀。东晋人王嘉《拾遗记》就此事进行了演绎:“至暮春上巳之日,褉集祠间。或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结五色纱囊盛食,或用金铁之器并沉水中,以惊蛟龙水■,使畏之不侵此食也。” 将食品用植物叶子包裹起来,这正是粽子的做法。可见,最早向江里投放包裹食品,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因为周昭王。 在江浙一带,过端午节是为了祭祀水神,对象之一是“涛神”。这位涛神是本为楚国人的伍子胥,他寃死吴国后化身为涛神,当年吴地人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是“迎涛神”。 另外一说是,端午节是为祭祀与寒食节有关、被晋文公烧死的介之推。到了汉代时,祭祀对象则是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寻找溺水父亲尸体的14岁女孩曹娥,端午节在浙江上虞一带,因此又称为“女儿节”。 至于纪念屈原,一直到南北朝时才真正确立,日期也固定为阴历五月初五,并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节日。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是这样说的:“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屈原的投江日期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五月初五,但也有说是五月十五。《隋书·地理志》便称,屈原是五月望日赴汩罗,“望日”即月圆的阴历十五。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端午确非屈原而起,祭祀他只不过是端午节的附加内容。 古人为何认为端午节生子“命毒”? 五月实是原始“计划生育月” 事实上,端午节的出现,最早是古代中国人出于避邪的需要。从《吕氏春秋·仲夏纪》的记述来看,古代中国人把五月视为最不吉利的月份,认为此月夏至到来,阴阳相争,阳生至极,阴杀始起,死生以五月为分界。 因为有这种认识,古人才把五月份看做是毒月、恶月、凶月。这种“毒观点”应该源于对自然灾害的感性反应:五月正处仲夏时节,酷暑即将到来,此时毒虫滋生,人们极容易生疮患疾、遭伤咬,因此给古人留下了“五月不好”的印象。 五月份不好,五月份出生的孩子也不好,传会给家人带来不幸,即俗话说的“命毒”。为何有这种认识?可能与原始“生克观”有直接关系。五月是古人眼里阴阳交替的时节,子女属“阳”,父母属“阴”,生子则会阳气上升,自然是不利父母的。 五月最毒的一天就是五月初五,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古人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也最不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便称,“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天出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一律要弄死,此即远古时代的“溺婴”风俗。 《史记》中有传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名叫田文,因生于五月初五,其父亲田婴便要求其母亲弄死他,其母舍不得,悄悄抚养,这才留了条活命。田婴当时即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即便是皇帝的“龙子”,如果生在五月初五,要想留下也得另想办法。宋神宗赵顼在五月初五得一子,只好将孩子送到宫外寄养,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出于避讳,赵佶在当了皇帝后,将自己的生日改定在十月十日。但赵佶的命真的“毒”,“靖康之难”中成了金国的俘虏。 五月份不宜生子,甚至连夫妻也不宜同房,特别是端午节这天,同房会带来不幸。先秦时要求,“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意思是,在五月份,君子要洁身斋戒,居于深处,躲避暑热,让身体安静;还要禁止女色,也不许嫔妃进御……由此可见,早期的五月份,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原始的“计划生育月”。 包粽子始于哪个朝代? 唐宋时端午节已成为法定假日 端午节最早流行于南方。南方水多,一直有向水里投放包裹食物祭祀水神的风俗。早期的包裹物并不固定于芦苇叶,有的用植物叶子,如菰叶将有黏性的黍米包裹成角状,这叫“角黍”,也是最原始的粽子;有的用竹筒装米,称为筒粽。后来还有用箬叶包粽子,至于用芦苇叶包粽子,则相对比较晚,但却流传至今。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期得到强化,粽子的形状、内容也都发生了变化。今天的肉粽、果仁粽在当时均已出现。当时煮粽子很讲究,并不是直接放在清水里。据西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当时人们“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之”,即将栗、枣烧成灰,和水煮粽子。 粽子用米最讲究的当是唐代,要选用上等糯米,当年来华的日本人将粽子的做法带回国,至今日本还有“大唐粽子”的叫法。 唐代人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公务员”还会放假。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期,便始于唐朝。唐代人很喜欢放假,汉魏时国家法定节假日只有冬至和夏至,而到了唐代,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全都可以“休假一日”。 宋朝继承了唐代的休假制度,而且比唐代人还喜欢过端午节,时人俗称之为“解粽节”。 从史料来看,宋朝人最会包粽子,花色很丰富。据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宋朝人会在粽子里加入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包出的粽子多种多样,有角粽、筒粽、锥粽、秤锤粽、茭粽、九子粽等。煮也不一样,将艾叶烧成灰,和水共煮,这样煮出的粽子呈金色,故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一说。 宋时还有“赌粽”一俗:赌谁拿的粽子粽叶长。解开粽子后,粽叶长的胜,短的输,输家或赔酒或赔钱。 宋朝人过端午节也大有讲究。在宋朝,京城人家一般从五月初一就开始准备了,会用粽子祭祀天神。节日食品除粽子外,还要吃“白团”、品“端午果子”、饮菖蒲酒、艾酒。这之后,古代中国人过端午节再也没有宋人的那份热情了。 元代为何禁止赛龙舟? 明朝人认为 赛龙舟有“三害”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重要内容,与吃粽子一样,是传统保留节目。 端午节赛龙舟最原始目的,是出于避邪、祛瘴气的考虑,即所谓“斗龙舟以祛瘴疠”。在当年的越国,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则是为凭吊卧薪尝胆、复仇灭吴的越王勾践,勾践曾以此方式操练水军,终于灭了吴国。 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闻一多曾考证,在龙子节,时人会划着画成龙状的独木舟,把包裹好的食物投入水中祭龙。北方也有龙神节,但一般选在龙再生的阴历二月进行,后来移到端午节,此时北方干旱少雨,端午节赛龙舟又多了祈龙降雨的心愿。 赛龙舟在宋代最为流行,据《东京梦华录》所记,北宋皇帝有到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的习俗。但到了元代,朝廷下令禁止端午节赛龙舟。原来,蒙古人把端午节赛龙舟看成了亡宋的节日风俗,认为对当权者统治不利。 在忽必烈(元世祖)当皇帝的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福州路曾发生一起端午节赛龙舟淹死人的严重事件,有臣子就此向朝廷上奏,建议禁止此项活动,认为这是“无益之事”,除了“伤人命”外,还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因为看赛龙舟的人太多了。元朝廷遂下令端午节禁划“龙舡”,并写进法律条文中。 有意思的是,明代也曾禁过赛龙舟。明朝认为赛龙舟有“三害”:“破财一也,起斗争词讼二也,不幸覆舟殒性命三也。” 但是,元、明的禁令并未能让民间赛龙舟的热情消失,禁而不止,各地不时有因端午节赛龙舟而溺亡的事件发生,铁穆耳(元成宗)当皇帝的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江南行御史台报告:“去岁端午,纪机察等率众桦舡,淹死六七人。”朝廷不得不重申禁止“戏桦龙舡”的规定。


古代文人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传说是为了避免很重的大鱼吞噬大夫屈原的身体。   饮雄黄酒: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求 什么是书法纂刻

什么是篆刻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未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上一篇:书法或者绘画

下一篇:关于书法绘画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