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的有书法成就的和绘画成就的作家
书法 唐 欧阳询《卜商帖》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倪宽赞》 张旭《肚痛帖》 怀素《自叙帖》《苦笋帖》
宋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米芾《茗溪诗帖》 蔡襄 《谢赐御书诗》
元 赵孟頫《洛神赋》(书法)鲜于枢《论草书帖》 邓文原《家书帖》其余实在是没什么有名的了 不好意思
明 祝允明《重刊王著作文集序》文征明《醉翁事记》王宠《古诗十九首》王铎《拟山园帖》
绘画 唐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步辇图》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宋 朱锐 《溪山行旋图》郑思肖《墨兰图》赵士雷《湘乡小景图》赵孟坚《岁寒三友图》
元 倪瓒《江岸望山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夏日山居图》赵孟頫《人骑图》
明 唐寅《秋凤纨扇图》孙克弘《百花图》沈周《仿董巨山水图》仇英《赤壁图》
就这些了 纯手打哦!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书法家,他们有哪些作品
1、柳公权,作品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2、黄庭坚,作品有:《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3、王羲之,作品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4、陆机,作品有:《平复帖》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5、王献之,作品有:《鸭头丸帖》《淳化阁帖》《中秋帖》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外戚,“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献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羲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庭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公权
中国古代有哪些书法家??
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历代以来较为著名的有蔡邕、张芝、王羲之、颜真卿等。蔡邕、张芝均为汉代书法家,东汉是书法艺术的繁荣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东汉时期的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二者对后世均影响深远。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颜真卿则是唐代名臣,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人,唐朝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论述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基本语言体系及其关系?
略谈书法和绘画的关系—书画同源
“书画同源”是中国画的一个核心理论,对它的共识是:中国画的“画法”就是“书法”,优秀的中国画家必须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所以,中国画的基础是书法。这可以从宋代以来所证实,最优秀的画家基本上都是最优秀的画家,而普通的画家基本上都不擅长书法。随着电脑时代、无纸化办公的来临,人们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代替的更多是整齐划一、字体相同的打印机产物。因此,写得整齐有力的人越来越少导致当代大多数画家的笔墨衰退了许多。只好用一些特殊技法来盖住笔墨不足的弱点。如运用捞水纹、加洗洁精、加矾加胶等等。几乎把能增强画面冲击力的一切手段几乎想到就做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画展览几乎是工笔大画一统天下,写意画明显减少,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无款和穷款。可见书法在当代国画中的关系,退到无关紧要的地步,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画通过书法艺术练习基本功,并从中吸取营养,中国画与书法共同发展中,一直有互为增益附丽之功,加上中国画以线为主的骨法用笔,就又有“工画者多善书”之说。是符合中华民族审美传统的正常关系。美学家李泽厚说:“不懂书法,就不可能懂中国艺术。”黄宾虹说:“画之法不在位置而重在笔”。由此可见中国画与书法的骨肉关系,不研究习好书法,也很难领会中国画的用笔。元代书画家赵子昂有一首专门体会书画互补的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即指以书法入画。沈石田爱用篆法,赵之谦用隶法,吴昌硕用石鼓文,徐渭用草书,可谓是善于贯通书画于一炉者。
当我们在分析书画艺术区别的时候,还应该看到书画和绘画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又是内在联系的。只有在掌握书法、绘画的基本技能,熟悉各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相互借鉴和吸收。一是书法和中国画都离不开毛笔、墨、砚和宣纸这文房四宝,渗透性很好的宣纸,弹力性好的毛笔,深浅浓淡的墨色都是达到艺术效果的必要手段。二是中国画和书法都讲究线的表现力,书法中的行气连势,体现线条美;国画中的白描勾勒是线条,皴擦点簇也是线条,构成了书画所追求的意象、气韵、意境等魂质。三是书法和中国画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神似形不似,第一标准是气韵生动、疏密聚散、计白当黑、传情达意。这些标准同样于适用于书法和中国画。四是书法和中国画的笔墨运笔技巧是相同,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顺锋与逆锋、转折提、拖笔与战笔,这些是数千年积累演进的技巧经验,形成书画的根本。古今对书画兼通的,历代不乏其人,如宋代的苏东坡、元代的柯仲平、明代的文征明、清代的郑板桥等人。他们各有精深之论见,如元代王蒙的皴法中,常常杂以篆隶奇字;赵之谦“以篆隶书法画松”;郑板桥“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石涛“古人以八法合六法,而成画法,故余之用笔勾勒,如篆、如草、如隶等法”。都可说明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汲取了书法中的养分,使绘画笔法为之一新。因此中国画得以区别于西方绘画,在世界画坛上独一无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中国教育制度似乎逐渐西化,同时应试教育又起了主导作用,中小学校的课程表中,“写字课”却难得一见,甚至彻底消失。反观日本,尽管日本的西化程度比中国严重许多,但是对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比中国强。在日本,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课。日本人在正规、庄重的场合下,以用毛笔签字为有修养的表现。国内许多青少年(包括一些年轻的教师)写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在这种环境下,美术院校有许多中国画系学生连毛笔的基本技巧都掌握得不够正确。众所周知的是书法和诗歌对中国画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没有书法的用笔就没有中国画的笔墨,没有诗歌的内涵就没有文人画的独特审美观念。诗书画印一体往常成为历代画家所极力追求的。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滋养,不少年青画家的作品画面平淡无奇,格调不高。李可染说许多年青画家在某些方面超越过前辈,但是笔墨和书法上,还远远赶不上前辈。因笔墨欠缺导致画面软弱,严重降低中国画的特色。他主张年青画家要重视书法因素在自己的创作中的重要性,又强调指出年青书法家们能够将中国画笔墨线条的审美概念融通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在两方创作中都能体现“书画同源”的核心精神。从而具备相应的书法基础,再次发展中国画的笔墨,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助书法用笔的特点,通过经常性的书法练习,来加强对毛笔性能的把握,进而在书法训练中体验中国画中“骨法用笔”。“骨法用笔”是谢赫画论中的“六法”之一,在中国书画中都占有关键地位。骨法用笔是书画的根本。“人之学画,无异学书”。善画者必善书,不然很难掌握笔墨真谛。据笔者了解不少老画家坚持天天练字。即使时间繁忙,仍然练字。还有一些中年画家在中国画方面取得一定造诣以后,进行书法的锻炼,作为提高中国画艺术的重要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多少有点“补课”的性质。青年画家大多数书法功力欠缺,追求画面秀丽时,往往失之甜俗;追求画面遒劲时,又往往失之霸悍。以中国山水画为例,山水画的用笔远比书法用笔复杂,因为,山水画所面对的表现对象较之书法的表现主体--文字来说,既困难又复杂,对中国画的笔墨评论不宜全盘照搬书法的评论标准。并且,山水画也在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因而,这种要求使得中国画的笔法必定面对新的挑战。书法和中国画就象两株深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连理树,枝干相通,环抱相生,生生不息。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沉淀,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审美意识方面形成一套完美的体系。如没有弄清书画本源,一味追求创新,容易失去书法和中国画的本质。书画的“笔墨”语言是品种“基因”。笔墨在独特的宣纸上造成的美感是任何绘画媒介不具备而代替不了的。传统的“笔墨”形式是古人实现理想境界的重要媒介和手段,能获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心灵世界。又得到精神的寄托与审美的满足。同时通过笔墨表现的历史发展规律中揣摩传统文化的内核,这样一来可以寻找融合其它艺术,发展创新的契合点。进而言之,强调“正本清源”,是不丢掉传统文化的主体内涵,也不丢掉传统书画的优秀经验。所以中国画选择笔墨语言,笔墨语言规定了线的造型方式。发展到现在,“笔墨”已经成为了许多立志改革传统书画者关注的焦点。 “笔墨”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是不会过时的,相反它会帮助我们找到新的绘画语言。总而言之,中国书画这艺术体系不断发展,其笔墨概念也跟着时代观念的更新而拓展其内涵,向着既是“中国基因”的,又是“现代”的方向发展,更显现出它的独特传统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总之纵观中国书法和中国的发展史,中国画和书法不仅有着共同的起源!用笔技巧和基本思维方面有许多惊人的类似,而且在艺术意境的追求和审美要求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由此可见书画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画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写好书法,应以多练为基础。要将书法线条灵活自如地用于中国画中,是一个过渡到融合的过程,需要反复地实践与探索,长期磨练才能取得一定成绩。许多优秀画家画风的形成就得力于其书法功底。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画和中国书法,哪个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画发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中国的绘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当你学习中国画的时候,你好像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学习中国画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在喧嚣的世界里,有时为了远离残酷的竞争和摆脱无穷无尽的压力,我们急需一种慰藉心灵的灵药,就我而言,欣赏中国画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中国画是画在绢,帛,宣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它按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宋人著名诗人、画家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点最为有名,成为中国画鉴赏品评中最常使用的词汇。郭熙曾说:“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林泉高致・画意》)可见最早的提法应还在郭熙之前。元杨维桢在《元声诗意序》中说:“盖诗得心声,画者心画,二者同体也。纳山川草木之秀描写于有声者,非画乎?览山川草木之秀叙述于无声者,非诗乎?故能诗者必画,而能画者多知诗。由其道无二致也。”清人叶燮有这样的概论:“故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声之画。”诗与画结合对于时空界限的突破不仅表现在画面上静与动、有声与无声和时间的变化过程等矛盾的突破上,有时还可以获得意境“立体化”的实现。言志抒情是艺术作品的共同特征,诗歌在这方面更是源远流长,同样绘画也是画家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元代汤��《画论》说:“古人作画,皆有深意,运思落笔,莫不各有其主。”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所画的《墨兰图》,正是怀着“泪泉和墨写离骚”的心情吟诗作画,以寄托故国之思。一、诗中有画从史料上来推断,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在唐代还几乎未见大加提倡。唐以前和唐代的画家或理论家都相信,绘画的主要目的在于“再现”,当然,仅仅具备了外面的形似是不够的,真正的艺术家所关注的是如何在自己的绘画中反映事物的真实性。王渔洋《池北偶谈》卷十八中有这样一段话:世谓王右丞画雪里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下面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辽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在王维的诗句中,一字一句都含着一片禅机,人们读他的诗也会在他的感染下,放下争逐之心、功利之念、贪欲之情,深情的冷眼将朗照出觉悟。开悟是真理的显现、存在的澄明,觉悟进入了本真的生活,本真的生活也进入了亮光朗照的觉悟之境。而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意,在诵读时感受到的微妙风味,是后人在王维诗中一直追寻的东西。王维的诗既不舍弃审美上的感性客体,又不拘滞于其中,这是一种超脱的精神主义态度。任何一位研究者都可以自然地将王维的画风与他的诗风想象在一起。也就是说,在王维的绘画艺术中,有一种异常明显的“诗化”倾向。而绘画的诗化表现在艺术形式之中,则成为一种诗的追求、一种诗性,使人的意向转入人心灵空间的最为内在的不可见上去,从而,诗意的世界也向吾人敞开他的秘密。王维虽然没有可靠地画迹留下来,但是他的诗篇文章却是历历在目。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文人对王维在艺术方面的推崇,主要是源自于他所创作的诗歌中的情趣。苏轼在一则题跋中非常明确地肯定了这个问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兰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二、画中有诗中国绘画主要表现以王维为代表的那种简约玄远的诗意一路,从宋代就已开始,而艺术精神和艺术语言的变革也从此开始――这种变革,就像王维在晚年的生活环境里,深刻体会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体会到艺术和禅心的三昧境,体会到微妙至深的艺术境界――精炼而不雕饰,明净、自然、圆浑,重在神韵或意境象征。于是画风亦同此诗风一样,由崇尚“风骨”、“气象”变为崇尚“韵味”与“兴趣”,艺评家们所推崇的画风也由北宋的范宽、李成、郭熙,南宋的马远、夏圭等质实雄伟转为由董源、巨然、元四家的柔婉散淡,并在此之后几乎成为绘画艺术之中的最高境界。苏轼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纸二首》中说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他十分明确地指出绘画中艺术形象的创造并非以刻意模仿的“似”为标准,而以“生”和“神”作为标准,因为只有“生”和“神”的艺术形象才能获得“解寄无边春”的艺术境界。欧阳修也有过类似的言论:“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欧阳文忠公文集・盘车图》)“神会”和“意会”是中国画家创造高境界的要求,但“神”和“意”的获得不是依靠艺术形象的所谓“真实”,而是要求画家在对物象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以自然的流露为妙,只有达到“心忘方入妙,意到不穷工,点拂横斜处,天机在此中”(恽南田《南田画跋》)的境界,艺术形象的创造才会信手拈来,出神入化;艺术形象虽不似,但却能创造出形外之形,画外之情,画外之神。《画继》记苏东坡有曰:“先生自题郭祥正壁,亦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则知先生平日非乘酣以发真兴,则不为也。”从苏轼的例子可以看出,文人介入绘画之后,是绘画的功能与意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是人的精神获得解放和超越,也是面向超越的精神走向自由、解放与沉醉。又如《溪山卧游录》中的话:只写其诗境之超,画在不言之表。这也许就是在中国艺术中,诗与画境之不可解的姻缘了。画对诗的棘手,其基本前提是诗画有别。文人对此多有论述,主要认为:诗言情,画状物;诗侧重内在心意,画侧重外在物象。从媒介上看,画用颜色和线条平列在空间中,而诗用语言沿直线的时间先后发展;从题材上看,画描绘空间中静止的物体,而诗描写时间中流动的动作;从感官上看,画侧重视觉,适宜摄入空间中并列的许多物体,而诗用听觉,适宜演示事物先后顺序的发展。文人参与绘画,正是按照诗歌的成熟状态来解释、创作绘画,并提升绘画到诗的境界。于是,当苏轼开始提倡“画中有诗”时,他正立足于时代的交叉点:继承诗歌传统与宋代发展的审美趣味的交叉。这必然影响苏轼对前代传统的选择,因此他提出的“画中有诗”是特定情趣的诗,自然导致特定情趣的画。三、结语诗画联姻并能有机地统一于一副作品中,两者之间起到互补和生发的作用,创作出新的意境。这是中国艺术家的创造,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地方,也是中国画不朽的原因之一。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作为华夏儿女,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如果您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请订阅我。
中国绘画及书法的演变过程
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七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和作品。
(1) 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除彩陶画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地画等。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而有序,平面感和装饰性极强,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它们虽然不能叫卷轴画,但可以窥见当时的绘画水平,这时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构图诡奇,充分反映出当时人对生、死两极,阴、阳两界,天、地、人三才,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看法。在每个物象的描绘上具有一定的写实倾向,虽然造型的基本手段是线条,但大量的色彩敷染,使整个画面瑰丽夺目。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发展到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此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绘画艺术综合了前代的风格,为唐代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其影响深远。中国的绘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从唐朝开始,由于是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再加上唐诗的伟大成就和影响,绘画重情趣求意境,追求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希望通过绘画来表达一种心境。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抒情性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文人画从此兴起。唐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新纪元。唐代在隋代承前启后过渡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人物(含宗教画)画和山水画领域里都有重大贡献。他的人物画,尤其是宗教人物,被誉为“六法俱全”,人物衣带如风吹波动,人称“吴带当风”,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成熟,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孔子像》等,后人称他为“画圣”。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这些因素,使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体的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画派新支。体备众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这一时期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代表作品有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元代带来的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给中国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的影响。元代卷轴画风格总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对古代传统的继承上,创新立意。突出表现就是文人画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所以适合于表现文人画家意识的山水画和枯木竹石、梅、兰以及墨笔花鸟大量涌现,人物故事画的相对减少。随着文人画的繁荣,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这加强了中国画的文学趣味,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同时,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特别强调了笔墨技巧的运用,讲究绘画作品要具书法韵味,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使水墨写意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要求绘画体现书法性用笔,反对刻意求工、求似,主张神似,逸为上。追求作品的古意和“士气”,重视画家主观意兴和思想感情抒发。中国画在明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更多的画家在文人画创作思想影响下,追求笔墨情趣,很多画家钟爱梅、兰、竹、菊等题材和泼墨大写意手法,他们的艺术对近现代花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书法字体的发展以篆、隶、草、楷、行为顺序。
一、书法艺术的产生
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尤其是从甲骨文的结字看,已体现出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因此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钟鼎文”,整齐且笔画粗壮,起笔、收笔及运转比甲骨文圆润,曲直变化丰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长,每字的大小匀称,各部分讲究呼应与配合。《毛公鼎》、《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在不同的艺术追求下,朝着各自的审美趋向发展,形成了书法艺术绚烂多彩的局面。如果说甲骨文、金文的主流始终是沿着刀刻、凿铸道路发展;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开始在书法上广泛应用。毛笔表现力丰富,特别是内蕴的笔法技巧,构成了以后中国书法的重要要素──书者的情性、审美趣味、用笔技巧等。从尚存的这一时期的“石鼓”拓片中看,结字比金文有更大的规律性,笔画遒劲凝重,结构茂密浑厚。“石鼓文”开始向小篆转化。它不仅是以后秦统一文字的基础,而且对后代的书法风格影响极大。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关于隶书的产生,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说:“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邈因罪入狱,在狱中整理隶书三千字,得到秦始皇赞赏,赦免其罪并封为御史。此为传闻,虽不足为信,但是,秦代隶书出现已成定论,只是秦代隶书还多有篆意。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同时,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做右旁时则写成“刂”,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种字体,上承篆书和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所以隶书在书法艺术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便产生了。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一时期草书含隶意较多,笔画往往还带有波磔,字与字之间无牵挂,称为“章草”。其代表人物有杜度、蔡邕等。《宣和书谱》中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存焉。”即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了真书(楷书),写得近于奔肆些的就成了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至此,汉字的几种书写形式均已产生,写字也不仅仅在于实用,美感和享受也成为发展的动力,书法艺术进入成熟时期。
三、书法艺术的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发展中,书法艺术形成如下特点:其一,草、楷、行各体已完全成熟,中国书法的技法体系基本形成。后世的技法在此基础上虽有所丰富和变化,但不再有本质突破。三国时期汉字书写发展为真书阶段,真书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书体,一般认为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正体,是“楷模”,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其字方笔直势渐占主导地位,横笔尽量少作或不作燕尾笔势,撇捺亦不向上挑出并缩短长度。钟繇被尊称为“楷法之祖”。东晋王羲之,正、行、草各体皆精,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其二,书法走向完全自觉的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史载:师宜曾在酒店壁上作书,观者纷至,致使酒店兴隆。其三,文人有意识地追求书法之美,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技法功夫、审美风貌上孜孜以求。书法艺术上出现了贴与碑两种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婉丽风流和雄奇朴拙的书法艺术境界,尤其是楷书和行书,已达到成熟阶段。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大批文人荟萃江东。美丽富饶的江南风光,使书法家们在艺术上更讲求遒润婉媚。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博大气象所形成的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态,在书法艺术上体现为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唐代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学习楷法从唐入手”的说法。其代表作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它们或壮美森严,刚正厚重,体现郁郁盛唐气象;或骨力劲健、均匀而瘦硬,体现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有唐一代我国书法艺术进入全盛时期。
四、书法艺术进入个性化时代
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著名的是宋四家:苏东坡的书法书卷气极浓,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黄庭坚的书法体势异常开张,以特别紧密或特别疏松作巧妙对比,在豪宕中不时露出韵致;米芾因其生性倜傥不羁,以顿挫为含蓄,结构矫侧练达,神采淋漓;蔡襄的书法也有新意。元代书家、画家集于一身者居多,书家不事丹青尤可,画家则决不可不习书法。中国画有题跋文款即始于元代,这对后世的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明初几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爱书法。国家设有中书科,凡能书者,授官中书舍人,在内阁中办理文书。但是,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坛渐成“帖学”和“碑学”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书法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陈亦禧、姜宸英,他们专以帖学取胜,在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中影响很大,不少还是宫廷书家。同时由于他们过多的沾染馆阁习气,终不免走下坡路。游弋于碑帖之间的书家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有诗、书、画三绝之美誉,书初学欧,染馆阁习气,后仿黄山谷,又受石涛隶书影响,揉入画兰、竹之笔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出前碑派破帖的特征。
但是,清代书家们将中国书法艺术两大传统较完整地开发出来,对中国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传承作用。如: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的《广义舟双楫》是碑学的重要理论著作,对碑学及碑学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各个时期的文学、绘画和书法取得了那些成就?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几千年的文化,祖先们还没有文字就先会画画。 早在六七千年前,远古的先人们在陶器上以黑、白等颜色,画出了鱼纹、花瓣纹、旋涡纹等美丽而又抽象的图案……比如这种在如今我们看来,完全是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风格,几乎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但是,从考古研究上来说,它的价值在于,这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从绘画角度来说,当时的人们用这样的线条画出他们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当时的人们看懂了,几千年后的我们也看懂了他们简单直白的表达。战国之后,尤其是汉代,古人开始用朱砂、石青等鲜艳的矿物颜料绘制帛画。比如,知名的这幅。可惜的是,无论秦汉魏晋,当时画家们的名字基本都被时间所淹没,他们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因为在那个时代,画家被认为是低级的工匠,不受社会的重视。直到,东晋的顾恺之以后,知名的画家,才开始留名为我们所熟知。而顾恺之为什么会被称为“画祖”?因为他是现在史料文献上能够查到的有名有姓,并有图像流传的第一位中国画家。从他的《洛神赋图》可以看到,在魏晋时代,中国画基本上以“线描”为主,顾恺之画的人物衣带、馒头一样的山、蘑菇一样的树,都是纯粹的线描,中间有简单的填色而已。顾恺之的线条,被美术史称为“春蚕吐丝描”。线条的特点是粗细一致、很安静。在顾恺之的时代之后,琴、棋、书、画成为中国文人的雅好与符号,社会上对绘画开始愈来愈推崇。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成许多个小国、小朝廷。其中一个著名的崇尚佛法的皇帝是梁武帝,他朝中有一个官职叫“直秘阁知画事”,任职者就是张僧繇,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廷画家之一。 古人崇尚天象,天象被认为是国之根本、帝王之学。甚至每个农民都要学会观天象、识星宿,才能种好地,获得好收成。作为宫廷画师,他的作品脱离不了这类的题材。他的画,线条的晕染变化与浓淡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富有立体的视觉感和体积感。这是他学习印度佛像画而又有所创新的“凹凸法”。这比起顾恺之的线描有了创新与进步。 到了唐代,以为庙宇画壁画的民间“画圣”吴道子,出身民间,绘画技法自由奔放,他的线条就像被风吹动一样疏朗并富有动感。比如,《送子天王图》中间那个女子飘起来的头巾,旁边人物的衣袂飞扬,就像风吹麦浪。所谓“吴带当风”就是这个意思了。虽然是出身庙宇壁画的“野路子”,但是丝毫不逊色于当时的宫廷画师。如果想了解更多国画作品后面的故事,感受它的艺术价值,可以先从阅读书籍开始,加上参观展览,如果有遇到讲解,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