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篆刻艺术

时间:2024-05-23 21:12:53编辑:优化君

中国书法、篆刻和绘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因为书法构图的特点是人们还不了解的,所以我先谈书法。
唐代的张怀瓘在《书议》中说:

这里的意思是说:玄妙的意象,来自于书法家对事物的悉心观察思考与提炼;深刻的规律,隐藏于看似平常而纷纷纭纭的大千世界;怎能是通常的信息语言所能表达,也不可能是运用通常的研究方法所能解释。如果不具有超常智慧,决不能随意的议论书法特有的内在本质——它是没有声音但却胜过有声的音乐,她是表面看不到形象却又胜过那些能看到形象的非凡形象!
书法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非凡艺术,是运用汉字符号组织的特殊形象进行的艺术表现,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外在表现形式都处处体现中华民族深刻的思想内核。张怀瓘已经把书法看作是无声之乐、无形之象!这无声之乐容易理解,而无形之象就不易理解了。书法并不是没有形的形象,但这种特殊的形象更多人还没有意识它是形象,也没有理解这样的形象具备怎样的特点,书法的象当然就不象绘画等其它姐妹艺术那样直观易懂。
我们先看书法与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
各姊妹艺术的原理和内涵是一致的。每个作者毫无例外都力求以精湛的艺术特色和魅力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舞台之有沉默、画卷之有空白、音乐之有休止符,书画作品中的时隐时现、留有空间般的艺术效果,其区别只在于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先看文学作品中的跌宕起伏:《三国演义》

再来看京剧中的虚与实:《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挥动手中的马鞭,表示策马飞奔。舞台上不可能有真马,手中的马鞭和他的动作使我们感到他骑在马上。演员的动作、后台的配音、所有的道具等都是实,马,就是虚。杨子荣一抬手,随着一声枪响,紧接着传来老虎的哀鸣,说明杨子荣把老虎打死了。相对后来出现的惊险和精彩,打虎上山无疑是对英雄人物进行的必要铺垫!
至于绘画、印章、摄影,都与书法相同,都属于平面造型艺术,都存在构图问题。其中,绘画与摄影、书法与印章联系更为紧密。印章也叫做篆刻,篆刻不仅有使用篆字来刻印的意思,还有更直接的内容:篆刻的创作分为两步,首先是篆,也就是在稿纸上先作构图设计,效果满意了才把这种构图设计过渡到印材上实施雕刻。

其他姊妹艺术,因为不属于平面造型艺术的范畴,所以没有构图问题。
书法与绘画虽然在艺术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的共性十分明显: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就是对作品的神韵——意境的追寻与体现,意境能否得到体现以及体现出怎样的意境,都是由作者具体构图决定的。
绘画的首要任务就是立意。意既立,就必然要先行设计为象的问题,也就是在作品画幅之内,着重考虑和谋划山石放在哪里,人物置于何处、云气瀑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占位空间、形边设置、角度安排等诸多方面的构图因素。
以上的讨论已经把同异说清楚了。不过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继续说说书法构图学的特点,这样更方便大家把书法构图学与其他门类的艺术构图进行的对比。
书法立意之后,必然运用空间实施构图,作品构图的具体实施要依靠为象、象与象之间的有机配合来完成总体的艺术构图。书法的象外之象,即:书法创造的非凡意境,如我国古人所讲的“天人合一”,强调的就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相通。
书法虽然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在构思与构图的过程中却根本不是抽象的。构思过程在书法家的大脑中进行,构图的过程则是作者把自己的意象转移在创作所需的物质材料上进行。构图过程的实质,就是作者把构思过程所思考、设计、经营的全部内容和结果从大脑里转移到物质材料上实施创作的全部过程,从作者本人能够看到的“意象”转化为其它人也能够看到的具体“墨象”。一幅书法作品成功与否,在具备了点画、结构(指一字的造形,即构图的细部)功夫的前提条件下,构图就成为这件书法作品成败的决定性的因素。雕塑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
不少人临习古帖下了很大的功夫,每次作书,仿佛字字标准,刚劲潇洒。但只要放眼于通幅构图整体看时,造形与造形之间或相互独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或相互排斥,水火不容,毫无联系,显得零乱无致、缺乏书法作品应有的和谐。还有一些人片面关注笔法问题,认为笔法是书法的命脉,这也彻底错了!孙过庭认为:谁能够以书法宣泄心中的情感,谁才可以步入书法的殿堂(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书谱》)就书法的墨象而言,在一幅作品中,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有效利用空间实施造形,这在整体的书法构图(创作)来说是战略问题,笔法,只是配合战略目标实施的战术技术手段而已!
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晚年住在济南,那里的人都知道有位姓廖的先生很会写字。友人问起何绍基,“你认为廖先生的字怎样?”何绍基笑笑回答“廖先生只会写一个字罢了”。友人不解:“此话怎讲?”何绍基回答说:“他每一个字都很好,但多个字便不成篇章”。
我们都看到过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如果从题词中拆出某个造形(单字)来看,似乎这里的每个字都不够美,而当我们放眼全局进行总体审视就会发现,通篇作品给人以大气磅礴,浑然一体的美的感受。博大雄浑中透露出鲜明警醒和闪亮的美感意韵。再细看每个造形(字)时,才真正体悟到每个造形的妙处,处处精妙、韵味无穷。这篇题词虽然仅有七个造形(字),但却因为构图经营的成功令人感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其间的每一笔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每个造形(字)都充分地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构成了全局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构图学原理来自于古今书坛巨匠的艺术实践与思考,来自于大自然美感的召唤与启迪,更有对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和古人哲学、文艺平论的基础与借鉴。中国书法构图学并不是孤立的,一切艺术都有典型与一般的对比、烘托问题;书法的构图与绘画的构图有许多相通之处;书法的节奏美和抽象思维与音乐的韵律节奏异曲同工;书法构图中的点缀、装饰性又与变象有着密切关联;兵法中的“奇正相生”、对弈中的“计白当黑”都与书法构图有关系。中国书法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什么叫书法篆刻

书法,泛指中国汉字真(楷)、草、篆(大、小篆)、隶、行的书写技法和流派。是以中国毛笔、墨、在中国纸张(包括早期的帛、简和宣纸,皮纸)体现汉字个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
篆刻泛指就是印章的制作。主要工具是刻刀。
印章制作又分工艺性和艺术性。
工艺性的是姓名章或公章。一般有刻字匠人制作,现在大部分用机器制作了。
艺术性的包括名章和闲章,通常与书画配套。狭义的篆刻应当是艺术性的。
材料是以石质印章为主,也有用金、银、铜、牙、骨、晶、玉材料的但不多用。
篆刻顾名思义就是以篆书为主用刻刀在石质印面上体现文字形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篆刻者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美学组合进行创作,要有较深的文字和技法功底。
因为篆刻的流派也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以篆书入印,本身要有厚实的书法基础。较高层次的篆刻讲究的是在小小的印面里通过篆书组合和刀法技巧体现书法韵味和金石韵味。一般来说,篆刻大家,首先是书法大家,而书法大家是篆刻大家的比例却又是很低的。


篆刻是指什么?

篆指篆书,刻指用刀来刻,篆刻是指将篆字写在一种预先造好的、面积不大的(一般1~10平方厘米)物质材料上,用刀照写好的字刻出来。所以篆刻是一种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由于它面积很小,有“方寸之内,气象万千”之美誉。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最早叫作玺。由于它的主要用途是盖印,所以又叫“玺印”、“印章”、“图章”,或单称“印”、“章”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玺”的名称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就只能用其他名称了。

篆刻艺术对中国艺术有什么影响

  篆刻概述
  篆刻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无不叫做“篆刻”,玺印的制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
  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遂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
  篆刻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商代的甲骨契刻和周代的部分钟鼎铭刻;而据史书记载,春秋中期已经开始使用“玺印”。战国、秦汉、魏晋,以及明清两代,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高峰时期。到唐代,篆刻流派与书法流派一样层出不穷,因篆刻大家的审美趣味和使用刀法的不同,出现的印文有的细瘦硬朗,有的圆润丰腴。古人常在印章顶部的纽式上配以各式绳结,满足随身佩带印章的实用需要。纽式被视为缩小的雕塑,其精致的雕镂造型提升了印章外观的审美效果。

  钤盖印章时多是用红色印泥,由朱砂、艾绒和油制成。印文,即钤盖在纸、帛上的印痕,如其中的字体为白色,称“白文”(或“阴文”);如为红色,则称“朱文”(或“阳文”)。

  印章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官印是官方用印,包括帝王的玺、宝和官员的印、章;私家用印,则统称为私印,有姓名印、收藏鉴赏印等类别。在中国,无论官印、私印都是取信于人的重要证明,人们相信印章的程度往往甚于相信签名。

此外,收藏鉴赏印还有助于鉴定书画文物的年代。前人收藏具有艺术价值的书画作品时,往往在上面钤盖自己的收藏鉴赏印;后人从中便可得知此书画作品的传世经过。同时,收藏鉴赏印也为未署名的书画作品提供了推断其最晚创作年限的可靠依据。
  篆刻印章常识

  章
  即“印章”。据史料记载,汉代沿袭秦制,当时除玺、印名称外,开始有“印章”二字。印章就其作用看有信印、闲章之分。闲章是指斋馆印、收藏印、肖形印、吉语印等。如宋代就有人刻某某图书字样的印章,盖在自己所藏的图书上,以示所有。当人们普遍使用时,人们把一般印章叫“图书”了。现在我们把印章也称为“图章”,这个名词就是由此来的。
  玺
  又作,即印章。战国时期不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而称为“玺”或写作“”、“”,“”字,就是现在的玺字。这个字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秦以后只有皇帝的印方可称“玺”。沿袭有秦制并略有放宽,如汉代皇帝有六玺①皇帝行玺,②皇帝之玺,③皇帝信玺,④天子行玺,⑤天子之玺,⑥天子信玺。诸侯王、皇后之印也可以称“玺”。
  宝

  即印信符玺。秦以后,帝、后之印称玺。至唐代因武后(武则天)厌恶玺字(玺与息灭的“息”字音通)将玺字改为“宝”字。当时天子有八宝:①神宝,②授命宝,③皇帝行宝,④皇帝之宝,⑤皇帝信宝,⑥天子行宝,⑦天子之宝,⑧天子信宝。唐中宗时复称玺。唐玄宗时复称宝。自宋、元、明、清各朝则“玺”、“宝”并用。如乾隆时有玉宝25方,其中一件称玺。此时亲王的印章也称宝。
  印
  即图章,印信。最早的有战国“上师之印”等。隋、唐时官、私印一般都称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提高中央专政地位,对印章也制定了一套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称玺。一般官吏和老百姓的印章,只能称“印”。在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沿袭这一制度,如元代除沿袭旧制一般称“印”之外,又把印章称为“押”。有人在印章上刻花押(画一个符号,使别人难以摹仿)来代替姓名。其实押字印章起于唐,宋代也有,但不普及,元代盛行汉字参以蒙文、符号等形式多样。印就其质地来看,有金、银、铜、玉、石、瓦、木等之别;就其形制来看,有半通、方、长方、圆、椭圆等不同;就印面文字体格看,有缪篆、小篆等,十分繁复多样。
  篆刻的工具
  刀
  刻石用的刀是平口的、两面开刃,开刃的斜度为20至30度角,45度以上的角度,因为太钝,不易入石。刀刃薄的适宜刻爽利一类的印,刃身厚的适宜刻苍浑一路的印,刻铜时用斜口刀,刻玉时用钻式刀,刻木竹用薄刃刀,如刻草书,除用平口刀外,也可以用吴让之式四面有刃的尖刀。至于刀的长度,则以手持不重,且超过食指一倍为度,大约15公分左右,在刀把上都需要缠棉绳或藤条,以便于把持。
  砂纸
  磨石章必须用水砂纸,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纸,磨时垫于小块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粗磨用320号纸,磨细则用800号,如果印身磨光,则用1500号纸
  印床
  篆刻家治石,以左手持石、右手持刀,石转刀动、进退自如,多不用印床。若印面过大,或刻玉制铜,因为不好拿或过于坚硬,必须依靠印床才适手。印床的材质有木制及金属制两种,木制较轻便;金属较稳重;印床的形式有楔子式和螺丝口式两种。
  印刷

  牙刷式的印刷,可以刷印面,以保恃印面明净;另有棕刷(俗称棕老虎),乃以棕丝捆绑而成则可以用来拓边款。印泥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服装不整则失之寒碜;印泥不佳,则印章不能生色。中国产的印泥,以前以漳州的丽华斋、北平的荣宝斋、杭州的西冷印社三处最有名。好的印泥,色泽鲜明,永不晦变,且沉厚不走油,拓用之后,印泥上结一层光泽,用手拂之亦不脱落。
  磨刀石
  刻印用刀,久则刃必不利,所以需妥时常磨利,准备粗细纸石各一,粗的用来初磨,细的用来精磨杖锌凇市面上有油石也非常合用,磨时先将石浸水中,使石含饱水分,然后磨之,先粗后细,至锋口犀利为止,但锋口一定要平,不可倾斜,否则刻精细的印章时,不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印矩、印规
  印刻好后,必须有可以使印章钤印方正的工具,这种工具,方的叫印矩、圆的叫印规,它们都有一个直角做为方正的准则。
  垫纸和印笺

  拓印上纸时,纸下必有垫物,一般是薄本子来垫纸,最好找松一点的纸质来钤印,也可以用橡皮垫,效果都很好。如果在玻璃上成桌面上直接拓印,则显得不平或过硬,印面效果不易表现。印笺或印谱上印的框格可以自行设计,或请书家书写后制版印刷,但不可过于艳俗,须沉厚雅致,才显得人方。
  拓包
  拓包可以拓边款,它的作法足将小团新棉花裹上,如一层细的丝绸或缎面,再用线扎紧即可。拓包可分大中小三种,视印石大小与边款文宇之人小而采用之。用墨拓边款是一种湿拓法,又称墨拓法,与拓碑帖一样。后来有人发明用蜡与碳粉混煮。制成蜡墨,可以不用水、直按将边款用蜡墨拓出来,这幢拓法称为干拓。蜡墨足用硬质蜡与碳粉(碳精粉或乙炔黑皆可)式制成,为了拓后黑色不脱落,则蜡中加一些松香,更为坚硬好用,将蜡墨作成圆形,则便于拓款时旋转压拓,才可拓得清楚。

  目前也有用滚筒来拓边款,速度快,但之后需擦拭印时,较为麻烦皆为印石磨光之用,白土较适合铜印,金属之磨光,青棒则适合一般刻石。
  印袋
  防止印敲击磨损,装在小布袋里。
  中国印章

  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古代印章的起源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印章亦称“图章”。古称“玺”。秦统一六国后,皇帝所用的专称“玺”,以玉为之,故后世有“玉玺”之称;官、私所用的均改称“印”。至汉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称。唐以后,皇帝所用或称“宝”,官、私所用又有“记”、“未记”、“关防”、“图章”、“花押”等名称。文字形制随时代变迁,风格各异。印章的发现和使用,一般认为始于春秋战国之间;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像征权力。后筒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石章。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发动机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下来。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风格苍秀。与汉印并为后世篆刻家所学习。
  汉官印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够构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庄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
  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汉玉印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婉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以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官印

  官方所用的印章。先秦时用印通称“玺”。秦统一六国后,始有“玺”(帝、王专用)与“印”(官、私均用)之分。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以别官阶和显示爵秩“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钮,印文布局自然舒展不乱。秦多用斯篆入印,字数不定为纤细白文,以田字日字为界格,疏密有致,自然生动。承秦制,帝、后及诸侯王所用称“玺”,列侯、承相、太尉、前后左右将军、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等所用皆称“印”,将军所用称“章”。武则天嫌玺音不祥遂改称“宝”,宋元明清多沿用;印大逾4寸,印钮改为直柄,从长寸许至长约一握,居印当中,所谓“印把子”,以示权力。元用蒙文入印。明沿用九迭篆入印,又有关防、长方形官印,多润边粗朱文。清多合用篆文、满文。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
  隋唐以来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迭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迭,?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无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物。
  宋元圆朱文印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缀作用,为书画家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末无初的书画家赵孟俯对篆刻艺术大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婉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世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半通印
  印章形式之一。秦汉时期下级官员所用之印,其形为直长方,约为正方官印即之半,故名。私印亦有长方形的。
  封泥

  我国古代公私简牍大都写在竹简、木札上,封癸时用绳缚,在绳端或交又处加以检木,封以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现象。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私印

  私印是官印以外印章的总称。体制繁杂,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即穿带印、子母印、带钩印、六面印、联珠、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臣妾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印、收藏印、吉语印、花押印、象形印、回文印朱白相间印等。
  吉语印
  吉语印既以吉祥的词语为印文的印章。常以大利、大幸、长荣、长富、宜千金、宜子孙一类的言语入印。秦有小玺作:“疾除,永康休,万寿宁。”也有姓名上下加附吉语的。多见于汉代的两面印中。
  穿带印(又名“两面印”)
  私印的一种。印体左右有孔,可以穿带,故名。印的上下两面都刻有印文,大都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故又称“两面印”。盛行于汉代。
  朱白相间印
  私印的一种。以朱、白印文相组合的印多见于汉代之两面印中,有一朱一白、一朱二白、二朱一白、二朱二白、三朱一白等。一般左右分朱白,也有上下分朱白的;笔画少者作朱文,笔画多者为白文,并把白文列成满白,使朱白之间,各适其宜,致整方印融洽调和。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用于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印文多作朱文。始于东汉,盛于魏晋六朝。一般铸有兽、龟等钮,外大印为母,钮作母兽,内小印为子,钮作子兽,可套入大印内,合成母抱子状,因称“子母印”。有母印钮作兽身,子印钮作兽首,套合成为完整兽形者,故也称套印。有一母一子的套印、一母三子的二套印等。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可见。
  套印

  由大小数印套合而成的印章。汉代之“子母印”即套印之一。套印分若干层,有多至五六层者,每层(即被套的每方印)五面都可刻印。最末一层为小方印,可刻六面。明清以后,为便于携带,套印多以铜、石、牙等制成。
  象形印  亦称“图案印”、“肖形印”,是刻有图案印章的统称。古代象形印,一般刻铸有人物、动物等图像,取材宽广,浑厚古朴,简练生动。多白文,一为纯图画,一为图画中附有文字,今所见者以汉代居多。
  图案印
  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祥的四灵(龙、虎、雀、凤)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
  凿印(又名“急就章”)

  一般凿印是指刻印的一种方法——在预制的金属印胚上凿刻印文;也指用此法刻成的印章。其印纹文字错落有致,大都为将军印和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流行于汉魏晋南北朝。相传其起源是因军中官职往往急于任命,印信大都仓促凿成,故别称“急就章”。此法为后世篆刻家所仿效。


上一篇:书画艺术期刊

下一篇:对书画作品的赞美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