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总共有多少种书法字体?
篆书
(1)介绍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 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 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 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回答者: 冰晶809 - 助理 二级 4-22 18:31
【各种书法体简介】
1: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於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 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於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划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依附於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於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最早的金文见於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 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铭文最多。
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3: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4:简帛墨迹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中国书法经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由於诸侯割据,因此殷商以来的文字,在诸侯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书法的形态和技巧亦呈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北方的晋国的"蝌蚪文",吴、越、楚、蔡等国的"鸟书",笔划多加曲折和拖长尾。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种浓厚的形态,替之以修长的体态,显示出一种圆润秀美,如《攻吴 王夫差鉴 》。这时期留存的大量墨迹,为简、帛、盟书等。
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於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
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鲨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 ,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於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於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2:两晋时期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求规隆法--隋唐五代】
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书学鼎盛的唐代
1:唐朝书法简介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於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於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尚意宣情--宋至明中】
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认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 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於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俯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才强调有意之意。 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俯 ,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於赵孟俯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 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俯 ,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已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徵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於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於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於书坛,较之文 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 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2: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3: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 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抒情扬理--明中至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於此同时,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於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於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 ,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灿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现代时尚--今天的书法】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 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於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於内在精神的 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有些人认为写字用毛笔不如用硬笔方便,硬笔完全可以代替毛笔,只有写毛笔字才学书法;有些人认为书法是"天才"的专利,"咱不是学书法的料"。特别是一些年岁稍高些的朋友,受"人过三十不学艺的"陈腐思想的束缚,认为学书法为时己晚。也有人认为书法及神秘,高深莫测,神不可征,形乃难表,好事难成。所有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只要写字就有法则可言,特别是有不少场合没有书法" 门面",绝对不行。例如,商标、广告、标语、对联、字画条幅等都离不开书法。不可否认,使用钢笔、圆珠笔及其他工具定字是方便快捷,但不管用什么工具写字其法则基本与使用毛笔相同,所以无论在何种方式写字都应该学习书法。关于学书法年龄问题,从幼年或少年开始学,无疑优势很大,但上了年岁的人学书法,也有不少长处;有知识、有生活、有阅历、理解快、感受深、善抒发等,年轻人是无法可比的。至于"天才",是专指 "有这种才能的人",任何聪明智慧都是靠热情、勤奋和科学的学习换来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狠下一条心,不怕事不成"。有位书法家答学生问时几句短语很有教益,言简意明,回味无穷。问"什么年龄学书法最适合?"答:"从识字起,任何年龄都适合。"问:"我能成为书法家吗?"答:"你认为你能---你准能!"学习书法和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只要我们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热情,加上方法得当,定会获得成功。千万不要被一些垄断者的玄学所吓倒。他们把书法说得神乎其神,传授抽象,舍本求末,昧于闭合圈内循环,贻误后学。其实书法也像"窗户纸",也是"一捅就破"。它的神韵可征,形象可表,技法可取,章法可达。"升堂入室",望而可及。
中国古代总共有多少种书法字体?
按大的分两种正书,行书。
广义的正书分隶书,楷书,篆书。
广义的行书分行书,草书。
楷,行,草,隶,篆。一般就囊括了所有历代的字体。
楼上说的魏碑不是字体,魏碑是魏晋的民间碑刻的统称,是按时代划分的,不是字体;用的字体各种各样,大多数是部分楷化的隶书。
再稍加细分,按时间顺序:
大篆(甲骨文,金文,先秦诸侯文字)—秦小篆—汉隶—章草(草化的隶书,不属于正书,但也不同于后来的草书,故分此类)、初具雏形的楷书出现—行书、草书、行楷(稍有连笔的楷书)、楷书在魏晋几乎同时出现。
唐代楷书完全进化成熟,成为标准字至今,字体没有大的变革。
如果再细分,字体就无穷无尽,每个人的字都有自己的风格,都能算一种字体。
书法入门的时候,先练楷书还是隶书?以谁的帖练比较好呢?
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找一个明白的朋友,相互指导促进。 追问: 为什么不要联系颜柳呢? 回答: 首先说颜,早起的颜还不成熟,带有当时俗书的习气,成熟时期的颜,具有非常突出的个性,与其他书家非常不相容,尤其转入行草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不利于以后的学习。而且颜书大字带气势,小子则显习气。自古以来学颜书的此起彼伏,未见能成大家的,说明其不好学,也就不可学,尤其是楷书。自颜以下,凡大书家,未见以颜体楷书闻名的,这是实例,不信你可去翻中国书法史。就是在馆阁体盛行的时代,也未见有独一颜体闻名的书家。而且,颜的楷书与行书,尽管很相像,但还是有比较大的出路。比如其钩、折、横竖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体式不统一。再说柳,绝对是恶扎,其结构交错,用笔生硬,纵观整个书法史,连二流书家也算不上,决不可学。学书法,当然要写好看,还要有艺术性。如果喜欢唐楷,可由欧或褚入手。欧的皇甫君碑,可为入手,参见其行书字帖。褚可有阴符经、倪宽赞等入手。魏碑可有张黑女、张猛龙、元氏墓志等入手,再进一步学习。
我想学习书法,但不知道临摹谁的作品比较好
我的观点人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
一,要临摹谁的,要看你喜欢谁的!
二,不一定要从正楷开始练,隶书更适合初学者!
三,如果从正楷开始练,最好不要首先就练赵体,四大家欧体最易入手,其次是颜,柳,赵(柳体应该是最难上手的,但赵体容易使初学者浮噪)
四,如果从隶书开始,建议史晨碑入手(最终还是看你喜欢)
五,如果你是练钢笔书法,只是想把字写好点,建议首先练时把字写大点(大得夸张点的话,可以说是画字,而不是写字),这样做的目的是练习字的结构,钢笔字的结构好了,基本就成功了!
初学书法临摹谁的字比较容易上手?不懂勿进。
初学书法,选帖好比人之婚配,是要相当审慎的。这个问题,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白蕉先生曾作《书法十讲》,第二讲他对此问题作地论述,兹录一段如下:
选帖这一件事真好比婚姻一样,是件终身大事,选择对方应该自己有主意。世俗有一句话,说是:“衣裳做得不好,一次;讨老婆不着,一世。”实在讲起来,写字的路子走错了,就不容易改正过来。如果你拿选帖问题去请教别人,有时就好像旧式婚姻中去请教媒人一样。一个媒人称赞柳小姐有骨子;一个媒人说赵小姐漂亮;一个媒人说颜小姐学问好,出落得一副福相;又有一个媒人说欧阳小姐既端庄又能干。那么糟了,即使媒人说的没有虚夸,你的心不免也要乱起来。因为你方寸中一定要考虑一番:不错呀,轻浮而没有骨子的女子可以做老婆吗?不能干,如何把家呢?没有学问,语言无味,对牛弹琴,也是苦趣;是啊,不漂亮,又带不出门……啊哟!正好为难了。事实上在一夫一妻制度下,你又不可能把柳、赵、欧、颜几位小姐一起娶过来做老婆的呀!那么,我告诉你吧,不要听媒人的话,还是自由恋爱比较妥当,最要紧的是你自己要有主意,凡是健康、德性、才干、学问、品貌都应注意,自己去观察之外,还得在熟悉她们的交游中做些侧面访问工作。如此,你既然找到了对象,发生了好感,就赶快订婚,就应该死心塌地去相爱,切莫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不然的话,我敢保证你一定会失败。否则还是求六根清净,赶快出家做和尚的好。
白先生此一段话,我认为很有理。你个性如何,在于你看过的字的感觉,可以在网上打印出各家字体的图片,放在一起,那个最喜欢,就从那家入手。我提供几位楷书名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宗元、赵孟頫、褚遂良、虞世南,这几位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可供选 择。
古代字体有哪些
1.甲骨文
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2.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文字规范的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文字是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后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古隶的基础上发展的。秦「书同文」之后,六国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成了真正的主流。因此,秦系文字是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演化的一部分。也因此,就文字学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3.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
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堪称为典重严整。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一中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可谓赞赏之至。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但北宋以后,帖学大兴,少人临之,直至清代中叶以后,考古尊碑之风复炽,石鼓文字,尤为书家推重。吴大,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两人书法,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
4.小篆
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小篆的风格
秦代时的小篆风貌,可由现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权量铭文等遗物中得见之。小篆的笔划较细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在激荡着战国诸子奔肆思想和飘散着魏晋儒士藻雪风骨的翰墨中,简书无疑是其高古、朴茂的代表。
5.简书
什麽是简书?简单说,简书就是写在“简”上的文字。战国至魏晋时代有种书法,是写在形状狭而长的竹、木书写材料上的。竹制的称简;木制的称牍,或札,二者统称为“简”。简书一般用汉隶或汉隶的变体书写;又由于简书盛行于秦汉和魏晋时期,因此,简书也称汉简。李商隐《筹笔驿》有“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的句子。可见简书高古不群、神圣凛然,是一种不轻易使用和很讲究的古老书写形式。
前人说,简书是征役时,临行告诫的文书;又说,简书是国家有急难,用以求救的文书。其实,前人的这两种解释都不大准确,他们说的都是简书的用途,及书写内容上的区别,与书写形式无关。实际,所谓简书,就是书法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只是比较古老罢了。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有清先生以擅简书著称当今书坛。他的简书,如同他的人品、性格,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敦实,又有现代文化的开张、爽快;既有秦钟汉鼎的凝重、磅礴,又有诗经楚辞的飘逸、灵动。欣赏他的简书,真得能读出“缩将百尺苍鳞鬣,石破涛飞纸上来”(郭风惠《题秦仲文画松》)的隽永韵味。
6.隶书
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吴云∶
“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隶书的演变——隶变
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隶书的名词
古隶
今隶
秦隶
汉隶
7.章草
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8.行书
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9.今草
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10. 魏碑
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11.楷书
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12.狂草
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狂草,书法中的表现主义
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
13.行草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中国从古至今有几种字体?
中国从古至今字体演变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8种。1、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2、金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时期普遍采用。3、大篆: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4、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5、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7、楷书: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8、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东汉末年,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
中国书法有哪几种书法?
1. 篆书又分大篆、小篆,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著名作品有李斯的《泰山石刻》,李斯的《泰山石刻》、《琅琊台石刻》,李阳冰的《三坟记》、《城隍庙碑》。2.楷书又有魏碑、唐楷之分,字形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著名作品有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神策军碑》,颜真卿的《告身书》,赵孟頫的《松雪斋集》。3.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广义的草书,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著名作品有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米芾的《论草书帖》,文徵明的《草书诗帖》;。4.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字形端正平稳,入木三分。著名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李邕的《麓山寺碑》。5.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著名作品有韩择木的《祭西岳神告文碑》,史惟则的《大智禅师碑》,徐诰的《嵩阳观记》,李白的《上阳台》。扩展资料楷体字体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于是在秦汉年间千姿百态的书法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当时称为隶书,即辅佐小篆,书写更快捷)书法艺术。遵循其规律,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字体
什么是书法?
书法(英语:Calligraphy)是书写文字的方法,一种书写的艺术。书法纵向穿透两个层面:“使用”与“审美”;横向跨越文字两个层面:“文字”、“绘画”。书法也是一种研究书写者心理与性格的工具。现代书法范围很广泛,从功能性题字及刻字设计,到精致艺术的抽象手写标记,文字可能易懂,也可能不考虑其易读性。古典书法有别于字体排印学和非古典的手写字。扩展资料:泊尔书法尼泊尔书法主要是由兰札文所写,其文字本身及兰擦文(Lanydza Script)、帕巴文(Phagpa Script)或库蒂拉文(Kutila)等衍生文字会用在西藏、尼泊尔、不丹、列城、蒙古、中国沿海、日本及韩国等地,用在写六字真言或是其他衍生自梵语或巴利语的佛经文字。泰国泰国书法主要是以梵语所写。在历史上泰国书法曾限制在巴利语经典的神苯教文字。西藏属印度文化圈一部分,有好几百年间曾是佛教心脏地带,藏字文字起源于印度文字,其文字在宗教区很重要,藏字书法是其重要文化。西藏的贵族如喇嘛和布达拉宫的居住者,通常擅于书法。藏字书法中和世俗有关的部分不多,但确实存在(而某个程度也和藏传佛教有关)。几乎所有宗教高层人士手写的文件都和藏字书法有关,包括达赖喇嘛寄出的信件,以及其他宗教界及世俗高层人士的手写文件中。藏字书法在其转经筒上格外明显,不过这些文字是锻造出来的,而不是刻划出来的。藏字书法最早是用芦苇所写,现在多半也用凿尖的笔书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
代县有哪些名人?
25史匡翰,生于唐天复二年(902年),卒于后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辅,五代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事后唐、后晋两朝,五代名将。
史匡翰出自将门,其父史建瑭,是后唐的猛将,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将。
26高凡(1908―1943)原名张二小、罗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代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将其牺牲的寨里村更名为“高凡村”,以示纪念。
27冯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诗人,曾有诗:慷慨歌风怀猛士,白登一困少韩彭。
28冯廷丞 ,冯光裕之孙,乾隆朝人,曾任台湾道按察使。
29冯光裕,字叔益,号损庵,代州人。康熙辛卯举人,官至湖南巡抚。有《柴门老树村稿》。
30冯志沂:字鲁川,清代州人。道光丙申进士,年仅二十一岁,是当时京都四才子之一。
30冯志沂:字鲁川,清代州人。道光丙申进士,年仅二十一岁,是当时京都四才子之一。
31冯如京,冯云骧、冯云肃父子:都是清初学者,冯云骧、冯云肃曾在顺治朝同中进士。
32慧远:东晋高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雁门楼烦人(楼烦在今何处说法不一,比较靠谱的是原平),曾经在代县白人岩寺演教、说法。
33马三宝,代州人,唐初名将,柴绍家童,帮平阳公主收服数支义军,后为左骁卫大将军,新兴县公,被称为唐朝的卫青
34李牧,战国时赵国四大名将之一,赵郡人(今河北赵县),曾长期驻守雁门防备匈奴,中国古代军事家能排得数上的
35李左车,李牧之孙,秦末时辅佐赵王,被封为广武君(广武即是代县)。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韩信都极为看重,可惜没有展现的机会。
36扶苏,蒙恬,蒙毅
扶苏,秦始皇长子;蒙恬,秦国大将,传说曾在代县修长城,后来两人被赵高、李斯矫诏赐死,
37李广,飞将军,曾长期驻雁门防备匈奴,数次从雁门关出击匈奴
38牵招,三国时魏将,河北武邑人,任雁门太守,守御雁门十二年,曾大败鲜卑,被封为关内侯。
39薛仁贵,白衣神箭,这位偶像级的人物也曾在代州任都督,在任期间曾大破突厥。
40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为唐朝戍边,出生于神武川新城(今应县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战功,赐姓李。黄巢起义时李克用在代州组织“鸦儿军”勤王,立得首功,先后被封为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晋王,逐渐成为唐末乱世的一个霸主。
因他于代州起兵,死后被葬于代州,墓在现在代县七里铺村。
后其子存勖灭梁称帝,史称后唐,奉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41杨业与杨家将,杨家将的主要事迹都发生在雁门关,我们老家有关杨家将的传说也是最多的。而代县鹿蹄涧则是杨家后人的聚居地,有杨忠武祠,经常有各地后裔杨氏来此祭祖。
42滕茂实,北宋进士,靖康年间出使金国被扣,是苏武式的人物,后以身殉国,墓在代县。
43张凤翼,代州人,明末兵部尚书,与清作战失利,后自杀,墓在代县。这位虽然位极高位,但其风骨是远不如以上诸位。
3 回复:代县名人大收集
张翼,代县沿村人,现任代县政府副县长,
代县有哪些名人?
代县历史名人 古代篇(三皇五帝至清代): 1:昙鸾:代县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净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静帝为“神鸾”,梁武帝为“肉身菩萨”。 14岁出家于五台山,终年诵读经书,因研究注解《大乘经》积劳成疾,便停笔周游名山,拜访名师。南抵梁,受梁武帝盛情款待,结识名士陶弘景;后至魏,入洛阳,逢印度大法师菩提流支,受教《观经》,法道大进,从此广行教化,注释经义,行医治病。魏王对他十分敬重,尊为神鸾大师,并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县境内)。因常去介山之阴聚徒讲经,此地后称鸾公岩。著有《往生论注释》2卷、《略论安乐净土义》1卷、《疗百病杂丸方》3卷等。昙鸾发展了净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2:周续之(376~423),南朝隐士。字道祀。祖籍代县。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时,晋室南迁,周续之先人南渡长江,定居豫章建昌县(今江西省建昌县)。12岁时,在豫章太守范宁门下受教,苦学数年,通五经,名冠同门。后到庐山,拜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慧远为师,与当时的刘遗民、陶渊明皆隐居不仕,被称为“当阳三隐”。刘毅、刘裕数次以高官厚禄请他下山,皆不受职。刘裕称帝(南朝宋武帝)后,敬重其才,在东郭外设馆招徒,请其讲学,并数次亲临学馆问礼。后患风痹,移居钟山。著有《丧服注》1卷、《毛诗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传注》、《公羊传注》等。 3:杨义臣(?-617),隋末将领。隋末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本姓尉迟,后赐姓杨,为隋末将领。袭父爵,拜陕州。 4:马三宝,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将,柴绍家童,帮平阳公主收服数支义军,后为左骁卫大将军,新兴县公,被称为唐朝的卫青。 性敏慧,少年时被柴绍收为家童。柴绍娶李渊女儿为妻。隋大业十四年(618),李渊起兵太原反隋,柴绍随之,马三宝护柴绍之妻避乱。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马三宝收抚群雄,兵至数万,自为总管。后随秦王李世民入长安,击败少数民族割据势力刘拔真,又与柴绍击吐谷浑于岷山(今甘肃境内),斩其首领,俘虏数千,以功封新兴县男。贞观初,授左骁卫大将军,进爵为公。卒谥“忠”,葬代州南校场横冲桥。 5: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时期代北(今山西代县)人,生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于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将门,自幼习骑射,事唐末强藩李克用,曾跟从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 6:田琦,〔唐〕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德平之孙。官汝南太守。工书,篆楷八分,无不精诣。尝书唐魏文候庙碑,善画人物,有洪崖子橘术图。兼善装背。有孙栖梧尤妙其事。 《历代名画记》、《唐书艺文志》、《图绘宝鉴》、《墨池编》、《述书赋注》。 7:史建瑭,生于唐乾符二年(875年),卒于梁龙德元年(921年),字国宝,雁门郡(今山西代县一带)沙陀人,五代时后唐将领,其父为白袍将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荫,在军中任职,在李克用的关照下和征战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器重。由于史建瑭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人称之为“史先锋”。 代县白人岩 8:李承嗣,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唐末五代时河东镇的著名骁将。 9: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为唐朝戍边,出生于神武川新城(今应县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战功,赐姓李。黄巢起义时李克用在代州组织“鸦儿军”勤王,立得首功,先后被封为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晋王,逐渐成为唐末乱世的一个霸主。 因他于代州起兵,死后被葬于代州,墓在现在代县七里铺村。后其子存勖灭梁称帝,史称后唐,奉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十三太保是旧小说演义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最初指的就是李存孝的十三个养子(李存勖是生子)。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人, 原名安敬思,民间传说、戏曲关于他的非常多,演义中是能和李元霸匹敌的人物,有诸如存孝打虎,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夺取长安等传说,关汉卿也写过《哭存孝》。 这个是代县唯一的帝王之家。 10:郭崇韬,代州人,五代后唐大将,曾为李氏父子立下汗马功劳,被庄宗李存勖任为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阉宦被庄宗冤杀。 11:张敬达,代州人,五代后唐将领,唐末帝时石敬瑭在太原反唐,末帝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围攻太原,石敬瑭勾结契丹,张敬达兵败被杀。 12:史俨,生年不详,卒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先后事晋王李克用、吴王杨行密两主。 13:康延孝(?-926),山西代县人,五代时后唐大将,被赐名为李绍琛,在灭前蜀之战中立有功。 14:史匡懿,生于唐景福二年(893年),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字继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县)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赵匡胤讳,宋人薛居正修史时,改为史懿,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15:史匡翰,生于唐天复二年(902年),卒于后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辅,五代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事后唐、后晋两朝,五代名将。 史匡翰出自将门,其父史建瑭,是后唐的猛将,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将。 16:萨都剌(1272~1355)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代县人。本答失蛮氏人,因其祖父、父亲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定居雁门。自幼刻苦学习汉族文化,工诗能画,擅长书法,年轻时已负盛名,但因元初废除科举,无法步入仕途。后家道中衰,处于“家无田、囊无储”的窘境,不得不为生计奔波。 大德六年(1302)奔走吴楚等地经商,因不谙此道,生意折本。大德十年(1306)弃商归家,遍结诗友,创作技巧日益提高。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进士及第。先后任京口(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照史、闽海福建省道肃政廉访司知事、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使经历等职。任职其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廉声能绩,父老称道。 一生作诗甚多,“诗才清丽,名冠一时”,雄踞元代诗坛。他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寄予无限深情,创作出了许多抒写江南美景、水上风光的写景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他勇于写出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鬻女谣》、《大同驿》、《早发黄河即事》等许多诗篇,皆以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笔调嘲讽各级官吏及公侯,寄以忧国忧民的情感。萨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诗作自辑为《雁门集》,礼部尚书于文传作序,以多种刻本传世,其族孙萨龙光的嘉庆年间刻本较为详备,收诗798首。 17:杨继美,字汝孝,别号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卫(在今山西代县)人。生于嘉靖九年(1530),万历十九年(1591)卒。明初,先祖戍边以军功升旗牌官,遂隶籍振武卫。 18:林春,字孟阳,代州(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景泰元年(一四五零)领乡荐,授应天通制。工古文词,且精书翰。性酷好书,字体清劲遒丽。《分省人物考》。 19:孙传庭,代州人,明末兵部尚书,陕甘总督,长期与起义军作战,曾俘虏闯王高迎祥,在潼关与李自成作战阵亡,墓在代县。这人在老家名气也很大。 因为雁门关历来是边关要冲,曾经历大小四千余战,所以有关军事的名人也显得格外的多,下面说说代县文化方面的名人。 20:张凤翼,生卒年待考,代县人,明末将领。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广宁兵备道副使右参政、右佥都御使、辽东巡抚、兵部侍郎、右都御史。 崇祯三年(1630)总督蓟辽保宁军务,会同马世龙等将领与清兵作战,收复四城,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兴起后,他多次谋划,为明廷制定了由西北将义军逼近三河(黄河、长江、运河)地带加以围剿的计划。义军受挫进入湖北北部山区后,又谏崇祯令各明军加紧围困,断绝粮源,以困死起义军。九年(1636)清兵入昌平,明思宗赐尚方剑督师迎敌,贻误战机,削官,九月病卒。十一年(1638)七月,论前功恢复官职。著有《勾注山房集》20卷、《枢政录》10卷。 21:冯如京,冯云骧、冯云肃父子:都是清初学者,冯云骧、冯云肃曾在顺治朝同中进士。 冯如京,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官员。字隐修,号秋水。代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由拔贡授滦州知州,三年迁永平同知。清顺治初任永平知府,后迁陕西按察副使、江南右布政使。在陕甘浙任内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后辞官回家奉侍老母,7年后母殁,居丧未满即入京,终年67岁。工诗文,著有《秋水集》16卷、《春秋大成》21卷、《圣贤正帝》10卷。 代县博物馆 22:冯志沂(1825~1866)清代名士。字述仲,亦字鲁川。代县人。1836年,道光丙申进士,年仅二十一岁,是当时京都四才子之一。授刑部主事,年仅21岁。后升郎中。性耿直,笃志于学。当时古文家梅曾亮、汉学家张穆各树旗鼓,互相争鸣。他往来于梅张之间,各取其长,尽得两家之学。尤工于诗,与京都名士董文灿、邹懿辰等日夜诗酒酬唱,名噪一时,后官庐州知府、调署庐风兵备道,驻寿州(今安徽寿县)。一生清苦,衣履朴素,但遇古书佳帖,不惜高价购买。同治五年(1866)授安徽宁池道,次年四月卒,身后唯留俸金四两、书数十箱。赖友朋捐资,方得归葬祖茔。所遗诗文,由董文灿收集,刊刻《徽尚斋诗集》6卷,《适适斋文集》6卷,《西俞山房集》8卷,尚有公牍若干未刻。 23:冯光裕,字叔益,号损庵,代州人。康熙辛卯举人,官至湖南巡抚。有《柴门老树村稿》。 24:冯廷丞,冯光裕之孙,乾隆朝人,曾任台湾道按察使。 25:孙演,生卒年待考。清代名士。代县人。少年天资聪颖,下笔千言,名噪同辈。因作文不拘八股程式 多次应举落第。长辈亲朋劝他俯就规范,求取功名,他慨然曰:“文以载道,吾只知以吾文述吾道,不求以吾文悦试官。”后矢志不参加科考,以教职为生。 性格刚烈,好打抱不平。当时,代州东路营守备罗某,肆虐乡里,民怨沸腾,孙演早欲给以惩治,一年祭孔毕,罗某出文庙即径自上马,孙演猝然将其拉下,使木棒痛打一顿,并指着庙门两侧所树牌坊责问:“此系何处,小小守备,不遵上谕,骄横如此!”原来文庙两侧牌坊刻有皇帝圣谕“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以示尊孔之意,孙演乃以此为由教训了罗某。州官道台以殴打上官罪缉捕孙演;孙演得悉后出城躲避。不久,学政来代巡察,当官吏出巡时,孙演登上鼓楼,即擂更鼓,州官派差役将他带到学政轿前,他从领中取出状呈,学政阅后笑道:“孙生有胆,打得甚好,但以秀才打守备,有犯上嫌。”随即将罗某撤职,又命代州教官轻打孙演一手板了案。从此孙演名震代州。孙演工书法,用笔刚健浑厚,遗墨至今尚存。 26:张文明,生卒年待考。清末秀才。代县五里村人。清末赋税繁重,农民无力交纳,凡过期不交者,官府便派差役催逼,这些差役趁机敲榨勒索,捕人夺物,乡民只好行贿送礼,以解燃眉之急。张文明对此深恶痛绝,一年,他故意拖欠粮款,当差役登门时,卑词逊礼,央求宽限,并写与付条据一张,让衙役到商号支取,作为贿金,事后上告州官,并以商号支付账目为凭,上官不得不惩处役吏了案,州人大快。当时地方官员也巧立名目,额外加征,中饱私囊。 光绪十五年(1889),张文明不顾个人安危,曾多次在公堂与州官李光斗据理力争。李光斗以势压人,诬指张文明蛊惑人心,反对朝廷,欲置张于死地,此事激起各界人士愤慨,支持张文明到山西巡抚衙门告状。开始,巡抚袒护属下,拖延推诿。张文明不畏权贵,多次呈状控告,在社会上大造舆论,巡抚恐激起变故,遂令雁平道道台查处此案,革除积弊,并立简明税赋章程,镌石在堂。此后,苛捐杂税略有减轻。 27:曹权,生卒年待考。清代拳师。代县峪口村人。咸丰年间生。 贫寒农家出身,14岁到县城,跟随教伦武师学习武术,尽得教伦技艺,后又四出拜访名师,博采各家所长,武艺日精,被任为镖师,护送行旅。一次,曹权领车队前往宁夏运粮,夜宿旅栈,被匪围困。匪首声称要与曹权决一胜负,曹权使人传话,今晚不便交手,明天一定奉陪,次晨,车队上路,群匪来回盘查,却不见曹权踪影。车队驱驰40余里,仍不见其赶来,正疑虑洌 忽见曹权翻身坐于车上。众人问其由来,曹权笑道:“我贴在车底板,随大伙一路到此。”曹权所学武术有花拳、六合枪、春秋刀、羊角刀、盘龙棍、鞭杆等。 28:庞玺,生卒年待考。清代书法家。字次符。代县赤土沟人。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编修。多次到各省主持乡试,衡文公允。任平凉知府期间,减轻税赋,并招安了河州回民起义军。工书法,其字遒劲圆润,功力深厚,书作广为流传。 29:冯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诗人,曾有诗:“慷慨歌风怀猛士,白登一困少韩彭”。 近代(民国至今): 1.李成春,山西代县人。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军区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1员、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2.贾久民(1921- ),山西代县人,历任中共南平地委书记,福建省交通厅厅长、省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大学校长、福建省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福建省纪委第三书记、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3.冯苓植,山西代县人。195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教师、演员、编辑,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4.张定一(1910--1987),山西代州(今代县)人。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设计院院长、副部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顾问。 5.杜向光,原名杜惠。山西代县人。,财政部工业交通财务司司长、副部长。 6.张国民,男,汉族,1944年11月生,山西代县人,大学文化程度。;2005.01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7.张文斌,山西代县人。大庆油田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胜利油田石油会战指挥部指挥,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石油工业部顾问 8.张里,山西代县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黑龙江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9.李秀清(1918―1941)女,山西代县人。1939年参加代县妇女救国运动委员会,曾任县妇救会组织委员。积极组织、动员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1月被日军逮捕,始终不为敌软硬兼施所动。同年2月13日被杀害。时年23岁。 10.高凡(1908~1943)革命烈士。亦名罗钢。代县人。1939年后任代县公安局长、基干游击队政委、敌工部长等职。1943年7月,高凡只身进入日伪据点,在内线配合下,活捉了伪军队长李子适,使伪军100余人反正,加入抗日部队。为使寨里据点伪军反正,高凡于9月23日再次进入据点,不料伪军班长刘俊背信弃义,向日军告密,日军素闻高凡足智多谋且枪法高明,不敢闯入高凡住房,便一面包围,一面从屋顶上挖窟窿,当屋顶挖塌时,高凡连打数枪,趁敌慌乱之际由后窗跳出,迅速冲到村边寨墙,越墙时被敌机枪射中牺牲,时年35岁。后人为纪念高凡烈士,将寨里村改名高凡村。 编辑本段代州渊源人物 1.李牧,生卒年待考,战国时赵国四大名将之一,赵郡人(今河北赵县),曾长期驻守雁门防备匈奴,中国古代军事家能排得数上的。常居代州,防御匈奴。初时,凡匈奴来犯,皆严守不出。赵王屡促其出战,李牧认为时机不成熟而不从命。赵王大怒,以他人代之。李牧离任后,赵兵多次出战失利,北边无宁日,遂又派李牧戍边。李牧积极组织百姓发展畜牧业,并招募士兵10余万,整军备战,军力大振。一日,匈奴又来骚扰,赵军佯败,单于长驱直入,李牧采用伏击战,大破匈奴10万余骑,并乘胜追 鳎 使其大败北逃,18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公元前235年,秦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大破秦兵,因功封武安君。后秦使用反间计,重金贿赂赵国郭开,诬陷李牧谋反而使其遭斩,3个月后,秦灭赵。关内人民怀念李牧,在雁门关建靖边寺以祀之。今寺已毁,仅存汉白玉李牧碑一通。 2.李左车,李牧之孙,秦末时辅佐赵王,被封为广武君(广武即是代县)。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韩信都极为看重,可惜没有展现的机会。 3.扶苏,蒙恬,蒙毅 代县雁门关 扶苏,秦始皇长子;蒙恬,秦国大将,传说曾在代县修长城,后来两人被赵高、李斯矫诏赐死,在我老家有条河名位杀子河就是纪念扶苏,而蒙恬自杀的地方被称为蒙亡,后来逐渐演变成门王,现在为上门王,下门王两个村。不过按史记载扶苏、蒙恬应该是在上郡(今陕西榆林)修长城,而蒙恬之弟蒙毅则是被囚禁于代县,后被杀。(就是《神话》主角) 3.李广,飞将军,曾长期驻雁门防备匈奴,数次从雁门关出击匈奴。 4.牵招,三国时魏将,河北武邑人,任雁门太守,守御雁门十二年,曾大败鲜卑,被封为关内侯。 5.慧远:东晋高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雁门楼烦人(楼烦在今何处说法不一,比较靠谱的是原平),曾经在代县白人岩寺演教、说法。 6.薛仁贵,白衣神箭,这位偶像级的人物也曾在代州任都督,在任期间曾大破突厥。 7.杨业与杨家将,他们的事迹就不用介绍了,杨业是陕西神木人,而小说的中的佘太君应姓折,是陕西府谷人,而杨家将的主要事迹都发生在雁门关,我们老家有关杨家将的传说也是最多的。而代县鹿蹄涧则是杨家后人的聚居地,有杨忠武祠,经常有各地后裔杨氏来此祭祖。 在代县东留属村还有杨七郎墓。 8.滕茂实,北宋进士,靖康年间出使金国被扣,是苏武式的人物,后以身殉国,墓在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