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北京大学 博士
1984 北京大学 硕士
1981 山东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0-?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其中:1998-2008,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1988-1989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副教授。
1987-1988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助理教授。
张继平
1977年,以乡村小学教师的身份参 加首届高考,一举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1982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师从当时的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院士,开始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论方面的研究。
1990年,年仅32岁便成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普通的乡村教师到北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并成为国际数学界瞩目之星,张继平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凭借着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科学的热情,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不懈的信念,在数学领域做出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1986年的美国模表示大会上,张继平的研究就引起了世界群论学界的轰动和高度赞扬。1987年,段学复教授在世界模表示论大会上将张继平的博士论文《亏数零P块的存在性》举荐于世。自此,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家,张继平这个名字开始受到国际数学界的关注。
1987年张继平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即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199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成为当时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之一。1989年,应菲尔兹奖获得者、著名代数学家Thompson之邀赴美国讲学,先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国巴黎高师、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访问工作,后又到欧美几所著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张继平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现代模表示论”。这是当前国际代数学研究中的前沿主流分支,是在群论大师R. Brauer创立的经典模表示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曾在世界一流科学杂志上发表40余篇论文,被美国“数学评论”与“科学索引”(SCI) 等评论和摘录。美、英、德、法、日等国的众多数学家都在利用张继平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解决重要难题。
有限单群分类的完成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成就之一。张继平正是在有限群论发展的关键时刻进入该研究的国际前沿,并对该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作为有限群与模表示论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数学家,张继平在世界上第一个给出了亏零p-块存在的充要条件,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系列的新方法,刻划了全P一亏群结构。他对著名的Puig猜想的研究,成为了有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他创立和系统发展了群的算术理论,进而解决了胡珀特猜想和共轭类长猜想等长期未解决的著名世界难题,并在Zeta-函数和黎曼流形上的Laplace-Beltrami算子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
张继平教授在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论研究中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就。他曾解决了著名的Brauer 39问题,第一个给出了亏零p-块的充要条件;他把著名的Puig猜想约化为有限单群,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他在发展群的算术理论方面的工作为推动有限群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应用到代数数论和组合学等研究领域;2007年张继平通过块分离性质给出的新p-幂零准则是Thompson准则之后的又一重要进展,而块分离性及有关课题都已成为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论研究的新方向。张继平教授2000年至2007年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曾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并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科研项目
2001-2003 教育部世界银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2000-2005 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计划973项目
1999-2003 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
1998-200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1996-1999 教育部数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基金
1995-1998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4-1998 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
1994-1997 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
1992-1995 欧共体科技进展基金
1991-1993 教育部留学人员启动基金
1990-19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基金
1988-1990 首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
科研成果
A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p-blocks of defect zero, Proceedings of Symposia in Pure Math. (Arcata) 47,443-440 (1987).
A note on character degrees of finite solvable groups COMMUN ALGEBRA V28, 4249-4258 (2000)
Arithmetical conditions on element orders and the group structure, Proc. of Amer. Math,
Block theory of finite solvable groups, 数学进展 22, 133-138 (1993).
Character degrees of finite solvable groups, Group theory, Springer-Verlag, 57-68,1998
Complex linear groups of degree at most |P|-2, SEA Bull. Math. 15, 87-91 (1991).
Complex linear groups of degree at most p-1, Contemporary Math. 82, 243-254 (1989).
Finite groups all of whose elements of the same order are conjugate in their automorphism groups, J. of Algebra, 153, 22-36 (1993)
Finite groups all of whose p-blocks are of the highest defect, J. of Algebra 118, 129-139 (1988).
Finite groups with a T.I. Sylow p-subgroups, Ann. of Math. (Shanghai) 12B, 147-151 (1991).
Finite groups with few regular orbits on the power set, Algebra Colloq. 4, 4 (1997)
Finite groups with many conjugate elements, J. of Algebra 170, 608-624 (1994).
Finite linear groups over finite fields, Proceedings of Amer. Math. Soc. 110, 53-57 (1990).
Finite linear groups with small degree, J. Algebra, 159, 358-386 (1993) (with Blau).
Influence of S-quasinormality conditions on almost minimal 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New series) (数学学报英文版) 3,125-132 (1987).
Linear groups of degree at most |P|-1, J. Algebra 143, 307-314 (1991).
Modular representations of finite groups,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1996 (with S. Shi).
New progress on arithmetical problems on finite groups (survey), London Math. Soc., Lecture Note series 2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On a problem by Huppert, 北京大学学报百年校庆专集, V34, 143-150 (1998)
On the diameter of a graph related to p-regular conjugacy classes of finite groups , J ALGEBRA V231, 705-712 (2000) (With Lu ZQ)
On the length of conjugacy classe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V26, 2395-2400 (1998)
On the modular version of Huppert's rho-sigma conjecture J ALGEBRA V226, 216-224 (2000) (with Lu ZQ)
p-Regular orbits and p-blocks of defect zero,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1, 299-307 (1993).
Structure of finite iso-group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2, 1605-1612 (1995).
Studies on defect groups, J. of Algebra, 166, 310-316 (1994)
Sylow numbers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Algebra 176, 111-123 (1995)
S-拟正规和超可解, 数学进展 16, 67-70 (1988).
Vertices of simple modules and a conjecture of L. Puig, Algebra Colloq. 1:2, 139-148 (1994).
关于p-块的存在条件, 数学学报 30, 831-837 (1987).
关于QCLT-群的超可解性, 数学学报31, 29-32 (1988).
关于具有 T.I. Sylow p-子群的有限群的可解性, 科学通报 33, 244-246 (1988), 英文版V34, 167-177 (1989).
关于满足置换化条件的有限群, 科学通报 30, 1048-1049 (1985), 英文版 V31, 363-365 (1986).
关于有限群的Syskin 问题, 中国科学 2A, 124-128 (1988).
关于正则轨道的存在性, 科学通报 37, 868-870, 英文版 V37, 1853-1856 (1992).
极小非幂零群的又一特征性质,?数学年刊?9A, 709-712 (1988).
素维数的有限线性群, 数学年刊 11A, 572-575 (1990).
一类有限群的超可解性, 数学学报30, 768-773 (1988).
一类有限群的最小级忠实表示, 数学学报31, 850-854 (1988).
有限群模表示论, 自然科学进展, V10, No 2, 112-115 (2000).
主要从事代数学研究。在80年代早期对有限单群分类中心有突出贡献,且在世界上第一个给出了亏零P-块的充要条件。随后在当代模表示论的研究中作出多项重要贡献,对著名Puig猜想的研究为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创立和系统发展了群的算术理论,进而解决了Huppert猜想和共轭类长猜想等长期未解决的难题,并在Zeta-函数和黎曼流形上的Laplace-Beltrami算子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把代数K-理论应用到模表示论的研究中。
1987年,老师在世界表示论大会上将他的博士论文《亏数零P块的存在性》举荐于世,接着,他又解决了著名的布劳尔39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家,张继平这个名字开始受到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
1989年,跟随世界群论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汤普森作博士后。汤普森在早年的工作中曾定义了重要子群Z(J(P)),正好与张继平名字的简拼一样。在汤普森的鼓励下,他开始了在这方面近20年的艰苦努力,最终于2008年证明了新的p-幂零准则,并开辟了有限群与模表示论研究的新方向;
2009年4月,获得陈省身数学奖……
自从研究生时期投身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论研究以来,张继平从来没有停歇过。这门关于对称性的科学,着力探索运动中保持不变的对称性质,以其独特的美吸引了张继平数十年。“数学家就是要首先发现这些美,然后提炼和简化它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去应用。”
在培养学生成才方面,他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人格的锻造。在学生的人格完善方面,张继平立身正直,以身作则。“研究科学的人,就应该符合科学真实、无私、客观的品格,容不得半点虚假作伪。”这是他始终如一的原则。
他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学问面前没有任何权威,只要认真去做,每个人都可能成功。只跟在导师后面亦步亦趋,是做不出学问的。他说,做学生既要“听话”,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遵守教学纪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又要“不听话”,在学业上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和思路,并认真探索解决问题的新的更好的办法。他认为,一个不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很难在学业上有所作为,而一个只知按部就班地跟在别人后边走的学生,也很难有所作为。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在写博士论文时主要从几何的角度进行研究,张继平在指导他时首先就说,在几何上,你比我强,但是代数上,我可就比你强喽,你要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可就是极好的了。正是用这种平等的交流,张继平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一句“你比我强”,鼓起了年轻人继续奋斗的热情。
“我其实是做了一个值日生”
张继平
1998年,不到40岁的张继平承担起 了北大数学院院长的重任。“作为年轻的管理者,您有没有感觉到压力?”
“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张继平的肯定回答,让人有些意外,“在数学领域探索,随时都要面对未知,新的角色其实也是一种未知。”不难觉察,做数学研究的精神,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了他的处事态度中。
“数学家是非常善良的人,因为在这个研究领域里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偷不得懒,做不得假。”在不少人印象中脾气有些古怪的数学家,和张继平相去甚远。“如果说数学家工作的行为有些孤独的话,那也是科学研究的规律使然。虽然现在需要更多的合作,但是很多时候,仍必须个人专心致志地独立思考。”
张继平觉得,在他担任院长的时候,在处理杂事方面要比做一个企业的领导轻松些,工作的重心,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首创精神,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并及时激励、支持。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数学学院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传统和规范,“每个人都在为这个集体服务,我其实是做了一个值日生。”
“在北大教书很幸福”
张继平
数学学院的学生中,不少是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 得主,以及高考中的佼佼者。张继平一脸欣慰地告诉记者,在北大教书不仅仅是在付出,自己常常也很受启发。孩子们思想上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把老师问得茅塞顿开。“在北大教书很幸福,这里有全国最好的学生,是教学相长体现得最好的地方。”
“我们一般求导,都是一次、两次、三次,都是整数次。但有一个学生就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不能求半导数?我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给‘半导数’下定义,给大家都有很大启发。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也能帮助我拓宽研究思路。”
对于很有天分的学生,张继平不仅仅看到了他们的才华,更始终注意学生整体的发展。“在某方面很突出的学生,往往容易偏科,这就需要老师适当地引导他们均衡发展。”
张继平说,比起自己作为“时代试验品”的一代,现在的学生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要面对更多的吸引和诱惑,而自身未必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很多学生觉得顺其自然就好,但我觉得不能完全停留在自然状态,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磨练和提高。”
向大师们学习做人
在决定是否接受采访时,张继平很是迟疑。“数学学院的传统是非常低调的,不希望通过宣传来展示什么,而是实实在在拿出成果来说话。”
张继平举例说,许宝禄,廖山涛先生,都是大师级的数学家,在国际上相当有名,可是国内其他领域知道他们的却很少。“江泽培先生,是两弹一星工程中的重要科学家,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自己却很少提及,其奖状一直封存在箱底,从不炫耀,我到现在也没见过他的这个奖状。”
“现在还存在不少浮躁、虚夸的风气,可很多前辈,哪怕有九分功劳,也不敢说工作是自己的,因为还有一分是别人的。也许有的人觉得这样很迂腐,但正是这些诣高德厚的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张继平研究生时代的导师段学复院士,对他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段先生把我带到科研的国际前沿。无论是学问还是做人,他都堪称楷模。虽然他身体一直不好,眼睛又高度近视,但工作上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张继平回忆,段先生给学生看论文时,连标点、英文都认真地进行修改,而且要求学生不但字要写得好,遣词造句也要漂亮。
段先生在北大数学系作了30多年的系主任。有一次,张继平在系里一个工作人员那儿看到了段先生留下的50年代的学生花名册,“我当时就被震住了,每个小楷毛笔字都像雕刻出来一样,完全就是一件艺术品……”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他却感受到了先生的敬业和情操。
于是,扎扎实实做学问的态度在张继平心里扎下了深根。20年后,当两鬓有些斑白的他站在领取陈省身奖的奖台上时,一定没有后悔,20年前年轻的自己,向着可能要耗去人生中最宝贵光阴的课题提出了挑战……
27岁攻克著名数学问题
世界著名的BRAUER问题是美国数学学会前主席BRAUER先生于1963年提出的,其后的二十多年中世界上很多数学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张继平是25岁时开始研究这
个问题,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张院长现在回忆那段艰苦的岁月,仍记忆犹新:每天他都过着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但那时他最怕听到的是图书馆熄灯的铃声。晚上宿舍的灯熄后他还要打着手电看书。在那段时间里北大图书馆里凡是与此相关的图书、杂志上的每页内容都被他翻了一遍。以英文版杂志《代数》为例,每月要出两本,每本要有一寸厚,一年看下来就是24本,而张继平当时查阅了近20年的《代数》杂志,也就是说差不多有500本左右。
科研的性格就是创新”
张院长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勇于创新的精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性格本身就喜欢追求卓越,做事总是力求做得最好,喜欢推陈出新。搞科学研究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科研的性格就是创新。”
张院长强调要创新还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就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准备。不管是本科还是读研究生期间,张继平都苦练这个功夫:从“精”字上说,他多练、多写、多算,只要是他感到有兴趣的习题他都做过了;从“广”字上讲,对思维科学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像哲学、逻辑学等他都认真去涉猎。而张继
平恰恰是在广泛涉猎并在将这些理论结合的基础上才解决了世界著名的BRAUER问题。
尽管1994年张继平担任国家教委数学及其应用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96年任北大数学所副所长,1998年任北大数学学院院长,繁重的公务常常让他感到身心疲惫,但他每年仍有2至3项成果问世,仅1998年他在模的同调理论及其计算方面就取得了突破,成功地决定了复杂度小于P的不可约模及群的结构,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反响。
张院长说:“搞科研就必须这样,时刻充满活力,任何时候都要有激情。要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在科学上要敢于用怀疑的眼光看问题,不盲从。”
当院长同样需要创新
张继平
1998年9月张继平刚担任北大数学学院院长,就为学院制定了成为世界一流院所的目标。10月,学院成立了规划小组,半年之后就拿出了发展规划。其实当时并没有人 要求张继平这么做。结果这个规划成为北大数学学院自1952年以来在人事改革方面作出的第八个五年计划一个重大变革的规划。这个规划强调管理就是服务。在分配上,打破过去奖金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将收入档次拉开。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这项改革措施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用张院长的话说:“学院机制上顺了,更符合国际惯例和科学发展规律。大家不再攀比待遇,而是在成果上你追我赶。”1999年数学学
院就有14人参加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规划,这在全国院所中是最多的;此外当年院里就有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同时学院被评为国家级理科优秀理科人才培养优秀基地。
在教学管理上张继平也非常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他对优秀学生实行了可提前毕业、保送研究生甚至送出国的措施。他还给本科生开设了讨论班,让奥运金牌获得者等一批有基础的学生早日参加科研活动。
张继平曾经在国外的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做过数学研究。用他的话说,所到之处,“身份和待遇都很好”,也取得了不少好的成果。但他的心里,始终割舍不下对祖国的眷念和对祖国科研事业发展的牵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城镇尤立卡有众多的华人。不少的华人门上至今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有一个残缺的‘家’字,记载着这个家族百年前受欺压、被戮的历史。他们把这段历史告诉我,盼望中国的强大。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任职时,我常常在紧张工作之余走出办公室去散散步,沿阿尔母街上行走几分钟便来到赛纳河畔,举目四望,横跨河两岸多姿多彩的各种桥梁、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司法部的铁门,在夕阳下映照出巴黎千年历史的变迁和悠久文化的光芒。而我总会想起在侵略者或军阀铁蹄下圆明园的残垣断墙和我们古老文明所遭受的摧残。我总在想:如果历史不是这样,北京会比巴黎更辉煌!”
“在国外,你是中国人,你就代表中国。别人通过你来认识你的祖国,礼仪不能少,气质不能失……热爱自己的国家,别人才会同样尊重你的热爱,并尊重你的祖国。”
这种强烈的赤子情怀,使张继平着迷于传统文化,对祖国文化拳拳挚爱。在德国汉堡作研究员时,张继平谦和的学术交流风度,使他结交了许多德国朋友。在他的感染下,这些德国学者对中国文化赞叹不已。著名的数学家Huppert教授甚至开始对北宋毕升的印刷术大感兴趣,并认认真真作过一番研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影响着他的科研方法。他曾说“匈牙利人以组合学见长;法、德的数学研究善抽象,逻辑严密,筋骨分明;而中国的数学研究传统则是高度抽象,逻辑性和系统性稍差,但高瞻远瞩,很有些哲人风范。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事无巨细反而容易得不偿失,一定程度的高瞻远瞩才能真正超人一筹。中国的传统数学文化潜力极大……”。
面对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众多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挽留,许多人都认为他不回来了,可张继平没有动心,而是选择回国。当时很多人对他的选择无法理解。张继平是这样看的:“我的心一直在与祖国的脉搏共同跳动。1995年我辞去教职,提前回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没有留住我,外国同事的赞誉也没有留住我,风景如画的莱茵河和埃菲尔铁塔更没有留住我。我的根在北大、在中国。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根永远都在中国。”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这位张继平最崇拜的科学巨人的这种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他。张继平常说,作为科学家,更应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前提下,尽量多地为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做出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数学的王国里,张继平没有满足,而是继续用他数学家的睿智和朴实,诠释着生命的无限精彩,为他自己,也为了他深切热爱而充满希望的祖国。
对于教学,张继平总是一丝不苟,经常连夜备课。他担任课程主持人的高等代数课程组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对学生进行“三个基本训练”和“一个初步训练”,即代数学基本思想的训练、代数学基本方法的训练、线性代数基本计算的训练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几何、代数方法处理问题的初步训练。课程组先后出版的三本教材,都分别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等荣誉。张继平不仅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还带头开办了低年级本科生讨论班,让奥赛金牌获得者等一批有基础的学生早日进入实验室,指导他们科研。他组织制定优秀学生可提前毕业、保送研究生、甚至出国的措施,与学生交流座谈,去宿舍走访……尽心尽力诠释着他口中最简单的那句“老师的责任”。
张继平参加并且主持了全国数学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获得过第四届全国优秀教学成果的特等奖。有人曾问张继平,是否觉得教学工作有些耽误时间,他笑着说这是教学相长,停顿片刻又感叹,没有什么比培养人才更重要了。
时间 具体奖项2000 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1999 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8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 周培源数理专项一等奖1997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 (国家教委, 人事部)1996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人事部)199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4 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1992?政府特殊津贴1991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0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 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8 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88 全国高校优秀数学论文一等奖?2020年 入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2020年11月24日,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社会兼职2002-2006 世界数学家联盟发展与交流委员会 委员
2002-2008 Algebra Colloquium 副主编
2002-2007?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0- 北京大学数学教学系列丛书 主编
1999-2002 ICM2002 组织委员会 委员
1999- 数学学报 副主编
1999- 中国数学会 副理事长
1998-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院长
1996-1998?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1996- 科学通报 编委
1996- 国家教育部数学研究中心组织委员会 委员
1996- 中国科学 编委
1995-2000 全国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秘书
1995- 中国科学基金 编委
1994-1999?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理) 委员
1994- 2002 Algebra Colloquium 编委
1994- 国家教育部数学与应用数学开放实验室 副主任
1992-1999 数学学报 编委
1988- 中国研究生丛书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