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国书法艺术的对联

时间:2024-05-24 12:30:25编辑:优化君

从民俗对联管窥书法艺术

正对联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各艺术门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谈及对联,无论从文学、书法的立场,还是从我们生活中熟悉的民俗事象来看,它都是众所周知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与文学、书法和民俗艺术等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各门类学科也在不断成熟与完善,对联也因其功能、创作目的、应用范围的不同,由历史上一度"概念模糊,称呼混乱",逐步向"分工明确,学科指向清晰"的势态发展,逐渐承担起各自的角色和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对联

对联的由来: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ú;)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的门口。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十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兴。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


关于文学的对联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出处:



解释及故事:一年腊月,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321—379年),从老家山东移居到浙江绍兴安家落户。乔迁之喜又值新春之乐,王羲之情兴大发,挥写了一副春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王羲之叫儿子贴于门口,不料贴出后不久,就被人悄悄揭走了。之后他又写了一副对联:
莺啼北里;
燕语南邻。
谁知此联又被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偷偷揭去了。临至除夕,急得王夫人不得不催他再写一副。王羲之略沩一沉思,嘲笑着取过文房四宝,又捻笔写了一副,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断,各先贴上半截: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半截对联贴出后,果然再没有人敢揭到自家门口去贴期。
初一凌晨,幽默的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于是就变成了下面这副对联;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上一篇:中国艺术书画家协会

下一篇:有关书法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