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是指什么?
书法创作是书法家运用这一特征的形式,并通过象征的表现,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外化到作品上的实践过程。人们常说“书如其人”,就是因为以文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由于将形式和内容结合在一起,可以比其他艺术更充分地表现人的精神面貌。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是他为追祭以身殉国的侄子所写的一篇祭文,对亲人的悲痛哀思,对奸臣的愤慨怒斥,形成了这篇书法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
书法有几种?
中国书法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秦隶/汉隶)、楷书(或称之为正书、真书)、行书和草书(章草/今草/狂草)。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扩展资料: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2、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书法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
书法强调的笔法、写法和章法,未曾听说过创作手法或表现手法,但近几年,书法家施政明提出了书法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并在他的书法创作中广泛运用。施政明先生借鉴文学、绘画、音乐、舞蹈以及电影等,首次提出了书法艺术创作(表现)手法,比如,对比、夸张、反复、象征、蒙太奇等等,这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施政明先生从书法的发展趋势认为,书法艺术创作(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提升了书法艺术表现意义和书法艺术的表现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运用术创作(表现)手法也是必需的,再过二十年、五十年,这些创作(表现)手法将在书法艺术创作中会被广泛的运用。书法艺术创作(表现)手法毕竟是新生事物,我们拭目以待吧。这里补充说一下,施政明先生二十多年来研究实践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的艺术审美思想,早在2010年前提出了这一思想,在2016年还举办了以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为主题的书法个人展览。虽然开始提出这一思想时,在书法界并不被认同,但在施政明先生的执着坚持和努力研究实践下,已形成了理论体系,并把书法艺术创作(表现)手法融入到这一思想中。特别是近年来施政明先生几次写信给中国书协推荐这一思想理论后,已被中国书协所接受,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明确提出了“笔墨与文辞兼善、两者和谐统一”,强调内容与形式、功力与情性、笔墨与文辞统一性,这一书法要求体现了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的书法艺术审美思想,这在过去任何一届国展都未曾提及的,所以,施政明先生的书法思想具有前瞻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书法包括那几种类型?硬笔书法都有哪几种字体形式?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燕书(包括燕行)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前者主要是强调艺术性,后者主要是强调实用性。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等等。而实用硬笔书法,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用,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扩展资料: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结体形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书法意趣的表现需要;二是书法表现的形式因素。就后者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书体的影响,如篆体取竖长方形;二为字形的影响,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长方形的;三为章法影响。因此,只有在上述两类因素的支配下,进行积极的形态创造,才能创作出美的结体形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硬笔书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