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书法技巧?
不想长篇大论,只讲讲我这几年学《圣教序》的一些看法:褚体很有弹性变化,粗细变化明显,表面瘦弱,这就造成有些学褚体的朋友写的有骨无肉,没什么变化!其实褚体并非只是瘦,在秀中带圆润,而圆润又是我们比较难达到的!另外褚字笔意出自隶书《礼器碑》不防临一下此碑!多看看墨迹《倪宽赞》、《阴符经》有对其笔画的走向,提按有很大帮住!下面就横画作一下粗略的分析,不是什么高手,只是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您!一、横的起笔有三种:逆锋隶意起笔,如:“盖、二”的底横;尖峰入笔(尖横)是虚入笔如:“皇”的底横;顺锋直入如:“大”的横二、横的收笔有四种:驻收,就是收笔是不回在尾部下压即收,如“盖”的底横收笔;回收和其他楷书一样这个不再说;雁尾收,也就是隶书的收笔如“寂”的长横;另外的是尖收如“大”的收笔!其他的笔意还很多,多练就会明白!这里配一张我用photoshop合成的几个字作分析,望对您有所帮助!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一、笔法的特点:1、点画。用笔灵活多变,方圆兼施,融中锋、侧锋、露锋、藏锋等于一体。2、钩画。此碑钩法具六朝法度,形状多变,质朴饱满,要避免轻佻。3、折画。有方折和圆折两种,提按过渡、转锋换笔,须自然连贯。4、点画。有斜点、圆点、竖点、垂点、挑点和各种组合点。书写时,充分表现各种点法的笔势。斜点如高峰坠石;圆点凝重圆满;竖点多弯头取势,别具姿态;垂点有如水滴,活泼灵动;挑点气势连贯,极富行书意趣。5、横画。横画分为长、短两种。长横,逆入、涩行、紧收,中段上鼓,形成弧状,有弹性;短横,切笔入纸,铺毫运行,轻收,线条凝练。6、竖画。竖有长短、曲直、垂悬各式,皆需挺拔劲健,力运末端。7、提画。提画是挑点的延长,要控制力度,不可软弱。8、撇画。长撇,起笔不宜过重,行笔稍按,力送撇尾;短撇,重顿起笔,棱角分明,短促有力。9、捺画。古意十足,尽显汉隶遗韵,由轻至重,一波三折。二、书法结构特点:1、褚遂良在书法结构上面的最大特点是扁方,为后世书风的演变埋下了伏笔。变长为扁,宽绰疏朗。2、结构特点:虽然其楷书笔法和结构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并不程式僵化,其结构的端正、灵动、宽绰、遒美。3、在楷书的发展过程中,唐楷的“法度”,是后世无法企及的,但有一个别例,那就是褚遂良。妍媚为主,体态多变。4、从用笔和结构两方面都有表现,所谓用笔生结构,用笔的提按、转折换锋等方面的灵活多变,导致结构的婀娜多姿。5、以行入楷,呼应连贯。行书笔法的渗入,加强了点画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连带、遥接、顿挫,使孤立的点画互有往来,生机盎然。扩展资料:褚遂良的书法艺术成就: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研习多种字体并综合运用,史称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史陵,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且融会贯通汉隶,自创一体,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欧、虞、褚、薛”,人称“褚体”。参考资料:褚遂良(唐朝政治家)_百度百科
书法:褚遂良的(阴符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略近“雁塔圣教序”,行笔极为灵活,点画、转折、行笔有行书的笔意,部分重捺笔画还有隶书意味,轻重与虚实结合的很好。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其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此乃从隶书中来。此帖撇捺开张,线条对比强烈,时而纤巧,时而厚重,时而疏密有致,时而笔势翻飞,波折起伏,巧于变化。此帖结字欹正相生,寓拙于巧,变化多端,不落蹊径,运笔牵丝暗连,速度极快,俯仰呼应,各有所据,气息盈满,妙笔生花。书家以不可羁勒之笔,使转细微,擒纵自如,深具“二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隶之美。扩展资料:《阴符经》起笔方法很独特,急速铺毫,如鱼入水,轻捷顿挫,显得丰姿绰约,写起来特别痛快。但用笔和结字必须淡化甚至舍弃其华饰之处,帖中牵丝不可过分学,尤其是起笔动作,书家常凌空起笔,将很多动作省略在空中,在临池中要多加品味。行笔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造成虚浮怯弱的毛病。《阴符经》行意较多,无论是点、竖、横画,在入笔方面大多自然落笔、露锋起笔,有的甚至是尖锋,这在一般唐碑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如右图中的“天”字,两横起笔自然;“以”字左右两部分用露锋起笔,使整个字形产生飞动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符经
褚遂良在书法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河南阳翟(今禹县)人。官至中书令,封河南郡公,唐初四大家之一。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感叹无人谈书了。魏徵推荐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于是召为侍书。褚遂良很讲求笔法,著名的“锥画沙”就是他提出来的。他善于提笔作字,有人形容他的字是“离纸一寸”。他的字丰艳流畅,和欧、虞比较,甚有媚趣。然而其字还是很有骨力。其代表作是《雁塔圣教序》。此碑刻出后,一时从者如流,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墨迹有大字《阴符经》等。
分析褚遂良的字的特点及怎样写好(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唐代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就这种文化的总体来说,是高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涌现了一大批一流的政治家、文人、鉴赏家,他们礼貌周到,谈吐隽雅,有极好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像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中所说的——就在于把风格设想为一种表现,一种时代与一个民族的性情的表现,而且也是个人气质的表现。褚遂良的书法,正好也体现了这几点。也就是说,在他的书法艺术之中,既可以看到他所处的时代的风气,也是他那个阶层的贵族气息的展示,同时,也可以见出他自己的那种可以称为“唯美”的审美态度。与他作为政治家一样,在他身上体现了艺术家的气质。 遗憾的是,褚遂良几乎没有关于书法方面的论著传下来,以致于我们不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书学主张。但褚遂良的父亲禇亮与欧阳询、虞世南为好友,这当然会影响到褚遂良的书法风格。 褚遂良与虞世南有过一次对话:“褚遂良亦以书自名,尝问虞世南曰:‘吾书何如智永?’答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得此?’曰:‘孰与询?’曰:‘吾闻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君岂得此?’遂良曰:‘然则何如?’世南曰:‘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遂良大喜。”(《新唐书》卷一九八《欧阳询传》)这话可能一直在激励着褚遂良。 自有书法以来,人们便对它的美做出种种的探索:在汉、魏,人们对它的“势”赞美不已;在晋、南北朝,人们对“笔意”津津乐道;在隋唐,人们开始对书法的“结构”之美而感到赏心悦目。但是,他们显然还没有触及到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书法创作之中的“心”、“手”、“笔”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说有,那可能是由虞世南开始。虞世南著有《笔髓论》,其中“契妙”一节说: “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借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琴,纶指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这是由艺术的形态方面向艺术的根源之地进发的一种标志。因此,褚遂良同虞世南一样,更多地注意到了艺术的修养问题、艺术的创造问题。他们明显地与“尚意”书家们面对的问题相一致了,而这正是中国书法创作史上的一个进步。再引虞世南《笔髓论》中的另两节“释真”与“释行”,来揣摩褚遂良的书法创作: ……若轮扁斫轮,不徐不疾,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口所不能言也。拂掠轻重,若浮云蔽于晴天;波撇勾截,如微风摇于碧海。气如奔马,亦如朵钩。变化出乎心,而妙用应乎手。然则体约八分,势同章草,而各有趣,无间巨细,皆有虚散。这是一种多么抒情、多么轻灵的风格啊!“体约八分”,不就是含有浓厚的隶书笔意么?“皆有虚散”,晚年的褚遂良,不正是就这样地由质实而走向虚散么? 乃按锋而直引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加以掉笔联毫,若石璺玉暇,自然之理。亦如长空游丝,容曳而来往;又似虫网络壁,劲实而复虚。右军云:“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同于轮扁。”又云:“每作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由书法的意象之美,到书法的笔法之美,便铸造了褚遂良的优美的书风。 褚遂良书艺的最为突出的特色为“空灵”。梁巘《评书帖》中说:“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书法的空灵,正是通过运笔与提笔而体现出来的。 在欧书或虞书之中,我们都找不到明显的运笔的痕迹。但是褚遂良却不同,他不掩饰用笔的痕迹,甚至乐于强调这种痕迹,以表现他所倾心的活泼节奏,一起一伏,一提一按,造成一种韵律,异常明快。像孙过庭《书谱》中要求的“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毫芒”,在褚遂良的书法之中,体现得是最为彻底的。 褚遂良比虞世南或欧阳询的机遇都要好。他可以在优游不迫的生活之中,纸、墨、笔都极其精良,在面对一张纸时,可以仔细地考虑每一点一画如何处理。因此,他的书法表现的是一种风度,一种最微妙、最飘忽的心情的变化。 按照这样的意味去看褚遂良的作品时,我们便要惊讶于这些作品,没有一件不是杰作:它自成一个世界,一个整体。当褚遂良将他的书法艺术推向它的最高峰时,他便以这种种的美,建成他的书法境界:没有一点铺张,一切都是那么单纯、自然和平静,并不要求艺术有意想不到的强烈的刺激,要求用笔、风格、线条都有新奇的效果,它不过是在纸面上,以笔锋展开一种优美至极的舞蹈——它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潇洒自然,即不仓惶失措,也不锋芒毕露。它让人看了,觉得只是一种为之微笑的境界,以及一种精致的趣味。晚年的褚遂良,在书法上达到了一个至为高超的美的境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把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作品和禇遂良的作品放在一起,我们会明显地看到一种风格上的转变。显然是对笔法的追求,造成了这种转变。如果说,书法中楷书之有笔意的表现,当以褚遂良为最高。如果说,北碑体现了一种骨气之美,欧阳询体现了一种来自于严谨法度的理性美,虞世南体现了一种温文尔雅的内敛之美的话,那么,禇遂良却是表现了一种来自于笔意的华美。在欧阳询或虞世南那里,线条与笔法是为塑造字型而服务的。而褚遂良则不然,他是一位具有唯美气息的大师,他刻意地处理每一笔画,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点与每一个转折……,而结果则是,这种刻意却超出了字形以外,而看来好像具有一种脱离了形体的独立意义,使点线变为一种抽象的美。 可见由欧阳询等人建立起来的严谨的楷书结构,在禇遂良的笔下,已经开始松动。这种松动并不是由于他功力不够,或者别的什么,而是他知道如何运用结构的疏密、用笔的疾缓来表现流动不居的情感。倘若我们将欧阳询推举为“结构大师”的话,褚遂良则是“线条大师”。他的线条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之中,而明显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飞动之美。 这种飞动之美来自于何处?显然,褚遂良比起欧阳询或虞世南都更富于艺术天赋,也就是说,在他的艺术化了的性格之中,更有一种智慧的流露。袁中道在《珂雪斋集》卷一《刘玄度集句诗序》中说:“凡慧则流,流极而趣生焉。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故倍为人所珍玩。”在褚遂良的书法中,的确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由“慧黠”而带出的流动之美、舞蹈之美。他在用笔时就像舞蹈家灵敏比的脚尖,纵横自如、卷舒自如。在轻灵飞动的连续动作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美的造型。在褚遂良那细劲、遒婉的线条中,有一种神融笔畅似的适意,悠悠地流动于指腕之间,落实在点画之间,从而体现作者刚正、鲠直的性格和满腹经纶的学识修养。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 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唐张怀瑾评此书云:“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秦文锦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能将转折微妙处一一传出,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
帮忙分析分析褚遂良的字的特点及怎样写好(雁塔圣教序)
代是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音乐、散文、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都涌现了许多名家佳作,千古流芳。唐人书法更是中国书法浩瀚史学上的巨大河流,是有唐以来书法学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髙峰。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术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术上的时代性标志。褚遂良作为前唐和盛唐的一代名臣,官至顾命大臣,深受唐太宗器重的“爱卿”,其书法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今天看来甚至超过了他的政绩。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最具个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远离庸俗的书家,要研究和学习褚体楷书需要弄明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书法,书法家( F' T" P4 T; G' m
一、褚书的师承关系是什么?bbs.china-shufajia.com. _. D/ A& A2 E, ]# N* ^, \3 z9 j, L
学习书法为什么还要弄清被学对象即被学书家的师承关系?这是初学者都会产生的一个疑惑。我们认为:弄清楚我们要学习的某一位书家的学书历程、师法何人、继承哪家,对于了解这位书家的艺术思想、艺术风格、艺术成就以及形成因素,进而帮助我们掌握学习这一书家的书体风格十分重要。; K% u" S! f9 T
褚遂良出生在书香世家,其父褚亮入隋时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文才颇好。褚遂良少秉家学,博涉文史,工于书法,幼从史陵学书,稍长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欧阳询二位大家的影响。史陵之书我们尚未见到,以褚遂良贞观年间所书《伊阙佛龛碑》来看,其古雅峻严处迥异于虞书,加上平画宽结的特点,可以说褚遂良少年志学、博涉多体,以北朝墓志笔法结体相近。同年所书《孟法师碑》亦多魏书用笔,酷似欧阳洵。至于史载贞观元年太宗诏集京官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子弟二十四人入弘文馆学书,“敕虞世南、欧阳洵教示楷法”,以及次年国子监恢复书学,设书学博士收徒讲学,传授《石经》《说文》《字林》等专业,加之,别置校书郎二十人,楷书手一百人入秘书省缮写校对四部图书的情况看,作为当时负责分判课写工程的秘书郎,褚遂良的书法必然受到当时楷书家的影响。之后,他还参与了朝廷收购征集王羲之书作的参校工作,能经见“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也是褚遂良学书的一大良机。史书关于褚遂良的政治生涯的记述中,每一环节均有其书名书事,尤以与唐太宗的亲近起缘于书法。
' m7 U5 \+ Y6 Q8 w# r& C书法,书法家二、褚遂良楷书的艺术风格是什么?中国书法家论坛; B9 Z! W" x8 }8 ^& s7 j' i
- ]( q' j: i- s$ W% n+ B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褚书以永徽年的《房玄龄碑》及《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又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综合历代评论和笔者学习褚体楷书的体会,我认为学习褚遂良楷书必须认识到褚楷的以下三个特点:
) `/ c# c/ y8 Tbbs.china-shufajia.com书法,书法家4 @9 K1 A) I+ q6 E% g2 w" `
1、端庄而秀丽。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 I" a( f7 Z. }) V( D! X书法,书法家
8 H3 Y7 N) @4 N) n- ?) I8 Y书法,书法家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书法,书法家( H% {7 }2 X% R& r+ o
中国书法家论坛: O# _! L' U% o' i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1�3刃有余,极富变化。时而横入直出,时而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9 B2 t9 }( G+ gbbs.china-shufajia.com三、学习褚楷要做的准备?书法,书法家+ O! R+ V A1 g) W8 E" c- K2 Y' d
4 y2 ]1 z) \& G6 l中国书法家论坛褚遂良传世楷书作品主要是中楷和大楷,要学习掌握褚楷这个艺术性很强的书体,认真做好临写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必要。
2 V2 J9 v$ T0 A( {& |4 Q书法,书法家1、选帖。褚楷作品很多,艺术特点不尽相同。选择自已喜爱的、符合个人书写性情的碑帖来,必然要在众多的褚楷碑帖中进行认真的选读。初学者应当选择相对平正、字数较多的碑帖,如:《雁塔圣教序》。有一定书法基础者,可以选择《大字阴符经》或《倪宽赞》墨迹本来学习。至于《孟法师碑》因为取法多家,结字和用笔上的变化较大,是褚楷风格尚未成熟时期的作品,但却充分地展现了褚遂良极强的整合应变能力,褚楷典型性笔法较少,技术性变化动作较多,适应于有书法经验者学习借鉴。读帖选帖中尤其要注重了解褚楷的艺术特征,把结构和用笔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来,典型偏旁、部首要归类分析,仔细研究,强化记忆,提高眼力。# r$ |& k$ ? X1 [! ~' b+ A
书法,书法家0 a2 e) R5 D4 l/ q3 p8 ^4 K; z
2、工具。以方便临摹起见,工具的选择和配备至关重要,所谓“先利其器”。《新唐书》卷一0八《裴行俭传》载:“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以笔者体会而言,古人“能者不择笔”之说不能一而概之,特别是楷书书写中选择好工具,达到“手和笔调”则十分重要。中国书法家论坛# W7 L0 K6 ]" }7 ?9 X3 b
毛笔宜选择笔毫细腻、柔而挺健、锋端尖劲的纯尾狼毫,大中楷中长毫笔各一,以备放大和原大临摹之用(亦可选择大中楷兼毫“白云”笔)。
/ q1 p) Z4 A8 {书法,书法家墨汁以市场上流通的书画墨汁即可,“一得阁”较稠,书写时可适当抣水,以不滞笔为宜,也可选用“红星”胶少较稀的专用书画墨汁。
6 I# c2 s; U/ p# |书法,书法家墨盒选用密封好不易干墨的为佳,旧有墨盒盖内置云母石片者以保持水分,使用十分方便。墨盒内要选装较精细的丝绵,不精细的丝绵或选用药棉者,可在最上层剪铺一两层平绒布,以防杂丝粘笔。使用墨盒的最大好处是醮墨量易控制、不易干.楷书的通篇墨色易统一,用砚台则不行。书法,书法家9 i3 g4 t# R1 _) }
帖架亦不可少,古人曾发明木制斜坡帖架,使用起来很便利,但市场上多不见。可以选购乐谱架,升降及角度调整到与书桌等髙。1 J5 W3 S4 k4 q1 W
米字格纸可选发墨不强的半塾宣纸自己打线划格,也可以直接购买已印制好的米字格毛边纸或宣纸,按照原帖字大小选原大格子和大一倍格子为宜。 书法,书法家' k: x& n, b& j, ]) h5 v8 y6 [
透明玻璃一块,以与字帖大小一致,按帖字大小用油性笔细线划成米字格,与帖字横竖字数一致,以备临摹时使用。bbs.china-shufajia.com5 w: o2 R# [+ V* w
另外,书桌上应铺上书画毛毡或兰黑色毛呢子布。窗明几净、心静神清、不急不躁是学习楷书所必须的。
6 U ]" [3 r! R+ |7 a; |4 V书法,书法家四、如何临摹?
_3 ]; G; x# t! c中国书法家论坛
5 T3 H5 O, G8 k) ~" K( h中国书法家论坛学习任何一家书艺,最有效、最便�1�8的方法就是临摹,方法正确则事半功倍。临与摹不同,所谓临,即面对帖子照样写,分为对临和意临,对临要求越像原帖字越好,意临则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临帖的髙级状态,初学不宜。所谓摹,即勾摹和搨摹,勾摹是把纸蒙在原帖上依字勾勒笔划外沿,形成描红本然后填墨;搨摹是把纸蒙在帖字上直接摹写。根据褚楷的特点,我们选择临与摹相结合的办法,引用现代科技手段,具体方法和步骤是:
$ `% t1 U8 J3 ^3 }0 V+ n3 S- i5 |书法,书法家书法,书法家4 B+ ^& W6 e7 \% e# ^! O
1、原大勾摹。褚楷结构严整,变化丰富,初学不易,而勾摹是最笨最费力也是最见成效的办法。选用不渗不洇的熟宣蒙在帖子上用铅笔逐字勾勒外沿,形成空心字,勾勒时不能伤友笔划,也不能留缝隙。勾勒中注意点画和结字的同异,也是强化记忆的过程。勾成空心字后进行填墨摹写,可先用红墨水,再用蓝墨水,然后淡墨、浓墨填写,勾摹一张可填写至少四遍。填写要求不出格也不留缝线,力争一笔填写一划,不重复填抹(正确的姿势和执笔为前提)。所选碑帖要争取从头到尾至少勾摹一通,功夫下得实掌握的越快。
+ K7 N, l, c' V; P书法,书法家: w$ m3 S6 y$ P- k! F" `
2、搨摹。可以把碑帖原大和放大复印若干,用同样大小熟宣蒙住,四角用大头针固定,也用由淡到浓摹写的方法进行,要求一样不能出或空笔划,与点画粗细要一致,不能复笔。搨摹要体会和摹拟点画的相互承接关系和运笔动作,反复操作即能深入。书法,书法家" Y* }# V( w! d! K2 ^) o' v0 m
" Q& B. T3 ^# f/ D
3、米字格对临。把准备好的米字格玻璃压在碑帖上,与帖字居中对正,无论选用原大或放大的米字格纸,对临时都要按玻璃米格所框定的点画位置去写,这一阶段要注意把握的重点是:每个字点画的位置、长与短、粗与细、疏与密、轻与重的变化规律,体会用笔上的提按变化和细微技巧。关注用笔上的藏、露、回、顺、出、转等锋端动作。通过原大和放大米字格对临把褚遂良楷书的基本结构和用笔特点抓住,并在反复训练中寻找和掌握它的规律和特点。
4 J" ?; t! t# F8 M书法,书法家书法,书法家* r& y4 f; C& q: ]- D8 u5 l# |1 g% g$ K
4、方格对临。方格不同于米字格能确定每个字的笔画位置,虽也可以框定字的大小,但必然有一定难度,是学习中循序渐进,由初级走向髙级的过程。先选与原帖大小一致的方格纸,进行原大对临,先求大小一致,再追形似神合,这一步需要耐心和细致,更需要看一个字记一个字、看一笔记一笔,心手相应,眼手相合,固然要求越像越好。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原帖大小篇幅一样的方格纸进行通篇对临,既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也能提髙临帖兴趣,是临帖最见功力的一步,要多次重复练习才能把握好。随后进行方格放大对临,这一步的难度是放大若干倍之后线条粗细的比例把握和结构上的聚合比例的过渡,可以局部复印放大原帖字以比较差别。如果能进行整篇的放大方格通临,对于今后的创作则更有裨益。中国书法家论坛" R! w# S* X. ^! o: O
& ^( `, G/ J! J6 y! E$ D/ I5、背临。前四个步骤都属于写实临摹的方法,是原始的也是基本的,所谓书法的基本功训练过不过关,关键是写实临摹的能力,如果这一关过的好,能达到熟练准确地掌握原帖的基础上,即可进行背临训练。所谓背临即记忆背诵原帖后,抛弃原帖进行回忆临写,借以增强记忆,检验学习效果,强化临摹能力。书法,书法家; U. M7 Q" e/ o: O7 ~( _* }
5 p5 h- g& R& i+ i# o& e中国书法家论坛6、意临。意临是临摹的髙级阶段,是把自已在写实临摹中积累的、自己认为有特点、有风格、可以强化或扩大化的一亇取精去劣的训练步骤,需要有较高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作支撑,也是临摹者学问、见识、悟性支持下的对所临碑帖的理解程度的检验。意临首先要把握的是对原帖精神气息的再现,其次是把原帖的主要特点进行扩大或强调临写。既不失原帖风貌,又有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关键是这个尺度的把握,我认为宁可少一些个性,因为意临必竞也是临,也不能太强调个性而前功尽弃!书法,书法家' Y6 I* {" N6 R; t3 g
/ D; z) c/ E) _5 k7 l& Y% G5 i7 zbbs.china-shufajia.com五、怎样从临习转入创作?
: f& Y% D5 k i7 s% M书法,书法家
% {8 o0 g7 f1 O4 d" o; q: wbbs.china-shufajia.com这是学书法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即从临摹转入创作。临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创作出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书作才是目的,如果没有临摹这一基本功的训练,所谓创新便如同在沙漠上建筑大厦。反之,仅仅有临摹功力而不能转化为创作,就成为我们常说的书奴了。因此掌握和学会从临摹到创作的方法十分重要。根据笔者学书的经验,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书法,书法家& S+ n5 [" y# g# p8 N9 w+ {& j r1 i# _ m中国书法家论坛1、临创。从所临碑帖中选字集句,可以是几个字,也可是一首诗,要求完全按照碑帖上的字进行过渡性创作。实际上如同集字一样,保持原碑帖字的结构和用笔特点,只是内容上与原帖不同而已。先少字后多字,然后进行整篇文章的书写,只是要保持原帖的风格,最好是原大,如果临摹阶段做的扎实,这一过渡应该不难,这是转入创作的最低要求了。书法,书法家3 k! x/ i( B" ^ H$ o2 m7 R( n* V. p0 C& T- C; vbbs.china-shufajia.com2、扩大褚楷特点。选定一个内容后,把褚楷的基本笔法、结体,主要笔划进行扩大和强化书写,要注意保留原帖的气息,让其相对自由和活泼起来,以比例说,保持原帖风格占80%,自已理解和扩大的占20%。书法,书法家- o% q! T( I; }" Z/ L! i
书法,书法家9 y6 |( E1 F) Q k1 i
3、融会贯通。先把褚遂良楷书各帖的主要结构、笔法集中展现,另把与之相近的名碑法帖的学习成果相结合,再加上自已的性情,保持褚楷特点要占到60%,个性或借用别帖的占40%,就是非常好的贯通了。当然需要作者博学多思,需要取精去粗、去伪存真,需要综合艺术素养的支持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褚遂良楷书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褚书以永徽年的《房玄龄碑》及《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又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综合历代评论和笔者学习褚体楷书的体会,褚遂良楷书三个特点:1、端庄而秀丽。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㳺刃有余,极富变化。时而横入直出,时而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褚遂良书法特点技巧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书体大致相同,均用方笔,起笔露锋,钩等笔画的收笔直出未回锋,字画提按不明显,保持了欧、虞的书体特色。在风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书的宽绰典雅的结体特点和欧阳询楷书锋利刚劲的运笔特点。同时,将他们瘦长的字形进行了压缩。褚遂良前期的作品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但也并非照搬硬套,而是选择性的吸收创新、化为己用。
《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是其晚期的作品,两者一个峻整严饬,一个空灵飞动,在用笔上由以骨取胜的平直的二分笔转向以筋取胜的一、二分笔兼用,笔画起伏多姿,跌宕有致,曲笔兼用,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颜真卿曾请教褚遂良用笔,褚回答用笔应当像“印印泥”。用这几字来形容褚书的沉着峻拔、凝重深厚非常恰当。褚书的新规范一出,天下竞相学仿,成为一时风尚。直到武周极盛时期,虽然褚遂良人已过世,官爵也被剥夺,但其在书法上的名望不减,并以其率直骾亮的人品和遒媚飘逸的书品被后人传颂,褚遂良的唐之“广大教化主”的地位也被越来越多人肯定。
初唐书法家中,以欧阳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欧、虞两人书法,保留隋朝书风较多,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1、端庄而秀丽。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
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
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
,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
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
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
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横溢的才华,恐怕
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
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
,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
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
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
,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
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
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㳺刃有余,极富变化。
时而横入直出、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
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
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唐初四大家之一褚遂良什么书法特点?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河南阳翟(今禹县)人。官至中书令,封河南郡公,唐初四大家之一。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感叹无人谈书了。魏徵推荐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于是召为侍书。褚遂良很讲求笔法,著名的“锥画沙”就是他提出来的。他善于提笔作字,有人形容他的字是“离纸一寸”。他的字丰艳流畅,和欧、虞比较,甚有媚趣。然而其字还是很有骨力。其代表作是《雁塔圣教序》。此碑刻出后,一时从者如流,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墨迹有大字《阴符经》等。
初学书法者练习褚遂良的书法可行么?
可以的,没问题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绝大多数人和我都认为初学者要以楷书为基础,但也有人认为应从隶书学起。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頫的某些楷书碑字。
有些初学者急于练习行书、草书,由于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虽然写得“龙飞凤舞”,但没有字型的基本规矩和点划的基本功力,结果事倍功半,走了弯路。
楷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碑贴,颜、欧、柳、赵都可以,但在购买碑贴的时候尽量购买质量较好的字贴。
在选帖的基础上,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汉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毛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出帖。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你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练字姿势:
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