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藏羔羊
羊是世界屋脊牧场草原畜牧业的主体产业,是世界屋脊牧场草原分布最广、拥有数量最多的畜种。以青海省为例,该省羊的数量占牲畜总数的比例为80.38%。青藏草原牧区对藏酷羔羊进行当年育肥出栏,可以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藏酷羔羊实现当年育肥出栏,牧民养羊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可以使牧民增收。羔羊肉好吃好卖价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农牧民养羊的经济效益。藏酷羔羊能够实现当年育肥出栏,饲养过程中不必经历冷季,相应减少了冬季损耗。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有利于牧民增收。实行藏酷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商品羔羊在秋季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牲畜数量减少,便减少了对饲草料的需求。冬春季节对母羊及羔羊进行舍饲喂养,不进行放牧,便消除了牲畜冬春季节的超载过牧现象。缓解了草畜矛盾,从而保护了极度脆弱的青藏地区草原生态。
藏羔羊
青藏高原地区的草原,是季节性草原,一年当中八个月是寒冷的枯草季节;青藏高原地区的草原,又是干旱草原,草比较低矮,产草量低。仅能供牲畜暖季放牧,不能大量刈割满足越冬需求,导致冬季牲畜缺草少料和饥寒交迫。青藏高原地区的冬季,是牲畜掉膘减量的季节,也是草原最脆弱的时期。牲畜实行季节性减员,草原实行季节性禁牧,藏羔羊实行当年育肥出栏,能收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效果,是藏羔羊成功的产业化模式。
藏羔羊在当年的秋末冬初育肥出栏,牲畜实现了季节性减员,商品羊把消耗掉膘不增量的冬季回避过去,越冬的只有少数种羊与基础母羊,减少了对冬季饲草饲料及棚圈的需求。这样就降低了饲养成本,也减轻了对冬春脆弱期草场的压力。
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措施有三:第一,引入欧拉羊做父本杂交改良。第二,提早配种利用暖棚接冬羔。第三,对补饲精料政府给予补贴。
1、扬长避短发展肉用羊放弃
细毛羊细毛羊产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建国以来,根据国家纺织工业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重点发展了细毛羊。今天,化学纤维已大量替代羊毛,成了纺织工业的主原料。养羊业也以市场为导向,由以毛为主转为以肉为主,这是世界性的大趋势,青藏高原的养羊业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转型。
青藏高原的细毛羊与半细毛羊,基本上是低档低价的地毯毛,质量差价格低,缺乏竞争优势。2008年之后,中国加入WTO,对农业的保护期将结束,澳大利亚羊毛将享受零关税。质量档次较差的青藏羊毛,更加没有立足之地。及早向肉用方向转型,是未雨绸缪的明智之举。
青藏高原不宜发展的细毛羊产业,因为细毛羊产业,毛是主产品,肉是附产品。而羊是毛的载体,养细毛羊就是为了收获羊毛,商品羊为了在第二年获得剪毛,必须渡过冬季。在种公羊、基础母羊与商品羊,统统都要越冬的情况下,就扩大了越冬畜群的数量,加大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加速了草原退化沙化。
冬春是草原最脆弱的季节,所谓保护草原,实际上就是保护冬春季的草原。只有将细毛羊转型为肉羔羊,使之在当年育肥出栏。牲畜实现季节性减员,草原实行季节性禁牧,最大限度地减轻冬春季草场的压力,才能对草原生态实现有效的保护。
2、保护青藏草原生态需放弃
绒山羊青藏高原养羊业由毛向肉转型,也包括对畜种结构进行调整,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原则,进行取舍抉择,下决心放弃饲养绒山羊。
绒山羊对天然草原破坏严重,是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不仅肯光地上的青草,还掘草除根。所以,不能在草原上放牧饲养绒山羊。
欧洲各国基本上不养山羊,澳大利亚、新西兰不养山羊,美洲也不大量养山羊,连非洲也不养,亚洲的日本、韩国更不养,只有中国在天然草原上大量养绒山羊。
在生态极脆弱的青藏高原上养绒山羊,这是用长远生态利益来换取眼前的经济效益,是得不偿失的,已到了该刹车叫停的时候了。为了防止青藏草原进一步退化沙化,在青藏高原应坚决果断地放弃饲养绒山羊。
山羊不是坏东西,山羊绒更是国宝。我国是世界羊绒大国,山羊绒数量质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中国不能放弃绒山羊,不能没有绒山羊,只是不该把它错放在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是绒山羊的优势产区,政府应将这一区域明确规划布局为绒山羊主产区。
半农半牧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还有季节性放牧条件。可以采取舍饲与放牧结合的方式饲养绒山羊,既适合绒山羊的生态习性,也拓展了绒山羊的发展空间。
3、弃毛攻肉让藏羔羊肉唱主角坐正席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毛的需求越来越小,而肉的需求却越来越大,肉的市场空间比毛的市场空间广阔。
从产品附加价值的角度看,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能够生产有机食品藏羔羊肉,特色显著档次高。
肉比毛价值提升潜力大,保毛已没有价值,不如突出重点,以肉用方向为主导,进行杂交改良,让藏绵羊走一条专门化肉用羊的路子。
青藏高原的藏绵羊要提高生产性能,要进行杂交改良,顺应肉主毛从的大趋势,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需要放弃毛突出肉,让藏羔羊肉唱主角坐正席。
4、制约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的原因
制约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的因素如下:
(1)青藏高原盛草期生长暖季仅4个月左右,其他8个月都是冷季,生长季节短,加之高寒缺氧气候严酷,制约了藏羔羊的当年出栏。
(2)当地政府与牧民为追求繁殖成活率,普遍在天气温暖的清明节前后接春羔,极少接冬羔。由于有效的生长期较短,致使藏羔羊难以当年育肥出栏。
如果改接春羔为接冬羔,在春节前后利用暖棚条件接冬羔,待到清明时节,已长成半大羊。这时天已变暖,青草也已长高,在四个月的盛草期暖季里,迅速成长达到出栏标准。
(3)青藏高原缺乏种植玉米大豆精饲料的条件,离农区又太远,使用精饲料运费高增加成本,在青藏高原特色畜产品价值低,没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补饲精料得不偿失。这样,在青藏高原养肉羊没有补饲措施,完全依靠自然放牧,导致生长速度慢,无法达到当年出栏标准。
(4)青藏高原地区的藏绵羊,大多是半细毛羊和细毛羊,生长速度等肉用性能较差,这是制约藏羔羊当年出栏的品种因素。青藏高原的藏绵羊要提高生产性能,需要顺应肉主毛从的大趋势,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需要放弃毛突出肉,让藏羔羊肉唱主角坐正席。以肉用方向为主导,用欧拉羊改良提升藏绵羊的肉用性能,让藏绵羊走一条专门化肉用羊的路子。
5、用欧拉羊做种子改良提升
藏羊的肉用性能
青藏高原地区的藏绵羊,大多是半细毛羊和细毛羊,生长速度等肉用性能较差,是制约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的品种因素。由于青藏高原环境特殊,既能适应高寒缺氧严酷条件,又具有较高生长性能的牛羊品种极少。国内国外的其它优秀肉羊品种,如小尾寒羊、无角陶塞特等,都无法适应青藏地区高寒缺氧、缺草少料的严酷生态环境,都不能够持续发展,不能用来做改良藏绵羊的父本
欧拉羊是藏绵羊中的一个类型,是能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条件的肉羊品种,集中分布在甘肃省的玛曲地区和青海省的河南县,种羊资源丰富,是现成的基因库。选择欧拉羊,是因为它也是藏绵羊(也称之为“欧拉型藏羊”)。所以,它能适应青藏高原严酷的生态环境。
欧拉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优势突出。成年公羊体重75.85kg,成年母羊58.51kg。在内蒙古羔 羊当年出栏的主导品种乌珠穆沁大尾羊,成年公羊体重为74.43 kg,成年母羊58.40kg,可见二者相差无几。
我国的天然草原,内蒙古草原也好,青藏高原也好,都是季节性草原。牧草在暖季里迅速地长高,又迅速地枯黄。期间仅有短短的四个月。肉羊必须在短短的四个月内,抓住盛草期这个难得又短暂的机遇,在暖季里迅速长大上膘。
只有生长弹跳力好,爆发力强的优秀肉羊品种,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条件。内蒙古的大尾羊能够做到这一点,新疆的阿勒泰大尾羊,也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都是粗毛羊,都是专门化的肉用羊,它们都放弃了毛用,突出了肉用功能,所以实现了羔羊当年育成出栏。
欧拉羊是藏绵羊中的肉用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可以同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相媲美。它的肉用性能非常突出,这在藏绵羊中是唯一的,十分珍贵难得。以普通藏绵羊做母本,到玛曲、河南县等地引入欧拉羊做父本。采取本交自然交配方式进行杂交改良,在青藏高原也能普遍实现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
6、改“接春羔”为“接冬羔”
当地牧民为追求繁殖成活率,普遍在天气温暖的清明节前后接春羔,极少接冬羔。由于青藏高原冷季长暖季短,有效的生长期较短,加之高寒缺氧气候严酷,致使藏羔羊难以当年育肥出栏。
如果改接春羔为接冬羔,在春节前后,利用暖棚条件接冬羔,待到清明时节,已长成半大羊。这时天已变暖,青草也已长高。冬羔羊能够利用完整的盛草季节,抓住时机迅速成长,实现当年育肥出栏。初春草低矮时,羔羊刚刚出生采食量小,待羔羊长大采食量增多时,草已长高,能够承受大量采食造成的压力,羊的长大与草的长高配套和谐。
具体的配套措施包括建造越冬暖棚圈舍,为基础母羊越冬提供场所,为接冬羔创造条件。要学习借鉴内蒙古的经验,引导牧民改变接春羔的传统习惯。繁殖母羊要提早在七月份配种,保证在第二年“接冬羔”,使藏羔羊在当年能够育肥出栏。
7、藏羔羊精料补饲技术要点
藏羔羊的补饲工作也要注意阶段性特征,解决什么时候补饲的问题。母羊补饲的重点时段,是怀孕期和哺乳期。商品羊补饲的重点时段是青草期。青草期是羔羊的生长期,大约在七、八、九月份。这时冬羔也长成半大羊,正是采食量大,消化力强,生长速度快的阶段。这时气候温暖,青草茂盛,采取昼夜放牧,加之补饲精料,生长潜力大的欧拉羊,可以实现当年出栏的体重标准。
根据青藏高原草场季节性强的特点,藏羔羊的生长育肥,一定要抓住暖季,充分地利用暖季。暖季气候温暖,适合牛羊迅速生长发育。暖季是青草的生长季节,草场承载能力强,能满足牲畜大量采食的需要。草鲜嫩营养丰富,是藏羔羊生长育肥的黄金季节。育肥羊在青草生长期,除精料补饲外,还要在青草期实行昼夜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增加采食量,保证其在当年内育肥出栏。
8、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可实现三赢效果
在青藏草原牧区实行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可以实现三赢的效果:第一,羔羊当年育肥出栏,牧民养羊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可以使牧民增收;其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商品肉羊在秋季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减少了对饲草料、棚圈的需求。冬春舍饲喂养,不再进行放牧,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第三羔羊肉好吃好卖价高,提高了农牧民养羊的经济效益。
实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商品肉羊在秋季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便减少了对饲草料、棚圈的需求。冬春舍饲喂养,不再进行放牧,这样便消除了牲畜冬春季节的超载过牧现象。缓解了草畜矛盾,制止了草原的退化沙化,从而保护了极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节约了牧草,就等于节约了青藏高原上珍贵的生态资源,草原生态是青藏高原的稀缺资源,保护节约草原生态,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羔羊的生长期大约在七、八、九月份。这时冬羔也长成半大羊,正是采食量大,消化力强,生长速度快的阶段。这时气候温暖,青草茂盛,采取延长放牧时间,加之补饲精料,生长潜力大的肉用羔羊,可以实现当年出栏的体重标准。
实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能够大幅度提升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并提升肉产品价值,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提高了养羊的出栏率和商品率,也提升了羊肉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牧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能够使草原牧区畜牧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
9、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项目要争取国家支持
青藏高原是三江源头,是国家生态屏障。由于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综合影响,青藏草原面临着退化沙化威胁。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能够立竿见影的措施,有生态移民的办法。即把人从青藏高原移出来,减下来。生态移民可以在局部地区实施,如三江源地区,但不能在整个青藏高原全面推行。
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最现实的是减畜措施。牦牛藏羊既是藏民的生产资料,牧民要靠牛羊来致富增收。也是农牧民的生活资料,吃肉喝奶要靠牛羊。在青藏高原畜牧业是基础产业,不是可有可无的。青藏草原畜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在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之间找到结合点,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获得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
藏羔羊实现当年育肥出栏,减少了越冬次数,相应减少了冬季消耗,减少了活重损失,降低了对草场的压力。既保护了草原生态,也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是缩短饲养周期,加快出栏速度,需要对藏羔羊进行营养补饲。由于青藏草原草低矮产草量低,缺少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豆科牧草,这里也不具备种植玉米大豆的自然条件。因而缺乏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缺少玉米豆粕等精饲料。靠当地、靠牧民无法解决,需要国家大力支持。
藏羊在当年育肥出栏,对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效果都十分显著。其中,补饲精料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是,青藏高原不产玉米等原料,必须从内地调入。这就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青藏高原是母亲河的源头、是祖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无可替代。青藏高原地区是藏族等少数民族集居区,其社会地位也非常重要。国家要算生态账、政治账,需要用饲料来换生态。青藏地区政府要把这个项目,作为农牧业的重点工程向中央申报。只要国家能够给予牛羊短期育肥项目以饲料补贴,牛羊就能缩短饲养周期,青藏高原畜牧业就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把青藏高原和内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便利通畅的运输条件,与公共运输相比运费成本大大降低。青藏地区政府要把这个项目,作为农牧业的重点工程向中央申报。只要国家给予牛羊短期育肥饲料补贴,牛羊缩短饲养周期,青藏高原畜牧业就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细毛羊肉用性能较差,生长速度慢个头小,不能直接用来育肥做肉羊。只有转型饲养肉用性能好的品种,才能实现当年育肥出栏。欧拉羊生长速度快,早期生长更快,而且爆发力强,可以同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相媲美。这在藏绵羊中是唯一的,十分珍贵难得。欧拉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优秀肉羊品种。是能适应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用来进行肉用方向的杂交改良是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
1、欧拉羊是肉用改良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
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讲,青藏高原地区不宜饲养周期较长的细毛羊,因为细毛羊为了在第二年获得剪毛,必须渡过漫长的冬季。这样就增大了越冬畜群数量,加大了冬春草场的压力。青藏地区需要根据草原的季节性特点来调整结构,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山羊调整到绵羊上来,将细毛羊转型到肉用羊上来。并采取措施让藏区肉羔羊实现当年育肥出栏。
藏羔羊
从经济效益角度讲,由于化学纤维对羊毛的替代作用不断加大,市场需求大大减少。还由于国际市场澳毛对国产羊毛的冲击,导致羊毛羊绒市场价格低迷,这种趋势正在不断加深。养羊业是青藏草原畜牧业的主体,藏系羊约占牲畜总数的70%以上,是青藏草原分布最广、拥有数量最多的畜种。应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变化由毛向肉转型,把山羊调整到绵羊上来,将细毛羊转型到肉用羊上来。青藏高原养羊业由毛向肉转型,从毛用转到肉用上来,存在一个品种选择问题。因为,国外的优秀肉羊品种如无角多赛特、萨福克等。国内的良种肉羊如乌珠穆沁、阿拉泰大尾羊、小尾寒羊等。在青藏高原都水土不服都难以适应,几乎无法在青藏高原立足生存,不能扎根无法持续发展。而青藏高原地区的细毛羊肉用性能较差,由于不能实现当年育肥出栏。不宜直接用来做肉羊进行快速育肥。
我国六大牧区草原,都具有季节性特征,牧草在暖季里迅速地长高,进入冷季又迅速地枯黄,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缺草少料的寒冷冬季。只有那些生长快弹跳力好,爆发力强的优秀肉羊品种,才能适应季节性生长的要求。内蒙古的大尾羊能够做到这一点,青藏高原的欧拉羊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们都能够在短短的四个月内,抓住盛草期这个难得又短暂的机遇,在暖季里迅速长大上膘,实现当年育肥出栏。
欧拉羊是藏绵羊中的肉用羊,体格高大,四肢硕长,腰背宽平,成年的欧拉羊像牛犊子一般大小,从远处遥望欧拉羊群,还以为是牛群。欧拉羊生长速度快,早期生长更快,而且爆发力强,可以同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相媲美。欧拉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优势突出。成年公羊体重75.85kg,成年母羊58.51kg。在内蒙古羔 羊当年出栏的主导品种乌珠穆沁大尾羊,成年公羊体重为74.43 kg,成年母羊58.40kg,可见二者相差无几。
青海省贵南县充分挖掘利用本土良种欧拉种羊的带动作用,今年引进欧拉型种公羊300只,应用羔羊育肥技术发展肉羊产业,推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生产。吉贝是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森多乡的牧户,他看到现在羔羊肉比较值钱,就引入青藏高原上的欧拉羊做父本,以普通藏绵羊做母本,将自己家的细毛羊改良成了肉用羊,10月18日,藏羔羊总共出栏32只公羔。其中最大的羔羊为84市斤,平均毛重为63.75市斤/只。增重效果显著,对牧民的增收效果也非常突出。
2、甘南州玛曲县欧拉乡是欧拉羊的故乡
欧拉羊肉用性能非常突出,这在藏绵羊中是唯一的,是肉用羊当中的佼佼者。欧拉羊是土生土长的藏系羊,是藏绵羊中的一个亚型,祖祖辈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自然没有丝毫问题。十分珍贵难得。欧拉羊是青藏地区本土化的优秀肉羊品种,集中分布在甘肃省的玛曲地区,青海省的河南县、泽库县和久治县也数量众多。欧拉羊种羊资源丰富,是现成的基因库。是进行肉用方向杂交改良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
藏羔羊实现了当年育肥出栏,青藏草原的牲畜就能够实现‘季节性减员’,青藏草原就实现了‘季节性休牧’,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态就能够得到保护。青藏高原将细毛羊转型为肉羔羊,迫切需要一个对青藏高原适应性强,同时肉用性能好的肉羊品种。欧拉羊这个优秀的藏系肉羊品种,能够确保可以实现当年育肥出栏,能够让老羊肉变成羔羊肉,能够使产品能够更值钱,让牧民能够在减畜的同时实现增收。
由于青藏地区的细毛羊的肉用性能较差,生长速度慢个头小,不能直接用来育肥做肉羊。只有转型饲养肉用性能好的品种,才能实现当年育肥出栏。出路是在青藏高原地区选择本土化的优秀肉羊品种,欧拉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藏系肉羊,能适应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用来进行肉用方向的杂交改良是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
青藏高原养羊业由毛向肉转型,从毛转到肉上来,需要有一个及适应青藏高原严酷环境,又有较高肉用性能的肉羊品种。这个肉羊品种非欧拉羊莫属,欧拉羊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国外的优秀肉羊品种如无角多赛特、萨福克等,国内的良种肉羊如乌珠穆沁、阿拉泰大尾羊、小尾寒羊等,在青藏高原都水土不服都难以适应,几乎无法在青藏高原立足生存,不能扎根无法持续发展。
欧拉羊是藏绵羊中的肉用羊,体格高大,四肢硕长,腰背宽平,成年的欧拉羊像牛犊子一般大小,从远处遥望欧拉羊群,还以为是牛群。欧拉羊生长速度快,早期生长更快,而且爆发力强,可以同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相媲美。欧拉羊是青藏地区的宝贵资源,它对青藏草原畜牧业发展作用重大。欧拉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优势突出。成年公羊体重75.85kg,成年母羊58.51kg。在内蒙古羔 羊当年出栏的主导品种乌珠穆沁大尾羊,成年公羊体重为74.43 kg,成年母羊58.40kg,可见二者相差无几。
欧拉羊肉用性能非常突出,这在藏绵羊中是唯一的,十分珍贵难得。欧拉羊是土生土长的藏系羊,是藏绵羊中的一个亚型,祖祖辈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自然没有丝毫问题。欧拉羊集中分布在甘肃省的玛曲地区,也存在与青海省的河南县、泽库县和久治县。
甘南州玛曲县欧拉乡是‘欧拉羊’的故乡,现在欧拉乡正在全力以赴发展欧拉羊,到不适合养殖繁育欧拉羊的那些乡镇去购买欧拉羊,把政协欧拉羊调整到了本乡来。经过这样的结构优化,欧拉乡形成了以欧拉羊为重点的饲养结构,成为在全国举足轻重的欧拉羊之乡。玛曲县欧拉乡是中心地带,欧拉乡的举措对青藏高原调整饲养结构,保护青藏草原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全局性意义。
藏羔羊补饲精料
让藏羔羊实现当年育肥出栏,需要改变接春羔的传统习惯。繁殖母羊必须提早在七月份实施配种,并为实施接冬羔建造暖棚圈舍,保证在第二年能够顺利接冬羔。母羊提早配种在春节前后生产的冬羔,在暖棚里饲喂到清明时节,已长成半大羊(而春羔这时才刚刚出生)。此时天已变暖,青草也已长高,在四个月左右的盛草期暖季里,在对冬羔羊实施精料补饲的条件下,欧拉羔羊迅速成长实现当年育肥出栏。青藏高原地区是季节性草原,冷季漫长而持久,一年当中八个月是寒冷的枯草季节,几乎占全年的三分之二,是草原最脆弱的季节。过冬牲畜在严寒少氧缺草少料的情况下,不仅不能生长增重,还要消耗掉膘,勉强维持生命,完成从夏壮秋肥到冬瘦春弱的循环。青藏高原地区还是干旱草原,草比较低矮,产草量低,仅能供牲畜暖季放牧,不能刈割满足越冬需求,导致冬季牲畜缺草少料和饥寒交迫。冬季是青藏草原最脆弱的时期,也是牲畜掉膘减量的季节,这是青藏草原畜牧业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青藏高原地区在畜牧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采取趋利避害的策略,要针对冬季的严寒缺氧和缺草少料,对牲畜进行季节性减员。
在牧区畜种结构中,肉羔羊是可以实行季节性减员的畜种,能够把那个消耗掉膘不增重的冬季躲过去。肉羔羊在当年育肥出栏,最大限度地减轻冬春草场的压力,减少冬春牲畜季节性掉膘,降低消耗减轻经济损失。所以,在青藏高原地区应把发展肉羔羊作为重点,并强力引导实现当年育肥出栏。对肉羔羊实行季节性减员,秋末冬初商品羊全部出栏,过冬的只有少数基础母畜种畜,减少了冬季对草料棚圈的需求,也减轻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初春草原产草量低,但羔羊尚小采食少,待羔羊长大采食量增多时,草已长高,羊的长大与草的长高配套一致。
但是,如果没有暖棚,就不能接冬羔,只能等待气候暖和之后接晚春羔,由于产羔的时候已是暖季,在青草期的前段时间里,羊羔正处在哺乳期,就是说它们正处在吃奶的生命阶段,他们还小,尚不能吃草,只能靠吃奶来生存。但是,季节不等待它,等到它度过了哺乳期,等到它已经可以大量采食青草了,这时候青藏草原暖季的青草期差不多已经过半了。
春季出生较晚的羔羊,它们只能利用青草期后半截时间。它们仅能利用两个月左右的青草期,冷季就不客气的到来了,草就开始枯黄了,大雪也呼啸而至,把青藏草原严严地加以覆盖。这些羔羊还没有长大成年,与它们的前辈相比,体重轻,体质弱,在高寒缺氧严酷的环境中,在缺草少料营养缺乏的条件下,等待它们的是冬困春乏死亡的命运。即使勉强能够活过来的,也会成为残羊,日后很难成长生长发育。
实现羔羊当年育肥出栏,要改变接春羔的传统习惯,繁殖母羊要提早在七月份配种,保证第二年接冬羔。为实现接冬羔,要建造越冬暖棚圈舍,暖棚既是基础母羊越冬提供场所,也为接冬羔创造了的有利的物质条件。暖棚是接冬羔的必备的物质条件,有了暖棚,牧民才能够接冬羔,没有暖棚,就无法接冬羔。就能够让牦牛藏羊快速育肥,缩短出栏时间。
发展青藏草原畜牧业,建设暖棚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有了暖棚牧民就能转变饲养方式,就能够提前配种提早产羔。春节前后生产的冬羔,待到清明时节,已长成半大羊(而春羔这时才刚刚出生)。此时天已变暖,青草也已长高,在四、五个月的盛草期暖季里,冬羔羊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成长,在当年内达到育肥出栏标准。
2009年11月12日,头版头条报道,西藏农牧部门正在积极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在农业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高寒牧区牲畜棚圈建设》、等重点项目的规划调研和编制工作,并加大了项目前期工作力度。西藏畜牧业发展把《高寒牧区牲畜棚圈建设》列为重点工程来实施是高瞻远瞩,抓的是关键是要害,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藏羔羊盛草期采食牧草
青藏草原的季节性强,暖季是盛草期,是青藏草原畜牧业的黄金时期,因此,要充分地利用暖季,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盛草期。由于这段时间十分珍贵,所以要采取技术措施,让母羊提早在七月份配种,提前在冬季产羔。使羊羔度过哺乳期之后,在其采食利用青草的能力强的时候,正好与牧草返青期相吻合衔接,这时候羔羊正处在生长的旺盛期,青藏草原的牧草也处在盛草期。尽量使羊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完整的青草季节。1、在暖季盛草期实行昼夜放牧
青草期是青藏草原畜牧业大展身手的时候,才是大干快上的时候。但暖季稍纵即逝,实效性极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时候要趁着青草茂盛,抓住牧草的数量多质量好的有利时机。趁着青藏高原氧气充足(青藏高原夏季比冬季氧气含量增加30%),趁着气候温暖适宜有利于牲畜生长。
藏羔羊在夏秋盛草季节具有‘见青草即肥’的特性。根据青藏高原草场季节性强的特点,藏酷羔的生长育肥,一定要抓住暖季,充分地利用暖季。暖季气候温暖,适合羔羊迅速生长发育。暖季是青藏草场牧草的生长季节,暖季牧草生长旺盛,产草数量多。牧草质量好,草场承载能力强,能满足牲畜大量采食的需要。
此时,草鲜嫩营养丰富,是藏羔羊生长育肥的黄金季节。在青草生长期,延长放牧时间,将放牧时间增加到 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放牧。对育肥牦牛除精料补饲外,并实行昼夜放牧,增加采食量,实行强度育肥,保证其在二年内育肥出栏。
2、补饲精料促进当年育肥出栏
青藏草原草种结构不均衡,缺少富含蛋白质的豆科牧草,同时能量也不足。为实现当年育肥出栏,在青草期实施强度放牧的同时,对藏羔羊还要补饲精料,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以营养舔砖形式对藏羔羊进行精料补饲效果较好,其中既包括了食盐、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微量营养物质,也包含了膨化尿素和糊化玉米等营养成分。膨化尿素有针对性地廉价地解决了蛋白营养缺乏问题,糊化玉米提高能量饲料使用效果问题。
1、保护青藏地区草原生态需要减畜
藏羔羊
增加草原碳汇需要对草原进行保护建设,青藏草原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她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主体。青藏高原是三江源头,是世界屋脊,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是世界气候变暖的风向标。因此,对青藏草原的保护建设更为重要,意义更为重大。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草原退化问题也很严重,青藏草原问题更为突出。保护建设草原,就要让草原休养生息,就需要采取减畜措施,给草原减负,通过人为干预,实现草畜生态平衡。当前,青藏草原超负荷的承载了大量牲畜,特别是养了一些‘不可以养’的牲畜,比如说绒山羊。也养了一些‘不值得养’的牲畜,比如说半细毛羊。这些牲畜从经济角度来说价值低,从生态角度说是得不偿失的。
青藏草原与国内外其他草原不同,由于气候寒冷海拔高,更具有极端的脆弱性,对全球气候变化更为敏感。青藏高寒草原区土壤发育年轻,由于高原地面上气候干寒,土体中微生物活动程度低弱,有机质分解缓慢,因而土层浅薄,砾砂化严重。生长在青藏高寒草原上的植被,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较少,每平方米草种不超过15种。因受到气候条件的抑制,植株大多矮小,干物质产量低,植被覆盖度差。
对青藏草原保护建设,需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青藏牧区畜牧业是放牧型畜牧业,对草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不能为了发展畜牧业而废弃草原,也不能为了保护草原放弃畜牧业。必须把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的生计结合起来,要在草与畜之间找到平衡点,要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就目前的情况,必须痛下决心实行减畜,让草原实现减负,才能化解草畜矛盾,才能实现草原生态的平衡。保护青藏草原,减畜是突破口。根据有关部门监测结果,青藏草原同全国草原一样,家畜超载三分之一以上,需要裁减的牲畜数量多,而且任务重。
在青藏草原实施减畜,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科学减畜,什么是科学减畜?就是在减畜的过程中调结构,借助减畜机会优化畜牧结构。在青藏草原上,藏系羊约占牲畜总数的80%以上(青海省羊的比例为80.38%,),羊是青藏草原畜牧业的主体产业,是青藏草原分布最广、拥有数量最多的畜种,在青藏高原实施减畜,养羊业首当其冲。
2、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能够实现减畜
在青藏草原上,藏系羊约占牲畜总数的70%以上。羊是青藏草原分布最广的畜种,是青藏草原拥有数量最多的畜种。因此,羊也是青藏草原减畜的重点对象。藏羔羊实现了当年育肥出栏,青藏草原牲畜就能够实现‘季节性减员’,青藏草原就实现了‘季节性休牧’,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态就能够得到保护。藏羔羊实现当年育肥出栏,牧民养羊的出栏率与商品率提高了。还能够让老羊肉变成羔羊肉,使羊肉产品更值钱。羔羊肉好吃好卖价高,让牧民能够在减畜的同时实现增收。
青藏地区畜牧业发展,需要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既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又兼顾农牧民增收。青藏草原牧区对藏羔羊进行当年育肥出栏,可以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藏羔羊实现当年育肥出栏,牧民养羊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可以使牧民增收。羔羊肉好吃好卖价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农牧民养羊的经济效益。
在青藏高原地区,冬季天寒地冻,又缺草少料,藏羊每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都要大量损失活重。越冬的次数越多,损失的活重数量越大。藏羊能够实现当年出栏,饲养过程中不必经历冷季,相应减少了冬季损耗。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有利于牧民增收。
实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商品肉羊在秋季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牲畜数量减少,便减少了对饲草料的需求。冬春季节对母羊及羔羊进行舍饲喂养,不进行放牧,便消除了牲畜冬春季节的超载过牧现象。缓解了草畜矛盾,从而保护了极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不宜发展的细毛羊产业,因为细毛羊产业,毛是主产品,肉是附产品。而‘羊’是‘毛’的载体,养细毛羊就是为了收获羊毛,商品羊为了在第二年获得剪毛,必须渡过冬季。在种公羊、基础母羊与商品羊,统统都要越冬的情况下,就扩大了越冬畜群的数量,加大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加速了草原退化沙化。
冬春是草原最脆弱的季节,所谓保护草原,实际上就是保护冬春季的草原。只有将细毛羊转型为肉羔羊,使之在当年育肥出栏。这样,牲畜就实现了季节性减员,草原也实现了季节性禁牧,最大限度地减轻冬春季草场的压力,对草原生态实现有效的保护。
在青藏牧区实行藏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可以实现三赢的效果:第一,羔羊当年育肥出栏,牧民养羊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可以使牧民增收;其二,商品羔羊在当年秋季育肥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牲畜数量减少,减少了对饲草料的需求。冬春季节对母羊及羔羊进行舍饲喂养,不进行放牧,便消除了牲畜冬春季节的超载过牧现象。这样就缓解了草畜矛盾,从而保护了极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第三,羔羊肉好吃好卖价高,提高了农牧民养羊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