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村镇驻地仲村,春秋时期属鲁国卞邑;
西汉初期属桓宣县;
三国时期属南武阳县;南朝宋时,改为武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并入费县。
1945年10月至1952年3月属蒙山县一区。蒙山县撤销后属平邑县。[1]
位置境域仲村镇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仲由、原宪的故里,地处平邑县城西北10公里,位于临沂、济宁、泰安三市交界处,东接保太镇,西邻泗水县泉林镇、新泰市放城镇,北依武台镇,南靠平邑街道,辖区共有40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
仲村镇
面积118平方公里,党支部77个,党员2721人。仲村镇是鲁南地区历史上“平、仲、梁、冶”四大文明古镇之一,素有“平邑县工业重镇”之称,工业种类齐全,形成了以棉纺手套产业为支柱,家具加工、机械、饲料、肉类、果品、煎饼加工等骨干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中国劳保手套名镇”,山东省省级“棉纺手套特色产业镇”,是山东省省级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省级手套文创特色小镇。全镇人民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工业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棉纺手套、纸箱包装、生物制品、机械制造、畜产品加工、果品蔬菜加工、矿产品加工、五香煎饼、家具制造及植物油加工等十大骨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7家,年实现产值10亿元,销售收入9.8亿元,利税1亿元。拥有棉纱生产线60条,劳保手套加工业户500家,手套织机10000余台,年加工各类劳保手套10亿副,是中国江北最大的劳保手套集散地,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深受用户好评。劳保手套、机械制造、地毯家俱、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已形成1.5万亩土豆、2万亩大蒜、5000亩黄烟、2万亩林果、年出栏800万只肉鸡肉鸭商品兔等六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被临沂市人民政府列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仲村镇是山东省政府批准的中心镇之一,建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驻地人口达到2.6万人。行政机构设置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产值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0.04亿元,财政收入10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元,是平邑县经济强镇、临沂市50强乡镇、山东省百新乡镇之一。
仲村镇
农业通过多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已形成了葡萄、桑蚕、蔬菜、黄烟、板栗、莲藕、蛋鸡、商品兔等种养殖专业优势。全镇已建成葡萄基地3000亩,桑蚕基地2800亩,蔬菜种植19000亩,莲藕3000亩,板栗4000亩,黄烟3600亩,科技示范基地800亩,大棚蘑菇700亩。同时,发展特色养殖场23处,年存栏蛋鸡120万只,商品兔30万只,生猪2万头。2001年,全镇有37个村成为特种种养专业村,有54个村达到小康标准村。
工业仲村镇工业门类齐全,素有“平邑县工业重镇”之称,建有一条长约10公里的商业街和功能齐全的商贸园区、专业批发市场。个体私营经济已达到户有主营项目、村有骨干品种,形成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全镇已形成纸箱包装、生物制品、手套加工、机械加工、肉类加工、果品加工、煎饼加工、酿酒、化工及植物油加工等十大骨干行业。去年以来,仲村镇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先后吸引利用镇外资金3868万元,新增生物制品,花生油加工,棉纺加工等13个项目,新增从业人员1500人,全镇从业人员达到2.3万人。招商引资活动的开展,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2001年,镇驻地拆迁面积1.5万平方米,新建面积2万平方米,新增驻地人口3000人,有10个村建成了高标准连片小康住房楼,有56个村实施了新村规划。
仲村镇
基础设施全镇已建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驻地人口4.1万人,集美化、绿化、亮化为一体。自来水、电力、公路、电讯、有线光缆实现了村村通。拥有职业中学1处,普通中学1处,中心卫生院2处,联合诊所51处,35千伏变电所一处,其他基础设施也配套齐全。镇内邮政、电信、金融、交通、司法、法庭等机构设置齐全,治安状况优良。
文物古迹仲子祠
仲村原有仲子祠,今已废。仲子故里碑立于仲村小学,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费县知县公欣慕立。碑身正面原刻“仲子故里”四字,现尚存“仲子故”三字。另据清光绪《费县志》载:明天启元年(1621年),知县阎国脉立仲子故里碑于阳,时阳为驿路所经之地,意欲世人知晓。亦说仲子故里碑原立于仲村,康熙年间始移置阳。天启碑今
仲村镇
已失落。原子思墓
南屯村之东北1.5公里处南武阳故城亦称原宪城。清光绪《费县志》称:“原宪城北数里许,王家武阳西岭有所谓擂鼓台,非台也。周围砌以石,为古墓形制,所谓原子思墓。”今尚无确考。
明代木雕彩绘关公像
原供于仲村镇驿头村内。数百年间,当地群众对其顶礼膜拜,奉若神明。1980年夏,收藏至县博物馆保存。关公像为檀木质,高1.1米,宽0.54米,坐立,双手扶于股上,头戴武士冠,身穿重彩龙凤衣,浓眉大眼,红光满面,须长过胸,神采奕奕。有重要文化艺术价值。
东城子古文化遗址
位于仲村镇东城子村河北岸,三面小溪环绕,溪内泉水淙淙,岸边竹苇繁茂。遗址系长方型,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高出地面3米,为泥土堆积而成,土中多瓦砾、草木灰、蛤蜊、蜗牛壳、人兽骨、鹿角、朽木之物,曾出土过各种土陶器、铜箭头、铜币等。解放后,由于大量用土,遗迹从东端起已经损失三分之一余。有待文物部门给予妥善保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将是历史一大损失。
特产美食黄金丰水梨
仲村镇千亩黄金丰水梨园位于镇驻地以南2公里处,面积1500亩,共栽植梨树近50万株,年产黄金丰水梨500万公斤。
黄金丰水梨是我镇从日本引进的优良新品种,生长势强,果实大,近圆形,果形端正,平均单果重480g,大果800克。果皮为金黄色,呈透明状,外观漂亮。果肉雪白,如水晶般晶莹剔透,享有“水晶梨”之美誉。果核小,可食率95%以上;肉质细嫩化渣、爽脆,果汁丰沛。味纯甜而具香气,糖度达14.7度,品质上等。该梨适应性强,一般在9月中上旬成熟。是当前最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梨品种之一。由于其绝佳的内在品质,结果早,丰产,稳产,市场售价较高,因此,其发展前景广阔。该梨多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仲村镇是黄金丰水梨之乡,欢迎广大客户前往采购品尝。
仲村煎饼
仲村镇小米煎饼曾以向清朝皇宫进贡而闻名。主要是用沂蒙小米、高梁、大豆为原料,手工烙制而成,该产品营养丰富,酥脆可口,香甜适中,余味无穷,是沂蒙山区闻名土特产之一。主要产品有小米煎饼、绿豆煎饼、高粱煎饼、花生煎饼、大麦煎饼、大豆煎饼、荞麦煎饼、珍珠米煎饼、芹菜煎饼、薯干煎饼、五香煎饼、枸杞子煎饼、香米煎饼、胡萝卜煎饼、红小豆煎饼等。“农家乐”煎饼被第三届蒙山长寿节组委会评为土特产银奖。1982年以来,以传统加工工艺和现代营养学配方,佐以保健微量元素,先后开发出椿芽煎饼、五香煎饼、绿豆煎饼、珍珠米煎饼、枸杞子煎饼、香米煎饼、胡萝卜煎饼等20多个品种,并注册了“华颐”牌商标。仲村小米煎饼年加工量20万公斤,产品销往临沂、济南、广州、上海、浙江、南京、江西等地,并开展对外邮购业务,是消费者所喜爱的营养保健佳品。
仲子(公元前542年~前481年),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鲁国卞之野人(今仲村),孔门72贤之一。性格爽直勇敢,喜闻过,事亲至孝,有为母百里负米的故事,被元朝郭居敬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子路是孔门弟子中的重要人物,《论语》中关于他的记载多达38处。从唐朝起,子路作为先贤中的“十哲”之一,在曲阜孔庙配享孔子。子路初遇孔子时很不礼貌,但孔子发现他是可造之才,于是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子路被感化,拜孔子为师,学到很多为政治国的道理,成为孔子最有政治才干的弟子。子路曾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要先给百姓带头,而且永远不要懈怠。秉承老师这一教导,子路从政兢兢业业,取得很好的成绩。
原宪,字子思,春秋时期鲁国人,孔门72贤之一,故里在今仲村镇南屯(原名原宪屯)。他倡导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并主张无才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