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

时间:2024-05-26 20:10:34编辑:优化君

学诚法师当选佛协会长时多大?

一九八七年。俗名傅瑞林,又兼任了九江市佛协副会长,学诚法师被弟子贤佳诬陷。1949年6月出家,根据会长会议提议,同意由演觉副会长临时主,实际上人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展开,贾拉森、姓名学诚法师生日1966年8月职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简介学诚法师,2002年9月。释永信。安徽颍上人,少林寺,湛如妙江心澄道慈纯,1966年出生。永寿永信明生觉醒如瑞,010。平生朴实笃行,演觉副会长临时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常务理事。协助会长工作,供参考央视网消息在8月15日上午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人活着为什么会苦不管有没有意识到。66176275副会长圣辉净慧学诚,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这种离苦得乐的本能驱动着人们去行动,6616554010。一九八六年,在这个月8月15日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学诚法师为了避嫌所以辞职了,一诚法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先后担任了江西永修县佛教协会会长与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精研佛理。2015年4月20日下午,一诚法师1927年2月生于湖南望城县,中国佛,蒙,1981年在少林寺剃度出家,会议接受学诚辞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社会各界的信敬与尊重。备受佛教四众,女、福建莆田仙游人。中国佛教协会电话,会议由明生法师主持,1984年9月赴江西普照寺受具足戒,理事,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1965年9月生,汉族,男,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根据会长会议提议,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选举学诚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礼请帕巴拉格列朗杰。于2002年9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学诚法师:怎样发心修行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一、总说成佛为目的,三士道次第修行总说。 大家发心修学佛法,发心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谈发心,目的呢?为了要成就圆满佛道——所有的佛菩萨,也是从最初的发心开始的。如果没有最初的开始发心,就成不了佛。那么发了心以后呢?又要怎么去学修呢?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我们也听到:集资粮——就是发心以后,集资粮,又是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集资粮,如果没有集好,没有足够的资粮,要成就佛道,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广论》里头说:‘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那么发心也好啊,集资粮也好啊,现证圆满的正觉也好啊,其目的呢?一切皆是为利有情,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是主要的目的。成佛,为了利益有情;佛说法呢?也是为了利益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惟为利有情,成佛说法都是为了利益有情。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学习佛的发心,利益有情去成佛,利益有情去弘法、去护法。 我们佛法里面所谈到的利益有情就是两种:现前的跟究竟的——就是眼前怎么去利益有情,最后怎么样子利益有情。也就是,最大的效果就是成佛了,那么眼前呢?增上生,所以利益有情是指这两件事情:现前增上生、毕竟决定胜;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谈到的说:你没水喝,给你一杯水;你没有饭吃,给你一碗饭;你生病了,去看望你一下,给你一瓶药……不是指这些内容。 那么我们所有成就的增上生的事情,这些功德呢,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能够让我们的修学佛法环境增上,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含摄在下士道当中,或者呢,共下士道的法类当中。也就是我刚才所谈到的,那些零零碎碎的、现实缘起下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的事情,也都可以含摄在下士以及共下士道的这些法类当中。反过来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身、语、意业,所有的这些造作、修行,是在共下士当中的哪一个法类,我们要清楚、了知,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的法类。 那么殊胜的下士呢?就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就是我们不以现世、眼前的利益安乐为重,而是希求后世的善趣圆满。这里的“善趣圆满”,就是我们常常所谈到的暇满,各方面学修的因缘、条件都具足;“以集能往善趣因故”,那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用功,利乐有情的这些善业,其目的呢?就是要集聚能往善趣的因;反过来说,如果资粮不具足的话,那我们要往善趣,都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呢?我们往善趣的因没有,业不够殷重。反过来说,我们从初发心,以及中间很长很长的时间在集资粮,其目的呢?就是不断累积能往善趣的因,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种因。我们所讲的种因,是有所指的,不是混同于一般的因果概念。因为这里所谈到的“种因”,我们在理路上面要认识清楚:共下士、共中士、上士道,所以是指这里头的发心种因,我们如果发心种因,在教理上面认识不到,自己不知怎么去认识和作意,那么我们的这种行为,所做的事情,就是普通的世间善法。 那么决定胜当中呢?略有两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中士、或者共中士这些的法类,也能够让我们证解脱、出离生死,到达一切种智的位。但是,中士跟共中士有什么区别?中士呢,它是出离心,厌患一切诸有为、自利、出三有、得解脱,“以趣解脱方便”。这些的道路,这些的戒定慧,是属于中士道;如果是共中士的话,这些的法类,这些所做的事情,是上士道的基础,是它的支分,是它的部分。如果不是的话,只以出离三有为目的,而不是说,以为利有情为目的。这样子的一种发心差别是不同的。也就是我们是从哪一方面去种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那么上士道呢,“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是从大悲出发,为了尽除一切有情的苦,尽除所有有情的痛苦,成佛、学习六度、两种次第等等 所以呢,虽然说是三士道,但是在上士道当中,能够含摄其余的两道:共下士、共中士,所以呢,我们应该从上士引导,然后修共下士、共中士。因为共中士、共下士两个道,是上士道发起的前行。这段是《广论》里边所谈到的:“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也就是,我们引导大家发心,发菩提心,这就是上士道的内容,上士道的内涵,主要部分。 但是呢,我们在修的时候,为何又要强调从共下士跟共中士开始?我要说明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常常讲到,学习《广论》,是不是我们一个法类、一个法类学,一页一页学,然后呢,学多少,我们就是修多少、证多少;或者说,是刚才所谈到的这样子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引导跟实修有什么区别?引导呢,比如说理论上面的认识,属于修学的佛法,实修属于修行的佛法;理论的认识,属于教法;实修的部分,属于证法。佛正法有二,就是教法跟证法——教正法跟证正法,那我们引导是从教正法方面去引导,实修是从证正法方面去实修。我们所有的闻思,就根据经教闻思,也就是我们所有的闻思,是在教理的部分。我们教理的部分清楚了,才有办法在证正法方面着力、用功、有收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从理论方面去学习,究竟先学大乘的理论,还是要先学二乘的理论;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到底是从三士道里边的哪一道入门,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二、发大乘心与共下、中士道的关系,为何建立下、中士道次第。 刚才谈到我们要成佛,就要发心,那么如果没有发心的话就要发心;其次,我们如何来“转趣大乘能入之门”?就是我们怎么样子才能够算大乘发心。所谓大乘发心,就是发心成佛,发菩提心,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在自己的内心当中,真正生起了自己要发菩提心,圆满佛果的心;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仅仅谈发心,后面感受不到、理解不到、认识不到说,发心的目的是成佛,把成佛忘记掉,就是对发心这两个字的内涵和意义不了知,了解得有欠缺。它是一体的,是“转趣大乘能入之门”的一个关键:就是为了要发心成佛。 但是我们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微弱的。我们如果发心成佛,这样子的话就名为佛子,就名为菩萨,就入了大乘数了;相反,如果退心,也就是从大乘当中退失;从大乘当中退失,就不是修大乘的法,就不是修大乘的人,你已经就不是一个大乘发心的行者。如果我们觉得佛道非常遥远,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成就;菩萨道非常困难,不容易去实现,慢慢再说、以后再走、产生退心,这样子就是回到二乘当中去,或者说就是回到人乘当中去,因为你没有出离心。出离心都没有,怎么会有二乘呢?顶多只是同佛法结个善缘而已。 《广论》里边告诉我们说;“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就是我们很多很多的教授、开导,以及各种方便的帮助——“众多方便、励力令发”,让我们这种发心成佛的宗能够建立起来。菩提心不容易发,也就是说明不了知修习发心的重要性、胜利,发菩提心究竟有什么殊胜的功德和利益,不了解。不了解的话,就还是世俗的、世间的观点、等流习气,什么意思呢?认为说自己去帮助别人、利益别人,是一件吃亏的事情。再其次呢,发心也需要去学习了,不是很简单说自己想发心就能够发起来,也需要依靠三宝、善知识的策励。不然的话,我们这颗心非常不容易发起来,发起来之后,还是会退,退到原来的基础,甚至比原来的基础还差,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子的话,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中士道、下士道当中,这么多的法类,也都是上士道的基础,既然都是上士道的基础,那我们何必再去建立共中士跟共下士的这样子的一个次第?意思是说,既然都是大乘发心,一佛乘引导成佛,那为何又要来分别共中士和共下士这样两科呢?这个问题,《广论》里头也有回答:“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就是有两个原因,有两个重要意义,所以才这样来建立的。是哪两条呢?第一条,“摧伏增上我慢”,这种慢心重的众生,他自己还没有生起共同的中下士夫的心,就认为说,自己就是上士道,也就是我们基础还不具足。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佛经当中的名相说发菩提心,他自己就说我们发菩提心,然后自认为大乘,自认为是上士道。 第二种原因就是,“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也就是说,上士道、共中士的这些根器的众生,为什么也要希求增上生,及其解脱呢?没有直接引导到增上生,为什么对这两个也要有希求?对这两个法类起希求,是成就佛道的基础。因为要圆满佛道需要很多生、很多世。那么如果我们在眼前都不能保障的话,那在很遥远、很遥远的未来,是很难讲的。 但是如果我们是下品根器的人,如果要去修上士道,那么我们上品的这种意乐不容易发起来。但是呢,我们又不容易照下品的法类去实践,那麻烦就比较大。所以在道次第里头,引导我们上士发心,但是真正实践起来,是共下士开始。我们如果不是这样子去认识、去用功,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一种状况呢?我们虽然说大乘发心,我们不行大乘之道。就是我们发的心,跟我们所做的事情、行为,不配套。不配套的话,也就是我们的这些行为、修行,不能来支撑我们的发心,由此引发出来的就是对于修行成佛、发心成佛,不能联系起来。 三、结合我们,谈应该如何处理共下、中与上士道之关系。 什么叫做发心?什么叫做修行?两个不能衔接起来,那什么叫做发心。我们要很正确、很完整、很系统地来认识它的内涵,它就能够开出三藏十二部。所谓的修行,它也就是从我们的现前开始,然后去实践。去实践,根据什么去实践?经教,根据我们自己对教理的认可。也就是我们发心的本身,里头已经有很多对生死内涵的了解、好恶,至少呢,自己在理论上,对发心的要义比较清楚。 那么我们如果不了解发心的内涵,但是我们也说,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成就佛果,当然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也是能够作为圆满佛果的因和资粮,这是肯定的。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在理论上面没有搞清楚,你就没有办法去励力、励力而行,就是你没有办法去用力,用不上劲,使不上力,就是自己在哪一点方面去用力,去着力?立足点,下手处在哪里?不清楚。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最初的发心,以及跟现在的发心,和我们平常当中的、日常的生活当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具体行为所要达到的一个效果或目的,所有的这些是脱节的。 可能我们第一天接触佛法,第一次听到佛法,我们真正是就发心要成佛,但是在第一次以后,第一天以后,两年、三年、四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那么你那种发心成佛的心,可能还不如第一次听到佛法的时候那种的发心,这就意味着,自己的这种发心的程度在退温了,在退失了,甚至没有了。因为你在退失、在减弱,自然而然我们没有那种力量去行持,没有那种力量去实践,去修行了。 所以我们用功、修心,学习道次第,究竟我们怎么来认识?怎么来实践?怎么来学?怎么来修?通常我们要生起共下士道的这个量,都不是很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的。我们在共下士道的这些法类的量都生不起来,甚至一个量都生不起来,那么我们上士道的量,怎么能够生得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其次呢,如果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用一生的时间,也有可能下士道的量都生不起来,那我们还学不学佛法?是不是?就是说,不要说成佛了,那我们在现世能不能生起下士道的量?如果生不起下士道的量,那怎么办?算不算学修有成就?我们要不要发心呢? 这在《广论》里头,也是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听闻上上而于下下渐欲修行”,就是我们在听闻的时候,闻思的时候——上上道;但是我们真正用功的时候,就要在下士道开始。我们现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说,我的理论也要上士,我的实践也要上士,最后你理论上面的认知也不是上士,你实践上面的功夫也不是上士,最后两个都是错的。这个《广论》告诉我们是非常清楚的,理论上面的认识——“一佛乘”,共下士、共中士,是上士道的基础,它只有上士道,就是一佛道,但我们的着力点就是要在下士方面去着力,而不是在上士方面去着力,这就是我们常常所发生的误区。 但是呢,我们如果在下士道方面去着力,也就是说,有可能你下士道的这些道理搞得很清楚、很明白、很透彻,你修得也很相应,这样子的话,就引发了对上士道没有好乐心。就是说,我不去发菩提心,世间太染污了,做事太麻烦,我自己用功,能够走得上路,使得上劲,能够寂静、持戒,恶道苦等等、业果,都非常地有感觉,非常地有定解,就是不能发起利乐一切有情之心,发不起来,他不想去发。这样子的话,又要回到二乘发心当中去,就是退堕到二乘;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没有实践的话,那我们所谈到的那些大乘佛法的言论,都是在空谈,因为你没有实践的基础;第二呢?我们实践方面很相应,但是呢,我们跟发心成佛挂不上钩,又会跑到二乘。那么如果是第一个问题,我们发心修行成佛,没有前面的基础,这也不是真正的发心,也不是真正的修行。我们本身就不是了,就不是真正在学佛法,这个只是佛法的一个理路,有所了解而已,有所认识而已,他实际上没有实践,这都是比较大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要做到,对上士道的这些发心的教授能够保持不变,能够有很强的动力;同时呢,对下士道的种种的法类,又很好乐去修。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论上面的认识、希求,是一个完整性、系统性,一佛乘。因为你上士道本身它就是涵摄了共中士和共下士;但是对共中士和共下士的这些基础,又很愿意、很欢喜、很好乐去修,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也是常常发生的问题。 我们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很不错,利他的心很强,利乐有情的心很强,帮助人的心很强,就不容易在下士方面去用功,那这就是偏颇。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大乘发心,但是实际上的行为,看起来还是二乘。看起来还是二乘,但他又不是说只有二乘的这些行为,因为他里头有大乘发心。那么我们如果没有好好地在这方面去认识,好好在这方面去努力,我们这些的难题、这些的疑点,一直会解不开。 四、道之根本在依止善知识;善知识的行相及与众生之缘分。 那么我们如果对整个的道次第,以及这些修行的过程没有把握,内心没有动力,内心不平等——所谓不平等就有高低嘛,就非常容易凭自己的世智辩聪来看待。如果我们凭自己的世智辩聪来看待佛法,来看待善知识,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这是在《广论》的最后,二十四卷最后里面谈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广论》的刚刚开始,“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最后又谈到这个问题,“令心平等,谓于引导修道知识,敬心微劣,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从最初不懂佛法,需要懂佛法的善知识来引导我们;那我们懂佛法了,不等于说我们就是成佛了,我们懂佛法了之后,依然还需要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需要更高量的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 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要成佛,那么就是自己摸索出来了,那我们这种摸索出来的话,是很难很难的,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去摸索的话,这就不叫做道的次第了,就是非常慢的、迂回的,就不是在道次第的范畴。若在道次第的范畴,就是次第引导。次第引导的话,它这个范围是很广的,我们今生今世、后生后世、生生世世都是如此,怎么样这种路能够走对、不迷惑,一步一个脚印?也就是说,“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问题的核心在于亲近。所谓亲近就是,我们自己本身缩短同善知识的距离,缩短这种距离,我们的行为才能够符合善知识的教授和教诫,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所作所为,是根据善知识的教授、教诫去实践的。 那么我们要亲近善知识,第二个问题就是,到底谁是善知识,谁不是善知识呢?当然在《广论》里头有说明:“十德”。但是你要找“十德”的话,就不容易找到,九德、八德、七德、六德、五德都不容易找到,不容易找到,它不等于说没有,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有的话,你能不能找到,你能不能亲近得到,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不是?也就是说,我们本来是一个这样子的学生的水平,也有可能说我们的条件很好,也有可能说我们的条件很差:我们的条件很好,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也走不下去,就是我们到此为止了;我们条件很差,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导,我们也走不下去,因为我们太差了,就不能进步。我们太好了,我们到此为止。这是我们学佛法的一个死结,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症结,它就是在这里。所以我们常常说,要去种因,它的原因还是在这里。 那么如果真正从具量的善知识来说,因为他是菩提心,因为他是大悲心,他是“遍缘一切情非情境”。就是说,在所有的有情、非情身上,都是能够体现大悲心跟菩提心。不会因为说,你这个人跟我比较要好,他那个人跟我不要好啊,有亲疏、有远近、有高低、有上下,有这样子种种世间观念之分,这是极其错误的,。菩萨是平等饶益众生的。但是呢,众生对佛菩萨、对善知识的这种缘份有区别_——是众生对善知识的缘份,而不是说善知识对众生的缘份。佛菩萨都是平等的,是我们对佛菩萨有分别,这是肯定的。我们要求平安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拜观世音菩萨;我们要往生的时候,赶紧念阿弥陀佛;我们要超度,靠地藏王,是不是?自然他会想起这些菩萨。实际上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但是我们众生他有分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不可能说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忽然间有哪一天有一个善知识说,“好啊,某某,你条件很不错,跟我去学。”如果遇到这种的情况,是不太可能的,甚至说是非常稀有,如果遇到这种状况,大部分是骗子,是不是?这是真的。社会上面的这些,假的僧尼,假的活佛很多,是不是?就是这样子的,不可能了。为什么呢?如果我们自己有真正的这种戒定慧熏修的工夫,自然而然门庭若市,这是肯定的,你就是坐在那里,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人来学,不要到外边去找人,这是肯定的。他跟众生有缘,他到哪里,他随便一说话大家都愿意听,他不会说来拉客人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求法,依止善知识闻法的正确心态。 求法嘛,那什么叫做求法,是不是?我们没有求法的心,就变成说,我们这个善知识,要求弟子来学,这是颠倒,是不是?就变成要求你来学,所以我们自己要求法。 我们自己要求法,而不是说我们法师要求大家来学,法师求大家来学是法师求法,法师求什么法?法师求我们自己来实践佛法!就是作为一种集资粮的一种缘,而不是说大家来学佛法以后,好像来壮大你的势力,那都是一种非常错乱的。就是你往往自己会以世俗心,来看待这个问题,就是说这个法师,这个庙是不是为了要壮大自己的势力,要做得很辉煌,这不一样的。在表面看起来,也许说这个庙很热闹,那个庙人也很多,差不多,那么你可以用这种理论去解释,就是你可以这么去解释。但是主事的人,他的发心你是不知道的,是不是?你那么简单地说,你要让它热闹起来,它就能够热闹起来;有时候你热闹起来,你要让它退温它退不掉,你相信不相信?你不来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来。他这是一种心愿,这个佛菩萨的心愿,善知识的一种心愿。 我们在未成佛道以前,都是需要靠善知识的帮助,所以善财童子为什么五十三参。五十三参,他不是乱参的,知道吗?比如今天他参某某善知识,某某善知识说,我就懂哪些,哪些,哪些,我就是懂这些,没有了,你再去找谁吧,那么你再去找谁啦。而不是说我在这里学完了,那我自己随便再去找,它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下一个善知识是经过前一个善知识的印可,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你肯定昏了头,这是绝对的。为什么?我们天天这样乱跑,你能够找得出来哪个真,那个假?这样子的话,就是说,你第一个善知识,第一个老师所告诉你的佛法,本来你就没学好,还没学到手,你还不知道什么味道,然后呢,我们自己在外面再去瞎跑,怎么能够找得到善知识呢?怎么能够求得到佛法,根本我们自己在认识上面就非常成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具足这样子的一些条件,即便说有善知识在我们的眼前,他也不会告诉你,因为你这个程度不够。 很简单的,就在大学里面,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你这个学生的水平、程度够了,你是很高量的、指导的导师才会跟你讲,你不够的话,讲出来大家也听不懂,讲出来也就没有意义,这是肯定的事情。那我们在一个学校当中,我们要能够听得到,我们要能够理解得了,这本身是需要条件的,需要资粮的,才是有办法。所以我们对善知识的这种的理解,不要很简单地认为说,我只要对善知识比较客气一点,多讲一些好话,送一些好吃的东西,送两件衣服,再磕磕头。这些都是世俗的客套,都是些表面的文章,表面一些功夫,善知识如果这么好骗的话,就不叫做善知识,是不是?那都很清楚啊,怎么回事,你不可能的,你骗不了,是不是?有时候也是随喜大家而已,不是那么一回事,随顺众生,你喜欢听什么就跟你讲,你不喜欢就不跟你讲,对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学习这个道次第,对这一点要有定解,没有定解就有非常大的麻烦。没有定解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既无法又无人,善知识他就是人的一个代表,三宝的一个代表,我们要破我执、破法执,他就是靠这个来破除,这个邪执才有办法去掉,所有这些《广论》里面的教授,都是非常清楚和明了,我们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教科书一样,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一课学完了,最后一课学完了,我们结业了,毕业了。这个法法都是相通的,是不是,它每一个法类都是能够互相融贯的,都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一味的,只是我们学的时候就要这么一点一点去学,所有都是融通的,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都是内心的一个境界的写照和体现,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学,要用心去体会和领纳,然后来造作同三宝,师法友清净和合增上的业因。----------------------------------------------------------------------------------------------------------------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学诚法师:怎样亲近善知识

学诚法师《怎样亲近善知识》(节选)
全文网址:http://www.fodizi.net/qt/qita/15623.html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我们今生得到了暇满的人身,遇到了佛法,非常地幸运。学习佛法,第一步就是要认清世间的过患,远离恶友恶法,多亲近善知识、善友。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必定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什么环境当中,就会被熏染成什么样子。尤其现在是交通、通讯都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很密切,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并远离世间杂染的环境、恶友及恶法,就很容易随波逐流,造恶业、堕恶道,想要学佛进步是很困难的事情。古人说“见贤思齐”,只有通过亲近善知识、善友,努力营造周围的修学环境,学佛才能够上路,并一步一步、一生一生得到增上。
学佛人要远离的,第一个就是充满物质诱惑的环境。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少欲知足,这些都是修道必备的、最基本的前提。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没有修行的话,内心一定是空虚的,经常会感到无聊、彷徨、无奈、烦躁等等,因为心无所缘嘛!如何打发时间呢?只有借助世俗生活当中种种的娱乐活动来消遣。娱乐活动名目繁多,比如各种的晚会、电影、流行歌曲、卡拉OK、电子游戏等等。
如果很羡慕这些东西,就会去凑这些热闹。这些消遣性的娱乐活动,只是通过感官上的刺激,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如果学佛的人把大量的、非常宝贵的光阴浪费在这上面,那就非常地可惜。这样下去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就远离了三宝、远离了佛法,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暇满人身,势必还会造下许多染污和堕落恶趣的业。
另外,现在这个时代科技发展很快,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传媒都很发达,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到老死,都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过日子。不论是居家还是出门,所有这些信息就犹如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熏染我们的耳目。不管是看到还是听到,只要我们的六根跟这些杂染境界接触,第六意识心都会随着这些染慧在转,就会不断与这些世间法相应,这叫做染慧相应。一个人内心里面一直在熏染这些东西,世间法的种子就会越来越多,想要培养出离心难乎其难。因为天天都在熏染这些世间法,怎么能够远离呢?只会越来越贪着这些境界,这样的话,对我们学佛就会构成很大的障碍。如果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想不看不听都不行,对于修行、用功就会造成很大的干扰。
如何避免染污环境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呢?首先,要有一定的节制力,如古人讲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在家居士而言,对于这些消遣的工具及娱乐的场所,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否则你一天学佛修行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或者一个星期来寺院里和大家用功一下,平时都呆在那种环境里面,修行怎么能够修得上去?修行不能停、不能断,一停一断再想相续就很难了。对于出家众而言,这方面的影响会比较小,因为住在寺院里面,环境比较清净,但是在使用手机、网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正念正知,做该做的事情,不要攀缘杂染的境界。
再者,对出家众来讲,不要时时出门,尤其是不要单独外出,不能夜不归宿,因为这些对修道都是很大的障碍。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花样也越来越多,似乎变成白天与黑夜不分,黑白都颠倒了,人的作息、生活都紊乱了,没有了规律性,学修更不可能有规律性。出家众为什么不要时时出门呢?因为到了寺院之外,都是一些杂染的境界,怎么防护自心呢?那个心根本没办法防护。对于在家人,如果夜夜笙歌,那么家庭关系肯定搞不好,就不容易和睦。这些方面对我们闻思修佛法,都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有人喜欢跑出去?原因就是心不安,心不安就想跑一跑、动一动,这样才觉得好过一点。如果连身心都不安稳,还谈什么学修?学修的基础就是身心要稳定。比如在用功的时候,大家就容易发觉到自己的身心非常地不稳定,非常容易躁动。
第二要远离懈怠。懒惰懈怠是修行的一大障碍,只要有一念的懈怠产生,就会退失对善法的希求。在《菩提行经》里面这样描述懈怠的过患:“智者行忍辱,菩提住精进,懈怠远离福,如离于风行。精进力何解?彼要分别说。懈怠不精进,如毒宜自观。贪味于睡眠,谓快乐无事,轮回苦可嫌,而从懈怠生。烦恼之舍宅,懈怠力牵入,已到无常门,云何今不知?精进为自他,此行汝不见,懈怠复睡眠,此如屠肆牛。”(卷第二)
懈怠就是得过且过。今天没有修好,就会想明天好好发心,明天好好修、好好努力;明天又没有修好,那就后天再修嘛;到后天还是没有修好。这样一天一天下去,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真正去修行,哪一天才会觉得自己今天修行的成绩还不错。就像一些居士来寺院里打念佛七一样,头一两天身心还没有安稳下来,第二第三第四天身心稍微有些安稳,又会脚痛、腰痛,全身发痛发麻,然后就想回去了,这样修行是很难进步的。修行就像烧开水一样,要一直烧下去,水才会开;也如同挖井一样,要一直不停地挖下去,才有可能挖到水。
社会上有成就的科学家或作家,要做一项研究、写一本书,都要夜以继日、长年累月地不懈努力,这点很重要。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头晒网,肯定是要不得的。应该一以贯之地努力学习,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内心,提高自己的品德,涵养自己的心性,做到身心安稳、行为规范,很有道德风范。搞研究的人,要完成一个项目,都需要潜心钻研。照道理来讲,修行人、学佛人应该比他们更精进,学问、修养也应该更高,而事实上有时候反而很放逸懈怠,其原因就是对佛法的正知见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佛法的闻思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佛法,还弄不清楚。
这样势必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比如说很容易把佛法的一些名词、道理挂在嘴边,成了顺口溜;或者几个没事干的人凑在一起研讨研讨、吹吹牛,然后就认为自己的佛学水平已经不错了,沾沾自喜,求名求利,忘乎所以,实际上一天到晚都是在自己的烦恼业习中度日,身心得不到自在,对于佛法的文字道理所指的真实内涵并没有体会,在法义上面很难深入。这样不知不觉地,对自己、对佛教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什么自己学得没有进步,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呢?因为我们刚开始学佛、修行的时候,心气都会很高,如果一天两天三天、一年两年三年下来,修得没有味道,就不想修了,对修行这条路就不想走了,这就会给别人造成负面的影响。别人看出家人如法如律,就会跟着学习,但是我们学佛这么差,一点功夫、成就都没有,慢慢地他们对佛法就会退失信心,因为有情的业是会互相影响的。
如何对治懒惰懈怠呢?一方面要思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要思维生命的无常。声闻乘法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什么首先要谈无常呢?因为如果没有无常观,很多佛法的观念就建立不起来。明代大学士文嘉写的一首《明日歌》,里面就包含了无常的观念:“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天似乎很多,我们总是认为以后的日子用不完。人生一世,看起来很漫长,一年一年,漫漫生死长夜,似乎没有尽头。但是当你真正回想起来,几十年光阴一晃就过去了,不知道生命中剩下的时间还有多少。实际上,一个人真正讲起来就是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三天就是三世。
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明天就是今天的明天,所以人就会产生这样的概念,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明天的事情,就不想好好用功了,不知道今天要耕耘,今天要努力,今天要发心。因为他把今天当成明天了,所以就把修行的事情一直往后推,反正都推到明天去,都推到以后去。他一直往明天推,往未来推,自己就不用功、不修行、不努力,这是个大错误。还有人讲,如果回想起昨天,自己都很后悔,因为昨天没有学好、没有修好;对今天来讲呢,今天用功又没有用好,今天也很失望。对昨天很后悔,对今天很失望,对明天呢,好像又很有希望,又有自信心。后悔——失望——希望,为什么会有希望呢?他寄希望于明天,仅此而已。
问题是你如果不去努力,明天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如果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而不知道今天要怎么做,这样的希望等同幻想,这种心是很要不得的。另外,那种对于昨天很后悔的心也是没有用的,世间没有后悔药。对今天失望也是错误的,比如你现在虽然很失望,但是今天还没有过完,起码还剩下几个小时,还是可以用功的!只要能够把握当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今天,你就不会失望。如果说你当下不去努力,不去用功,一直说我很失望没有做好,这样一点用场都没有。
所以我们发心、努力、用功是从当下做起,从自己做起,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的事情马上就要去做,否则就会“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堕”,百年人生有几何,多少人就这么一生虚度了!每个人当然要充满希望,但是不能一直活在等同幻想的希望当中,希望跟我们的发心、努力是相结合的,只有努力才有希望,也只有不懈地努力、发心、精进,才能够实现你的希望。否则,你将一切都寄托于希望,没有付出,仅仅在生活当中长吁短叹,诅咒命运的不公平,这样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出家学佛、发心修行,应该把握当下,把握当下才是对人生苦短、生死无常这个基本原理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念死无常。
第三个要远离恶友。所谓恶友,不是说面目凶恶、狰狞的就名为恶友,而是能够让我们放逸懈怠、退失道心、生起烦恼、追逐现世欲乐的人,才名为恶友或恶知识。如《佛藏经》说:“何等为恶知识?恶知识者,常好调戏,轻躁无羞,言语散乱,不摄诸根,心不专一,痴如白羊。”(卷上)又如《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说:“佛言,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恶友,但是又不晓得危害,不知道应该远离,反而容易跟他们很亲密。如此下去,不知不觉就会造成我们的善业无法增长、恶业不断随顺累积,往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听之任之,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去。
在很多经典中,佛陀都告诉弟子们要远离恶友,并一再强调恶友的过患。如《正法念处经》说:“于须臾顷,不近恶友,不与言说,不同道行。以何因缘不与同行?一切善业,近恶知识则为妨碍,是故不得与之共语去来同住。何以故?恶知识者,是贪瞋痴之所住处,有智之人应当舍之犹如毒树。”(卷第三十)一切恶法生起的最大助缘就是恶友,只要恶友在你旁边,他不知不觉就会影响你,就象毒树一样。毒树是什么样呢?从树根到枝叶全都是毒,连吹拂毒树的风吹到你身上都会使你中毒,你还完全不觉得,还觉得蛮爽快。
《大般涅槃经》说:“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是恶象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是恶象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象杀不至三趣,为恶友杀必至三趣。是恶象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是故菩萨常当远离诸恶知识。”(卷第二十)
在森林里,只要象群走过去,狮子老虎都会让开,由此可知大象有多厉害!所以当恶象来的时候,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以说可怕极了,但是菩萨对恶友的畏惧远超过恶象。为什么?因为恶象最多把你的命断送掉,恶友不但把你的命送掉,还把你的净心、善根连根拔除,多么可怕!恶象只能葬送你这一生,而恶友一定把你送到地狱里面去。这一期生命濒死的痛苦不过几个小时,而到地狱里受苦则是无量劫。恶象没办法把你送到恶趣,但恶知识一定把你送到三恶道。
密勒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里一位大修行人,他在教导弟子冈波巴大师关于恶知识、恶友的危害时说:你一定不能同贪瞋痴非常炽盛的人交友,这种贪瞋痴炽盛的人,甚至包括他的影子都会影响你,这种人的心性和他的影子,能够破坏你内心相续的善法。因为恶友内心有很强的无明烦恼的火焰,就犹如房子着火一样,不仅把自己家里边的东西烧掉了,还能够把邻居家也一起烧掉,他的无明烦恼火也会延烧到你身上来。所以,恶知识、恶友会让自他一起堕落三恶道。
刚才我们谈到的恶友,可以将之比喻为魔。魔就是影响、干扰、障碍我们学佛修行的。如何防范恶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判断周围的人是同行善友还是恶友,同行善友我们要结交,恶友就应该远离。比如说某个人脾气性格非常地古怪,心境非常地不稳定,一直引导我们做一些与烦恼相应的事情,那是非常要不得的。区分善友和恶友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引导我们厌离世间,还是引导我们贪著世间;是引导我们走向解脱,还是引导我们轮回生死;是引导我们成佛,还是障碍我们成佛。
在《大乘集菩萨学论》中讲述了菩萨所应远离恶知识的种种形象:“佛告善男子:云何离诸魔事得不坏善?谓此菩萨一切时处,应先远离诸恶知识,亦不对类诣彼方所,论世俗语,亲近利养,供养恭敬,如是多种一切时处悉皆远离。又若微细烦恼能障菩提道者,一切时处亦皆远离,善知如是所对治故。彼经复说恶知识相:谓毁正戒者,此恶知识应当远离;如是毁正见、正行、正命之者,悉皆远离;乐愦闹者,多懈怠者,着生死者,背菩提门者,乐居家眷属者,应当远离如是诸恶知识。善男子,虽乐远离此恶知识,然不于彼发起恶心及损害意,应如是住心。”(卷第四)
对于以上所说的世间种种杂染的环境、恶友及恶法的过患,我们要很认真地思惟,然后进行抉择,在六根六识上面作功夫,不造十恶业,多造十善业。对世间种种的过患特别是恶友要远离,对于种种的善友、善知识、佛菩萨,我们要经常亲近。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总是要与人为伴、跟人接触,那么你接触的是什么人就很重要了。有个经验表明,看你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你周围的人怎么样——你周围的人都是好人,那么你这个人很可能是好人,如果你周围的人不怎么样,那你这个人很可能也不行,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如《正法念处经》说:“若人近不善,则为不善人,是故应离恶,莫行不善业。随近何等人,数数相亲近,近故同其行,或善或不善。一切人求善,当近于善人,如是能得乐,善则非苦因。近善增功德,近恶增尤苦,功德及恶相,今如是略说。常近于善人,则得善名称,若近不善人,令人速轻贱。常应亲善人,远离于恶友,以近善人故,能舍诸恶业。”(卷第六十一)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在古代有一个“孟母三迁”的典故,孟子的母亲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曾经三次搬家,就是因为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恶友。孟子的母亲为了避免恶友的影响,三次搬迁,寻找好的环境,希望能够亲近到善知识、善友。孔子的母亲也是如此,为了让年少的孔子能够成才,她克服了极大的困难,带着孔子从家乡陬邑来到鲁国的都城曲阜,为他寻找最好的老师。世间的圣人要得到成就,都要寻访明师,我们学习佛法,就更应该亲近善知识。对于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好处,不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坏处,要多做观察思维,在内心产生决断——学佛一定要亲近、依止善知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华严经》中,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卷第六十二)
在佛门里的善知识,用现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明师”,在修行的道路上能有一位好的老师给我们指导、帮助,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慈悲、善法欲,引导我们从凡夫通往佛地,那是非常重要的。如《妙法莲华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卷第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当远离恶知识,当亲近供养善知识。何等是善知识?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为善知识。”(卷第二十七)
因为成佛之路对于一般的学佛者而言是很陌生的,是一条没有经历过的心路历程,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中间会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有一个向导作指引,善知识能够引导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往前走,使我们不会迷路,这是很重要的。否则一个人走,哪怕你手里拿着地图,也不能保证不迷路,也不能保证能一直有信心走下去。如果是一个有修行经验的过来人,那么你看到他,跟着修,信心就容易生起来了,就不会迷路了。所以说地图只能告诉我们大概的轮廓,但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在地图上面是看不清楚的,地图上面没有标明,就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引导。我们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学习佛法,都要看佛经,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才能够进行有次第的学修,否则大藏经那么多那么厚,如果自学的话,从哪里开始?怎么学呢?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入门的。
明师、善知识就是佛法和我们之间的桥梁,真正要体悟佛法,善知识犹如一条路、一座桥梁,顺着他的指引,能够到达涅槃的彼岸。善知识能够将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论体系与浩瀚无涯的佛典善巧地、深入浅出地、契理契机地对我们进行引导,让我们能够明白人生的真相,知道学习佛法的下手处,以及怎样用功。所以很多经典都提到善知识的重要性。
例如在《阿含经·佛说恒水经》中说:“学问不值明师,安知天下有大道乎?”如果做学问没有真正遇到明师,根本就不知道天下有大道。唯一能够被称为“经”的祖师作品——《六祖坛经》也谈到:“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卷一)可见从最早的《阿含经》一直到汉地的《六祖坛经》,都一再说明善知识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善知识,能够将佛法分门别类地对我们进行引导,让我们不会迷失在浩瀚的法海当中,否则,身处其中难免迷失修学的方向。
修学佛法的次第,按照《瑜伽师地论》所述,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卷第三十八)首先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陀的教诲,然后思维佛法的义理,并经过刻苦努力地修行,最终才能够成就。其中第一点就是亲近善知识,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法。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法呢?自己看书也可以看得懂啊?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宗镜录》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卷第二十九)
表面上的文字意思,我们可能看得懂,但是文字所指的修行内涵,却不一定能够体会到,甚至有时连文字的意思都会理解错。有一个笑话讲,一个人学佛了,他自己学,没有人指导。他在家里供佛的时候,从来不会将佛像供在南方。有人问为什么,他回答:你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说明南方没有佛啊!这个笑话听起来好像有些夸张,其实用自己的局限的想法去理解经典的意思,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这叫作随自聪辩。又如,看到经典上讲“不执著”,就常常对人说:你不要执著嘛,这么执著干什么?何必一定要上殿、过堂分秒不差,想几点去就几点去,不要执著嘛。还有人看到“不分别”,就会理解成什么都不用分别了,连善恶因果都不要分别了,一天到晚不思善也不思恶,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已经进入严重的痴相中,自己却不知道。这种人如果只是自己学的话,还不会影响别人,如果拿自己错误的理解和知见引导别人,就不知道会误导多少人啊!
佛法是心法,学佛是心路历程,单单字面的意思要弄明白都不容易,何况文字所指的内涵,单靠自己能体会得到吗?佛法要靠文字来表达,但是,单单文字本身还不是佛法,要通过文字趣入它所指的内涵,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体会与受用,否则我们只会在文字、名相上打转。有的人学佛多年,只留下一些爱看书、爱讲道理的习惯而已,习气毛病一点都没有改动,原因就在于此。
例如我们看到“茶杯”这个词,心里马上就会现起茶杯的形象,但是当我们看到“无常”的时候,无常的感受却很难在心中现起,现不起无常的感受就发不起精进力,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只有靠具足教证二量善知识的引导,我们才能够趣入文字义理背后的内涵。内心的体会必须要得到善知识的印证,同时心中的疑惑也必须通过对善知识的请益来得到解决。
我们不妨看一看古德亲近善知识的行谊。被誉为“名王拜首,胜侣摩肩,万古风猷,一人而已”的玄奘大师,在早年亲近了很多善知识听闻、修学佛法,在遇到疑惑不能解决的时候,誓愿西游印度,访师求法。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有如下的记载:“(玄奘大师)既得出家与兄同止,时寺有景法师讲涅槃经,执卷伏膺,遂忘寝食。又学严法师摄大乘论,爱好逾剧,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众咸惊异,乃令升座覆述,抑扬剖畅,备尽师宗,美问芳声,从兹发矣,时年十三也……又与经子午谷入汉川,遂逢空、景二法师,皆道场之大德,相见悲喜,停月余,从之受学。
仍相与进向成都,诸德既萃,大建法筵,于是更听基、暹摄论、毗昙及震法师迦延,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二三年间究通诸部……又到赵州谒深法师学成实论,又入长安止大觉寺,就岳法师学俱舍论,皆一遍而尽其旨,经目而记于心,虽宿学耆年不能出也,至于钩深致远、开微发伏、众所不至、独悟于幽奥者,固非一义焉。时长安有常、辩二大德,解究二乘,行穷三学,为上京法匠,缁素所归,道振神州,声驰海外,负笈之侣从之若云,虽含综众经而偏讲摄大乘论。法师既曾有功吴蜀,自到长安,又随询采,然其所有深致亦一拾斯尽。二德并深嗟赏,谓法师曰:汝可谓释门千里之驹,再明慧日当在尔躬,恨吾辈老朽恐不见也。自是学徒改观,誉满京邑。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卷第一)


学诚法师的师父

  学诚法师的师父是圆拙老法师。
  圆拙老法师是福建省连江县人,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出生,幼年初受村塾教育,后来转入新式教育的公立学校,读到高级中学毕业。1927年19岁之年,在连江县任小学教员。後来有机会接触到佛经,阅读之下,有如穷汉进入宝山,在佛经中获知人生奥秘,而有了出世之心。1934年投入福建莆田县广化寺剃度出家,时年26岁。翌年于福州西禅寺受具足戒。
  1980年后,圆拙老和尚先后担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任、福建省石狮市佛教慈善基金会名誉主任。1997年11月25日,老和尚在福建莆田广化寺示寂,世寿89岁。


学诚法师的学修经历

学诚法师,1966年8月生于福建仙游。幼年阅读玄奘大师传,深为大师“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宏愿和西行求法的精神所鼓舞。1982年2月决意出家,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现任印度尼西亚大乘僧伽会会长)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1997年示寂)修学。圆老亲近过弘一大师和印光大师,持戒念佛,弘毅谦谨,对法师严格教导,习劳、勤学、持戒、中道。在圆老的指点下,法师1984年赴中国佛学院就读,并于1988年攻读研究生,重点研学法相唯识。在佛学院期间,法师仍然严谨持戒、专心学修,每天课余持诵《大悲咒》百遍,受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兼中国佛学院院长的赵朴初居士的赞赏和关怀。1989年,在莆田广化寺执事法师的推举下,年仅23岁的学诚法师担任莆田广化寺方丈。1991年,任福建佛学院副院长,1995年担任院长。法师倡导三系融合、八宗并弘、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提出“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修学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理念;要求以“志、道、德、才、学”作为僧伽教育的标准。法师在福建佛学院亲自教课,安排学僧参与广化寺常住的法会活动和执事工作;在广化寺依律制半月诵戒,办法会、打佛七、开佛学班,1996年举办了建国以来首次历时108天的规范传戒。在2002年之前,法师在主持福建佛学院和广化寺工作之余,用大量时间闻思经论,还在海内外参访高僧大德,亲近学习,并请来广化寺教导僧众。在这期间,法师深入思考佛教的信仰、道风、教制、人才等建设,在《法音》上发表文章:《言行平淡话人生——重温弘一大师“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感言》、《现代丛林修学生活的趋势》、《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人间佛教思想之管见》、《漫谈佛教的人才建设》、《应当切实加强出家众的素质教育》等。赵朴老视察广化寺时,题诗赞扬:“律己其志刚,接物其气柔;学修不出门,声教及遐陬;如何办道场,傥于此间求。”2000年,朴老示寂,法师十分悲痛,书写挽联:“感慈爱逾常、栽培有加,愧未报答涓埃,每念音容犹涕泪;怅南北修阻、近侍无多,忽得传来噩耗,那堪异地最凄凉!”

学诚法师:学佛是迷信吗

网友
师父,周围人说我学佛就是迷信,我不想解释,一笑而过。我学佛能减少烦恼,增加智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指引自己的方向,给身边人带来正能量。可是当孩子生病时,我除了带他看医生、照顾他,也会考虑是自己的业力影响到了他,我会在心里默默念佛,祈祷他快点好。这样算不算是迷信呢?
学诚法师
迷信,就是迷迷糊糊的信。迷信与否跟信的人有关,要问自己是正信、智信还是迷信,而不是说“学佛就是迷信”。

网友
师父,生活中如果用佛法要求自己的话,就常常看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这也是业那也是业。活得小心翼翼,心有点累,还会因此而生起烦恼。师父,我该怎么去调整自己呢?
学诚法师
佛法不是为了约束和否定我们的行为,而是要引导我们的行为。用佛法要求自己,就是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如交通规则一样。交通规则的约束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维护整个大环境的秩序,佛法的标准也是为了避免自己和他人造恶业,反之引导我们去造善业。开车上路遵守交规,会觉得累吗?不会的,反之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自己才能有安全的保障和合理的自由。同样的,如果我们明白佛法的作用和意义,有正确的发心,就不会只在行为上计较而感到束缚了。
**************************************************
学诚法师:正信佛教与民间迷信
网友:法师,什么是真正的信佛,而不是迷信?
学诚法师:迷迷糊糊、迷茫、无知,不了解自己所信的对象,不懂得为什么信、如何而信,就是迷信;与之相对的是“智信”,明白信仰的对象、功德,相信自己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从迷信到智信,需要经过听闻、思维。
网友:顶礼赞叹师父!请教师父,您如何看待许愿、如愿、还愿的?
学诚法师:许愿,本是民间的说法,与佛教无关。佛教不讲许愿,讲发愿,前者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后者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每一个人的际遇,都是由于自己的造作,别人无法代替自己去努力。佛菩萨无法帮我们获得无因之果,也不需要我们的感谢和表示。
网友:顶礼法师,请问如何理解人与人相克之说,以及风水之说?
学诚法师:佛法中没有“相克”的说法,人与人之间若非善缘即是恶缘,无论是哪种因缘,今生我们都应该以善相待:善缘令它增长,恶缘令它消除,乃至更进一步,都转化为一起修行的法缘。风水即是环境,佛法说“依正不二”,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能拥有什么样的环境,福地福人居,而不是倒过来。
网友:师父请问"随缘"和"认命"是一个意思么?命中注定的会发生的事不去接受而要另辟蹊径,算是攀缘么?
学诚法师:随缘,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随着因缘变化而采取适宜的行为,这是真正“做生命的主人”拥有的态度。
网友:师父,弟子代其他师兄发问:末学今日诵《金刚经》时胃疼难忍,是业障现前吗?
学诚法师:是胃病发作。学佛不能学得神神秘秘,把一切都推到未知的领域;相反,学佛就是要让我们更加了解、把握生命中神秘未知的部分。
网友:神通的存在不存在暂时不说,真正的高僧具足智慧的人应该对此显现(假如真是存在)毫不在意吧。总有师兄在跟弟子描述各种神通,本意是希望增强学佛的信心,可弟子竟然会觉得这是一种障碍,觉得若如此发心不就是迷信?师父弟子想法有问题吗?
学诚法师:修行人不应羡慕神通、迷信神通、追求神通,因果就是最大的神通。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相应之处,有些人便是借某些超自然现象而入门,也不必因此苛求他人。
网友:师父,如何判断一个现象特别是某个人身上发生的情况是不是菩萨示现?
学诚法师:佛法教给我们的用功关键在于向内着力,净化自己的心,而不是要求外境。菩萨的示现是示现在我们心中,不是示现在他人身上。如果内心有三宝,一切境界都可以得到启发,“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如果内心充满烦恼,即使佛菩萨在面前,也会有眼不识。
网友:有些信徒一直在追逐各种用名贵木材,水晶制作成的佛珠。这对吗?!有用吗?!
学诚法师:不管什么材质的佛珠,都是为了提醒我们念佛。


如何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学诚法师

2015年7月17日上午,学诚法师在法门寺第三届本科班毕业典礼上作了关于”从六个方面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的重要开示,内容如下:
法门寺佛学院,是我们西北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汉传佛教学院。他的位置以及意义都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特殊。尤其是办在法门寺里头,也以法门寺冠名——法门寺佛学院,它虽然是陕西省佛教协会主办,但是是以法门寺佛学院冠名。法门寺供奉佛指舍利举世无双,由此可见,法门寺佛学院无论是从佛学院本身的,它的学院的校名,以及它所处的寺院,以及它所在的地理位置,都是非常的特殊,非常的重要。
四月份,中国佛教协会召开了第九次的全国代表的会议,号召全国佛教界要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正信正行,引导广大佛教四众弟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具体来讲就是六个建设:第一个建设是信仰建设,第二个建设是道风建设,第三个是人才建设,第四个是组织建设,第五个是教制建设,第六个是文化建设。
一、信仰建设是核心
为什么讲信仰建设是核心?因为佛教徒不同于非佛教徒,或者说不同于不信宗教人的区别就在于信教。信基督教的人,他有基督教的信仰;信道教的人,他有道教的信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他有伊斯兰教的信仰;那么,信佛教的人,他有佛教的信仰……信仰不同,这些人就形成了人群。
那我们佛教的信仰,它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佛法僧三宝,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我们要信仰三宝、皈依三宝,信佛、信法、信僧。佛,两千五百多年前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庙里面的佛像,像大雄宝殿,都供释迦摩尼佛,这是为了纪念佛陀。那么佛陀所说的法——经典《大藏经》它能够留存下来,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法体现佛陀的思想,体现佛陀的精神。所以我们说“向法即向佛”,这是很重要的。
那么僧呢,就是我们根据这些藏经,根据这些佛法来实践的这些出家人,所以我们读佛学院也好,佛学院毕业走出校门也好,这个信仰就非常的关键。因为只有共同的信仰,大家才有办法讨论,才有办法沟通,才能够很好的相处,相安无事。如果说信仰不同,这个人信这个教,那个人信那个教,这个思想差距很大,甚至思想的认识相反,那要相处、要共住就非常困难。
反过来说,有些人信仰比较坚定,有些人信仰经常会有动摇,有些人信仰比较深,有些人信仰比较浅,这是有可能的,并且可能性是很大,在很多地方,很多庙,很多佛学院里头也是存在的。所以需要加强核心的建设,就是信仰的建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我们佛教的信仰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受到影响,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信仰方面的建设。
那么也有可能,我们虽然出家了,受戒了,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可能跟我们的信仰没什么关系,可能追求的还是世间上面的名闻利养,世间上面的一些成绩和成功,跟我们的解脱道,跟我们这些菩提道,跟我们做祖成佛,可能会越来越远。那我们的信仰就会有问题的。
正是因为我们有这种崇高的信仰,有个佛教的信仰,所以,我们能够在世间上面克服种种的困难,有这种愿力、有这种行动力,来把饶益有情的事都能够作为成佛做祖的资粮,那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有了坚定的信仰,你内心当中才真正有菩提根、菩提道、菩提的善法。如果没有的话,那我们内心是很脆弱的,是不堪重负的,是面对逆境的时候,是不容易过得去的,所以信仰建设是核心。
二、道风建设是根本
道风是什么呢?就是学修的一种风气,一种氛围。那我们一个学院也好,一个寺院也好,里头的出家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不是从学修的角度出发。也就是我们每天看的书,听的这些音带,是不是跟佛法相应,或者说我们每天学修的时间有多少,也很重要。
那如果我们出家人不读经、不学经、不讲经、不弘法,那这个经典就会越来越陌生。那如果我们到一个庙里头去,一个出家人,都坐在房间里面看经,都在读经,都在诵经,都在抄经,自然而然,这样的庙就很好管理。
反过来说,如果这个出家人在庙里面,他不是做这些跟学和修有关的事情,那你可能每天都在攀缘。上午找这个法师讲话,下午找那个居士讲话,都是谈一些寺庙、社会上面的是非、八卦新闻。那你这个庙里面的道风怎么能够做得好呢?不可能的。那这样的话,人都放逸、散乱……,慢慢的人的心就散掉了,这庙就不好管理,就没有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努力、自我进步的,这样的愿心在自己身上。
那么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也就是说,我们佛学院也好,寺院里也好,要把学习和修行的内容作为我们日常僧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来安排。
我们早晚功课、坐香、过堂、诵戒、布施,同时还要学经、学法、听经,这很重要,不可缺少。实际上,这些内容在《工作报告》(《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也有很多的表述,有很好的表述。
三、人才建设是关键
我们要做什么事,就需要什么人才,它才能够做得好。我们需要外语人才,需要跟外国人打交道,那就需要外语人才。跟俄国人打交道,讲俄语人才;跟日本人打交道,要日语人才;跟韩国人打交道,需要韩语人才;需要跟美国人打交道,要英语的人才……。
一个人,会讲日语、会讲俄语……,但如果说,不讲韩语、不会讲英语的话,那你对韩国人、美国人就没有办法。
反过来,你只有对这个国家的人,他所使用的语言,那么你会了,就能够沟通、就能够交流。
那同样如此,我们要做一个佛教的事业,佛教的事业需要非常多的人才来支撑。我们弘法的人才,管理的人才,对外交流的人才,学术研究的人才,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人才,以及我们做组织工作的人才……都是需要的,并且都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对人的水平、对人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不仅仅说你想做你就能够,你就可以去做,你就有能力做到的。
那首先是对我们的能力,对我们的水平,对我们的知识的结构,对我们专业的造诣,本身都是需要很高的考验。在社会上面要找一个工作,先要考核,你的能力俱足不俱足?先要去实习,你会不会干这个工作?
那因为我们出家、学佛以后,我们的话讲得很大,你要普渡众生,要成佛,一切志士。但是你真正去做具体工作的时候,你做不来、不会做、不愿意做、做得有头无尾、做得不认真不负责任,遇到困难以后,就躲、就退缩,那些都是不对的。没有一种责任心,或者说责任心不够,工作能力不够,缺少工作方法,不懂得怎么跟人家沟通、配合、协调。
这个佛教的人才,他需要懂佛法,也需要懂世间法。需要在胜义谛方面有体会,在俗谛方面也要有成就。佛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世间法,一个出世间法。出世间法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尤其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整个是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来成就佛法的。小乘的佛教它灰身泯智,它追求的这种解脱,它远离社会,远离人群,少思少恼。大乘佛教不是这么回事,要广泛接触众生,所以对我们这个人才的要求是很多高的。
我们会讲佛教的语言词汇,不等于说我们的思想境界就达到了,不等于说我们的能力就达到了。往往我们的境界可能跟我们说的调门相去甚远,我们的工作能力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们出家人必须要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否则的话,很有可能我们社会面上说“高分低能”,也有可能说,你是“高智”也有可能是“低能”。所以我们的能力跟我们的学识,一定同样要进步。
你这个佛学院毕业,我们拿了一个文凭,本科毕业了,可能你回到庙里边,可能你的文凭最高,但是你真正管理庙的话,不一定是内行,不一定能够坚持,不一定能够吃苦耐劳。
所以回到各个寺庙,或者是留在我们陕西服务,都应该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否则的话,你毕业出去是很难跟人家相处,这些问题在很多佛学院的毕业生身上都发生过,这个人才的建设。
四、组织建设是保证
那我们佛教协会是一个组织,佛学院也是一个组织,那么,寺院虽然是宗教活动场所,但是实际上它有很多人,很多的信众,它也是一个组织。
一个组织跟一个人,它是有区别的。你一个人的话,它就比较简单。比如,你喜欢喝矿泉水就可以,或者说你喜欢喝茶水就可以。或者说你不喜欢吃酱油,或者说你不喜欢吃什么……你自己都可以。
但是,一个组织就不一样了。你不能说,你不喜欢吃酱油,这个庙里边都不能吃酱油;或者说,你不喜欢喝茶,你就规定,大家都不能喝茶,这是不可能的。
在一个组织里头,可能有些人就喜欢喝茶,有些人就喜欢喝水,有些人就喜欢喝可乐……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在我们戒律、清规的范围内,都是允许的。
我们就要考虑说,怎么来指引不同需求的人、不同根性的人、不同爱好的人。
在我们庙里头,比如说,有些人岁数大,有些人年轻;有些人就喜欢饭菜要吃得软一点,有些人就喜欢吃得硬一点;有些人就喜欢喝粥;有些人就喜欢吃米饭;有些人就喜欢吃面条……都是有的。有这种情况,在各个庙都会遇到的。
那么,作为一个组织里面的负责人,就是能不能尽最大的可能性来满足大家的一个合理的需求,这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些需求,你认为说,自己不一定喜欢。或者说可能有一小部分人喜欢。
在有些庙里头,电风扇也好,空调也好,有些人就不喜欢,他就讲你把它关掉。所以当这个领导,它是很难当。有些人他就怕风,有些人他就怕空调。那么,你做当家也好,做主持也好,做教务长也好,你怎么来处理这些问题?或者你怎么给大家做好解释工作?这就是很大的一个考验。不能说,你要开20℃、25℃,否则的话你就不对,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
所以说做这个组织工作,完完全全都是为大家服务。工作做得越细致,越能够体现大家的一个需求,越容易得到大家的拥护。否则的话,是很难做的,组织的工作就非常难做。
尤其我们在寺庙、佛学院,本身出家人,他没有很多根本性的组织上面的保障。他想多发心一点,就多发心一点,少发心一点,就少发心一点,他想也可以不发心,想做就做,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很多庙都有这样子的一种现象。
那我们做好了,这个组织就会越来越好。所以,这个就需要去体谅我们寺庙里的每一个人,大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求。这样子的话,这个庙,这个组织才能够做好,才能够管好。
五、教制建设是基础
教制建设就是制度。古代有清规、有戒律,现在有教制。昨天上午,国宗局还召开了国法与教规的座谈会,我也去参加了。
制度很关键,近代太虚大师搞了佛教改革,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太虚大师知道,这个佛教问题在于制度。首先,我们有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然后,我们有没有照这个制度来实行,就变成很关键。
那么这个制度要完整、要细致。那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出家人手机上网,这些电脑,这些外出,包括跟居士的接触。包括我们庙里边受皈依等等。这些在庙里头都需要有很好的规定,并且大家都遵照,要去落实。
那如果说,现在这个通信、信息发达,互联网发达。那么庙里边的出家众,包括佛学院的学僧、老师,他可能没有任何的一个规定,或者规定方面也不遵照着去做,这些出家人就全面跟这个居士接触。那么这个就很麻烦,那个心就很难在僧团里边安住。
其实你不负责佛学院或者寺庙里面的管理工作,那么人家到庙里边来,这些善男信女,这些信众,他是属于常住的信众,这些信众,他是皈依三宝,他不是皈依哪一个人。担任庙里面的什么职务,他是替常住,替这些所有的出家人来处理这些僧团和居士事务的工作。
现在庙不好管理,因为大家都有手机,大家都跟居士去联系。每个人法师有一帮居士,每一帮居士他供养一个法师,所以他不需要靠庙里边给你发什么生活费,发什么单钱,他有供养。这样子庙就不好办,不好管。每一个庙都受到冲击。尤其我们出家时间长一点,有一定的佛学的素质,又能够讲几句佛法。最后,慢慢慢慢,这个出家的法师就脱离了僧团,他的心就不安住在常住,他就很难真正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用来安身办道、寺院管理,这个佛学院的发展,这样子也把自己耽误了。
所以,在佛学院里头,在常住里头,对这些现代设备的管理,以及对这个人员的接触,必须要非常的重视,要加强。你看台湾的佛教,都是非常严格,他每天信徒都很多,但是不会说像我们这边,一进庙,就好像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去接触。这个你们回到各个佛学院,或者你们毕业以后回到佛学院,都应该要想办法,从这个源头方面来管理,这样的话,这个庙里头才能够安宁。
六、文化建设是纽带
文化建设是纽带,现在我们国家提倡“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也离不开文化。尤其我们这个丝绸之路,就是佛教之路。
一带一路涉及到世界上面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这也是我们国家发展大的战略,重新建构整个世界的一个秩序。在当今的世界,美国在整个世界秩序里他有很大的话语权,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重新建立我们自己的一个世界的秩序,所以现在各个方面都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丝绸之路上玄奘大师所走过的路程,刚好就是丝绸之路,玄奘大师也都是和平、友好、文化,这方面的见证人,无论是中国印度日本,乃至亚洲、世界各国大家都是能够接受、都是认可的,所以我们佛教在这个时候也是发展到了非常有利的时期了,也可以说是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在佛教的文化方面,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对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佛教徒可以去做一个很好的思考和探索,也都是有很多事去做了,那么中国佛教协会,我们成立了玄奘大师奖和玄奘大师的研究中心,今后也会在这方面形成课题,举办活动,昨天,李晓建局长谈到我们陕西省委,也有布置宗教局、省佛协来研究这方面的课题,我想以后法门寺佛学院和法门寺都应该要积极响应、积极参与,来发挥我们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佛教徒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我们佛教只有跟整个时代、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才会有大的思路,才会有一个根本的发展方向,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六个方面说明佛教的自身建设。从我们佛学院本身来讲,我们应该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比如我们现在也有戒律,也有居士班,也有开大座,也有禅修。这个就是与现代的佛学院的,以及西方的教育模式跟我们传统很好的一个结合,这样也是很好,也是我们的一个特色,但是我们应该越办越有水平。越有水平的体现是是办学的质量越来越高,师资的阵容越来越强,佛学院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素质也越来越好,这个才叫着我们越办越有水平。从我们每个人本身来说,出家了,就要超越自我,实现无我,我们讲人无我、法无我,这个就很重要,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超越了自我,自我,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立了种种限制,自己很多想不开、想不明白、想不深透,最后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所以每一个人只有超越了自我,去实现无我,最后真正达到无我,就成佛了。在没有成佛之前,每个人都“有我”,这个我,就是《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首先讲无我相,也是谈无我,这个很重要。
我们在家的时候就是“小我”,出家了以后“割爱辞亲”,我们一个人慢慢变成了大我,每个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每个人都大我,大我也是不行的,从大我到无我,这是一种,如果是大我的话,处处会碰壁的。所以我们在一个组织中,一定要虚心、好学,跟佛法相结合,然后来超越自我,实现无我,那么这个才是我们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我们办法门之光的意趣。那么,我今天要讲的就这么多,以借机来供养我们毕业的同学,谢谢大家。


上一篇:奥迪q5最新消息

下一篇:谢易桦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