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就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是世界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第一个发表如此郑重声明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严格遵守这一声明的国家。这一举世睹目的壮举,就连美国、前苏联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国都不能承诺,更不用说像英国、法国以至印度等中等强国了。那么,中国为什么从一开始拥有核武器时,就宣布这样一种阻止自己正常使用核武器自卫的“紧箍咒”呢?这首先要看清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战略大环境。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于在政治领域的严重分歧,中苏两个共产主义大国加好兄弟分崩离析,在紧锣密鼓的舆论大战的同时,苏联很快就在绵延数千公里的中苏边境线上,部署了百万铁甲精兵且虎视眈眈;而当时的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也因为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中与中国兵戎相见,此时也派出航母战斗群在中国东南沿海频频挑衅并在我国领土-台湾岛上驻扎着强大的海空军。可以说,当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中国与美国、中国与苏联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因为当时这两个世界超级大国,既拥有庞大的常规军事实力,更是频频使用他们的王牌-核武器来讹诈我们,多次在紧要关头威胁要对我们使用核武器;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核武器技术不断进步,但是中国政府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声明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中国政府也一如既往的严格遵守着这一既定原则。尽管现实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国际战略环境已经不再那么严峻,但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一庄严承诺,仍然没有丝毫的改变,这足以显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新世纪倡导的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规划,是不会对任何国家或地区形成任何威胁的;其次,从当时中国所有的周边国家来看,与我们中国当时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多的还有日本、南朝鲜(韩国)、印度、我国台湾地区等,如果我们不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一声明,这些国家和地区很可能也会步我们中国的后尘极力发展核武器(他们发展核武器的理由就是中国拥有核武器对他们形成核威胁);这些国家或地区不是美国的同盟国,就是受美国保护的国家(地区),他们当时就是我们战略上的敌人,他们的政治制度也与我们格格不入。正是我们在拥有核武器后,及时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又加上美国人信誓旦旦的核保护伞承诺,才逐步打消了他们进一步发展核技术的图谋;因为美国也不希望核武器遍地开花,一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就很有可能慢慢脱离了美国的控制,成为威胁美国全球利益的新力量,美国人可不傻!从现在解密的资料来看,确实是美国人千方百计的努力,成功压制住了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秘密核武器发展计划,才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没有成为新的核武器拥有者,而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声明也功不可没;美国的核保护伞一撑就是四十多年,虽说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对中国形成了比较现实的巨大威胁,但也正是美国的军事存在,避免了亚洲国家纷纷的核武装扩大趋势,使得亚洲国家保持了相对的和平态势;虽说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部署,也反对美国以亚洲国家为基地对中国和朝鲜进行战略围堵和打压,但是美国人的核保护伞确确实实使得亚洲国家(或地区)真正避免了一场核军备竞赛的出现;但是从近年来的报道我们看到,日本正在世界各地大肆购买、大量的囤积制造核武器的核原料(最多的是钚),虽说日本是以核电站使用为名购买的,但谁又敢说日本人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呢?对此,一定要引起广大亚洲国家特别是我国的进一步警惕,要坚决防止日本重新军事化的倾向。
吉林日报介绍核武常识意味着什么?
《吉林日报》今天用一个整版介绍了核武器常识及在遭到核攻击时的防护方法。这个版的内容传到互联网上后,迅速刷屏,引起纷纷议论。吉林省的特殊地缘位置使它对半岛局势更加敏感,这是正常的。省报刊登与核武器有关的各种知识,也很有必要。有消息说,这是该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供的内容,系正常的国防教育。只是我们平时关于朝鲜半岛局势对东北地区的潜在影响报道得太少了,《吉林日报》刊出的这个整版在这一背景下显得有点“突然”。围绕省报的这些信息有大量外围的“来龙去脉”,互联网自然会把那些线索“补上”,形成刷屏式的围观。在此,我们想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告诉公众,充实大家对局势的整体了解。首先,国家一直在密切跟踪半岛局势,对半岛一旦生变的各种情况都做了充分准备。国家在努力抑制局势走向最坏情况,即使半岛再次发生战争,国家也会尽全力使战争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冲击降到最低。中国是有强大实力的国家,我们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安全,不让自己的国土成为战争恶果肆意外溢的地区。第二,相信吉林省这时向公众介绍核常识,是防范万一之举。事实上,这样的防护宣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尤其在韩国、日本,不仅有课堂教育,还有防护演习。吉林省报做这样的宣传,并不意味着这个省面临着遭到核攻击的紧迫风险。第三,一旦半岛爆发战争,韩国最有可能遭到朝鲜的第一轮武力报复,同样可能成为朝鲜第一轮报复目标的还有日本和美国的亚太基地。中国国土受战争直接殃及的可能性无疑排在上述地区和目标、特别是排在韩国之后。第四,无论美国还是朝鲜,在任何冲突中故意对中国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几乎不存在。一方面,双方都没有那样做的理由。另一方面,中国是强大的核国家,谁那样做,都势必遭到中国的致命报复。换句话说,我们看不到这个世界上有谁敢于纵容自己对中国实施军事打击尤其是核攻击的冲动。第五,毕竟朝鲜半岛局势在恶化,从坏的情况做准备,国家和民间都提高警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媒体做一些与核有关的宣传也是有益的。尤其是,一旦战争爆发,半岛产生核污染的可能性无法排除,这尤其需要认真研究对策,也应当把话摊开来,让老百姓知情。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完全没必要惊慌。首尔和东京都在半岛生战情况下的危险圈之内,那些城市有日常的准备,同时城市的生活在按部就班延续。中国东北在地缘上紧贴朝鲜,这与韩国相似。但是我们几无第一轮卷入战争的可能,这点比韩国安全。现在时值冬天,半岛主要刮西北风,这也是对中国东北有利的因素。吉林的唯一不利因素是,离朝鲜的丰溪里核试验场比较近。朝鲜半岛发生任何军事冲突都是中国坚决反对的,但我们需要有备无患,常备不懈,全力应对。我们相信党和政府和全中国的强大实力都在为保护东北民众的安全运转着。这个国家是一个整体,我们大家风雨同舟,休戚与共。
以色列究竟有没有核武器?
以色列对外宣称是没有核武器的,但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动用核武器过。所以以色列是有核武器的。其实很多国家嘴上说没有,但实际还是存着核武器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最后的武器。以色列是以“强者会被尊重,强者可以进入联盟,强者创造和平”为基础的,核武器不仅是以色列强大的证明,更是他强硬的基石。以色列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人口众多,虽然没有地方可以试验核武器的爆炸威力,但是以色列人却很擅长以外交途径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以色列刚建国不久,就和法国在核武器应用的方面密切联系着,建造了自己的核武器研究中心,十年以后就可以生产并且制作核武器的铀235,二十年后以色列已经每年可以生产核弹4到5枚了。以色列总理在出席核反应堆基地的会议上谈到伊朗与叙利亚签署军事合作协议的时候就强调过,他会让敌人知道他的能耐,如果说要伤害以色列,就会以牙还牙,其实当时就有点暗指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如果谁想动以色列,即等于自取灭亡。不然怎么有这么大勇气敢说出这样一句话。厉色列能够暗地里发展核武器,无非就是美国的偏袒。其实一个国家留有核武器是很明确的选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不给自己国家留有最后一张底牌,后期被欺负肯定是没有还手之力的。但是还会要妥善保管安置好核武器,毕竟这种武器危害太大了。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谁?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九十九年。俄国强占旅顺大连,"租借"二十五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九十九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二十五年,后者"租借"九十九年。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年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对这巨大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1924-1986)。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读理论物理,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顺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被任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武汉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二十八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科技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氩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氩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际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创造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再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我们曾住同屋,五十年的友谊,亲如兄弟。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十七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OPPENHEIMER,1904-1967)。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包括奥本海默,所以他和我很熟识。奥本里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上相反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因(BOBN,1882-1970)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不时出现,不过比以前较少而已。奥本海默的演讲十分吸引人。他善于辞令,听者往往会着迷。1964年为了庆祝他六十岁的生日,三位同学和我编辑了一期《近代物理评论》,在前言中我们写道:他的文章不可以速读。它们包容了优雅的风格和节奏,它们描述了近世科学时代人类所面临的多种复杂的问题,详尽而奥妙。像他的文章一样,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喜欢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纯真坦白,从不骄傲。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许许多多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氩弹。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你和我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加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若夫斯(GROVES),可谓真正有自知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认识。民族感情?友情?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二十二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于1964年中国原子弹度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此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中文名字,原名JOAN HINTON)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寒春曾于40年代初在洛斯阿拉姆斯(CLOS ALAMOS)武器试验室做费米(FERMI)的助手,参加了美国原子弹的制造,那时她是年轻的研究生。1971年8月在北京我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说"在外地工作"。他就没有再问。但我曾问他,是不是寒春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弹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此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为了民族的自豪?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我不能走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乌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稼先在蓬断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零下30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是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背景音乐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要将双手 撑天空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仍陷于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永恒的骄傲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和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傍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计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中国原子弹之父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钱三强。1、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 ,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2、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3、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4、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五种说法:1、第一种观点认为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这种观点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最高。“文革”之后,“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广为传播,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条路径是通过报告文学这一特殊载体而传播。在1970年代末的报告文学热中,钱三强成为重点宣传对象。1978年9月26日,《文汇报》发表《热风吹雨洒江天——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一文,公开提到“中国原子弹之父”。1979年,北京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党委合作出版《科学的春天》,这是中国科学院部分著名科学家的报告文学集,书中收录了作家张炯采写的《向光明的中国前进——记钱三强》。1987年10月27日,《科学报》发表文章《播春者之歌——记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奉献》。1990年1月,王春江著写的《裂变之光——记钱三强》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随后,《文汇报》、《北京晚报》进行连载,影响甚大。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钱三强算得上是中国报告文学界的“宠儿”,“曝光”率非常高。“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也伴随着这种高密度的正面宣传,变得广为人知。第二条路径是官方媒介的认可和宣传,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论证了“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一文,这是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首次正面回应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问题。《人民日报》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的认可。1999年9月,由中宣部宣传教育局编写的《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的建设者》一书出版,该书为国庆五十周年而作,记录了建国以来各条战线上的模范人物数十位,其中就有《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一文,而对邓稼先的定位则是“两弹元勋”。此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07年和2009年两次沿用了“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第三条路径则是大众化的、民间的研究和传播。包括学术界、科普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出版的书籍、报刊之中,涉及“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内容非常多,这也是当前的主流观点。2、第二种观点认为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此说亦影响甚大。作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中国“两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张爱萍生前就称其为“两弹”元勋。1986年,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岁月,他的事迹经过官方媒体的披露和宣传开始为人所知;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国务院授予邓稼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月底,也就是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病逝。由于国内媒体大量的宣传报道,特别是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邓稼先的充分肯定,有关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于1980年代末开始传播,至今不时见于书籍与报章之中。3、第三种观点认为聂荣臻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这种观点最早见于198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一书,该书作者是英国人克莱尔•霍林沃思,不过书中并未对此观点进行深入说明和阐述。1999年王君编著的《我们的共和国丛书•九天揽月•建设卷》,从聂荣臻统揽全局,领导整个国防科技事业的角度,认为聂荣臻“不愧为我国的‘原子弹之父’”。此说虽有新意,但却与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差异很大,因而影响有限。其实,作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对聂荣臻的评价应当是超越“之父”说的。4、第四种观点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一个群体。此说于1980年代中期产生,影响也比较大。1987年,军旅作家董滨的报告文学《中国原子弹之父》一书出版,该书用7个故事概述了中国原子弹制造过程中,从战士到将军,从技术员到科学家,不同行业人们的贡献。该书认为:“他们是那样浩大的一个阵容,即使是七十个故事也难尽述!但是,如果把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共和国核工业发展的史册上,那只需要七个字便可概括——中国原子弹之父。”该书内容较为单薄,还存在不少勘误之处,客观地讲质量并不高,但由于成书于1980年代中期,首印50000册,主题鲜明,引人注目,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这一说法也被张开善先生发扬光大。2006年,张开善在《中共党史资料》上发表《究竟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记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功勋科学家》一文,细数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等科学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中的贡献,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不是某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科学家群体”。此文一经发表,其观点旋即被多家刊物和媒体转载,引起较大反响。5、第五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原子弹之父”。2011年,陶纯、陈怀国著《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一书出版,由此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于2012年下半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影响甚大。该书著者认为,“当代科学的发展早已不是爱迪生时代,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是一项十分宏大的系统工程,中国没有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中国的核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它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万千人的奋斗和创造,辉煌和光荣不属于哪一个人,却属于每一个人,属于每一个在这条战线上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个人成就1936年,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师从居里夫人(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10年后,钱三强学成回国,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第一个核装置――原子能反应堆。一次偶然的事故使钱三强大动肝火:"我们不仅要学科学,还要学管理。"此后,这位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巨子把他的后半生献给了中国核科学组织工作。钱三强知人善任,是他大胆起用年仅26岁的邓稼先出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总设计师。诚如邓稼先的老同学、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所言:"钱三强独具慧眼的睿智和超凡的组织才能,促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