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最强!本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超380万平方公里,涉及到了哪些省市?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要接纳大自然对人类的不好之处,比如地震、沙尘暴等等。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二者皆是荒漠化的标志。我国对沙尘暴的定义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的形成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影响。202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遭受到了近十年强度最大的沙尘暴的袭击。根据气象局的消息,这次沙尘暴的袭击范围已经超过了380万平方公里,新疆南疆、内蒙古、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等这些地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袭击,对人们的交通运输、工作、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根据风云气象卫星监测显示,这次是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蒙古国,随着气流的影响,逐渐向我国北方袭来,而我国西北地区裸露的地表特征也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沙源条件,使得沙尘暴迟迟不能停歇。但是,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措施,相信不久就会解决掉这次的沙尘暴,让人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在沙尘暴侵袭期间,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如果没有必要,那就不要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那就一定要佩戴防护口罩,同时要注意街上悬挂之物,避免被砸伤;回到室内之后,一定要清洗脸部和鼻腔,避免二次伤害。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安全渡过这次危机。
本次沙尘影响范围超380万平方公里,具体影响到了哪些地区?
2021年3月的沙尘影响范围超380万平方公里,具体影响到了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区。我们在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馈赠的同时,我们却对大自然带来了一些伤害,这也导致了一些环境被破坏之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比如说现在的沙尘暴天气,它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空气,更多的也影响了我们人们的出行,很多地区的机场或者交通都已经停止。人们在出行的时候,身体也会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所以这种天气的产生完全是由于我们对环境不保护甚至是破坏造成的。一、保护环境我们人类一定要善待我们的自然环境,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实际行动来改变我们的自然环境。通过多植树造林以及对于森林的一些保护来减少我们的大气污染或者一些极端的天气发生,在森林保护方面,我们应该避免一些火灾的产生,在这方面要制定一些措施,能够有利于支撑森林的自然生长,同时我们也应该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减少一些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以及一些木质家具的需求,如果能够通过一些其他的材料代替我们这种日常需求,可能对于环境的保护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意识以及做法我们是可以进行培养以及研究的,我们更多的应该利用一些可再生的资源来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应该多开采和研究一些可再生资源,以减少我们对大自然的不断索取,能够保证他们正常的生长以及存在,由于人类过度的向大自然索取,才会导致大自然失去平衡,在一些时候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天气,这不仅会对人类的发展受到影响,更多的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重大的伤害。我们在爱护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多为环境的保护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够通过一些可再生资源来满足我们的一些需求。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我们对自然的不断索取,以减少大自然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我们人类应该多多在这些方面进行考量和研究。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是相互的,我们要对大自然进行保护和爱护,大自然才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
北京沙尘暴一般是什么时候
一般在春天的三四月、冬天的十二月和来年的一月。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所以,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季节应该是冬春季。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尘暴 (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扩展资料沙尘暴的危害1、生态环境恶化: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2、生产生活受影响: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3、影响交通安全: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4、人体健康: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口、鼻、眼、耳中。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或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各种疾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沙尘暴天气
北京时隔5年再现沙尘暴,这一次沙尘暴会持续多久呢?
“近期在北京出现了非常恶劣的沙尘天气。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这次恶劣的天气很有可能会持续12天左右。这一天气的出现受到了北京网友的调侃,有人表示天空脏的就像厨房的抹布一样,这个比喻让人们感觉到特别的形象。因为北京地区受沙尘天气的影响,能见度特别低。这种恶劣天气的出现,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也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特别恶劣的影响。对于需要在这种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需要上班的人们来说,最好在外出的时候带一个纱巾来包裹住自己的头部,口鼻,然后再戴一个防护眼镜,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免受风沙的侵袭。除此之外,在这种恶劣天气的影响下,还可以在家里多囤一些食物,这样就不用多次的外出了。受这种天气的影响,很多人的室内都是特别的干燥的。我们可以买一个空气净化器放在房间里面,这样可以增加空气里面的湿度,使人们感到舒适一些。当沙尘天气到来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及时的关好门窗,不要在户外晾晒衣物。根据有关专家表示,此次北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强度的沙尘天气,主要是受内蒙古气旋的影响。其实在春天的时候,本来就特别容易刮大风。而且这个季节植被的覆盖率也是比较低的,不可以很好的阻挡风沙的侵袭。目前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很多人都会去保护自然界。其实,保护自然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人们需要长久的坚持下去。只有全世界的人民共同努力,才会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环境。关于北京此次出现的沙尘暴,小编希望市民在出行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
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造成的危害:
1、环境污染: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
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沙尘暴还使气温急剧下降,天空如同撑起了一把遮阳伞,地面处于阴影之下变得昏暗、阴冷。
扩展资料:
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1、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
沙尘暴的治理任务艰巨而繁重,许多问题未彻底明白,且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沙尘暴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而且沙尘暴特别是黑风暴来临时来势凶猛,狂风呼啸,沙尘滚滚,遮天蔽日,有很大的恐怖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目前建立准确的沙尘暴预报系统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在沙尘暴来临前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报,提前做好防灾工作,如加强少年儿童的保护,避开危房以防墙壁倒塌致伤,保护牲畜,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火灾等,可将损失减小至最低限度。
沙尘暴的监测及预报
我国近几十年来对沙尘暴的研究首先在地质学领域开展起来,主要从第四纪地质学的角度研究黄土与粉尘沉积。20世纪50年代,沙尘天气开始纳入我国气象常规观测中必须监测的天气现象。当时采用地面定点观测站网进行。地面定点监测分为集中观测和长期观测。沙尘灾害发生时的集中观测主要包括:沙尘光学厚度测定、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记录、沙尘源地土壤状况分析、激光雷达沙尘垂直分层观测、沿气流方向沙尘通量观测、垂直方向沙尘通量观测、能见度观测(肉眼、能见度计)、多普勒声探测器、沙尘粒子理化特征采样分析等。长期监测则包括: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观测、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天空辐射计辐射观测记录、沙尘通量估算、能见度观测、历史气候资料的整理分析、土壤观测研究、沙尘暴历史数据库建立等。集中观测可获得第一时间内的实测资料,长期观测可积累大量的环境背景数据,由于沙尘灾害的尺度范围很大,从局地性、区域性到大陆间都可能发生;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各种监测台站设置稀疏,尤其是沙尘暴的形成主要在人口异常稀少的沙漠地带,监测站点更少。使得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沙尘暴监测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常规资料的时间分布,也难以捕捉和追踪那些由中尺度系统引起并造成严重灾害的强沙尘暴源地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和强度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新型遥感数据大量产生,使得利用遥感卫星进行沙尘灾害监测研究成为可能。遥感数据的多源性、动态性、现时性和准确性,不仅弥补了地面观测数据时空分辨率的不足,同时还可与地面观测数据进行精度上的相互验证,互为补充,深化沙尘灾害研究。7.4.6.1 卫星遥感监测原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暴的物理基础是观测对象的光谱特征的差异。沙尘暴、云、积雪、沙地、植被、水域、裸地等的光谱特征是不相同的,而极轨气象卫星的光谱通道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可见光波段,可接受来自目标物的反射率,用来测算下垫面的反射率;另一类位于红外窗区波段,可接受来自目标物的热辐射。由于沙尘暴顶部与地表和云层等观测对象在反照率与表层温度上均存在着差异,因而可以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沙尘暴。在观测数据处理中,沙尘粒子的自身特征:粒径大小、形状及质地等,也是决定沙尘粒子的光辐射特性——发射和散射特征的重要因素。7.4.6.2 卫星的选择监测精度和监测频次是我们对沙尘暴进行监测选择卫星的重要依据。对我国西北地区这片特定的沙尘暴多发区而言,沙尘暴的时空尺度主要受天气系统制约。其时间尺度从几十分钟到几天,有时甚至可达十几天;空间尺度从n×10 m到n×100km,所以要求监测工具的时空分辨率较高,同时要求监测工具的监测能力要达到能够识别沙尘暴天气的水平。目前我国公开接收和业务使用的民用卫星有: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美国的静止气象卫星(STOP卫星)、日本的静止气象卫星(GMS)、美国的极轨气象卫星(NO AA)以及我国自己研制的FY1C极轨气象卫星等。前两种卫星水平分辨率非常高,星下点为几十米,但对某一地区的观测周期分为16d和26d,且资料费较贵,不便用做沙尘暴的实时监测。GMS现定位在赤道上空东经127°处,每小时可对地观测一次,可用于沙尘暴信息的实时提取和监测。但星下点分辨率为红外通道上5 km,对西北地区来说,在图像的西北角,资料畸变非常严重。而极轨气象卫星NOAA、FY1C的水平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适中,且星载扫描辐射仪所设的5~10个波段对沙尘暴有一定的探测能力。费用较低,气象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接收站,利用极轨气象卫星对沙尘暴天气进行业务监测具有较大的前景。但其6 h一次的时间分辨率,对于持续时间较短的沙尘暴过程可能会漏失监测的有效时机。7.4.6.3 卫星观测的波谱特性NOAA卫星是双星组成的极地轨道卫星,对地定向观测,平均轨道高度为850 km,星下点分辨率为1.1 km,扫描宽度约2800 km;星载探测器为改进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AVHRR)具有5个观测通道:其通道1(ch1)设置的通道波长为0.58~0.68 μm,属可见光波段;通道2(ch2)波长为0.73~1.1 μm,属近红外波段;通道3(ch3)波长为3.55~3.93 μm,属中红外波段;通道4(ch4)波长为10.3~11.3 μm,属热红外波段;通道5(ch5)波长为11.5~12.5 μm,属热红外波段。我国发射的极轨卫星FY-1C的卫星,主要载荷为两台10通道的扫描辐射仪,其通道波长覆盖范围与NOAA卫星相当。这些波段包含了丰富的大气和地表信息,为云、积雪、沙尘暴及各类地表的判识提供了可能。不同的探测表面其各通道的探测值有差别,根据各自的光谱特点,提取沙尘暴信息,建立监测模型。7.4.6.4 信息提取要识别沙尘暴,必须将云、积雪、沙地、植被、水域、裸地等信息判识出来,以光谱响应曲线为基础,用以下几个参量进行筛选区分,从而提取沙尘暴信息。(1)植被指数植被指数是遥感监测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的重要依据,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区分植被。植被的NDVI>0,裸地、沙尘区、云水、积雪的NDVI≤0。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式中ρch1、ρch2分别为通道1、2的反射率值。(2)水体的提取值T通道2的反射率(ρch2)值,反应水陆界线明显,采用ρch2<T作为区分水域的方法,一般取T=5。(3)提取云雪与沙尘、沙地的水汽指数(WI)在远红外波段>11 μm处有一水汽纯转动带,而AVHRR资料中,通道4(ch4)和通道5(ch5)的波段正好处在转动带之间,即ch4与ch5的差异能反映出含水量。大气中的云和地面积雪的含水量都远远大于沙地或沙尘暴区,沙地或沙尘暴的水汽指数小于零。因此,采用水汽指数(WI)来判识晴空沙漠或沙尘暴,将它们与云和积雪区分开来。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式中:ρch4、ρch5w分别为通道4、5的辐射值。(4)地与沙尘暴的区分采用通道1、2的反射率值,以及WI指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区分沙地与沙尘暴。在晴空无云的遥感资料中,沙尘暴的反射率大于沙地的反射率,另外WI指数,WI(沙尘暴)<WI(沙地)。7.4.6.5 资料解释遥感监测资料解释的主要任务是:对沙尘灾害的空间分布范围、影响区进行识别、定位;对沙尘运移路径和运移规律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沙尘信息的遥感定量提取;沙尘灾害产生的大气及下垫面等背景状况监测;沙尘灾害动态模拟等。为进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必须获取地面实测数据。地面调查信息主要包括:①用光谱仪测量地表具有稳定反射值的地物光谱反射率,如沙化土地、沙漠;②湖面和海面的光谱反射值;③太阳光度计测量太阳光谱辐射;④袖珍热红外辐射计测量表面温度;⑤便携式红外辐射计测量天空温度;⑥近地面温度和湿度;⑦景观全景照片等。因此,进行沙尘灾害研究应重视地面实验遥感的研究。通过地面沙化土地光谱特征的测量,对沙尘灾害的遥感监测研究开始由定性和半定量研究向沙尘属性特征参数的定量提取发展。地基遥感不仅使卫星遥感理论和数据反演方法进一步深化、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更加完善,也极大地扩展了卫星资料的应用领域,在沙尘预报、沙尘监测及沙尘成因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4.6.6 沙尘暴的预报由中国气象局组织建立的国家级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系统于2001年3月1日投入业务试运行,同日中央气象台把沙尘暴预报与强沙尘暴警报纳入日常天气预报业务范围。全国人民可以像了解天气预报一样,从电视、电台和网络等媒体中了解沙尘暴的状况,做到早预防,以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中国气象局从2002年2月开始启动国家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首期工程,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北京等地各气象站布设仪器设备,组建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沙尘暴天气综合监测网,增加对沙尘天气的特种观测项目和观测密度,在第一时间获得沙尘暴形成、移动、分布以及有关环境变化的数据,提高沙尘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