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宜黄戏
宜黄戏简介
宜黄戏
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发源于宜黄地区。宜黄戏的主要声腔是产生于当地的"宜黄腔",俗称二犯或二凡,相当于京剧的二簧,后来逐渐吸收了西皮调、浙调、南北词等腔调,变成以皮黄戏为主的剧种。宜黄戏的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省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民国期间,宜黄县已无专业的班社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黄县为恢复这个古老剧种,于1956年定名为宜黄戏。
历史沿革
早在明代中叶,宜黄县就是江西省地方戏曲的活动中心。根据明代临川人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所载,当时流行于宜黄的戏曲是唱弋阳腔的。自从嘉靖以后,此地的"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的流行。不久,在浙江任布政司左参政的宜黄人谭纶,从浙江引进了海盐腔,继弋阳、青阳等腔之后而占据了江西剧坛,曾经盛极一时。由于这支海盐腔逐渐渗合了弋阳旧调和宜黄方言,产生一些新的特点,故而被人称为"宜黄腔"。清顺治年间(1644-1661),熊文举在南昌看了宜黄班演的《紫钗记》后,写下"知是清源留曲祖,汤词端合唱宜黄"诗句,表明汤显祖此剧曾以宜黄腔演唱。但这种宜黄腔,乃是海盐腔的一种变调,仍然保持一唱众合而没有管弦伴奏的高腔形式,现在被人称它为"古宜黄腔"。
清朝初年的时候,在宜黄县崛起的宜黄腔,与早先由海盐腔变调的旧腔又迥然不同,其原始曲调有二种:一是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叫作"平板吹腔";另一个则是以唢呐伴奏的"二凡",又被称作"唢呐二凡"。这两种曲调共同起源于明代的西秦腔,其中二凡本名"二犯"(见明万历《钵中莲》传奇抄本),约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发源于甘肃省南部地区的西秦腔,路经扬州或安庆而传进江西。现今的浙江乱弹和江西宜黄戏的"二凡",其曲词与"西秦腔二犯"相同,可知宜黄腔与此有渊源关系。从音乐上来看,宜黄腔的"二凡"为商调式,"平板吹腔"则仍为宫调式;在板式上,由"二凡"原有的一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这就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当流入宜黄以后,宜黄腔在音乐唱腔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二凡"由宫调式改为商调式(平板吹腔仍为宫调式);中调性上,由西秦腔的正宫调(G)降为凡字调(E);在板式上,二凡由单一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便从西秦腔中脱颖而出,成为宜黄新腔。清初,这种新腔传到了浙江。如康熙(1662-1722年)间绍兴人徐治公在《香草吟》传奇第一出《纲目》眉批说:"作者唯恐入俗伶喉吻,遂堕恶动,帮以请秦吴歈四字先之。殊不知是编惜墨如金,曲皆音多宇少,若急板滚唱,顷刻立尽,与宜黄诸腔大不相合。"据此,当时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流行的戏曲,尚有由俗伶演唱的剧种,包括扳腔体的宜黄新腔。
在清代乾隆初年,宜黄腔有一次重大的变化,即在秦腔、乱弹的影响下,废除了原有的唢呐和笛子,而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凡两种曲调统一起来。二凡分作倒板、十八板(相当于京剧的回龙)、正板和紧中缓,吹腔则变成了二凡的平板。这就形成了清朝乾隆年间广泛流传的"胡琴腔"(见李调元《剧话》卷上)。这种属于板腔体的宜黄腔,对江西各地的乱弹剧种的形成,影响较大。现今流传的赣剧、工河戏和宁河戏的乱弹腔"二凡",据老艺人相传的说法,都有"宜黄调"这一称呼。胡琴腔在乾隆时已经遍布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四川等地,如四川人李调元的《雨村剧话》说:"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腔。"旧时习惯称江西为"江右","二簧"即"二黄",今川剧仍称二黄腔为"胡琴",其二黄的回龙腔,却名为"宜黄夺子",川剧的胡琴,当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乾隆末由微班艺人带进北京的二黄腔,起初也有称为"宜黄腔"的,如戚震的《京华百六竹枝词》中写道:"宛转珠喉服靓装,弋腔秦调杂宜黄。"今江西的赣剧、东河戏和宁河戏,仍称二黄腔为"二凡"或"宜黄调"。以上事实,证明了近人杜颖陶《二黄来源考》所断定,二黄腔即系宜黄腔之讹传的一说。盖江浙方言"宜"、"二"同音,加上宜黄腔俗名"二凡",宜黄腔被传误为"二黄腔"。清末以后,以演唱宜黄腔为主的建昌班(形成于南城县),从江西省的东北地区流传的赣剧中,吸收了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从此,宜黄戏由单一的宜黄腔(二凡)变成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剧种。
宜黄腔兴起后,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境内的抚州、建昌(治今南城)、饶州(治今波阳)、广信(治今上饶)、赣州、南昌诸府。清中叶后,在抚州出现了专唱宜黄腔的乱弹班,如宜黄班、建昌班、广昌班、宁都班等,江西的赣剧、抚河戏、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等,都因增添了宜黄腔,而变成了高、昆、乱的"三合班"。宜黄腔从江西向外流播的路线是:一从赣东北地区传入安徽,再向长江以北推进;二是由南昌和赣州分路向湖南发展;三是从赣中向福建流传,在闽北和闽西一带留下很深影响。清朝末年的宜黄戏,班社如林,流播广远,仅在宜黄县境内就有六顺、合顺、森顺等六七个戏班。一直到抗日战争以后,宜黄戏开始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剩下少数的宜黄戏艺人,早已解甲归田。为了抢救这一古老剧种,1957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江西省宜黄戏剧团,曾经先后举办三期演员训练班,培养一些新生力量。当时的老艺人李伍俚、李忠保、何九龙、曾学进、邓爱利、谢忠奎、吴玉仔等人都担任过教师。他们对于恢复宜黄戏这一剧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过几年的努力,宜黄戏剧团挖掘、记录传统剧目有两百多本,整理了宜黄戏的全部唱腔和曲牌,先后上演了《齐王哭殿》、《奇双配》、《孙氏祭江》等传统剧目,同时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有《焦裕禄》、《山城春晓》等。现在,除宜黄县设有专业剧团外,在宜黄、南城、南丰以及福建闽西的建宁等地农村,尚有一些业余性质的剧团,不时在唱宜黄戏。
建国后于1957年成立了扛西省宜黄戏剧团,先后举办三期学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今宜黄、南城、南丰以及闽西的建宁等地,尚有业余演出。较有成就的老艺人有李伍仂、李宗保、何九龙等,青年演员熊碧云、应用贤等也有一定影响。
艺术特点
宜黄戏的二凡曲调,字紧腔促,其板式有导板、回龙、正板、简板、流水但没有慢板,男女同宫同调,唱腔平直而少变化。其中平板(即四平调)由吹腔衍变而来,系宫调式,为使它与徵调式的二凡互用时方便,宜黄戏不仅借用了正板过门,并且在结束唱段时(即第四句的后半句)加了一个重句尾子,由原来的宫调式变为徵调式,使之协调统一为一种特殊的唱法。另有唢呐二犯,高昂激越,配以大锣大鼓,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原先使用胡琴伴奏之前的面貌。
宜黄戏的音乐唱腔,是属于板腔体的,其唱腔包括宜黄腔(二凡)、反调、唢呐二凡、平板吹腔、西皮、浙调、南北词等。这些腔调大部有各自不同的板式,而板式的连接自有一定的规律。"二凡"亦被称作"二犯",为宜黄戏的主要曲调,其板式有:正板(又叫慢板,一板一眼)、简板(又叫快板,一板一眼,速度略快于正板)、倒板、十八板和紧中缓(又名紧板,紧拉慢唱,节奏自由,在伴奏上有上板、不上板两种,上板的节奏感强,叫摇板,不上板的叫散板)。宜黄戏的平板,有快、慢两种,另有一种平板转正板的唱腔,即前三句唱平板,从第四句开始转唱正板,如《奇双配·哭监》当中李奇的一段唱腔,就是如此。根据这些板式来看,宜黄腔从散唱(原始的二凡曲调)到上板以后,也只有发展为一板一眼的正板、简板,而没有一板三眼的慢板和中板。散唱形式也仅有紧中缓而未分出散板、摇板、滚板等,因而使它更具有原始性。宜黄戏唱腔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宜黄腔的板式结构为对偶格式,各种板式都是上下结构,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使用而构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七字句或十字句,而唱词安排在节奏上也有一定的规格。(2)各种板式均可独立成段,也可互相连接,如倒板转正板,正板转简板,正板转紧中缓等,并且开始出现由慢到快的整套唱腔形式,即倒板?--十八板?--正板--简板?--紧中缓。如《四国齐》中晏婴唱的"金牌宣"一段,即为最完整的套式。(3)整个二凡曲调的旋律比较简单质朴,如正板唱腔,原来只有四句固定唱腔,没有什么变化,唱腔中拖腔尤为平直,不像现在京剧的二簧那样,"一句之腔,曲折引长,人各为政"。(4)男女腔一般是同宫同调,行当唱腔不完备,如正旦、正生腔不分。实际上宜黄二凡的整个唱腔只有小旦(包括小生)、正生(包括青衣、老旦)和花脸腔。在调式上,男腔分为两种:一是高调式(下句落音2),二是徵调式(下句落音5);而女腔中的徽调式才刚刚形成,这些特点,大体上保留了清代宜黄腔固有的原始面貌。
二凡反调,又被称作"还魂腔"、"阴司调"。其音调低,表达深沉伤感,如泣如诉,大多被用于表达哭灵、托梦时诉说哀苦之情。有时以唢呐伴奏,并配以大锣大鼓,更增添了肃穆、悲苦之情,其板式同于二凡,如《三官堂》、《下河东》、《双钉案》等剧,都有这种"反调"。唢呐二凡,以大唢呐为主奏乐器,其唱腔宜于抒发高亢悲壮的情绪。这种腔调的板式结构,可以分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其中倒板为四句腔,第一句属于倒板,其余三句都是散唱,第四句末尾三字则近似于京剧的回龙,下接一板一眼的正板,句数不等,再转入紧打慢唱的流水小拖腔。这种流水板是一种连念带唱的板式结构,在唱调上则重复念白。清乾隆刊本的《缀白裘》收入《斩貂》的一段唱词,与此完全相同。西皮与二凡的结合构成了宜黄戏的"乱弹腔"。这种西皮来自赣剧的贵溪班,男女腔不同,唯有女腔的正板,上下句均为板上开口。
宜黄戏的角色行当分工较细。生行有正生、老生、小生、末;旦行有正旦、小旦、老旦、二旦;净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据说早年的行当和弋阳腔同,都是"九角头",后来又增加了末、二旦和四花,变成"十二行"。演员平时练功的动作要求规范化,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武将起霸手撑天"等术语。服饰和穿戴均有规定,如马鞭分龙头、凤尾数种,或木制或丝编。帝王用龙头鞭称为"乘龙驹",都不可错乱。在表演中,有些剧目还保持着早期的关目、排场,如《龙凤阁》较京剧多《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养料,如《四国齐》的点马,扮演骑兵的六个演员,身扎马形,脚踏鼓点而作出种种跑马舞姿,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剧中钟离春的脸谱,左边画一铜钱,以显示其身份的高贵尊荣,右边画桑叶一片,寓意其出身微贱,脸谱英武妩媚,乃系宜黄戏中旦角开脸之典型例子。�
宜黄戏舞台上还保留了民间灯彩和傩舞的表演,如《万寿图》的"三星献寿"和《卖花女》的"跳判",都有傩舞的演法。演出时,福、寿、财三星都戴面具,手持魁笔、寿幛、元宝等物,蹒跚而舞,喜气洋洋,古色古香。判官不戴面具,全身穿戴臃肿,肥臀突肚,红袍乌靴,象筒尖钞,随着鼓点左跳右跳,热闹非凡。有时口中还喷出火焰,火星飞溅数迟远,丝丝有声,气氛强烈,历来为乡村观众所喜闻乐见。宜黄戏的表演艺术,因为剧种的衰落,已经失传了不少。
宜黄戏保存下来的间奏曲有一百多支,传自弋阳腔、昆曲和民歌小调,演奏乐器有胡琴、笛子、唢呐等,并加入打击乐器。常用曲牌有〔小开门〕、〔朝天子〕、〔柳青娘〕、〔八板头〕、〔哭皇天〕、〔上小楼〕、〔六么令〕、〔点绛唇〕、〔急三枪〕、〔一锭金〕、〔尾声〕等。宜黄戏的乐队可以分为文武场。文场有胡琴(木杆木筒,略大于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合称"十一根弦",另有唢呐、笛子。各种曲调配用以不同的主奏乐器:如胡琴主奏二凡、西皮;唢呐主奏凡字;笛子主奏吹腔、浙调;南北词及民间小调则用二胡为主奏。1957年,又增加了板胡、琵琶、扬琴、笙、低胡等乐器。武场有板尺、单皮鼓、大锣、小锣、云锣、铙钹、大鼓等。常用的锣鼓点有〔火炮〕、〔凤点头〕、〔水底鱼〕、〔撕边〕、〔夺头〕等八十余种。
角色行当
宜黄戏的脚色行当发展至近代可以分为十二色,即正生、小生、老生、副生、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因宜黄戏大多演袍带戏,所以仍以正生、正旦、大花当家。
正生扮演持黑髯的中年男子形象,是宜黄戏的主要行当,一般要求文武双全。应工戏有《四国齐》的晏婴,《清官册》的寇准,《五雷阵》的孙膑,《五龙会》的陈敬思,《万寿图》的吕洞宾,《取荥阳》的纪信,《双潼台》的岳彦真等形象。
小生扮演剧中的青年男性,并兼演花脸中不挂髯口的年轻角色,剧目有《白玉炉》的王英登,《画图缘》的吴国荣,《擒五侯》的李存孝,《朱砂痣》的李旦;小生开脸戏有《双鞭会》的尉迟宝林,《乾坤带》的秦英,《上天台》的姚刚,《下河东》的呼延赞,《反昭关》的伍辛,《宝莲灯》的沉香,《探五阳》的王英,《打金冠》的薛葵,《两狼山》的杨七郎,《解说词金龟》的包拯等角色。
老生多演白髯老者,剧目有《肉龙头》的苗训,《芭蕉进》的洪山耀,《双贵图》的蓝芳草,《打登州》的李渊,《对金钱》的赵德芳,《反长安》的萧何,《回龙阁》的薛平贵,《石敬唐观星》的石敬唐等。
副生多扮剧中之中年男子,如《围荥阳》的刘邦,《天水关》的孔明,《凤凰山》的李世民等。
正旦扮演庄重、贤慧中年女子或宦门命妇,剧目以唱为主。有《乾坤带》的银屏公主,《女中魁》的袁巧容,《宝莲灯》的三圣母,《碧玉簪》的王桂英,《瑞罗帐》的易氏,《老君堂》的窦氏等。
小旦演官家闺秀、皇室嫔妃,或巾帼女将。有文有武,以做表为主。有《百花台》的穆瑶琴,《黄金台》的邹妃,《闹沙河》的高翠英,《上天台》的郭妃,《万里侯》的赵美容等。开脸戏有《四国齐》的钟无盐,《禹门关》的杜金娥,《葵花岭》的杨排风等。
二旦多扮年轻活泼,花俏机灵的少女,步法轻盈,注重表演。有《白玉簪》的飘香,《花田错》的刘玉琼,《两世缘》的银星,《燕青卖花》的李氏,《珍珠旗》的海飞英,另外二旦代角戏有《罗成修书》的罗春,《关公训子》的关平,《盘肠大战》的罗章,《双潼台》的洪信等角色。
老旦专演老年妇女。有《寿阳关》的朱母,《龙凤剑》的吴国太,《三进士》的孙淑琳,《五岳图》的张奎母,《徐母骂曹》的徐母等角色。
大花讲究身架气质,刚勇沉稳。有《肉龙头》的赵匡胤,《打金冠》的薛刚,《双救驾》的吴汉,《破庆阳》的厉王,《黄金台》的伊立,《犯错误金龟》的牛英登,其中《四国齐》中的齐王一角,大花行当应工,糅入丑行身段,表演别致。
二花扮演粗犷豪爽或枭勇的诸侯武士。有《飞虎山》的王彦章,《紫金镖》的樊龙,《锁五龙》的单雄人,《飞龙逞》的郑恩,《黑驴报》的高登云等。
三花除了常演民间小人物外,还扮演帝王将相之类角色。有《蓝田带》的齐景公,《金殿赐旗》的汉景帝,《五龙会》的朱温,《月明楼》的施守伦,《药茶记》的张浪子等。
四花介于丑行与净行之间,是后来增加的行当。常兼演二花行中的次要角色。有《木门道》的司马师和张虎,《滑油山》的阎山等。
至于缩成200字的短文,自己慢慢缩吧!
宜黄戏的代表作是什么?
宜黄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大、小约有五百余种,但绝大多数已经失传,多是以腔定本。其内容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其曲调以唱宜黄腔居多。据已知的宜黄戏早期剧目中,专唱宜黄腔的有五十八种,这是现今全国皮黄戏剧目保留二黄腔最多的一个古老剧种。由于宜黄腔发源于西秦腔,同时,又因受秦腔的影响,所以在宜黄戏的基本剧目里,传自西秦腔的二十种之多,即《清官册》、《五雷阵》、《闹沙河》、《药茶记》、《三官堂》、《肉龙头》、《松蓬会》、《宝莲灯》、《万里侯》、《下河东》、《奇双配》、《双救驾》、《双贵图》、《双钉案》、《四国齐》、《打金冠》、《打登州》、《雌雄鞭》、《孟津会》、《庆阳图》等。移植于秦腔的有十三种,即《双龙会》、《上天台》、《黄金塔》、《定中原》、《锁五龙》、《老君堂》、《五龙会》、《紫金镖》、《芦花河》、《飞龙传》、《下南唐》、《五雄阵》、《锦罗帐》等。西皮戏不多,直至清末,也只有《月明楼》、《江东桥》、《春秋配》等十余出。 宜黄戏的艺术古朴,表演严谨。有些演出剧目还保留了早期的关目和排场,如《龙凤阁》一剧,较京剧多出《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 1957年,在宜黄县成立了宜黄戏专业剧团后,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使能够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达七十多个。同年,宜黄戏赴省汇报演出了《龙凤阁》、《奇双配》、《朱砂印》、《拦江救主》、《拷打春桃》等剧目。1958年,中国唱片公司将《奇双配》中李奇“哭监”和《孙氏祭江》中孙尚香“祭江”唱段录制成唱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八仙飘海》、《卖梨招亲》、《陈琳拷寇》、《齐王哭殿》、《思春》等,在省、市汇演时都受到奖励。同时,还移植了《芦荡火种》、《夺印》,自编了《第一炉铜》、《焦裕禄》、《革命女儿》、《送郎当红军》、《表》、《两篇作文》、《山城春晓》、《兄弟,开枪吧》等现代宜黄戏
宜黄戏的传统剧目
宜黄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大、小约有五百余种,但绝大多数已经失传,多是以腔定本。其内容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其曲调以唱宜黄腔居多。据已知的宜黄戏早期剧目中,专唱宜黄腔的有五十八种,这是现今全国皮黄戏剧目保留二黄腔最多的一个古老剧种。由于宜黄腔发源于西秦腔,同时,又因受秦腔的影响,所以在宜黄戏的基本剧目里,传自西秦腔的二十种之多,即《清官册》、《五雷阵》、《闹沙河》、《药茶记》、《三官堂》、《肉龙头》、《松蓬会》、《宝莲灯》、《万里侯》、《下河东》、《奇双配》、《双救驾》、《双贵图》、《双钉案》、《四国齐》、《打金冠》、《打登州》、《雌雄鞭》、《孟津会》、《庆阳图》等。移植于秦腔的有十三种,即《双龙会》、《上天台》、《黄金塔》、《定中原》、《锁五龙》、《老君堂》、《五龙会》、《紫金镖》、《芦花河》、《飞龙传》、《下南唐》、《五雄阵》、《锦罗帐》等。西皮戏不多,直至清末,也只有《月明楼》、《江东桥》、《春秋配》等十余出。宜黄戏的艺术古朴,表演严谨。有些演出剧目还保留了早期的关目和排场,如《龙凤阁》一剧,较京剧多出《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1957年,在宜黄县成立了宜黄戏专业剧团后,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使能够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达七十多个。同年,宜黄戏赴省汇报演出了《龙凤阁》、《奇双配》、《朱砂印》、《拦江救主》、《拷打春桃》等剧目。1958年,中国唱片公司将《奇双配》中李奇“哭监”和《孙氏祭江》中孙尚香“祭江”唱段录制成唱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八仙飘海》、《卖梨招亲》、《陈琳拷寇》、《齐王哭殿》、《思春》等,在省、市汇演时都受到奖励。同时,还移植了《芦荡火种》、《夺印》,自编了《第一炉铜》、《焦裕禄》、《革命女儿》、《送郎当红军》、《表》、《两篇作文》、《山城春晓》、《兄弟,开枪吧》等现代宜黄戏。 宜黄戏传统剧目丰富,特色鲜明,旋律简单平直,尤以平板有特殊的地位和用法,以至许多人把它看成是二凡的一种板式;整本戏多,故事性强;角色分工细致,唱腔简炼朴实,唱腔口语化,易学易懂;表演粗犷大方,唱做念打形成一套既严谨而又灵活的程式,用胡琴伴奏,地方色彩很浓,与京剧、赣剧很不相同;是能适应表现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不同时代、内容的剧目。具体说,宜黄戏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腔方面。宜黄戏声腔众多,属乱弹系统板腔体。其包括有:宜黄腔(二凡、平板、反二凡),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南北词和昆曲、小调等近十种,均各具特色。宜黄戏的演唱特点是旦行用小嗓、小生真假嗓结合,其它行当用大嗓。演唱时讲究吐字清晰、音随字走。传统唱腔中,衬字运用很多,几乎每句均有。行腔中常用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润腔手法。语言用的是中州韵,只是丑角多用宜黄方言。椐统计,在整本戏中,专唱宜黄腔的有81出。其中,继承西秦腔的剧目有《清官册》、《王雪陈》、《闹沙河》……等20出;移植秦腔的剧目有《双龙会》、《上天台》、《黄金塔》……等12出;依腔定本、编创新的剧目有《满门贤》、《天缘配》、《锦罗帐》、《九炎山》、《三代荣》……等39出。
各个剧种都有什么特点啊?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我们选取了其中66个剧目给予详细介绍(剧种名前带‘*’)其它以目录形式介绍。
北京市:
*京剧 北昆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上四调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戏 洪洞道情戏 临县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
*龙江剧
陕西省:
*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戏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 陕西道情戏 陕南花鼓戏 陕南端公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淮海戏 *锡剧 苏剧 丹剧 丁丁腔 淮红剧 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沙河调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淮剧 嗨子戏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
*赣剧 *戈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闽剧 平讲戏 庶民戏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
*歌仔戏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 粤北采茶戏 东昌花鼓戏 雷剧 梅县山歌剧 粤西白戏 临剧
海南省:
*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剧 广西苗戏 广西侗戏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剧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怀调 大弦调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四川省:
*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
*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云南壮剧 彝剧
贵州省: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
*藏剧
吉安采茶戏的演艺剧目都有哪些?
吉安采茶戏传统剧目,1956年记录有149个,其中大戏占41种,分为单台戏有《扬州十杯酒》、《寡妇上坟》、《私怀胎》、《想郎》、《表天下图》、《打戒箍》、《拗茶兜》、《扬州十匹柳》、《望郎》、《十盏明灯》、《初怀胎》、《十带货》、《十绣鞋》、《十打》、《十字写》、《观音赞》、《十月怀胎》。三角班戏《补背褡》、《秧麦》、《看相》、《七块柴》、《卖樱桃》、《打白米》、《三伢仔锄棉花》、《卖杂货》、《盘广货》、《王氏劝夫》、《姚伯伯招亲》、《磨镜子》、《看西洋镜》、《二妹子反情》、《浪子锄豆》、《大小争风》、《骂鸡》等共91个,多为一旦一丑或二旦二丑演出。半班戏《落马桥收租》、《放羊记》、《蔡鸣凤别店》、《毛朋记》、《金钱记》、《丝带记》、《洗澡哭城》、《孟姜女》、《割肉救母》、《曹洪走雪》、《安安送米》、《采桑》、《金钗记》、《山伯访友》等共41个。吉安采茶戏发展过程中受影响最深的是吉安戏,其次是花鼓班和宜黄戏,也受新余半班和湘剧的影响。至今还保留了宜黄戏和吉安戏的部分剧目.如《打康王》、《活捉三郎》、《苏三起解》、《修书义子》、《宝莲灯》、《彩楼配》、《王公子嫖院》、《姜子牙试妻》、《庙会探监》、《上京下科》、《曹洪走雪》、《平贵回窑》、《四郎回国》、《五郎会兄》、《鬼打贼》、《小尼姑下山》、《天皇相会》以及所有《韩湘子》的戏等共22个。花鼓班的剧目有:《大小争风》、《耍金扇》、《卖花线》、《外甥嫖姨娘》、《瞎子闹凉亭》、《邹皮匠打酒》(《孙成打酒》)、《小放牛》、《下象棋》、《九连杯》、《补碗》、《卖漂洋杂货》、《张三卖布》、《戒洋烟》、《王瞎子算命》等共14个。《乌金记》、《丝带记》、《卖花记》则属于新余半班戏。唱腔方面大部分剧目用采茶调,小部分剧目用吉安戏的西皮二黄。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吉安地区的红色歌谣和红色戏剧大量涌现,如:《大放马》、《白军自叹》《工农兵团结》、《欢送红军家属》、《杨如轩带花》、《慰劳红军家属》和《志愿当红军》等。新中国成立后,吉安采茶戏日臻繁荣,吉安地区采茶剧团及10多个县剧团相继成立,全区业余剧团有200多余个。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有《补背褡》、《秧麦》、《看相》、《大小争风》、《安安送米》、《卖花线》、《放羊记》、《毛朋记》、《蔡鸣凤》、《孟姜女》和苏区现代戏《父与子》。创作上演了历史剧《魏宫秋》,现代戏《家庭夜战队》、《炉火长红》、《双喜临门》、《春风万里》、《血海深仇》、《两头肥猪》、《茶亭会》等。其中《补背褡》、《家庭夜战队》、《两头肥猪》和《春风万里》均获省会演剧目奖。此外,吉安采茶戏还大量地移植了兄弟剧种的许多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武则天》、《刘三姐》、《志愿军的未婚妻》、《红霞》、《江姐》等。吉安采茶戏在表演上最具特色的是矮桩戏和裙子戏。在剧中,丑角身穿齐膝短裙坐矮桩走矮子步。小生小旦则善于使用折扇作道具,称扇子花或扇子功。表演中,有时还插以杂耍吸引观众。载歌载舞,土色土香,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半班戏由于受吉安戏、湘剧、京剧大剧种影响,表演身段和台步都有仿效。剧种流派在师承上大致分为三派。一是永丰派,以表演细腻,行当整齐,善于演半班剧目见长。主要艺人有:本法师又名天中师和杨万福、熊仔师等。二是吉水派,以唱功见长,讲究嗓音圆润,委婉动听,特别是经久不瘖。主要艺人有:邓庆国和刘金生、罗日志等。三是艺名麻子盖天的著名艺人罗五俚一派,他在吉安、吉水、高安授徒,既教采茶又教花鼓。善演丑行裙子戏,诙谐滑稽,技艺精湛。他演《顶烛怕妻》时,能顶着灯打拳、翻滚、钻矮凳。吉安采茶戏的传统唱腔音乐,多是一出戏以一戏一曲,曲名即戏名,如“补背褡调”、“毛朋记调”等。有两个以上的曲调则分称为上下调,如“劝夫上调”、“劝夫下调”,还吸收了不少民间音乐中的山歌、小调。吉安采茶戏曲调多为四韵和上下两韵,较为粗狂、朴实,易于表现现实生活,共有曲调110余首。
吉安采茶戏的影响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汉族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如今的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采茶戏为什么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汉族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意义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江西的戏剧叫什么剧?
在江西的戏曲文化中,戏剧剧种十分多,特别是采茶戏,地域上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采茶戏剧。
1、赣剧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2、弋阳腔
弋阳腔,传统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蕃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清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赣语高腔。
3、盱河戏
盱河戏,流传于广昌县境的一个古老剧种。别名大戏、土戏。盱河戏发祥于甘竹镇,原先专唱高腔,后与皮黄诸腔盱河戏相结合,遂形成以唱皮黄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的大型剧种。因该剧种只流行于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为盱河戏,并建立了广昌县盱河戏剧团。
4、东河戏
东河戏是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地区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实际也证明它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5、宁河戏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角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据普查结果初步统计,江西省现存活态戏曲剧种(含皮影戏、木偶戏)共33个。
其中本土戏曲剧种24个:赣剧、弋阳腔、九江青阳腔、宜黄戏、广昌孟戏、婺源徽剧、东河戏、宁河戏、西河戏、赣南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赣西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萍乡采茶戏、宁都采茶戏、武宁采茶戏、瑞昌采茶戏、袁河采茶戏、万载花灯戏、赣中花鼓戏、永修丫丫戏、南河戏。
跨省剧种3个:京剧、黄梅戏、越剧。皮影戏2个:上栗皮影戏、湘东皮影戏。木偶戏4个:横峰提线木偶、兴国提线木偶、兴国手端木偶、信丰手端木偶。与《中国戏曲志·江西卷》所列剧种相比,恢复了一个剧种即弋阳腔,新增了2个剧种,即永修丫丫戏、南河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