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火炬大厦两年半内二度失火?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86层的公寓楼“火炬塔”4日凌晨发生火灾,居民紧急疏散。民防部门说,大火约2个小时后扑灭,尚无人员伤亡报告。这并非“火炬塔”首次发生火灾。2015年2月,“火炬塔”凌晨突发火灾,蔓延至这座豪华公寓楼的多个楼层,大约3个小时后被扑灭。数以百计居民紧急撤离,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公寓楼居民说,火灾发生于当地时间4日凌晨1时左右。迪拜警方说,大楼第9层起火,向上蔓延至其他楼层。一名在火灾现场附近的美联社记者说,火灾发生在公寓楼的一侧,超过40层被火焰包围。起火原因尚不清楚。“火炬塔”是一栋豪华公寓楼,位于迪拜高楼最为密集的迪拜码头地区,高336米,共有86层,地上79层,2011年竣工,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寓楼。值得注意的是,迪拜这几起火灾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原因在于独特的建筑设计,使得消防人员能够较快灭火,受困人员则能经由无烟无火的隔离区域疏散到楼外。高层火灾,一直都是世界难题,希望设计者更能设计出更完美的大楼,使火灾隐患降低到最低。
迪拜火炬大厦突发大火现场情况怎样?
2015年2月21日凌晨,“火炬塔”发生火灾,数百人疏散,有4人受轻伤。两年后,当地时间8月3日夜晚,迪拜火炬大厦再次发生火灾。当地民防部队表示,大厦外墙的隔热板令火势迅速蔓延,情况与6月中旬发生致命大火的英国格伦费尔大楼情况相似。据该栋大厦里一位名叫乔治的住户表示,火灾发生时他们正在睡觉,听到火警的声音后才醒过来,许多人都发出了尖叫。“我们随后跑下楼梯,大概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从50层逃离。在凌晨1点左右,火势非常强烈。然后经过2个小时才逐渐平息。我们被告知起火地点是在67层。” 据说大厦内包含676套公寓房间。一套两居室的起价就超过50万美元。迪拜码头区颇受外国居民青睐。“火炬塔”于2011年建成,共有79层,高336米,是全球第五高公寓摩天大楼,坐落在繁华的码头区,有大量国际机构和企业的驻外人员居住在这一带。
对于"迪拜住宅楼大火"的看法(200字左右)
迪拜住宅高楼大火,住有二千多人,无死亡,只有几人不舒服,是奇迹!说明该摩天楼建筑消防硬件经得起考验,可供有关部门借鉴!可是火灾还是发生了,该太楼火灾预防措施不足!高楼如大烟囱,火势蔓延快,扑救难,逃生难,危害大,是世界难题。防患火灾,应预防为主!电气火灾可预防,消防改革应以防患电气火灾为重点,建议大力发展应急产业电源监控器,广泛采用多功能电源监控系统,遏制隐患,阻止火灾,防患未燃,减轻消防重负,共享安全梦!
迪拜火炬大厦突发大火现场情况怎样?
8月4日消息,迪拜火炬大厦发生火灾,当前受困人数尚未确定。迪拜媒体办公室称,4个民防救护站已派遣消防队前往迪拜火炬大厦,确保火情受到控制,保证居民安全。据迪拜媒体办公室消息,迪拜消防部门已经完全撤出迪拜火炬大厦中的人群,正在控制火情。据美国消息,迪拜火炬大厦发生火灾,有目击者称,火情起源于第65层(该大厦共有86层),且迅速蔓延。阿联酋政府新闻处表示,当局已经疏散了迪拜起火大楼中的人员,目前还没有伤亡消息。据了解,迪拜火炬大厦是世界最高居民楼之一,坐落于阿联酋迪拜码头区,坐落于阿联酋迪拜码头区,曾在2015年2月21日发生过火灾。“火炬塔”于2011年建成,共有79层,高33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住宅楼之一。坐落在繁华的码头区,有大量国际机构和企业的驻外人员居住在这一带。阿联酋迪拜政府表示,当地世界最高居民楼之一火炬大厦中的人员已被疏散。此前有报道称,这座86层高的大楼起火。新闻中心称:“民防部门成功疏散了大楼,并正努力控制火势。”据称,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3日,大楼起火导致多个楼层遭殃,现场不断有碎片从高空堕下。根据现场人士拍摄的照片,猛火从20楼以上的楼层开始烧起,浓烟不断冒出。政府民防部队已出动多辆消防车到场灌救。遇到高楼大火怎么逃生小常识:首先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的可能,理智地作出果断决策。二、利用窗户逃生。三、利用阳台、外通廊、避难层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专业设备进行逃生。四、利用空间逃生。五、利用管道逃生。六、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物品,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坚固的绳,进行滑绳自救,下到安全的下层。
迪拜火炬大厦大火有伤亡吗?
没有;火灾未造成人员受伤。1、8月3日,据外媒报道,阿联酋迪拜新闻中心在推特上表示,当地高层居民楼火炬大厦的火灾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火灾未造成人员受伤。2、所有被火灾波及到的人将在邻近的公主塔大楼中获得安置。根据现场人士拍摄的照片,猛火从20楼以上的楼层开始烧起,浓烟不断冒出。大楼起火导致多个楼层遭殃,现场不断有碎片从高空堕下。3、政府民防部队出动多辆消防车到场灌救。民防部队表示,大厦外墙的隔热板令火炬塔的火势迅速蔓延,情况与6月中旬发生致命大火的格伦费尔大楼相似。据悉,楼高79层的火炬塔于2015年曾发生严重火灾,同时,修复工作尚未完成。大楼现时是全球第5高的住宅大厦。
求6篇时事评论文600字以上,(每两篇文选用1个实例,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议论)
第一次真好
人生当中,你已经拥有了无数个第一次,而其他的第一次呢?它们正等着你去寻找。“第一次真好……”我不由的在心底大声呐喊着……
记得那是一次校运会,因为我比较胖,劲又大,所以老师派我去参加五年级铅球比赛。当时我还小,不懂得什么人可以去参加丢铅球,我一看:“哇!全都是大肥仔。”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因为我最怕别人说我胖了。正碰上有个讨厌的男生奸笑地说:“肥,保准扔得远!”那时我的虚荣心和自尊心让我离开了比赛现场,我躲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我感觉已经过了很久很久。老师突然念到五(3)班××,我一开始没有吭声,老师念了几声我的名字,我都没有回答,后来我的同学发现了我,我只好低着头,慢慢地走过去,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回答,我仍旧没有吭声,一种自卑感始终沉沦在我的心底,同时愤怒心也开始萌发了。我拿起6斤重的铅球,对我以前来说它再轻不过了,但在那时我总觉得有一种千斤般的巨石压着我那愤怒的心,我暗暗的想,别人说我胖怎么了,只要扔的远,谁也不敢瞧不起我。于是,我奋力把球扔了出去,“哗!6.4米。”全场乱成一片,“太远了!”“好厉害!”同学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表扬我,连说我胖的那几个同学也目瞪口呆。那时我投了全年级女子第一,我高兴得快疯了。哼!谁叫他们瞧不起我,嘿嘿!看到我的厉害了吧!只要我的大个子往他们几个不怀好意的同学面前一站,个个吓得屁股尿流的跑了。这是我第一次登台领奖,心情特别激动,当校长把金牌挂在我脖子上时,我心中的自卑全都变成了光荣,台下的同学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我的头脑已经被快乐和激动给占满了……
“喂喂,你愣在那干吗?快下来。”校长小声的对我说。如果当时我没有克服我的心理障碍,现在我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回到课室,我仍旧在想我第一次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我第一次战胜了自卑,感觉真好!
第一次真好
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令我难忘,第一次,是离别,第一次,是团聚,第一次,是泪水······
我的第一次有好多,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第一次。那是我第一次从老家来到北京,那次让我难忘,心酸,流泪,但也正是因为那第一次,让我亲眼目睹了友谊,如此真挚,热烈,深沉。
那天,早上醒来,我看着外面阳光明媚,心里的乌云却蔓延开来。本来是个好天气,现在却失去了欣赏天气的心情。桌子上那张火车票太过平静,还像昨天晚上一样,放在那里,我却烦躁起来,它时时刻刻在提醒我,再过几小时,我将踏上离别的车,离开家乡,告别故土,去一个繁华的城市。
那天,所有手续都办好,想着学校里还有的读书声,好怀念,然后,眼睛模糊,一滴晶莹的液体落下,我不去管它,继续收拾行李,下午,我们家来了好多人,都是妈妈的同学,她们开始来的时候,表面平静,最后,谁都忍不住流下泪水。收拾好行李,我走出房间,表面平静,因为我庆幸今天火车的时间,他们才刚放学,谁也来不了,也不要来,我不想承受这种离别的痛。
到了火车站,我还是看到了他们,他们一个个满头大汗,看到我,不容我反应,就抱住了我,她们哭了,我平静,强忍着泪,说:“哭什么呀!以后我还会回来的。”“娜,别走,求你了,你别走。”······我默默,不作声,听,离别在唱歌,如此轻轻,离别的歌声飘满了整个候车厅。哭声撕心裂肺。这是一群怎样疯狂又脆弱的孩子啊!
该上火车了,我始终没哭,他们也了解我,我在她们面前从没哭过,我是如此坚强,所以,我想坚持到最后。上火车了,看着窗外,风漫无目地的吹乱我的发,我不停的喊:“快回去吧!”声音响彻车站,但还是被风无情的吹散了,他们继续哭,火车缓缓移动,我闭上眼睛,想暂时躲开窗外的景象,想幻想自己还在这,从未离开过。”我知道你有千言你有万语,都不敢说出口,我知道你很伤心你好难过,却不敢说出口,当你······
她们追着火车,不停的跑,送给我离别的歌声,“小娜,记得给我们写信。”“小娜,不要忘······”声音被淹没,风终于把我的泪带走······
这是我第一次离别,离别总让人悲伤。“多情自古伤离别”,但是我认为“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所以,应该欢愉的分别,给以后的日子留下美好的回忆,才不至于在分别后,每每想到分别的一刻而顿生伤感,这才是真正的“珍惜”。
求两篇时评,600字
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有灾民收到了发霉面包,提供者不是普通民众,而是代表官方的海南省民政厅。这样的新闻和灾害本身很快成为舆论热点,过去几天对它的批评充斥舆论场。显然这些发霉的面包并非简单的质量问题,其背后的慈善危机方是舆论焦点。有心人或许还记得,就在今年4月底,四川绵阳就曾爆出大量发霉的救灾物资。如今类似的问题在海南出现,舆论发酵自然而然。要知道,当时绵阳的霉变物资是在灾害发生后多年,而海南救灾面包发霉则是在台风灾害发生后几天。直观地看,如此现象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头等大事无疑是赈灾,而提供生活物资尤其显得迫切。显然,无论何种赈灾物资,只有在数量和质量及其适应性上有保证,才能发挥作用。在物质丰裕的当下,赈灾物资数量往往不是问题,如何根据灾区的需要,提供有品质保障的物资,才是亟须解决的难题。此次救灾过程出现发霉面包,为何类似问题反复出现,值得各方反思。
一般来说,由民众自发捐助的物资质量难免参差不齐,这是因为个人缺乏救灾经验,在献爱心的时候,多数人感性往往大于理性,纯粹将爱心视为一种道德表现,而不会从技术角度理解慈善事业。官方体系的救灾显然不存在这样的困扰,它们掌握了大量的灾区信息,知道灾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受惠于固有的救灾体系,官方在物资生产和储备,以及分配环节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官方救灾物资中出现发霉面包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相关责任人不按照既有规范赈灾,而是走旁门左道以求私利;二是现有救灾体系尚存缺陷,问题出在救灾中的某一个环节。
目前的责任归属尚不清晰,根据媒体的报道,海南省民政厅当时经海口市秀英区民政局介绍向企业采购救灾食品。事发后不久,海南省工商局暂扣涉事公司的营业执照,涉事官员被问责。迄今为止,官方的应对显然很及时,至于是否有的放矢答案尚不明确。在没有详细的调查前,涉事官员在此期间扮演何种角色,该承担何种责任。
考虑到类似现象已经出现多次,救灾体系本身的问题不容忽视。民政部此次回应中提到目前存在救灾物资储备不足、品种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海南地处岛屿,平均气温较高,加上当前正处夏季,这些因素都可能加速面包霉变过程。就如棉被这类赈灾物资受到质疑一样,面包是否适合作为海南的赈灾食品同样值得商榷。
让人惊异的是,舆论在质疑棉被这种救灾物资时表现得很有热情和智慧,但一旦面对发霉的面包,则倾向于批评个别官员的失职甚至腐败。可能问题根源相同,无非是表现有所差异而已。客观地说,目前各地赈灾过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过于强调时效性而缺乏对灾区地理条件和灾民需求的了解,过去不乏类似教训。发霉面包未必一定意味着良心已经发霉,高效救灾有赖于规范、科学的救灾体系,面对种种“慈善危机”,确有必要深入分析问题。无论如何,救灾非同寻常,它检验良心也考验智慧,各方应该有足够的动力和压力改善现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