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的筹款网站
★日本外务省,海上保安厅派出的国际紧急救援队,一行31人在成都到达2008年5月15日21时30分的夜晚。这是刚到国外专业救援队伍在地震灾区一线队。 ★俄罗斯去年全国紧急救援队来到中国,5月16日在14:00 17日,救援队救出一家属院都江堰庙幸存者。点击看详细★韩国由41人组成的救援队派出四川赶到5月16日,而在什邡市莹镇搜救工作。点击看详细★新加坡救援队赶到什邡灾区早上镇红白5月17日的团队是“新加坡民防部队”,由55人组成的一部分。点击看详细★35医护人员,谁在成都赶到的5月23日国际医疗队晚上古巴组成的救援队来到中国,在灾区,这是跋涉最远的队伍。点击看详细★绵竹意大利医疗队建设五个大型充气医疗帐篷。团队由25医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一旦被接纳约50名患者住院治疗。点击看详细★带来了德国的医疗团队,以满足2500万移动总医院的日常需求,安营在都江堰市。点击看详细★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也派出医疗队前往四川灾区。 ......
兰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地理、气候
兰州市处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4°,东经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气温9.1℃。
区域人口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市树:国槐;市花:玫瑰。
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和黄河风情旅游线综合开发工程,把黄河市区段40公里两岸道路桥梁建设、河堤修砌加固、航运河道疏浚、旅游景点开发、城市建筑风格以及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集其中。
黄河不仅养育了兰州人民,也给这里带来丰富的特产,白兰瓜、软儿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使兰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城。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美国地震局是怎样监控全球地震的
http://www.cea-igp.ac.cn/%E5%9B%BD%E9%99%85%E5%9C%B0%E9%9C%87%E5%8A%A8%E6%80%81/%E7%89%B9%E5%88%AB%E6%8E%A8%E8%8D%90/%E7%BE%8E%E5%9B%BD%E5%9C%B0%E8%B4%A8%E8%B0%83%E6%9F%A5%E5%B1%802006%E5%B9%B4%E5%9C%B0%E9%9C%87%E7%81%BE%E5%AE%B3%E7%A0%94%E7%A9%B6%E5%B7%A5%E4%BD%9C%E8%AE%A1%E5%88%92%E5%92%8C%E9%A2%84%E7%AE%97.pdf
中国一共发生过多少次大地震
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死亡4万余人。地震发生时,土地开裂,冒出发绿的黑水,硫磺毒气横溢,熏死饥民无数。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中国甘肃昌马堡发生震级为7.6级的大地震。死亡7万人。地震发生时,有黄风白光在黄土墙头“扑来扑去”;山岩乱蹦冒出灰尘,中国著名古迹嘉峪关城楼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滚滚……余震频频,持续竟达半年。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中国四川茂县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有一个牧童竟然飞越了两重山岭。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中国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为8.6级的强烈地震。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庄被抛到江对岸。
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10亿元。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7.7级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为中国1949年以来继1954年长江大水后第二个死亡万人以上的重灾。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震级为7.3级的大地震。由于此次地震被成功预测预报预防,使更为巨大和惨重的损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两次地震,时间仅相隔13分钟,两座县城被夷为平地,伤4105人,死亡743人,经济损失25.11亿元。
2008年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震级为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截至6月13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难:69172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8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61.2765万人。
洛杉矶发生几级地震?
当地时间18日23时38分,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发生里氏4.6级地震,震中位于华人聚集区南圣盖博谷地,整个洛杉矶地区均有震感。地震发生后,很多居民都跑到室外避险。目前,洛杉矶消防部门已全部出动进行紧急排查。家住San Gabriel的李先生表示,地震时正好躺在床上玩手机,结果感到房子在剧烈摇晃,房顶也哗哗直响,他就知道地震了。当时他被吓坏了,赶快把全家叫醒,以为还有余震,结果后来等了一下,还算平静。他表示,希望今天晚上能够睡一个安稳觉,半夜不要再被震醒。扩展资料根据美国地质局的地震监控显示,18日晚间,太平洋板块沿线和南加州毗邻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发生了至少四起地震:1、美西时间,晚10点24分40秒,在日本Mutsu 以东96公里处,发生4.4级地震;2、美西时间,晚11点03分03秒,在墨西哥的Puerto Madero 西北9公里处,发生4.4及地震;3、美西时间,晚11点20分19秒,在加州Hollister 西北西 4公里处,发生2.5级地震;4、美西时间,晚11点38分46秒,在加州South El Monte 西南西 3公里处,发生4.6级地震。参考资料来源:新民网-洛杉矶深夜发生里氏4.6级地震
国家对地震台网的建设,实行什么管理
第十三条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主要确立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地震监测台网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制度、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制度、地震灾害保险制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和备案制度、震情和灾情速报和公告制度、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制度、紧急应急措施制度、紧急征用制度、震后救灾制度、地震灾区重建统筹规划制度和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制度等.
构建地震风险预测系统<sup>[]</sup>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在 《论地震风险》一书中强调构建地震风险预测系统,书中提出: “进行地震监测和地震前兆观测是认识地震风险和预测地震风险的关键性手段,除依据发生于岩石圈的来自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异常监测资料外,还需要重视与充分利用天文、气象、海洋、水文等相关监测资料,做到数据共享,综合分析,以在全面了解地震及自然变异的正常背景场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确切的地震预测。要求建设不同级别的观测信息实时监控系统; 构建地震预测研究开放平台; 强化地震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深化经验性地震预测研究,发展地震综合预测模式与预测技术,开展数值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稳步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在李四光学术思想和 《论地震》的指导下,参考我国广大地震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几十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关于预测地震风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简介如下:( 一) 以地震预测整体观为指导,进行地震发展趋势宏观预测地震不是孤立的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也受着地球系统的控制,地震活动与其他自然灾变因子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因此认识地震活动规律,进行地震预测,必须以地震科学整体观为指导。地震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地球的变动,地球变动的整体性,表现在各个圈层自然变异的同步性,其中超前地震出现者,是地震宏观预测的重要依据; 地球变动的韵律性,表现在自然变异包括地震活动的有序性、周期性、准周期性,因此根据地震活动的有序性外延,成为地震发展趋势预测的重要方法。地球作为一个天体,它自身的行星性行为,必然经受着种种天体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把地球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加以研究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构成了近年多方称道的天、地、生、人的巨系统科学观,应用这一观点于地震预测研究,即是地震预测整体观。在 ‘上天容易,入地难’的今天,广取天体活动和其他圈层变化的信息,然后根据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地震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是可能的。由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太阳活动—地球自转运动—地球表层系统变化—自然灾变系统活动—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系统影响的研究框架和地震发展趋势预测模式。通过十几年以前的预测和嗣后地震活动实际情况的对比,看来是可行的,对认识地震活动规律和宏观地震预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一理论还处于假说阶段,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 以地震地质系统整体观为指导,进行地震风险区预测为了预测更为具体的地震风险区,在地震发展趋势宏观预测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活动性构造分析。大量调查资料说明,控震构造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往往受某种类型的活动性构造体系所控制。陆壳上发育的构造体系基本受着地球自转产生的动力系统的控制,但也受着板块动力的影响,特别是大陆边缘部分; 洋壳上发育的构造系统,由壳内对流制导的板块动力作用是明显的,然而控制板块的扩张带、俯冲带显然是受着地球自转产生的动力系统的控制。因此企图用某一种地壳运动理论解释地震的形成机制显然是不行的,研究地震发展的规律性和预测地震风险区,必须以地壳运动整体观为指导。由于地震直接受活动性构造控制,因此研究的重点是活动性构造体系,具体步骤是:1) 收集历史地震资料,查明构造体系对地震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地震时空分布规律。2) 研究区域地壳运动的方式和方向及区域运动场的特征;采用地震地质的方法,结合地应力测量、大地测量和构造应力场分析,及其他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方法圈定地震活动危险区。3) 在地震活动危险区内,根据区域运动场的特征、动力作用方式和方向以及地质体的分布及物理化学性质,结合 GPS 和地应力测量,研究区域地应力场的特征; 同时在可能发生地震的重要地带和地区进行地震地质考察,使用宏观的地质观测方法和必要的物探、化探手段,开展构造活动性的调查研究,鉴定活动性构造的性质和规模,划分活动性构造体系,研究构造体系复合问题,确定地震活动更危险的地带。4) 在地震活动更危险的地带内,寻找构造、地层、岩块等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特殊部位; 使用仪器沿着某些断裂带测量微量位移,或者用快速的大地测量方法,观测地形的变化,根据构造活动程度和地应力集中程度及其他地震异常的发展程度,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确定易发地震的特别危险点。5) 搜集历史地震资料确定震中的分布与构造带或构造体系的关系,通过地震仪监测震中动态,补充和检验历史地震的震中与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关系。确定潜在震源区。( 三) 开展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根据地应力的研究预测地震,已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 地应力集中的地区,包括地壳构造差异大的地方、陆地与凹陷之间的构造 ‘陡坡’、活动性断裂密集处和端点、构造复合处、微震集中地区等,是易发生大震的地方。2) 地应力最小的地区。在大地震发生前几年至几十年,震源区及邻近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往往相当平静,而周围十分活跃,意味着地应力在积累,有孕育大震的可能性。3) 测定物质弹性波的速度,在反映物质弹性微弱的地方,可能是剪应力集中区,易发生地震。4) 岩石的磁化率取决于应力的大小,某些磁异常发生变化的地区,可能是地震集中区。5) 在剪应力集中区,塑性应变速度加快,通过地形变研究,可圈定某些垂直运动梯度高的地区作为地震危险预测区。6) 进行地应力相对值的测量,根据地应力活动的周期和相对值的大小变化预测地震。7) 地震的震级决定于应力衰减速度和体积———体积越大,衰减越快,释放能量越多,地震震级越大。因此,为了预测震源风险区,首先必须开展地应力测量,研究地应力场的特点,然后根据地应力场控制之下的活动性构造体系的组合规律和岩层力学性质,预测震源的潜在部位; 根据地应力的变化预测可能的发震时间。李四光曾指出: ‘我看研究力的作用过程是很重要的,我们主要是观测应力的变化,这与美、日在指导思想上是不同的。他们主要是研究应变,应力和应变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实质上是走两条道。’我们知道,活动性构造和地壳表层的运动矢量,实际应该属于应变的范畴; 地震应该发生在地壳表层发生位移的同时,甚至之前。而预测地震主要应该捕捉更前的信息,即地应力活动和由于地应力的作用或能量的转换,可能出现其他地震前兆。由此看来,地应力测量工作在预测地震风险时,更为值得重视。( 四) 以地震前兆分析整体观为指导,进行地震时空强预测所有地震前兆的出现,都与地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天、地、生巨系统的整体运动和地球岩石、水、气、生诸圈层的同步活动与相互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奠定地震预测整体观建设的基础,因此需要进行地、空、海立体监测,获取天象、地象、海象、生物象变化信息。由于地震是地壳内部的机械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的震动现象,因此必然与地壳运动有关,地壳运动最直接的表现是构造体系和地应力场,所以只有构造运动或地应力活动产生的前兆异常才能与地震的发生有联系,也正是这种联系性,说明地壳运动或地应力场应为地震前兆分析整体观的核心。也只有查明确实是由地壳运动或地应力场活动引起的异常,才能作为地震异常在地震预测中予以应用。为此需要在圈定的地震风险区进行以下工作:1) 在潜在震源区及其邻近地区,研究地震活动的韵律性,划分地震活动期、活动幕和更短的活动时段。2) 在潜在震源区进行详细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密地震异常动态观测,全面收集各种地震前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地应力集中—发震—地应力锐减、地震活动序列及其他地震异常发震前后的变化规律,预测可能的发震点和可能的发震时间及震级。3) 选择地震活动性高、构造典型性强、监测基础较好、震例资料积累较多和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建设地震预测研究实验场,进行 ‘地震孕育过程’、 ‘震源力学过程’、 ‘震源物理过程’等等一系列研究,给出震中区应变图像的变化,探索具有动力学基础的地震孕育、发生的理论模式及预测方法,动态监视动力学参数、介质参数、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进行数值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检验,力争实现理论上合理、实践上可检验的地震风险预测。最后,地震风险预测虽然是世界难题,但仍然是有望解决的。在目前尚无统一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意见的情况下,应该对各种意见,都加以重视,然后在实践检验中补充完善。我们的意见只是其中之一。”
对地震地质工作的一些设想
——兼论华北、京津地区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特征孙叶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强烈地震往往是地壳运动急剧的表现形式之一[6,7]。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实质是地应力积累、降低和释放过程的一种表现,是该区地应力状态超过岩石强度,产生破坏的结果。它的发生,经常以机械能的形式释放,才能够发起震动,降低能量,使震源区应力不再那么集中,经过地应力场的重新调整,孕育着下次地震。因此地震预报应紧紧抓住构造体系的活动性和地应力场这个根本问题,注意地应力和能量的集中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必须注意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方法很多,选用的手段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从地质力学角度出发,以构造体系为基础,从研究现今构造运动着手,确定地块边界外力作用方式、方向,配合模拟实验,使构造体系活动性与地应力场的研究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地应力场的轮廓,用实测地应力资料检查、验证地应力场的可靠性。在查明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前提下,然后走向地震预报。地应力场是力和介质强度的两方面问题,即除了研究地应力变化规律以外,还应讨论岩石力学性质问题。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暂不对其讨论,亦即假定所述地块具有均一的岩石力学性质。本文主要在构造地震的前提下,试图对有关地震预报的途径作一探索,并拟定出下面五个步骤。为了阐明问题,将结合华北、京津地区的部分实际资料,以其步骤为序进行分析讨论(由于研究程度的局制,主要讨论前三个步骤)。一、查明构造体系,选定地块边界从地质力学角度研究地应力场,经常以地质构造体系为基础,因此必须首先查明构造体系的展布。根据地震地质工作的特点,不仅需要了解构造体系的平面展布,更要查明深部变化;不仅需要了解空间分布规律,也要查明其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不仅需要查明研究地区的时空变化规律,也要了解广大外围地区的地震地质特点。例如北京地区的构造体系前人研究甚为详细,据近年来深部地质构造研究结果(图1)[9,10,15],康德拉界面深20km左右,莫霍面深35km左右,地面所见东西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的主要断裂带,往下延伸均断开康德拉界面和莫霍面,一般深部垂直断距2~4km,其他方向的构造,如北西向构造,最深穿过康德拉界面,尚未发现深及莫霍面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康德拉界面附近的软流层以上的某些壳层,有着明显的厚度变化,好似沿着软流质面滑动形成的褶皱,轴向北北东,与新华夏系构造方向一致,可能表明其在20km左右深度仍有褶皱和断裂存在,深40km左右仅有断裂活动。图1 北京地区莫霍面构造略图为了更好地研究区域构造体系的现今活动性,进行地质历史时期活动性的系统研究是有益的,研究古构造型式、燕山运动时期、A近地质时期和现代构造体系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因为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与之密切相关,是地质历史进程的延续,是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例如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在不同地壳运动时期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14]:(1)晚元古代以前的古构造体系,占主导地位的为古老的东西向构造带,在上述背景上若干地带出现了一些北东向构造带,值得注意的是,郯庐断裂带这时已有显示(图2)。(2)晚元古代时期的古构造体系,基本骨架与此以前的古构造轮廓大体近似,占主导地位的仍为原始东西方向的隆起带和沉降带。居辅从地位的原始华夏方向的隆起带断续穿插其中,郯庐断裂也在继续发育(图3)。(3)晚古生代-印支期的古构造体系,除东西向构造仍占重要位置外,北东向构造进一步加强,北北东向构造开始发育。该期又可分为三个发展段落(图4):①石炭、二叠纪时期,在中奥陶世后经历长期风化剥蚀,到中石炭世重新接受沉积。当时的古地形和建造有着东西成带的趋势,东西向的隆起带和沉降带仍占主导地位,但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也占有一定的位置。晋冀交界处出现由北东向单体雁列的坳褶轴线,总体呈北北东向,表明其雏形可能由北东向构造发展形成,同时预示祁吕系东翼可能也已有所影响。②中生代早期印支运动使本区构造继续发展,形成以北东向、北北东向为主的构造线,全区主要受东西向和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控制。③印支运动之后所形成的早侏罗世孤立煤盆地方向,有的与印支期构造线一致;有的则自北东向更往北北东向偏转;有的盆地群也略呈雁列特点。图2 华北地区晚元古代以前古构造体系轮廓图图3 震旦亚界古构造体系轮廓图图4 晚古生代-印支期古构造体系轮廓图(4)燕山期的构造体系主要有纬向带、华夏系、新华夏系和祁吕系等,纬向构造带显示北强南弱,阴山纬向带活动性仍然明显,华夏系已显著减弱,祁吕系进一步发展成型,而新华夏系广泛发育,几乎遍布全区,在阴山纬向带展布地区也被新华夏系断裂穿切,局部地段二者出现联合现象,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发展,并在本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图5)。(5)A近地质时期活动的构造体系,阴山纬向构造带活动性已较前减弱,全区以新华夏系活动占主导地位。由于祁吕系东翼与新华夏系的活动特点大体一致,二者常呈重接关系复合在一起,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它们常与地震活动、火山和温泉的分布密切相关(图6)。通过对华北地区构造体系的地质历史发展分析,可以看出东西向构造发育最早,在晚古生代及其以前地质时期一直占有主导地位,逐渐让位给华夏系和新华夏系。华夏系的形成早于新华夏系,后者可能系由前者发展形成的,经过燕山运动,新华夏系已在全区确立主导地位,A近地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郯庐断裂带早在晚元古代以前就已出现,那时的体系归属尚需进一步研究,经过燕山运动卷入新华夏系之中,随着地质发展的过程,日益强大。根据全区构造体系的地质历史发展趋势,很容易推想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新华夏系必定占有重要位置,这种推论也是符合构造体系现今活动的事实(详见下节),由此可见进行地质构造历史发展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结合本区深部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看出莫霍界面的隆起、凹陷和断裂,主要为东西向、北东-北北东向两组,它们可能长期控制着整个地质历史进程的发展变化,也是本区最重要的两组构造形迹。图5 燕山期构造体系略图图6 A近地质时期活动的构造体系略图研究外围地区的重要性,早就为大家所重视。例如京津地区为广大华北地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地壳运动特征,显然具有一致性,局部地区虽各有自已的特点,但决不会与外围地区毫无联系。从地质力学观点研究地应力场,必然涉及地块边界问题。地块边界的选定合理与否,关系到地应力场的研究,一般要求边界形状简单,其边界作用力单一均匀,或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各对应边界作用力特点一致,以便于模拟、计算和讨论问题,往往可以选择规模较大的构造不连续面(如断裂带),或者岩石力学性质突变的地带等。例如华北地区就可以秦岭带和阴山带为南北界,东界郯庐断裂带,西界暂定祁吕系东翼,对应两侧边界的作用力和方式均基本一致。二、研究构造体系现今活动性,确定地块边界外力作用的方式和方向研究构造体系的现今活动性,应该注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活动性的发展变化,重点研究其现今活动特征,主要目的查明地块受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地块边界外力作用的方式、方向,为模拟实验提供加力依据。研究现今构造运动的手段很多,下面分别举例介绍。(一)地应力据华北地区近年来地应力测量结果[8],可以看出各向均为压应力,除个别地点的方向可能受附近断裂或其他局部因素影响外,最大主压应力多为北西西方向,反映以新华夏系为主的现今地应力活动(图7)。(二)地形变1953~1972年华北地区地形变图(图8)[11],表明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甚多,其中以新华夏系最发育,遍布全区,现今活动甚为显著。一级构造作北北东向排列,自西往东依次为:山西隆起带、华北沉降带、郯庐断裂带和胶辽隆起带等,并为雁列的次级隆起、低凹和断层所复杂化,其总体排列形式,显示地块作区域性反时针直线扭动。(三)断层位移测量据京津地区断层位移测量结果(图9),表明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有一定规律[4-11],多数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用不同年,相同月份曲线的相应峰、谷值对比,推算各断层的运动趋势,与南北向反时针扭动加力模拟实验中的断裂位移情况基本一致,即一般走向N10°E左右的断层反扭;N30°E左右及偏东角度更大者多顺扭;近东西向断层顺扭量甚大;北西向断层不仅顺扭量大,并作张性拉开。从垂直位移量看,北北东向新华夏系主干断层的相对垂直断距,也都大干其他构造体系的主干断层,显示现今断层位移活动,主要与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一致。图7 华北地区实测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平面图图8 华北地区1953~1972年地形变图图9 京津地区断层位移图通过上述断层位移测量和模拟实验,初步发现北北东向偏北的断层多反扭,北北东向偏东的断层经常顺扭,这种断层走向稍有改变,扭动方向便发生反向变化,这种规律很可能就是新华夏系应力活动的结果(图10)。当地块边界是受南北向反扭作用时,内部主压应力一般多呈北西西方向(如为N70°W时),则北北东向的断层均以压性为主,N20°E走向的断层与主压应力方向垂直,主要表现为压性,当时并不发生扭动;小于N20°E——北北东偏北(如N10°E)走向的断层,与主压应力方向相交的锐角为扭动方向,应为反扭;而大于N20°E——北北东偏东(如N30°E)走向的断层,以及北东—北东东走向的断层,与主压应力方向相交的锐角方向和前者相反,故应为顺扭。上述规律不仅与该区断层位移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而且与华北地区近年来发生强烈地震(如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时的地壳形变和扭动方向相吻合。图10 地块边界受南北向反扭时,内部应力与断层位移的关系示意图(四)地震活动华北地区地震甚为活跃,据现有资料统计[11],迄今共发生≥6级地震共66次以上,呈北北东向带状排列,与新华夏系断裂带展布一致。自西向东可分为:①山西槽地地震断裂带,自大同至临汾一线,与祁吕系东翼重接;②华北平原地震断裂带,自唐山经河间至邢台一线;③营口、渤海、临沂、郯城地震断裂带。上述各带许多破坏性强震极震区烈度等值线长轴。大多呈北北东或接近北北东向,并与震中所在位置的新华夏系断裂大体平行。极震区的构造地裂缝带,也以北北东向占多数,或与新华夏系配套构造一致。近年来本区发生一系列破坏性强震,如1966年邢台7.2级地震、1967年河间6.3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等,都是沿着新华夏系断裂带发生的。现以1966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进一步剖析现今构造活动。(1)邢台地震[6,7]:震区A近的隆起带、低凹带,由北东-北北东向雁列的隆起、低凹组成,总体排列呈N30°E,与主干断裂平行。震后地表裂隙以北北东为主,与极震区等烈度线长轴方向一致。据地震前后的地形变测量结果(图11),现今的下降地带、降起地带和活动断裂大体走向均为N30°E,与原有构造线方向一致,最大相对下降幅度达-440mm以上,主干断裂周围的水平形变矢量表明地块总体作顺扭转动。图11 1966年邢台地震前后的地形变图(2)唐山地震:极震区等烈度线长轴、地裂缝带走向均为北北东,与新华夏系的唐山-陡河断裂带重合一致。极震区构造地裂缝带位于唐山市区东南,并往郊区延伸,长约11km,总体走向N30°E左右(图12),由N50°E左右雁列的扭性地裂缝和N15°E左右雁列的压性逆掩构造(图13)、地面褶曲等组成。每条扭性地裂缝均作顺扭,水平扭距0.4~1.5m,呈左型雁列;压性构造也呈左型雁列。显示该地裂缝为压性顺扭活动。在唐山市以东滦县安各庄公社的凤凰山-三山院地裂缝带,总体走向N15°E左右,则作反时针扭动。图12 唐山地震极震区构造地裂缝带平面图图13 唐山市复兴路土产公司附近地震后地面形变平面略图上述各走向不同的断层和地裂缝带,由N30°E变为N15°E时,则引起扭动的反向变化,前者顺扭,后者反扭,与前述断层位移测量和模拟实验结果一致;也显示现今构造活动主要为新华夏系,同时表明地震活动与新华夏系断裂活动关系密切。综上所述,华北地区、京津地区的现今构造活动以新华夏系为主,地块边界外力主要为南北向反扭运动。三、分析地应力场,寻找地应力可能集中的地点,进行地应力测量,检验和证实地应力和能量集中的地点地应力场的分析研究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原因在于影响地应力场的各种因素,目前还不能全部查清,加之不能进行大量的地应力测量,因此目前的做法是,选定地块、确定边界条件及其受力状态,根据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进行模拟研究,从而获得区域应力场的初步轮廓,再用实测地应力值给予检查验证,使之尽可能符合实地情况[11-13]。模拟研究的方法很多,概括可以分为数字模拟和物理模拟两大类[3,5],前者用数学力学方法进行应力场的计算;后者使介质在相似条件下受力了解应力场特征。通过京津地区半定量性质局部的近似的物理模拟,用光弹法和明胶网格法模拟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二者实验结果大体近似,与实测地应力值对应情况甚好,最大主压力方向基本一致,同年测定的地应力值相对大小,也与实验结果大致符合(图14;表1)[8,11],故可供讨论地应力场参考。表1 京津地区实测地应力与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关系表(单位:0.1MPa)(据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地质力学研究所资料对比制表)岩石力学性质是应力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京津地区地下10~40km上下,波速在垂直方向变化明显,水平方向变化较小。深5km左右以上,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甚为明显,特别是地面附近,巨厚的松散堆积物与基岩之间的力学性质差异悬殊。有关影响本区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及其变化情况,都是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课题。京津地区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①最小主应力迹线(即实验中的拉伸方向,相当于地质构造中压性结构面的走向),总体呈北北东向。在北京附近北东向断层发育地段,迹线都转向北东走向,在北西向和东西向断层两侧迹线错开,方向变化不大;在山字型构造弧形弯曲地段和断裂交接处常出现各向同性点。②最大主压应力相对等值线和最小主压应力相对等值线的长轴,总体也呈北北东向延伸。北京东北山字型弧顶被新华夏系穿切处,为应力高值区;其次为北京西南的断裂交叉部位;北京西北应力值较低,少数高值点均作星散分布。③最大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特定的断层交汇部位,以东北部和西南部表现最明显。④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强震震中与能量集中地点的对应关系甚为一致,且大都位于能量集中地点。如北京东北部出现大面积的高集中区,即1679年三河平谷8级大震震中;又如1057年固安6.7级地震、1658年涞水6级地震、1720年沙城6.7级地震、1337年怀来6.5级地震。由此所显示的地应力能量集中的地点常常预示着强震的发生地点,可能受所在地区地应力场的制约。图14 京津地区模拟实验图(据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资料)上述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特征,虽然经过部分实测地应力值的检查验证,但对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的检验,尚需进一步工作,最好在应力和能量集中区及其邻近地区同时测定,以求确实可靠。四、讨论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的地震地质特征及其可能升高、降低、释放的方式,寻找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点当确实可靠地找到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不一定就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因为地应力和能量集中是一回事,它如何降低、释放又是另一回事,降低和释放的速度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6,]7。这里应着重研究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的降低和释放的方式及其速度,然后才能更好地寻找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点。研究地应力和能量的降低和释放方式,实质是研究有关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问题,诸如:①断层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缓慢的蠕动;②地面作小幅度、大面积的升降;③局部地壳发生挠曲等等。这些地壳形变现象都是降低,释放能量和地应力的表现形式,往往都不伴随发生破坏性强烈地震。此外应变能还可以转变为其他物理能(如热能)释放或降低等,也不一定伴随发生破坏性强烈地震。地震(指构造地震)往往是在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释放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地应力和能量的降低和释放形式很多,地震仅是其一。判别和预测地震释放形式,不仅要加强地应力场、地震地质和地质构造条件的研究。还应注意各种有关地球物理、化学场的特征。即使已经确定将要以地震方式降低和释放地应力和能量时,还要看降低和释放的速度及其每次的大小和多少,如果是以能量低、次数多的连续释放方式,则可能形成小震群,不会造成大的地震灾害;如果大量的能量集中一次突然释放,则往往造成破坏性大震。上述各种地应力和能量的降低、释放方式及其速度,显然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地震预报中应加以研究和识别的问题,但它们都与所在地点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并受所在地区地应力场的制约。五、监视地震危险区,提出地震预报意见地震危险区、危险地段、危险地点的监视工作,往往是在地震地质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经常用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地形变、地震活动等有关资料,配合模拟实验,研究相对变化的地应力场特征,用实测地应力绝对值进行校合验证,目的在于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总体特征,及其应力和能量的相对集中情况,以便提出地震危险地区,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报。监视地震危险区部位,应该研究现今地应力场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和发震情况。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地应力研究站位置的选定:通过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初步工作成果,可以看出地应力背景值在区域内是作有规律的变化,而附加应力值是在背景值的基础上增减变化,在不同部位增减变化量级各不相同,当地块边界外力作用方式、方向不变,作用力大小增减时,场内各处变化速度各不相同;如果外力作用方式、方向改变时,场内各处应力变化情况更大更多。为此必须研究在不同情况下,在地应力变化明显、变化幅度大的地点和关键部位设置台站,同时考虑全区地应力场的各种变化,全面考虑观测台网的布局,而不是简单地大致按等距离布置台站密度,亦即从构造体系和地应力场的全局考虑问题,以求了解各台站的地应力变化与外力变化的关系,进而了解地应力场的变化情况,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地应力台站的工作任务不仅要及时获得观测数据,在当前地应力观测系统尚不完善的阶段,更应加强研究和改进提高观测质量。在一个区域里可以建立中心研究站,以便集中力量,创造条件,更多地加强研究工作。附加应力场的研究工作,应该尽快地提高到绝对值应力场的研究轨道上来,因为附加值与绝对值并不等同,当附加值变化大时,绝对值变化不一定达到岩石的破裂强度极限;当附加值变化甚小时,有可能使绝对值达到岩石的破裂强度极限,以致发生地震。地震短临预报应该走向地应力场的分析,不应长期停留在单纯的“曲线分析”阶段。地震前,区内存在许多地应力和能量集中部位,在空间上彼此好像是孤立的,实际上却受着统一的地应力场控制,是有内在联系的,分析震前异常时,必顺考虑有异常的部位不一定都是发震位置。更不应该把有异常的各台站附加地应力值,不讲条件地和无限制地进行交会,寻找所谓的发震地点。当大震发生后,地应力场必须进行全面调整,即整个场的应力调整,有些地方应力增加,有的部位应力减少,甚至个别原来应力集中的部位也随之消失,调整后变为应力不再集中的部位。总之震后效应促使地应力场调整的现象是存在的,因此注意区别震后效应与震前异常甚为重要,对防止和减少震后虚报和错报的问题有着现实意义[3,]5。可以预料,即使地应力的观测和分析工作已能如实反映震前异常和有关前兆,即如实反映发动地震的地应力和能量积累过程,地震也不是万无一失地就会发生,即便发生,也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报的情况;反之,任何可靠的预测手段,震前一定会有明确的反映,至于反映大小程度,则由震级大小和当地地质条件共同决定[6]。由于短临地震预报根据地应力曲线分析,对发展的时间、震级较易判别;预报发震地点往往难度甚大,故前面着重讨论发震地点的有关问题。目前我国地震预报要求对时间、地点、震级三个要素提出意见,随着预报水平的提高和建设事业的需要,不久也许会要求预报地震烈度,从现在起就应该加强震源深度、地表地质、地下水埋深等有关影响地震烈度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和资料积累,为预报烈度作好必要的准备。六、结语(1)本文是在学习李四光教授有关地震地质论述的前提下,试图把活动构造体系与地应力场的研究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研究地应力场的道路探索地震预报。地应力场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对地震预报有着重大意义;对矿山开拓、工程建设、地下建筑等都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对地下液态,气态矿产资源的运移、富规集律,以及地热资源的分布等,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2)本文把地震地质工作初步归纳为五个工作方法和步骤,尚不够全面,例如发震部位的深部地质;与地应力场密切相关的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等,都是地震预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均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为了充分有效地做好地震预报的准备工作,除了进行必不可少的震情监视和前兆测报工作外,当前应该加强活动构造体系和地应力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只有基础搞扎实,才有可能稳步前进和真正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参考文献[1]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地震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2]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教研室.中国区域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3]王仁等.固体力学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4]王宗贤等.北京地区断层的活动.地球物理学报,1978,第21卷,第4期.[5]北京大学地质系地质力学专业.地质力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6]李四光.论地震.北京:地质出版社,1977.[7]李四光.地震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8]李方全等.华北地区地应力测量.地球物理学报,1979,第22卷,第1期.[9]邵学钟等.北京地区康庄-大厂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的试验.地震学报,1979,第1卷,第1期.[10]国家地震局地震物探大队.东亭-张家口测深剖面.地震战线,1977,第2期.[11]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中国某地区现今区域地应力场问题的初步探讨.见:地质力学论文集,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12]徐宏文.应力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13]黄庆华.雁行褶皱构造型式的解析理论及实验的探讨.中国科学,1974,第5期.[14]崔盛芹等.燕辽及其邻区的古构造体系研究.见: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1).北京:地质出版社,1973.[15]滕吉文等.北京天津唐山和张家口地区的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学报,1979,第22卷,第3期.Some Tentative Ideas about Seismo - Geological WorksSun YeAbstract The first task of seismogeology is to study the activities of tectonic systems, fur-thermore to investigate their stress field, and then to carry out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Takingthe data of North China and Beijing-Tianjin region as an example, the method of studying region-al stress field prevailing today has been clarified.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active tec-tonic system of this area is mainly Neocathaysian system and the marginal-external force of thislandmass is counterclockwise N-S shear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t present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works of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and the active tectonic systems, the rock mechanics andthe deep-seated geolog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为什么很少听到美国地震的消息?
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热运动发生爆炸导致的振波波及地表现象,它随时可能发生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至于某一国家很少听到发生地震现象,那是因为此国地下热运动顺畅没有出现阻塞发生爆炸的结果;在地震发生率低的国家,有时百年一遇,甚至通过几代人尚能经历大地震的发生。我国的唐山与汶川大地震中间间隔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至于有些国家很小听到地震发生,也不是什么希奇的事情。另外美国地处大陆架中央,地壳活动稳定也使它相对于那些接近板块边缘的国家如日本、印尼要少很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大陆国家也是这种情况,中国地震也不多,近几年除外。世界有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美国西海岸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太平洋板块跟美洲板块之间,历史上也是地震频发区,可以说美国也是地震多发地带一句话:美国本土没有一寸土地在板块的断裂带上。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整个地球表面由七个大陆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在极其缓慢地移动,这样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就会产生挤压、断裂等现象导致地震频繁,形成地震带。我国的国土有很大面积在地震带上,四川西部的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就是欧亚板块受到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形成的。日本、台湾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带上,所以地震也频繁,著明的马里亚纳海沟也在这两大板块的交界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