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是什么意思?
十八大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参会的是二千余名党代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参会的是“三委”委员和一些其他代表。建国以后的重要会议有:中共八大,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主要矛盾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厚地参与到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在党史和国史上,1978年12月18日-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的转折点。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因而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我们今天面对的一切,宏观的国家与民族变革,微观的家庭与个人变化,莫不与这次会议及其开启的探索息息相关。对于我们每个普通家庭和民众来说,我们没有参与全会召开和决策的历史,但这个会议却深厚地参与到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时代变化,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回顾历史,思考未来,会议所展示的精神及其特质值得铭记:一是,完整准确而又牢固地高举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思想。毛泽东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结合中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生动的实现,并且要在继续的丰富的鲜活的实践中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并将继续发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将中华民族从沉沦成功推向独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革命时代人们思想的认同取向,也是改革和建设时期人们思想认同、行动指导的最大公约数。二是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在承认和坚持社会主义是实践的、具体的、发展的,而非僵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对此,人们的认识是深刻的。三是恢复和确立社会主义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价值原则。“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主线,也是实践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是为多数人因而是多数人参与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大的人民,也必须服务于和惠及最广大的人民。“共同富裕”正是这一根本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具体而生动的规定。
三中全会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三中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某届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类似的还有“五中全会”等。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十二条 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二中全会和三中全会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十一条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内容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具体措施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人民公社各级组织都要坚决实行民主管理、干部选举,帐目公开。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全国粮食征购指标继续稳定在1971—1975年“一定5年”的基础上不变,绝对不许购过头粮。 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差价,全会建议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作相应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等农用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在1979年和1980降低10%到15%,把降低成本的好处基本上给农民。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后,一定要保证城市职工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粮食销价一律不动,群众生活必需的其它农产品的销价,也要坚决保持稳定;某些必须提价的,要给予消费者以适当补贴。 会议还讨论了加强农业科学教育,制定发展农村牧业的区域规划,建立现代化农林牧渔业基地,积极发展农村社队工副业等重要问题,并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全会还指出,城乡人民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必须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同时,我国经济目前还很落后,生活改善的步子一时不可能很大,必须把有关的情况经常告诉人民,并在人民和青年中继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思想教育,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身作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各种决策,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路线、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条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领域,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大大提高。在政治领域,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安定因素甚多,但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思想领域,那种死气沉沉的僵化局面,已被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潮流所冲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正在逐步形成。在文化领域,科技、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事业逢勃发展,欣欣向荣。在军事国防领域,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外交领域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外交格局的调整、“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总之,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 , 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 ,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党的总政策 , 并构建了全新的政策体系。希望采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1)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1、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邓小平提出的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
2、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党的十一大沿袭“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全会确立的党在新时期政治路线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全会提出了关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及其基本方针.
3、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全会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法,建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全会决定建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全会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由于1957年以来在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不断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全面地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转变,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使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使党的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是什么?
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在充分肯定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亡党亡国。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相关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会期短暂,但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第一,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第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重新恢复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第四,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第五,提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第六,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七,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解决了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成果,比如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恢复成立了中央纪委并决定陈云同志兼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会议讨论了毛泽东提交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已经开始好转,但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指出: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会议确定要做好土改、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外交、统一战线、肃清反革命、军队整编、整党等八项工作,以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全会批准陈云在任弼时休假期间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决定递补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黄克诚为中央委员。决定撤销黎玉、刘子久的候补中央委员资格。《不要四面出击》讲话主要内容:在作题为《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时,毛泽东指出:我们当前的总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面对这样复杂的斗争,必须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毛泽东批评了“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强调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仍然是又团结又斗争,以团结为主,是节制资本而不是挤走资本、消灭资本。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决定的方针,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