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在自然力和自然现象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处于十分艰难的状态,于是具有原始思维的蒙昧性、混沌性和幻想性特点的一些氏族部落将威风八面的虎作为本民族的图腾,将虎形象刻画在自己身体明显部位的皮肤、服饰上或用具、武器、房门上,以虎的形象作为自己氏族的名称、特殊标志和神圣护符,把虎视为整个群体共有的保护神而虔诚地顶礼膜拜,有的甚至还给虎画上了双翅,使之变成威力更加不可一世地“飞虎”,成为一种神兽。[24]
虎头帽
传说原始社会时,我国中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轩辕氏)就曾率领包括以虎为图腾崇拜的部落在内的众多部落联盟军,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对此有所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21]《列子·黄帝》中也有:“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以雕、鹰、鸢为旗帜。[27]”的描述。此外,在《大戴礼记·五帝德》和《论衡·率性》都有关于这段传说故事的记载。可见,实力强大的虎图腾部落在当时是阪泉大捷中以黄帝为首部落联盟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师、虎威、虎步、鹰扬虎视、燕颔虎须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25]《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而东。[5]”,后来虎将也就成了勇将的通称。[28]从周朝开始,军队中设立有虎贲,主要作为皇室的卫队,军官中也有虎贲中郎将、虎牙将军等职,据说“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擒纣于牧野。[11]”可见虎贲为武王灭纣立下了汗马功劳。[20]虎贲的意思是犹如猛虎之奔走,形容其一往无前。[16]三国时,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魏国的许楮也因为骁勇善战,膂力过人,号称“虎痴”,当马超与其交战时,更其为“虎侯”,不敢掉以轻心。我国古代把处理军机事物的地方叫做“白虎堂”,把将帅的营帐称为虎帐,“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成为古代军营生活的写风,唐朝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一诗中也有:“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10]”的句子。
虎头帽是一种民间插花、刺绣手工制作的工艺用品。它源远流长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26]主要品种有虎头帽、虎头鞋、兜肚、披肩、鞋底等;在柘城县老王集乡会做这种工艺的已为数不多了。目前西街村委会只有十几户上年纪的老人会做,工序非常繁琐复杂,要经过剪、贴、插、刺、缝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做一顶完整的虎头帽,需要五六天时间,做一双虎头鞋需要三四天时间才能完工。[18]一顶虎头帽两侧、后面均可以刺绣上各种艺术表现力和想像力非常丰富的图案。[9]可以绣上凌空飞翔的凤凰,可以绣上争奇斗妍的梅花、荷花;还有生动真实的喜鹊、水鸟,还有麻雀、燕子、蝴蝶、花瓶等各种花鸟草虫都可以绣上,看上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表现出了人民群众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30]
现在这种手工艺流传越来越少了,目前西街村的虎头帽已远销到北京、新疆、上海等地,虎头帽可以卖80元到140元,虎头鞋可以卖到30元到5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这些工艺用品是古代人们用来保护儿童消灾避邪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智慧的结晶。
起源起源一:中国自古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索取大自然物质中经历千辛万难,各种求助威震灾难的象征物和神力的形式层出不穷,虎作为一种积极的象征意义,被人们认作庇护神,可以阻挡一切灾难,虎图腾在众多镇邪的崇拜中传承至今。人们把这种崇拜作为一种信仰逐渐渗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发展出虎头帽等独特的手工艺服饰。
起源二:中国虎头帽可能起源于古希腊的“狮头帽”。据说“狮头帽”由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制作,作为战盔。后来因为亚历山大大帝特别崇拜赫拉克勒斯,专门模仿了赫拉克勒斯头戴狮头帽的样子。而亚历山大征服的主要地区,是亚洲的波斯帝国,其地域涵盖土耳其、中东直到与中国交界的帕米尔高原西邻地域,也就是后来佛教传到东亚的主要发源地。[3]所以,赫拉克勒斯的“狮头帽”,首先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得到运用。[31]后来,随着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特别是公元4世纪后,北方信奉佛教的胡族政权确立,这些头戴狮子战盔、源自古希腊的护法神,以金刚和天王等形式,成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的常客。[32]
发展武士虎头帽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通过各种接触渠道,隋朝时期的中国武士,也开始仿效对方的形象。不过,中国武士在仿效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将“狮头”改为了“虎头”。隋朝时期,带虎头盔、着明光铠的武士俑形式在墓葬中保留下来,证明带虎头盔的武士形象开始出现在世俗文化中。唐朝时期的虎头帽武士俑在西安,洛阳等地多有出土。[2]唐太宗爱将尉迟敬德墓出土了彩绘虎头帽武士俑,虎头帽将军俑,由此或可推测唐代时虎头帽从天王形象已经和世俗文化完全结合,武士虎头帽至此已经发展到极盛。[22]宋代至明清时期的世俗武将甲胄中少有虎头盔,武士虎头帽至此走向消亡。[13]
儿童虎头帽
西安东郊韩森寨唐墓出土有一件唐代虎头帽襁褓陶俑。此陶俑头带虎头帽,身穿圆领衣,体裹襁褓,真实反映了唐代婴儿服饰中的虎头帽和襁褓,它也是所见婴孩头带虎头帽最早的实物例证。关于宋元明清时期,儿童虎头帽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及实物流传均不多见,或可推测儿童虎头帽始于唐朝,并未盛行。20世纪初,恰逢清末民初,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儿童成活率低,人们寄希望于威猛的虎来保佑孩子远离邪魔,虎头帽才一度盛行起来。[8]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衣着西方化,虎头帽告别了盛期,于城市里逐渐消失。
分类中原地区虎头帽从保护与保暖人体头部的功能出发,将帽体结构分为帽顶、帽身和帽帘三部分。[29]依据这三种结构的组成,将虎头帽形制分为两类,这两类虎头帽由于帽体结构的组合形式不一样,致使帽子的长短和立体程度也发生变化,以此适应不同季节的穿戴使用。
第一类为帽顶与帽圈相连,无帽身。虎头帽帽圈的造型一般简洁,其形制如同明清女子眉勒,可将头发扎成发髻固定在眉勒中,以防止鬓发散开在外,从而保持额头整洁。在中原地区民间虎头帽中,其帽圈一般为左右对称两片式,在其前中缝合,并在后中处左右两片叠加固定,其功能是为了适应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头围加大后,可进行大小调节。帽圈形制简洁,但其装饰手法较为复杂,尤其在图2图案装饰上,常用打籽、平针、辅针、散针、盘金等针法进行工艺刺绣。由于刺绣针法丰富,所形成的图案多以生活实景为主,如以石榴、荷花、梅花等为题材,从而形成相应的石榴帽圈、荷花帽圈、梅花帽圈等。
第二类虎头帽为帽顶、帽身与帽帘相连而成,其形制较第一种虎头帽为复杂(如图3所示)。整个帽体为三层结构,分为面料层、里料层和夹层,夹层多为棉絮手缝固定制成。帽顶立体仿生虎型,帽身下垂,长及过耳,其虎的面庞位于头顶之中,虎眼有神;在背面有帽帘护颈、脖部位,帽帘顶端缝制2条宝剑形彩带,顶端缀有彩色流苏,行走时流苏微微颤抖。颌下用绳带(都用彩色棉绳)系扎,以起到固定虎头帽穿戴安全的作用。
虎头帽
特点虎头帽一般用丝绸或棉布做成。[4]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和审美不同,虎头帽的样式特点也不尽相同。中原地区的虎文化最为发达,常用虎本身的黄色和大红大绿等对比鲜明较为显眼的颜色作为主色,十分喜庆;北部地区黑吉辽多用黑色、绿色和白色,风格粗狂敦实;南部地区(以江浙一带为主)的刺绣业比较发达,也秉承了南方一贯的婉约气质,虎头帽样式风格细腻、精巧、雅致、恬静、色彩层次比较丰富,制作更加逼真。[17]
在象征寓意上,虎之勇猛强悍和震慑力,从武士延伸到儿童,充分表达了中国母亲们对孩子的殷殷爱恋。戴上威武的虎头帽,远离邪魔病毒,健康成长,儿童虎头帽里贮满了平安幸福的期盼。[33][34]虎和孩子已经融为一个整体,虎就是孩子,孩子就是虎。所以,儿童虎头帽的象征功能在于对孩子的祝福,保佑儿童健康成长。[23]
虎,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象征符号具有重要的社会关系意义与民俗文化意义,尤其在民间极为普及。[1]因此,以虎塑造为型的服饰层出不穷,如虎头帽、虎头鞋、虎衣等,而这也正成就了民间儿童服饰的主要日常穿着的需要。[15]在精神世界极具强大的古代,虎头帽更多承载的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希望,希望他们在成长道路中能消除邪魔,像虎一样强大,并健康茁壮成长。[19]虎头帽正是这类民间儿童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无论是其形制、文化内容还是工艺结构都具有中国传统服饰特色的影子。[14]虎头帽上的图案看上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表现出了人民群众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7]
2015年9月,鹿邑虎头鞋虎头帽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2019年2月,淄川区虎头帽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淄博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西部的高原,这种虎头帽尤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