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顾客类型哪种人居多,什么无人超市比较好?
老人不能熟练运用支付宝等扫码支付软件,所以当“无人超市”出现时,他们唯有望洋兴叹,在门口观望,慨叹自己“落伍”了。遍观“无人超市”的相关新闻,热衷“无人超市”的大多数年轻人。仔细一想,这并不奇怪。不妨看一看微熊无人超市的结账流程:首先,顾客需要下载超市App,接着,在产品上找到专属标签,来到出口处的电子识别区域,接着扫描二维码。最后,屏幕上会显示出所购买商品的名称,并计算出总价。
无人超市其实早就存在吗?
无人超市其实早就存在。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用手机绑定银行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相较于瑞典、日本的无人便利店,去年年底,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智能技术,通过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由此可见,无人超市的模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那么,今年阿里推出的无人超市是不是在技术上有更大的突破呢?中国电子学会咨询部李颋主任说:无人超市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亚马逊Amazon Go便利店的智能技术,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实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并不复杂,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应用形式上的创新,比如采用的是什么芯片,这个芯片的运算速度有多快、能够容纳多大的数据量、模型有多大的优化、是否能够达到想要的成果、用来识别的硬件和系统是否能够足够的精准等创新,所以无人超市看起来比较新颖。不可否认,无人超市能够给大众带来全新的、方便的购物体验,但是众多消费者比较关心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传统的超市里,会出现的一些偷盗、偷吃和一些其他性的安全行为,势必也会在无人超市里出现,那么无人超市是否能够解决呢?“其实,对于偷吃、偷盗等一系列行为,智能技术是能够做到这种基本的动态性人脸识别的。所以,顾客逃单、拆单等一系列的隐患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有人故意的进行破坏、制作火灾等情况,可能存在识别不到位,监控不到位等状况,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但是这种隐患绝对不可能高于传统超市的安全隐患。”李主任这样说。
目前无人超市的技术是否成熟呢?
据报道,近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但是只是试水,依然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无人超市的技术并不成熟。报道称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但是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投入到商业运营。阿里负责人表示,阿里无人超市采用的是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支付等技术。其中,关键就在于为每件商品添加了RFID(俗称电子标签)标签,这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RFID标签本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比如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如果标签被紧紧捏住,则将不被识别到,而且在人流量密集时,也容易出现识别不到的问题。网友称无人超市是否会成为新趋势,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是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或许明天无人超市就会遍地开花!
黑科技频出机器越来越像人是砸饭碗还是造饭碗?
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成为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关键词。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无人超市、自动驾驶、引导机器人、城市大脑……这些最吸引眼球的“黑科技”们,实际上也都是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投射——。机器观察世界,机器学习规律,计算能力的提升让神经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海量数据的出现则让人们有“筹码”训练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由此变得真正聪明可用。市场研究机构赛迪研究院预计,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697.3亿元,增长率达到17%。“作为一项改变世界的技术,人工智能已经到了从实验室走入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日常生活的‘临界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说。梳理过去一年的技术发展,走出实验室,人工智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伴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实用,它到底是抢夺还是创造了工作机会?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的风又将朝着哪个方向吹?同这套唇语识别系统一样,改变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突破口”。搜狗CEO王小川表示:“我们一开始用键盘,后来用鼠标,再后来用触屏,到现在用语音、手势、表情输入。人工智能使得机器开始去适应人的方式,而不是人去适应机器。”换言之,就像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的那样,机器越来越像人了。
上海首家无人超市停业,无人超市未来有何发展前途?
我也是偶尔间听到有人提了一下无人超市,没从网上看到,觉得很新奇,昨天专门在网上查了一下。对于无人超市,我觉得又是一次创新,真的很有发展前途,就像之前风靡的共享经济一样,只要做的好,就发展的好。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也不看看是谁开的是吧,马云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现在就算超市有什么亏损,但是砸钱也能把无人超市救活了。虽然上海首家无人超市停业了,那只是第一家,只是一个还在实验中的超市,并不代表它以后也不行了。如果什么以后无人超市可以加盟的话,我肯定会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做那个的。无人超市少了很多的人工成本费,反正每天只要去拿钱,只要去补货就好了,估计这样一个人可以管理十多家超市都不是问题的。它还有一个有点,就是方便。为什么说方便呢,看看现在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什么红旗,wowo,这些都做的挺好的。无人超市也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所以这一点还是很好的。而且不需要人值夜班,估计很多工作人员都不喜欢值夜班吧。虽说它很有发展前景,也有很多的优点。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估计这也是他们停业去改进的地方。就是还有很多人进去以后看到没有人不知道该怎么付款,万一人家没有支付宝微信什么的呢。虽然说支付宝微信已经很普及了,这也只是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还是有很多老年人不不会用的。还有不会扫条码的,这样可怎么算钱,找半天不行人家慌啊,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来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收款,如果是收现金的话,这又出现一个问题了,就是诚信。共享经济就反应了很多国人的素质,这没有人看着,真的就是纵容犯罪了。我看在试点的时候,他们观察了很多人,上午还挺好的。可是到了下午,有人发现真的没人以后,就有的少给了钱,甚至有的专挑贵的拿了不给钱。这样还怎么挣钱,兼职成了福利院了。我觉得无人超市可以弄一个那种超市里面,只要没给钱拿出去就要响的那个,我也不知道那个叫什么。别人都知道它没给钱了,他肯定会不好意思的,有了这层安全保护措施,估计不会有人不给钱了吧。反正一个新兴事业的发起必然是另一行业的淘汰,我是很看好无人超市的,现在无人的东西正在发展。
便利店为什么突然火起来了 知乎
新闻网看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便利店这个日本零售界的神话,在北京却一直是某种尴尬的存在,这边开了三家,那边又关了两家。
在国外和国内南方的很多城市,凌晨的街道上即使空无一人,高楼大厦的灯光全都暗了下去,街角的24小时便利店里却依然灯光明亮,基本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这样暖心的光,有些甚至挨着开在一起或是隔马路面对面的开着,而这种景象你可能只能在三里屯这样的地方看到。
不过从去年开始,很多街角店面开始被便利店取代,在北京的很多地方居然也能看到两家便利店挨着开的场景了。而最近,便利店又和新零售绑在一起被屡屡提起,成了零售界的“明日之星”。
先是中关村开了5家便利蜂,又有消息称刚被中商惠民控股的爱鲜蜂也要尝试自己开便利店,连关于便利店的话题,也从以前的“日资便利店为什么在华不赚钱”变成了“某某便利店是如何扭亏为盈的”,便利店似乎一夜间在北京“活”了过来。
北京的24小时便利店为什么比上海少?
在零售业整体下滑,线下零售不是谋求转型就是投奔线上,便利店的逆势增长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也被看作是零售业未来几年的希望。
凯度的一份快消零售业报告中显示,2015年,线上零售额增幅高达36.5%,而线下快消品的零售额仅实现了2.6%的同比增长,2016年上半年更是放缓至1.5%,2015年快消零售业传统渠道业务缩减10.4%,大卖场也出现了0.2%的负增长,超市/小超市增速放缓至4%,而便利店的销售额却同比增长了13%。
相似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当下的中国经常被拿来与80年代的日本相比较,不论从人均GDP水平、人口结构,还是消费消费习惯等来看,二者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日本的便利店就是从1975年至1980年开始快速普及,直到1995年才逐渐放缓。
关于便利店兴起的几个必要条件,业内公认大概有以下几个: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老龄化水平急速上升、单身者和双职工家庭增加。而这几项指标北京早已达到,与上海也是不相上下,但这两座城市的便利店数量却一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的《2016年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报告显示,从便利店饱和度来看,2015年在上海,每3466个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在北京,则是每7185个人覆盖一家便利店。再往前推两年,这个对比更为强烈,这组数字是2975人和2.07万人,相差了将近十倍。
几年前在知乎上关注过这样一个问题,“北京的24 小时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吗?为什么?”,被赞最多的一个回答把这个问题归结于“三个半”:北方天气冷,人们都不愿意出门,所以只能做“半年”生意;北京马路宽且隔离带多,过马路成本太高,只能做“半条路”生意;北京的夜生活习惯不是很强,所以只能做“半天”生意。
这样的回答倒是十分简单粗暴,但事实上,北京便利店开不起来还有一个地区特色原因——办证难。
被一张许可证给难住的便利店
鲜食之于便利店,就像生鲜之于超市,是拉客流的利器,尤其是像便当、关东煮这类热加工食品,毛利率十分可观,通常在35%至70%之间,对于一家便利店来说,鲜食能占到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而鲜食也是便利店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比如甜点蛋糕你会想到罗森,关东煮你会想到7-Eleven,不过要想经营这些东西,得先拿到餐饮许可证。
2009年以后,食品卫生法被食品安全法取代,餐饮业归卫生部门管辖,零售业归工商局管辖,便利店的鲜食业务就显得略为尴尬。普通快消食品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而像便当、关东煮这种现场制售类商品则需取得餐饮许可证。
虽然便当基本上是预加工食品,只需在店里加热一下即可,不属于现场制售。但监管部门考虑到拆包装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这块业务就一直没有放开,也没有明确的相关规范。
而从2012年起,北京市相关部门就基本不再向新店发放餐饮许可证,而7-Eleven2004年就进入北京,所以没受太大影响,不过新店也很难拿到许可证。即便能办下来,周期也十分漫长。一位便利店从业者告诉钛媒体,北京各区县的审核标准各不相同,效率也有快有慢,一个证拿下来少则几月,多则半年。
不过,这一现象从去年开始稍有改观,去年9月底,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了《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这一办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许可证将统一为一个证,即食品经营许可证,统一归食药监局相关部门管理。
虽然审核依旧严格,但是从办证流程上简化了不少。钛媒体记者走访了几家便利店,去年年底开始新开的的一些便利店店里基本都悬挂着这种新许可证,一些老店还是原来的两个证。
“曲线救国”的社区O2O
北京的小卖部、夫妻店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似乎比“洋气”的便利店要更具生命力。苏宁小店在选址的时候会尽量避开那些夫妻店,因为当地人对夫妻店的忠诚度很高。
那么,便利店们为什么不把这些夫妻店收入囊中呢?拿7-Eleven来说,不同于它在全球大多数地区采用的特许经营模式,保守的日本人在刚进入一个新地区时,为了保证品牌能不变形的复制下来,他们往往会采取委托加盟的方式。
不同于特许经营带着人和店一起加盟,委托加盟不需要自己准备店面或负担租金,但是审核十分严苛,在7-Eleven通过各种方式确认加盟者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后且店铺达到一定盈利点以后,才会把店放心交给经营者。
这样一来,自己持有夫妻店的店主们不想也无法加盟,另外,这种加盟方式要求加盟者要将至少一半的利润分给7-Eleven,这也吓退了不少的加盟者。
但是,向现代化的便利店转型是小型零售业态的必然趋势,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曲线救国”的改造方式——社区O2O,爱鲜蜂就是其中的代表,为小卖部们挂上亮黄色的招牌,对店内一些设备稍加统一风格,再给他们补上卤味、生鲜等鲜食品类,虽然改造的简陋了些,但是便利店的一些关键要素有了。
物流、供应链这些暂且不说,鲜食这块还是需要一个线下场景,但就线上单量还是很难过盈利这一关。生鲜一直以来最大的难点就是物流、供应链成本高,而易果投资联华超市、百果园并购果多美、盒马鲜生基于实体店整合线上线下,都是通过采购、物流体系的合并来摊薄成本。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便利店突然火起来,也是社区O2O试错后的结果,“曲线救国”终究没能成功,所以大家不得不从轻模式的的道路上折回重模式。
不过便利店这道路在北京到底会如何走,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它应该会与日本走过的路不大相同。
有人说电商之所以在日本发展不起来,主要是以便利店为代表的实体店太强大了。日本便利店更像一个社区服务站,这里提供票务、快递、洗衣、影印、ATM等诸多服务。最大不会超过150平方米的便利店,sku很难超过3000以上,但是,提供服务价值却可以不受卖场空间的限制,带动业绩的增长。完善的线下服务让日本人的更习惯去线下去获取服务。
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O2O走到了便利店前面,O2O火热的那两年把所有能搬到线上的服务都演练了一遍,所以我们更习惯于等着快递小哥上门。
不过,线下场景必然不能缺席,便利店也被看作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个不错入口,但仅是一些“黑科技”的嵌入还不足以重构原来的小卖部模式,毕竟日本便利店完善的商品管理、情报系统、产供销体系都不是一朝一日练成的,铃木敏文对美国7-Eleven的重建也花了近二十年才彻底完成。北京的便利店能否追上上海的脚步这不得而知,但注定得走一条稳扎稳打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