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下应届生毕业第一份工资多少?
根据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且薪资与学历高低成正比。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于整体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显著差距;本科与大专学历则分别为5102元/月与4562元/月。学历虽然已不再是人才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但高学历人才进入职场后拥有更高起点。6成多毕业生愿为就业调低薪资预期。疫情让应届生的求职偏好及心态发生了变化,择业观念越发务实。55.7%的毕业生表示注重企业的福利待遇,54.3%倾向于选择具备人性化制度与文化的雇主,还有46.3%向往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疫情不光重塑了大学生的“理想企业画像”,也推动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主提升内生力量。为增强职场竞争力,45.9%的求职大学生时刻提升专业技能,25.4%则希望成为“斜杠青年”,利用灵活就业分散就业压力。同时,尽管薪酬福利仍是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占比60.2%),但63%的求职大学生将顺利就业当作第一要务,可以接受实际薪资不如预期,另有28.4%的毕业生表示薪资不理想会选择继续寻找。工学专业收入更高企业更偏爱什么样的人才?什么专业更吃香?2019届毕业生的经历或许可以为职场新人们做一个参考。智联招聘对2019届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及平均月薪进行追踪发现,毕业生收入高低与其毕业院校的等级形成强关联,毕业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为双一流/211/985类大学。
应届生毕业第一份工资多少?
3000-5000元左右。根据数据来看,将近7成应届生薪资低于4000元。而boss直聘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企业对应届生的平均招聘薪资为5312元,较2019年同期降低2.4%。根据《2019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数据显示,从实际签约月薪来看,有7成应届毕业生的签约月薪不到6000元,4000元以下占比为35.77%,毕业生薪酬不高带来的是签约难。应届生尚未签约的原因中,“薪水/待遇未达到期望值”仍是首要因素,比例达到38.23%。应届生找工作注意事项慎重签约。与单位给你的offer不同,那个是可以拒绝的,另外重签需要解约函,且赔付违约金。不要听信学校任何为了就业率的宣传,丢失应届生资格害人害己。部分公司会到学校进行校园招聘,学校也会经常举办一些集中招聘会。建议要经常参加一些本校或隔壁院校的校招。特别是考研考公等备考的同学,如果网络招聘可能耽误你们的备考,那么校招一定要花一点时间去看,因为这些招聘不需要你去很远的地方,也许其中就有你的好机会。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薪资普遍是多少?
202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又将创新高,已经突破千万,这么大数量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毕业的薪资普遍是多少呢?其实地域不同、学校不同的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咱们先说说不同的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薪资之间的差距。一般是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的薪资要远高于普通大学的,特别是211、985学校毕业的毕业生,其薪资要比一般大学毕业生要高不少,而且找工作相对要容易很多。很多双一流大学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已经和来学校招聘的企业达成一致意见,签了满意的office,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有个好的学校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好的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基本薪资能达到1万元以上,而非重点大学很多毕业生连5000也达不到,就算是在一个城市,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也会差2000元甚至更多。再说一下地域对毕业生薪资的影响,发达沿海地区毕业生的薪资远高于不发达的内地城市。沿海城市特别是京沪广深地区,大企业比较集中,机会较多,企业的普遍起薪点也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毕业生流向这些大城市的原因。而不发达的内陆城市,规模化大企业很少,地方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所以企业给毕业生开出的薪资也相对较低。同专业的毕业生,内陆的双一流大学的薪资还比不过京沪广深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这也是很正常的。最后一个影响毕业生薪资的因素就是毕业生自己的专业,市场上需求量大的专业一般找工作比较容易些,薪资也相对较高一些。比如软件开发、计算机编程等专业,这几年就比较吃香,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薪资就高一些,所以高考的时候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也是很重要的事情,选择对了,毕业的时候找工作一点也不发愁。综上所述,毕业生的薪资和地域、学校、专业都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沿海一线城市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薪资能达到8000-10000,内陆城市重点大学毕业生薪资能达到5000-7000,这就是一个大概数字,大家有不同看法的,欢迎留言补充。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大概有多少?
时至今日,虽然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年轻人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其中,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幸运的,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单位进行实践。
不那么幸运的,则只能四处奔跑,但结果往往是令他们失望的。

对于幸运者而言,其工作前几年的平均工资也并不如人意。
除非是特别优秀的毕业生,否则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生而言,平均工资也不过是2500-3500元之间,且位于北上广深这一类的大城市。

殊不知,这类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极高。按照住宿1000元/月,吃饭1500元/月以及通讯、交通、聚会500-800元/月的成本计算,大多数大学生工作了几年,依然属于勉强生活的状态。更谈不上是存一些积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