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田

时间:2023-05-30 17:14:05编辑:优化君

马在田,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30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

1950年毕业于东北实验中学并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1952年经国家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留学,转学地球物理勘探,1957年毕业并获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师学位。

1960年代,为我国华北石油勘探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期间,提出了有别于发现大庆油田的“解放波形”、“突出标准地震反射层”的地震勘探方法,成为当时华北-渤海湾地区公认的地震勘探标志性成果。1961年,根据地震构造图确定了胜利油田发现井——华8井,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新钻探井位,于1962年9月23日打出了日产千吨级的油井。

1970年代,主持我国首个地震勘探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研发。

1973年,石油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探局成立计算中心,负责领导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研发,自主研发出的地震处理系统成功地处理出了第一条国产“争气地震剖面”,自主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石油工业界使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地球物理人才。

1980年代初期,瞄准当时勘探地球物理国际前沿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高阶方程分裂偏移方法。

1985年调入同济大学任教,历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0年代中后期,建立了同济大学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

2009年9月28日,庆祝马在田院士从事地球物理工作55周年暨地球物理与环境学术报告会在学校综合楼10楼报告厅举行。

2011年6月5日上午9 时47分,马在田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81岁。

20世纪50~60年代提出以“突出地震反射标准层方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地震方法,为华北盆地迅速找到油田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代作为中国最大的地球物理计算中心的方法程序研究室负责人,领导和参与了创建中国大型计算机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的工作。80年代着重地震偏移成像和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的研究,在偏移成像原理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并受到国外地球物理界的重视。本项研究获得过国家科学进步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90年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震波传播与波场成像”的课题研究,在深度偏移方法和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地震偏移成像理论和和应 用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曾先后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进步一等奖。

获得“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科技功臣”“上海市高教精英”“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

马在田担任过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马在田主要从事地震波偏移理论、数据处理和物理模拟的研究对我国应用地球物理学,特别是能源勘探和开发中的现代地震方法和技术有系统贡献。

作为院士,马馆长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工作,同时他还要承担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但是,只要是图书馆的事情,他总是竭尽全力,从不耽搁。他从图书馆的未来着眼,以自己特有的身份在学校竭力为图书馆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投入,他始终教导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读者放在第一位。为了学校图书馆的事业发展,他甚至把个人身体健康置之度外。[2]

上一篇:天府花溪谷

下一篇:阿罕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