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红菱

时间:2023-05-30 19:35:07编辑:优化君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清嘉庆年间,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农村有山歌,又称东乡调。以后出现滩簧,又称花鼓戏。到同治光绪年间,表演演员有上、下手,成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

沪剧

同治七年(1881年),遭江苏巡抚严禁。

光绪五年,滩簧艺人许阿方等在上海各县乡镇上海县城新北门、十六铺一带卖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许阿方、庄羽生等8人在公共租界升平茶楼登台坐唱演出。滩簧有别于在上海演唱的苏滩等,称本地滩簧,简称本滩或申滩。

1914年,演员施兰亭、邵文滨、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兴集,将本滩易名为申曲。

1915年后,申曲进入游乐场演出。

1918年起,施兰亭等率班巡回演出于天津、北京、武汉等地,扩大申曲影响。

1925年,文明戏演员范志良等转人申曲班子,导入文明戏剧目,演出实行幕表制。编排反映上海现实生活的《离婚怨》,开创申曲演时装戏的先例。

1930年初,又演出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的时装戏《黄慧如与陆根荣》等。

1934年11月,上海申曲歌剧研究会成立。

1937年上海沦陷后。申曲演出一时繁荣,观众骤增。不久,文月社改为文滨剧团,各商业电台竞相邀沪剧班社播唱特别节目,上海街头巷尾终日有申曲播唱。

1941年1月9日,上海沪剧社成立,在演出广告上标明“过去的本滩叫做申曲,今天的申曲改称沪剧”,首次为“沪剧”剧种定名。同时,根据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改编成同名沪剧,演出用固定剧本,舞台软景改为立体布景,化妆改水粉为油彩,用灯光效果。此后各个剧团相继效仿。演出的新剧,有《秋海棠》《啼笑因缘》等。

20世纪40年代初,《贤慧媳妇》《恨海难填》《阎瑞生》拍摄成沪剧电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初,全市有13家沪剧团。8月,沪剧界几乎所有主要演员参加演出《白毛女》,举办3届戏曲研究班和2届春节演唱竞赛。

1952年,上海沪剧团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新创作剧目《罗汉钱》,获剧本奖。

1953年2月,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立。1953年,各剧团进行“民主改革”,上海沪剧团改制为由国家主办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各民办沪剧团改集体所有制。创作演出《星星之火》《为奴隶的母亲》《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红灯记》等现代剧,整理《女看灯》《庵堂相会》等一批传统剧目,新编改编清装历史剧《陈化成》等。后《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拍成电影。

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有上海人民沪剧团、艺华、爱华、长江、努力、勤艺等6家沪剧团。

“文化大革命”中,《芦荡火种》《自有后来人》等剧目被改编为京剧样板戏。沪剧演出停止,剧团解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建立新的上海沪剧团,重建宝山、长宁、徐汇、上海、崇明、新艺华等区县沪剧团,创作演出《金绣娘》等。

1981~1995年,创作演出《一个明星的遭遇》等新剧目。

1982~1991年,连续10年每逢春节前下乡联合“回娘家”慰问演出。

1987年11月,一批年逾花甲的知名演员,联袂演出《陆雅臣卖娘子》,时称“千岁老人演百年老戏”。

1987~1995年举办14场老中青演员和个人演唱专场。

1990年10月,上海沪剧院“六代同堂”会串暨部分优秀剧目展演月首演。

1991年2月,第十次沪剧界“回娘家”到青浦县演出。9月,上海沪剧院吸收由上海市戏曲学校38名沪剧毕业生组成青年演出队。

1994年,长宁沪剧团新编《情深缘浅》演出300场。

唱腔

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唱腔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辅以迂回、三送、懒画眉等短曲和夜夜游、紫竹调、月月红等江南民间小调。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也有从其他剧种吸收的曲牌及山歌、杂曲等。

伴奏乐器

沪剧的伴奏乐器,从对子戏时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锣,到20世纪40年代时较大的沪剧团已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

表演

沪剧的表演艺术,没有那种配合虚拟夸张的程式动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种锣鼓点子的运用,打击乐很简单,并有在静场及某些情节中奏一段民间乐曲作为气氛音乐的做法。建国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木管乐(有时还有铜管),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和声以管弦乐技法配器,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与此同时,发展了前奏曲、幕间曲及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的运用。

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戏曲传统表演特色,即唱、做、念、舞。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深人体会,又广泛吸收新歌剧、电影、话剧以及其他剧种可以借鉴的表演方法,并与音乐、布景、灯光、服饰融为一体,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脚色行当

不同时期沪剧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对子戏时期一生一旦居多,同场戏时期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旦行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当时由于班社人手少,演员往往需要串扮。随着沪剧表演向文明戏、话剧靠拢,其脚色行当的分类日渐淡化,动作、念白均未形成行当程式,演唱也都使用真声。

沪剧主要剧目有《陆雅臣》《卖红菱》《十不许》《小分理》《捉牙虫》《阿必大回娘家》《女看灯》《庵堂相会》《顾鼎臣》《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阮玲玉自杀》《空谷兰》《冰娘惨史》《雷雨》《魂断蓝桥》《叛逆的女性》《碧落黄泉》《铁骨红梅》《大雷雨》《蝴蝶夫人》《罗汉钱》《为奴隶的母亲》《少奶奶的扇子》《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张志新之死》《一个明星的遭遇》《明月照母心》《今日梦圆》等。

传承价值

与许多戏剧相比,沪剧初创期的一些名戏题材可以延续保留至今,如反映江南乡村爱情生活、来自民间表演艺术“对子戏”的《卖红菱》;三、四人“同场戏”的《阿必大》,表现底层社会农民艰辛生活或爱情故事的《借黄糠》、《庵堂相会》,劝善的《陆雅臣》,反映沪上民俗的《小分离》(药茶鸟文化)、《女看灯》、《看龙舟》(岁时节俗文化)、《绣荷包》(丝绣文化),还有传统名剧《白兔记》、《孟丽君》等。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传承人物

杨飞飞,女,汉族,1923年生,2012年去世,浙江慈溪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马莉莉,女,汉族,1949年生,江苏常州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王盘声,男,汉族,1923年生,江苏苏州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陈瑜,女,汉族,1947年生,浙江嘉兴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茅善玉,女,汉族,1962年生,上海市人。2009年5月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保护措施

2015年,上海对市级文艺院团全面启动“一团一策”改革,通过出台特色化、切中实际的政策,逐渐释放院团的艺术生产力和发展活力。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获得“沪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荣誉表彰

2012年,原创沪剧《挑山女人》上演后即引起专家学者和观众的热烈反响,获得包括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等18个国家级奖项,成为沪剧有史以来在全国戏剧舞台上获奖最多的剧目。

社会活动

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上海大世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联盟主办,上海市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南通市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宣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协办的“2018大世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榜(长三角非遗展演项目榜)发布活动”在沪举办,期间沪剧在上海专场演出。

上一篇:高氯酸盐

下一篇:金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