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谁?
截至2021年,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居里夫人、莱纳斯·卡尔·鲍林、约翰·巴丁、弗雷德里克·桑格。一、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荣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的化学奖。她也是法国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的第一位女教授,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二、莱纳斯·鲍林美国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分别荣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三、约翰·巴丁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荣获1956年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一位在同一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四、弗雷德里克·桑格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分别获得1958年和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同一领域内两次获奖的第二人,也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而且两次获奖理由都可归结为:测序。诺贝尔奖的评选考核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第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卡罗林斯卡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诺贝尔奖二次得主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谁中国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
1、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国国籍,后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时杨振宁为美国国籍)。
3、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求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单
以下是最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研究领域: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的小雷蒙德·戴维斯和日本的小柴昌俊,表彰他们在宇宙中的微中子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美国的里卡多·贾科尼,表彰他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
2001年:美国的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的沃尔夫冈·克特勒,表彰他们对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
2000年:俄罗斯的若尔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的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表彰他们的研究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999年:荷兰的杰拉尔杜斯·胡弗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表彰他们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1998年: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德国的霍尔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的崔琦,表彰他们发现了一种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状态的新型量电子流,这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内部基础结构和动力。
1997年:美国的朱棣文、威廉·菲利普斯和法国的科恩·塔诺季,表彰他们在发展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方面所做的贡献。
1996年:美国的戴维·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R·C·里查森,表彰他们发现了氦-3中的超流动性。
1995年:美国的马丁·佩尔、弗雷德里克·莱茵斯,表彰他们在轻子物理学所作出的先驱性贡献。
1994年:加拿大的比尔特拉姆·布洛克豪斯和美国的克利福特·苏尔,表彰他们发展了研究浓缩物质的中子散射技术。
1999年,荷兰科学家杰拉尔杜斯·胡弗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他们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2000年,俄罗斯科学家泽罗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他们因“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的基础性工作”获奖。
200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04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他们的代表作
1、亨利克·显克维支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通讯集《旅美书简》,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显克维支出身于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学习,后因不满沙俄政府对学校的钳制愤然离校。1872年起任《波兰报》记者。大学时期即开始写作,是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作家,素有“波兰语言大师”之称。1896年,显克维支又完成了反映古罗马暴君尼禄的覆灭和早期基督教兴起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1905年他因这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来,显克维支的作品再版次数和印数均居波兰作家之首,并且被译成40余种外国文字,译本达2000多种。英法等国曾掀起过“显克维支热”。2、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英国小说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吉卜林凭借作品《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年仅42岁,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3、罗曼·罗兰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代表作品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4、萧伯纳萧伯纳,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代表作品有《圣女贞德》、《伤心之家》、《华伦夫人的职业》等。5、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永别了,武器》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伯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曼·罗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亨利克·显克维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求诺贝尔奖各个奖项历届得主(1901-2006)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因诗《命运》、《幸福》、《眼睛》等散文;《论艺术》、《诗句的断想》等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士人桂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会、法国人帕西因创立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而共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洛伦兹因创立电子理论、荷兰科学家塞曼因发现磁力对光的塞曼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人戈巴特因创建国际和平局、桂科蒙因宣传和平、反对战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12月10日第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居里夫妇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芬森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比昂松因《罗马史》、《罗马国家法》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克里默因仲裁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和平运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4年12月10日第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瑞利因发现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埃切加莱·埃萨吉雷因剧作《在剑柄上》、《最后的夜晚》、《怀疑》等、法国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诗《米海耶》《仁那皇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73年成立的国际法协会因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因小说《三部曲》、《你往何处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女强人苏纳特因积极促进世界和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6年12月10日第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研究气体的电导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卡杜齐因诗《撒旦颂》,著作《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成功调解日俄冲突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因测量光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鲁德耶德·吉卜林因诗《营房歌曲》、小说《吉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意大利人莫内塔因坚持不懈地宣传和平思想、法国人雷诺为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典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明彩色照片的复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阿诺德森因为和平解散挪威-瑞典联盟尽力奔波、丹麦人巴耶因积极从事国际和平运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柯赫尔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拉格洛夫因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人贝尔纳特因调解国际争端、争取限制军备、法国人德康斯坦因促进法美和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10~1919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录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范德瓦尔斯因研究气体和液体状态工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891年成立的国际和平局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因剧本《青鸟》、《莫娜娃娜》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人弗里德因创建几种宣传和平的刊物,并创建国际新闻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达伦因发明航标灯自动调节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医生卡雷尔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鲁特因促使24项双边仲裁协定的签订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3年12月10日第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卡曼林欧尼斯因研究物质在低温下的性质,并制出液态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里歇特因对过敏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印度诗人泰戈尔因诗《新月集》、《吉檀迦利》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外交官拉方丹因促使日内瓦和平会议通过阻止空战决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康·劳伦斯·布拉格父子因用 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因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6年12月10日第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作家海登斯坦因诗《朝圣与漂泊的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12月10日第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巴克拉因发现 X射线对元素的特征发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因小说《日耳曼人的徙工》、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因小说《希望之乡》、《幸运的彼得》、《冥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63年成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因在建立战俘与家属通讯方面的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斯皮特勒因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倡议创立国际联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0~1929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录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纪尧姆因发现合金中的反常性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丹麦科学家克罗格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汉姆生因小说《土地的成长》、《维克多利亚)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布尔茨瓦因在创立国际联盟中做了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法郎士因小说《现代史话》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布兰延、挪威人兰格因倡导国际和平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丹麦科学家玻尔因研究原子结构及其辐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贝纳文特·马丁内斯因剧本《利害关系》、《星期六晚上》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人南森因领导国际赈济饥荒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3年12月10日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因测量电子电荷,并研究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爱尔兰作家叶芝因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12月10日第二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科学家西格班因研究 X射线光谱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莱蒙特因小说《农民》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因剧本《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首相张伯伦因策划签订《洛迦诺公约》、美国人道威斯因制定道威斯计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佩林因研究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测定原子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医生菲比格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黛莱达因小说《离婚之后》、《灰烬》、《母亲》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康普顿因发现散射 X射线的波长变化、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因发明可以看见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因哲学著作《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比松因多方谋求和平与法德和好、德国人奎德因反对非法军事训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理查森因发现电子发射与温度关系的基本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女作家温塞特因小说《克里斯门·拉夫朗的女儿》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因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项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凯洛格因在签定《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0~1939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录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印度科学家拉曼因研究光的散射,发现拉曼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刘易斯因小说《大街》、《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瑟德布洛姆因努力谋求世界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卡尔费尔特因诗集《荒原和爱情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亚当斯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美国人巴特勒因促进国际相互了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艾德里安因发现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谢灵顿因发现中枢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12月10日第三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狄拉克、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因建立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方程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因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苏联作家蒲宁因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安吉尔因证论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利益的荒谬性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4年12月10日第三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迈诺特、墨菲、惠普尔因发现治疗贫血的肝制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因剧本《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亨德森因热心裁减军备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赫斯因发现宇宙辐射、美国科学家安德林因发现正电子而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奥尼尔因剧本《天边外》、《在榆树下的欲望》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根廷人拉马斯因对结束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战争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7年12月10日第三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戴维森、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霍沃恩因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匈牙利科学家森特哲尔吉因发现维生素C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因小说《若望·巴鲁瓦》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塞西尔因维护国际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因用中子辐射产生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比利时科学家海曼斯因发现呼吸调节中劲动脉窦和主动脉窦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因小说《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成立的高森国际难民办公室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芬兰作家西伦佩因小说《夏夜的人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0~1949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录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年12月10日第四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斯特恩因发明质子磁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厄兰格、加塞因发现单一神经纤维的高度机能分化,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丹麦作家延森因历史小说《漫长的旅程》获诺贝尔文学奖。
为资助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而给予国际红十字委员会诺贝尔和平奖。
1945年12月10日第四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泡利因发现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西班牙语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赫尔因促进联合国的诞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里奇曼因高压物理学的一系列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勒因发现 X射线辐照引起变异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海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巴尔奇因参加创立美国工会妇女同盟,妇女争取和平和自由国际同盟、美国人莫特因创建世界范围的基督教组织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47年12月10日第四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阿普尔顿因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顿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科里夫妇因发现糖代谢过程中垂体激素对糖原的催化作用、阿根廷科学家何塞因研究脑下垂体激素对动物新陈代谢作用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纪德因小说《蔑视道德的人》、《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7年成立的英国教友会因救济各国难民,在世界各地建立活动中心、1917年成立的美国教友会因救济各国难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48年12月10日第四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布莱克特因核物理和宇宙辐射领域的一些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米勒因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艾略特因长诗《四支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12月10日第四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因发现介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赫斯因发现中脑有调节内脏活动的功能、葡萄牙科学家莫尼兹因发现脑白质切除治疗精神病的功效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福克纳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的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博尹德·奥尔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0~1959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录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鲍威尔因研究原子核摄影技术、发现介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亨奇因发现可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美国科学家肯德尔和瑞士科学家莱希斯坦因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罗素因“捍卫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本奇因参加调解阿以战争,主持签定停战协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1年12月10日第五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科克劳夫特、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因加速粒子使原子核嬗变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轴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南非医生蒂勒因研究黄热病及其防治方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拉格尔克维斯特因小说《刽子手》、诗《在信仰的地位上》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茹奥因积极参加反战斗争、工人运动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2年12月10日第五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洛赫、珀赛尔因建立核子感应理论,创立核子磁力测量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因小说《给麻疯病人的亲吻》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施韦泽在为非洲人民服务中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塞尔尼克因发明相位差显微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现辅酶A及其中间代谢作用、英国科学家克雷布斯因阐明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和三羧循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首相丘吉尔因艺术性历史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马歇尔因战后“对欧洲经济所作的贡献,对促进国际和平所作的努力”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
那些人得过诺贝尔奖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1]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2]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1]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参战方反法西斯同盟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 VS 法西斯轴心国: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等结果反法西斯同盟国胜利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如下:1、1901年法国的苏利·普吕多姆获文学奖,其著作为《孤独与沉思》。2、1902年德国的特奥多尔·蒙森获文学奖,其著作为《罗马风云》。3、1903年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获文学奖,其著作为《挑战的手套》。 西班牙的何塞·埃切加赖著作《伟大的牵线人》获奖。4、1904年法国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获文学奖,其著作为《金岛》。 5、1905年波兰的亨利克·显克维支获诺贝尔文学奖。6、1906年意大利的乔祖埃·卡尔杜齐获诺贝尔文学奖。7、1907年 英国的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获诺贝尔文学奖。8、1908年德国的鲁道尔夫·欧肯获诺贝尔文学奖。9、1909年瑞典的西尔玛·拉格洛夫获诺贝尔文学奖。10、1910年德国的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获诺贝尔文学奖。11、1911年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12、1912年德国的盖哈特·霍普特曼获诺贝尔文学奖。13、1913年印度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14、1915年法国的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15、1916年瑞典的魏尔纳·海顿斯坦姆获诺贝尔文学奖。16、1917年丹麦的卡尔·耶勒鲁普获诺贝尔文学奖。17、1919年瑞士的卡尔·施皮特勒诺贝尔文学奖。18、1920年挪威的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19、1921年法国的阿纳托尔·法郎士获诺贝尔文学奖。20、1922年西班牙的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21、1923年爱尔兰的威廉·勃特勒·叶芝获诺贝尔文学奖。22、1924年波兰的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获诺贝尔文学奖。23、1925年爱尔兰的乔治·萧伯纳获诺贝尔文学奖。24、1926年意大利的格拉齐亚·黛莱达获诺贝尔文学奖。25、1927年法国的亨利·柏格森获诺贝尔文学奖。26、1928年挪威的西格里德·温塞特获诺贝尔文学奖。27、1929年德国的保尔·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28、1930年美国的辛克莱·刘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29、1931年瑞典的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获诺贝尔文学奖。30、1932年英国的约翰·高尔斯华绥获诺贝尔文学奖。31、1933年俄国的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获诺贝尔文学奖。32、1934年意大利的路伊吉·皮兰德娄获诺贝尔文学奖。33、1936年美国的尤金·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34、1937年法国的罗杰·马丁·杜·加尔获诺贝尔文学奖。35、1938年美国的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36、1939年芬兰的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获诺贝尔文学奖。37、1944年丹麦的约翰内斯·威廉·扬森获诺贝尔文学奖。38、1945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39、1946年德国的赫尔曼·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40、1947年法国的安德烈·纪德获诺贝尔文学奖。41、1948年 英国的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42、1949年美国的威廉·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43、1950年英国的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获诺贝尔文学奖。44、1951年瑞典的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获诺贝尔文学奖。45、1952年法国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获诺贝尔文学奖。46、1953年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47、1954年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48、1955年冰岛的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49、1956年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50、1957年法国的阿尔贝·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51、1958年苏联的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获诺贝尔文学奖。52、1959年意大利的萨瓦多尔·夸西莫多获诺贝尔文学奖。53、1960年法国的圣琼·佩斯获诺贝尔文学奖。54、1961年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获诺贝尔文学奖。55、1962年美国的约翰·斯坦贝克获诺贝尔文学奖。56、1963年希腊的乔治·塞菲里斯获诺贝尔文学奖。57、1964年法国的让·保罗·萨特获诺贝尔文学奖。58、1965年苏联的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获诺贝尔文学奖。59、1966年以色列的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获诺贝尔文学奖。60、1967年危地马拉的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获诺贝尔文学奖。61、1968年日本的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62、1969年爱尔兰的萨缪尔·贝克特获诺贝尔文学奖。63、1970年苏联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64、1971年智利的巴勃鲁·聂鲁达获诺贝尔文学奖。65、1972年西德的亨利希·伯尔获诺贝尔文学奖。66、1973年澳大利亚的帕特里克·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67、1974年瑞典的埃温特·约翰逊和哈里·埃德蒙·马丁逊获诺贝尔文学奖。68、1975年意大利的埃乌杰尼奥·蒙塔莱获诺贝尔文学奖。69、1976年美国的索尔·贝娄获诺贝尔文学奖。70、1977年西班牙的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获诺贝尔文学奖。71、1978年美国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72、1979年希腊的奥德修斯·埃里蒂斯获诺贝尔文学奖。73、1980年美国的切斯拉夫·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74、1981年英国的埃利亚斯·卡内蒂获诺贝尔文学奖。75、1982年哥伦比亚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76、1983年英国的威廉·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77、1984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78、1985年法国的克洛德·西蒙获诺贝尔文学奖。79、1986年尼日利亚的沃莱·索因卡获诺贝尔文学奖。80、1987年美国的约瑟夫·布罗茨基获诺贝尔文学奖。81、1988年埃及的纳吉布·马哈富兹获诺贝尔文学奖。82、1989年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获诺贝尔文学奖。83、1990年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获诺贝尔文学奖。84、1991年南非的内丁·戈迪默获诺贝尔文学奖。85、1992年圣卢西亚的德里克·沃尔科特获诺贝尔文学奖。86、1993年美国的托尼·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87、1994年日本的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88、1995年爱尔兰的谢默斯·希尼获诺贝尔文学奖。89、1996年波兰的维斯瓦娃·辛波丝卡获诺贝尔文学奖。90、1997年意大利的达里奥·福获诺贝尔文学奖。91、1998年葡萄牙的若泽·萨拉马戈获诺贝尔文学奖。92、1999年德国的君特·格拉斯获诺贝尔文学奖。93、2000年法国的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94、2001年英国的维·苏·奈保尔获诺贝尔文学奖。95、2002年匈牙利的凯尔泰斯·伊姆雷获诺贝尔文学奖。96、2003年南非的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获诺贝尔文学奖。97、2004年奥地利的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获诺贝尔文学奖。98、2005年英国的哈罗德·品特获诺贝尔文学奖。99、2006年土耳其的奥罕·帕慕克获诺贝尔文学奖。100、2007年英国的多丽丝·莱辛获诺贝尔文学奖。101、2008年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获诺贝尔文学奖。102、2009年德国的赫塔·米勒获诺贝尔文学奖。103、2010年西班牙/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诺贝尔文学奖。104、2011年瑞典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105、2012年中国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106、2013年加拿大的爱丽丝·门罗诺获诺贝尔文学奖。107、2014年法国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诺贝尔文学奖。108、2015年白俄罗斯的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109、2016年美国的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110、2017年英国的石黑一雄获诺贝尔文学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贝尔文学奖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哪些?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得主:1960s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1895-1973)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 (1903-1994)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1970s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国人 (1915- 2009)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1971年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乌克兰人,后入美国籍 (1901-1985)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2年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人 (1904-1989)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 (1921-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联人 (1906-1999)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1974年弗里德里克·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奥地利人 (1899-1992)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人 (1898-1987)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1975年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苏联人 (1912-1986)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美国人 (1910-1985)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 (1912-2006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1977年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人 (1899-1979)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 Meade)英国人 (1907-1995)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1978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美国人 (1916-2001)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英国人,后入美国籍 (1915-1991)在发展经济学方面颇有建树,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和进出口交换比价模型。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美国人 (1902-1998)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1980s1980年劳伦斯·罗·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美国人 (1920- )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1981年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美国人 (1918-2002)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人 (1911-1991)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1983年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国人 (1921-2004 )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1984年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人 (1913-1991)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证分析的基础。1985年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1918- )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86年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国人 (1919-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7年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国人 (1924- )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1988年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法国人(1911- )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1989年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挪威人 (1911- 1999)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1990s1990年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美国人 (1923-2000)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美国人 (1927-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美国人 (1934- )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91年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英国人(1910-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1992年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美国人 (1930- )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1993年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美国人 (1920-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 Fogel)美国人 (1926- )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1994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 Nash Jr.)美国人 (1928- )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美国人 (1920- 2000)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德国人( 1930- )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 Jr.)美国人 (1937-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人(1936- )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国人 (1914-1996)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97年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美国人 (1944- )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美国人(1941- )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1998年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印度人(1933-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1999年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加拿大人 (1923- )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2000s2000年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1944 年生于美国芝加哥,曾就读于科罗拉多学院。197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现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1937 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的瑞雷,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1962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 Akerlof )生于194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 )生于1943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生于194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他们的贡献来自于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部分。2002年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1927年出生,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和法律教授。传统上,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作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长期以来,经济学被普遍视为是一种依赖于实际观察的经验科学,或者是建立在演绎、推理方法基础之上的思辩性哲学,而不是在可控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的实验性科学。然而,现在经济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修正和测试基础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并越来越依赖于在实验室里而不是从实地获得的数据。这种研究源于两个截然不同但目前正在相互融合的领域:一个是用认知心理学分析方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行为的领域;另一个是通过实验室实验来测试或检验根据经济学理论作出预测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领域。卡纳曼和史密斯正是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先驱。卡纳曼因卓有成效地把心理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研究融合在一起,而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其主要研究成果是,他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经济理论假设所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期望理论。2003年克莱夫·格兰杰 (Clive W.J. Granger) 1934年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现为英国公民。他1959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现是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 1942年生于美国纽约的锡拉丘兹,196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纽约大学金融服务管理学教授。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研究人员在进行估量关系、作出预测以及检验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时,往往以时间序列,即以按时间排列的观察周期的形式来使用数据。这种时间序列显示了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演变。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两位获奖者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中两个关键属性:随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在金融市场上,随着时间的随机波动,即易变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的价值取决于易变性的风险。波动可以随着时间发生很大变化:一个波动很大的动荡期后总是一个波动很小的平静期。恩格尔所发明的“自动递减条件下的异方差性”(ARCH)理论能精确地获取很多时间序列的特征,并对能把随时间变化的易变性进行统计模型化的方法进行了发展。现在,他的ARCH模型已经不仅是研究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金融市场上的分析家也用它来进行资产定价和证券投资风险评估。 大部分整体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随机趋势,一次暂时的失调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些时间序列被叫做“非稳定的”序列。格兰杰论证出,当用于稳定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运用于非稳定的数据分析时,人们很容易做出安全错误的判断。他的重大发现是,把两个以上非稳定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稳定性。格兰杰把这种现象叫作“共和体”。他这一方法在对诸如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汇率和物价的关系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关系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2004年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1943年生于挪威。1973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分校的教授。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1940年生于美国纽约州。1967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普雷斯科特曾先后在宾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W.P. Carey) 商学院经济学讲席教授,并担任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资深顾问。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期间曾担任基德兰德的博士论文导师。他们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连贯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二是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通过对引起商业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入。2005年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1921年生于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马里兰大学教授。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ohn Aumann),1930年生于德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2006年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 1933年出生,美国人。菲尔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2007年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85至2000年任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2003年出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主任。在现代经济学最为基础的领域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激励理论与信息理论以及机制设计。被誉当今国际经济学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罗杰·迈尔森(Roger B. Myerson),1951年3月29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国籍。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课题为“一种合作博弈理论(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对博弈论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及《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for Economic Decisions)。里奥尼德·赫维克兹(Leonid Hurwicz) 犹太人,1917年出生于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到美国。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院士,总统奖获得者,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开始时兴趣主要是计量经济学,对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问题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1947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概念。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制和机构设计以及数理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开创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他曾于1990年由于“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先锋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美国经济学家,1953年出生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2009年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32.9.27— ):“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奥利弗·威廉姆森被誉为重新发现“高斯定理(又译科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于他的宣传功劳,才使高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逐步发展成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奥利弗·E·威廉姆森,以表彰“他对经济治理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的经济治理边界的分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中文名为欧玲,埃莉诺·奥斯特罗姆1933年出生于美国,现供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颁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对经济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2010s2010年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年仅2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它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生于1939年2月2日,美国公民,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莫滕森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了皮萨里迪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戴尔·莫滕森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工、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2011年托玛斯·萨金特 (Thomas J. Sargent, 1943年7月19日-),美国经济学家,擅长于总体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时间序列等领域。他和小罗伯特·卢卡斯、尼尔·华勒斯、罗伯特·巴罗等人同为理性预期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并且是数篇开创性论文的作者。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A.Sims)生于1942年10月21日。198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 生于1951年12月19日,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目前在哈佛商学院担任经济及工商管理乔治-冈德(George Gund)教授。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 生于1923年6月2日,美国著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数学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在数理经济学与博弈论领域有卓越贡献。在40年代的纽曼(Neuman)和 摩根斯坦(Morgenstern)之后,沙普利被认为是博弈论领域最出色的学者。2013年尤金·法玛(Eugene Fama,1939年2月14日-),生于美国麻塞诸塞州波斯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