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正贪污高达七亿,为什么仅判处死缓,而不是死刑?
赵永正贪污高达7亿,为什么仅判死缓,而不是死刑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在我们社会繁荣发展过程中,坚决打击社会蛀虫;而原陕西省委书记赵永正贪污高达7亿,为何仅判死缓,而不是死刑呢?1、部分财产系犯罪未遂。赵永正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而让我们难以相信的事实是,这个看似为民服务的高官,其实是一只大害虫。他一边信誓旦旦讲着大道理,一边却做着危害社会的贪污之事。近日,赵永正受贿贪污案在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判处赵永正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和假释。这意味着什么,赵永正如此大数额的贪污案,最后仅判死缓,而不是死刑。赵永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17亿余元。 但是这7.17亿余元中,有2.9亿是赵永正没有拿到手的,这是犯罪未遂,但是也还是贪污4亿余元,就这样改判死缓,未免太过仁慈。2、赵永正认罪悔罪态度诚恳。都说人生没有后悔药,但是在人道主义面前,后悔药还是存在的。赵正永犯了受贿罪,受贿数额高达7亿余元,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也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应当判处死刑。但是,赵永正悔错态度诚恳,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而且赃款也全部均已查封冻结。按照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判处赵永正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意味着赵永正不用判处死刑,只需终身监禁。我们想想,受贿贪污7 亿余元还可以判死缓,7亿余元是什么概念,那是我们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没有良心,败坏社会风气。3、全部供述犯罪事实。如果一个人真有悔过之心,就应该在事情比较小的时候及时收手,而不是事情暴露后悔过,事情暴露后的悔过是争取最后的活命机会,是迫于现实,根本不值得同情;只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而做出的宽恕。赵永正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和情节后,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改为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和假释,这意味着年过半百的赵永正逃过了死刑,本该为自己行为买单的他,只是终身监禁。总之,贪污受贿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人民利益,是国家坚决打击的行为;同时,也希望赵永正这类贪污受贿之人不再有。
四川高院评查张志军杀人改判死缓案,凶手“由死到生”,该案为何改判?
近日四川省高院,已经对张志军这个案子二审,由死刑犯改为死缓,作出回应。法院表示正在依法进行认真审核,做到严格遵守司法维护公正。这个案子就是张志军因为家庭矛盾,杀害自己亲家夫妇,还有女婿。2019年12月20号的时候,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做成一审判决,判处故意杀人罪,判决死刑。张志军并不服气,提起了上诉。2020年11月28日四川省高院二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至于改判的理由,其中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法院认为是家庭内部矛盾,那三位死者也有一定责任。法院认为张志军,这种情况不属于犯罪动机极其恶劣,犯罪目的极其卑鄙,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情形。 其实最让广大网友迷惑的,就是第二个方面,就是谅解书。竟然是张志军女儿写的,这个竟然也能够算!法官认为取得被害者家属谅解,因此二审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个案子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引发了社会的强烈讨论。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这个人杀了三个人,为什么会被判死缓。虽然强调是家庭内部矛盾,不过并不代表,那三名死者犯了很大错误,竟然招惹来杀身之祸。特别是他杀害三个人,性质十分恶劣。那个谅解书,更让很多人感到十分诧异,因为谅解书是杀人犯女儿所写。这个人身份本身很特殊,她是杀人犯女儿。虽然与那三名死者有亲戚关系,不过不应该作为受害者家属。因此广大网友对于这个判决,自然感觉不服气,这个谅解书究竟有多大法定效力。明明他父亲为了维护其利益才杀人,自然不会想让她父亲判死刑。以往这种杀人案,如果取得被害者家属或者被害者原谅,通常法院予以轻判。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10. 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下辖多少个县(B )B. 18
11. “元诗四大家”中有( C )人是江西籍的。C. 3
12. 八一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 B )的道路。B. 武装夺取政权
13. 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是( A )A. 景德镇
14. 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 A )A. 朱权
15. 清朝的“庐陵辩论”的地点是( B )B. 白鹭洲书院
16. 明世宗时期得“风水状元”的江西风水师是( B )B. 廖文政
17. 下列哪一种学说被朝廷打入“伪学”( C )C. 朱学
18.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C )C. 宋应星
19. 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 A )生存文化A. 史前民众
20. “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 B )B. 《还魂记》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庭坚。 错
2.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错
3. 宜春傩分开口傩、闭口傩2种。( ) 错
4.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错
5.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B. 正确
6. 唐末至明清,江西经济文化地位的提升,与全国交通格局的变化有关。B. 正确
7.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B. 正确
8. 铜岭遗址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B. 正确
9. 江西三寮村的风水术属于理法派。( )A. 错误
10. 江右王门的思想特色是信守师说、深受禅学浸染。B. 正确
6447地域文化_0007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 A )A. 吴与弼
2. “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 D )D. 上栗
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是在( A )A. 瑞金
4. 下列属于被黄宗羲评为“赤手搏龙蛇”的是( C )C. 何心隐
5. 信江源位于( B )B. 怀玉山
6. 三寮村的风水术主要在( C )二姓间流传。C. 廖、曾
7. 《新五代史》的作者是( D )D. 欧阳修
8. 国内发现最早的斜织机构件发现于( B )B. 仙水岩崖墓
9.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D )D. 徐稚
10. 被清人姚燮称赞为“奇丽动人,古今绝唱”的是( B )B. 《牡丹亭》
11. 明初被朱元璋称赏的铁冠道人是( C )C. 张中
12. 最早进行竹枝词创作的江西文人是( B )B. 杨万里
13. 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下辖多少个县( B )B. 18
14. 江西人口向湖广的大规模迁徙始发于( B )B. 元末明初
15. 永嘉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分布在( A )A. 浔阳郡
16. 在家乡建造“萃和堂”,让全族人过起大同生活的是( B )B. 何心隐
17. 江西最古老的家训是( C )C. 陈氏《家法》
18. 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 D )所。D. 82
19. 在中国地图学上首创图例标志的是( B )B. 罗洪先
20. 江西“讼风”最盛的时期是在( B )B. 宋明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未卜先知的是谁?这是哪个故事中的人物。
说起军师,我们印象中都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物,我们以最为熟悉的名著《三国演义》来说说其中几个拥有未卜先知能力的谋士军师。(一)隆中对——诸葛亮不得不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天才的预见。在刘备集团东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气候的情况下,军师诸葛亮能够恰如其分地分析敌、我、友的实力对比,预见鼎足三分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战略,这是多么锐利深刻的战略目光,我们不能不钦佩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战略家。后来刘备集团基本上执行了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实现了“隆中对”预定的战略目标,充分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二)夺荆襄——鲁肃而在东吴这里,鲁肃在为孙权勾勒天下争霸蓝图的时候,这样说道:“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江东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鲁肃的战略像极了隆中对,虽没有孔明的“隆中对”那么富有进取的精神,但鲁肃一贯主张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战略,就这一点而言比周瑜还要高明。(三)挟天子——荀彧到了曹魏方面,其实有两次关键的战略抉择。一次是荀彧的进言,建议曹操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一次是官渡之战前后郭嘉、荀彧进言。两人分析了敌我双方的长短,特别是分析了曹魏的优势所在,这更加坚定了曹操决战决胜的信心。而官渡之战的辉煌胜利也为曹操统一中国的北方奠定了基础。以上,我们从魏蜀吴三个集团中都找到了能够洞悉天下大势的智囊军师,但总体而言,不论是吴还是魏,相较而言,似乎都比不上诸葛亮的目光的远大和魄力的宏伟。
朱元璋是如何反贪的?
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位反腐坚决的帝王。他在位期间为了严肃法纪,打击贪官污吏,编写、颁布了比历代刑律更为严厉的《大明律》,还以皇帝诏诰的形式发表《大诰》,主要内容为他处理的贪污受贿、为非作歹之贪官案例集。为了达到人人知法的目的,据记载,《大诰》当时共印了一千万多册,而当时其全国民众也不过五千多万人,为了让《大诰》深入人心,朱元璋命令把《大诰》列为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同时创造了“剥皮揎草、砍头剁手、剥皮揎草、投入蛇池”等等的酷刑来惩治贪官,并推出“四菜一汤”的要求来约束官吏。其中在《帝王秘事》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老百姓的生活贫穷依旧,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十分焦虑,决心整治这股官场奢靡之风。适逢皇后生日,众多官员都来贺寿,朱元璋吩咐上菜:第一道炒萝卜,第二道炒韭菜,第三道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众臣不解,朱元璋解释:“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大臣听罢,才知道朱元璋的用意。乘此机会,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他还别出心裁,设专人每天五更在谯楼上吹起号角并大声唱道:“为君难,为臣又难,难也难。创业难,守成更难,难也难。保家难,保身又难,难也难!”提醒官员们要廉洁自律,不要心生邪念。朱元璋在世时,明朝官场的贪污现象有所收敛。他去世后,“四菜一汤”无人再提,《大诰》也被弃之,官场的贪赃现象出现反弹,贪官们又重操旧业,以弥补“亏损”。
朱元璋是如何反腐的?
大明帝国建立之初,国势未稳,北有元朝的残余,南有陈友谅、张士诚等地方割据势力,对新兴的大明王朝虎视眈眈;在其内部,长期的战乱使百姓不堪重负,诚如“初飞小鸟不可拔其羽,久旱禾苗不可摇其根”,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显得非常紧迫。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几项重要的措施,其中有一点,那就是针对元末腐败盛行、祸国殃民官场的情况,展开了前无古人的反腐运动。
按照明初太祖的律令,凡贪污白银六十两以上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出身高低,一律处以死刑。这看起来似乎很残忍,然而在当时来讲,却是净化社会、扭转官场腐化风气的必要措施。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低微,历经磨难,亲眼看到了元朝末年以来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也亲身经历了下层人民群众的那种卖儿鬻女、子散妻离的悲惨境地,所以,就朱元璋本身而言,他对官员贪腐有着一种特别的仇恨之感。从他的这些个人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明初重刑治腐在朱元璋的个人眼里是何等的重要了。
俗话说,贪欲生腐化,腐化轻人生。吏治的腐败往往会产生对人的生命的藐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因官场腐败,贪官草菅人命、大造冤狱的事情常有发生,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对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从一个旧时代走过来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官庸官无视事实、滥用权力、视百姓之生命为儿戏的行为深恶痛绝。因此,朱元璋规定,凡是在案件中涉及罪犯死罪的刑事判决,所有官员必须要三思而行,一定要做到有据可循、按罪当诛,否则就要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明太祖朱元璋还特别强调,官员在判决死刑犯之前,要将官印举放三次,以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免误判。
从朱元璋的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明太祖一方面肯定了死刑对维护封建王朝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他对死刑的刑罚有着一种其他封建帝王所不曾有的审慎态度,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
朱元璋对腐败官员的惩罚手段之残忍、方式之多样,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单是死刑就有多种。除了前面我所讲的贪污六十两以上白银者砍头之外,更有剥下人皮等酷刑。曾经有一县吏,因为误将一名重犯判成死罪,结果被皇帝知晓,竟被剥掉人皮,内充草絮,束之悬挂在县衙大堂正厅之上,以警示继任者要以此为前车之鉴,谨慎为官。这样的刑罚,怎能不让那些鱼肉百姓、草菅人命的贪官、庸官心惊肉跳?
纵观明太祖朱元璋的反腐方略,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严刑酷法,二是用刑谨慎,尽量避免冤假错案。当然,明初的反腐不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而是以皇帝一人之法为最高准绳,因此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残酷的刑罚,虽然可以极大的震慑那些贪官污吏,却有失人道,终非良策。其实,依法反腐,健全制度、民主监督,才是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的灵药。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朱元璋的反腐,你就会发现,当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