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鲟

时间:2023-05-31 01:39:19编辑:优化君

史氏鲟体呈长纺锤形,腹扁平,体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侧各2行,膏板的行间常有微小骨颗粒,幼鱼体上骨板有向后的棘状突起。四位于头的腹面,呈管状伸缩,唇有皱褶,形似花瓣,腮膜不相连结,口的前方有须2对,横生并列在一条直线上。吻的形状有很大变异,有的呈锐三角形,有的象矛头,吻的腹面,须的前方有若干疣状突起,由此得地方名为七粒浮鱼。

史氏鲟

尾为歪型尾,上叶发达,尾鳍的背面上分布棘状硬鳞一一棘鳞。背部为黑褐色或灰棕色,人工养殖的个体呈黑色较多,腹部银白色。史氏鲟似西伯利亚鲟,区别在于史氏鲟有普通非扇形的鳃耙。史氏鲟背骨板11-17枚,侧骨板32-47枚,腹骨板7-14枚,背鳍条38-55,臀鳍条21-30,鳃耙35-38。幼体及全长在160厘米,体重25千克以下的个体均存在腹骨板。成体除极个别外,多不存在腹骨板。头长为全长的17.3%-26.8%,尾柄长为全长的3.1%-8.9%,吻长为头长的32.5%-52.2%。

史氏鲟体长可达290厘米,最重可达160千克。1989年在黑龙江史氏鲟捕捞群体中,9-18龄鱼占群体数77.7%,体长100-180厘米鱼占群体数的87.1%,体重5-25千克的鱼占群体数的81.2%。史氏鲟1-3日龄鱼全长多在1.0-1.6厘米之间,4-6日龄鱼全长多在1.6-2.2厘米之间,7-9日龄鱼全长多在2.2-2.8厘米之间,人工饲养的史氏鲟6个月最大个体重达782克,平均重507克。11月龄的史氏鲟幼鱼最大个体重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体长达69.9厘米,均长56.7厘米。

史氏鲟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史氏鲟达氏鲟西伯利亚鲟外观分布区域黑龙江朝鲜西岸以及金沙江下段和长江上游干流、东海和黄海等新疆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科鲟科鲟科鲟科目鲟形目鲟形目鲟形目

史氏鲟性温驯,喜在砂砾底质的江段中索饵,在水体底层游动。史氏鲟冬季游集在深水区越冬,越冬期亦甚活动。史氏鲟成体很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在春季流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

史氏鲟

史氏鲟系动物食性鱼类,其消化系统中,既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又有软骨鱼类的瓣肠因此有很高的水化吸收功能,成鱼以水生昆虫及水生昆虫幼体、软体动物、底栖甲壳类、八目鳗幼体等为食,有时摄食小鱼。幼鱼的食物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主。解剖时,也发现胃中有时也有水生植物碎屑,因此,史氏鲟在动物性食物较少时偶食水生植物。

史氏鲟摄食动作较缓慢,主要依靠触.嗅觉捕食。成鱼摄食能力较强,亲鱼繁殖期间停止摄食。史氏鲟的开口摄食水温4℃,超过13℃摄食能力增强,摄食最佳水温为18-22℃。经人工驯化的史氏鲟可食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7%-52%之间。

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联邦。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

黑龙江水域史氏鲟性成熟晚,雌体第一次性成熟年龄为9-13龄,雄体6-7龄。超鱼生殖周期长,一般在2-4年之间。长度108-116厘米,重6-8千克的鱼性成熟年龄10-14龄。

黑龙江史氏鲟繁殖群体分春季洄游型和秋季洄游型两种,春季5-6月黑龙江的繁殖群体游往产卵场当年进行繁殖,秋季洄游型每年8-9月游往产卵场,在产卵场附近活动,等到翌年春季进行产卵繁殖。适宜繁殖水温17-20℃。史氏鲟在水流稳,水深2-3米的沙砾底质江段中产沉黏性卵,雌雄鱼的性比约1:1.67。雌性史氏鲟怀卵量一般为3万-160万粒,最高可达280万粒,卵径为2.5-3.5毫米,1克重的成熟卵粒平均为44粒.成熟卵粒呈椭圆形,显灰绿色或黑绿色,有光泽和弹性。史氏鲟怀卵重占体重的10%-42%,平均约为25%。

史氏鲟自然状态下繁殖受精率较低,受精后的鲟鱼卵在17-21℃的水温下积温达到1800-1980度小时仔鱼孵化出膜,刚孵出的仔鱼由于带有较大的卵囊,不能平衡游动,在水中作间歇性的重直游动。早在1987年,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在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方面获得成功,并在相继的几年里在史氏鲟的苗种培育及人工养殖方面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全面的技术经验,并且把史氏鲟的人工养殖推广到全国许多地方。

在黑龙江布域的史氏鲟有褐色和灰色2种类型。褐色种类比灰色种类生长慢,12龄的雌性个体长96-117厘米,尾重3.5-5.6千克,主要生长于黑龙江的中下游,资源量和产量都较低;灰色种类的12龄雌性个体长125-142厘米,尾重8.3-16.4千克,多栖息于流口半咸水水域,以底栖生物为食。灰色种类的产卵群体,越冬期80%的个体性腺处于IV期,秋季开始产卵洄游。部分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也自流口向黑龙江流道洄游,待成熟产卵后再降河至河口地区。

史氏鲟

由于过度捕捞,其资源已急剧减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鱼池建造

养殖池建造:要求选择土地平坦,交通、电力便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建鲟鱼养殖池。新建池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安排,形状呈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均可,长方形、正方形的池四角要建成半圆形,要求池中心的水流旋转无死角。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池壁、池底要光滑,面积不限,但为了方便管理,以100-500米/口的小型池为好,可多池配组,共建集污池和搭建大棚。池深1-1.2米,养殖时水深控制在80厘米左右,留出一定高度防止鲟鱼跳出。闲置、废弃的鳗、鳖等养殖池经改造后养殖鲟鱼也是经济可行的。

水源与环境:鲟鱼对水温、水质、溶氧等因素要求较高,在建设鲟鱼养殖场之前要对场地环境和水源进行评估,水源可利用附近河水和地下水,水样要事先进行检验,水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的要求。养殖场环境要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标准的要求。

养殖用水处理:水处理池在靠近水源和地势高的地方建造,面积视养殖池规模而定,水深1.6米以上,用水泵抽取河水或井水进入(河水要经80目筛绢做成的网袋过滤),经调节水温、纳米微孔曝气增氧后用管道连通养殖池。有条件的养殖场要建养殖排放水处理池,通过碳酸钙石子过滤、微生物挂膜、栽种水培植物等方法处理,实现养殖用水零排放。流程为:养殖池水(通过曝气增氧并推动池水循环)→沉淀池(部分残饵、粪便沉淀,无纺布吸附处理部分氨氮、亚硝酸盐)→过滤池(过滤掉剩余残饵、粪便,微生物去除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处理之后的水经过紫外线消毒杀菌后流入鲟鱼养殖池。

进出水装置:在池侧上方采用PVC圆管加阀门供水,利于水循环。池底呈锅底形(锥底形),坡度为1%-2%,最低处设带拦鱼栅的排水暗管,排水管与池外控制水位管相连,拦鱼栅面积80厘米2左右,可较好地排污并利于排干池水。

搭建大棚:在整个养殖池上方搭建大棚,一般以钢材为骨架焊接成拱形大棚,棚面覆盖优质塑料薄膜和遮阳网,确保牢固,防止台风、暴雨摧毁。

配套设施:根据养殖需要,配备水车增氧机、纳米微孔曝气装置等增氧设施和水泵、制冷等设施。有条件的要建设水质环境远程监测系统,对水体酸碱度、溶解氧、温度、浊度、氨氮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

选种放养

鱼种要求:首选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的苗种,购苗时必须索要《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和苗种检疫证明。所选购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无卷鳍,鳃鲜红,体色呈黑色或黑灰色,腹部为白色,活动力强。

放养前的准备:新建池用清水浸泡15天脱碱,放置稻草或麦秸可增强脱碱效果。鱼种放养前2-3天,用刷子将鱼池内壁泥苔或其他杂质冲洗掉,然后用浓度为50克/米3的二氧化氯溶液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并认真检查进排水设施,最后注入新水。

鱼种处理与消毒:鱼种宜就近购买,运输时间最好在10小时以内,可用氧气袋盛装、空调车运输。苗种到达后进行缓苗处理,具体做法是:首先测量好培育池的水温、pH值、氨氮等指标,然后将氧气袋放在池水中浸泡,待袋内水温接近于培育池水温时,再开袋投放鱼种。入池12小时后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浸泡鱼种10-15分钟,以杀灭其体表寄生虫。

放养密度:苗种放养密度为100-300尾/米,随着鲟鱼的生长,分别按规格150克/尾、350克/尾、550克/尾进行分池并逐步降低密度。

饲料管理

饲料投喂:宜选用正规饲料厂生产的专用鲟鱼配合饲料,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标准的要求。根据鱼体大小选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规格50克/尾以下时蛋白质含量为48%,规格50-250克/尾时蛋白质含量为47%-40%,规格250克/尾以上时蛋白质含量为37%。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根据鱼体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个体重50克以下时,每日投喂5次,日投饵率10%;个体重50-100克时,每日投喂4次,日投饵率8%;个体重100-200克时,每日投喂4次,日投饵率6%;个体重200-400克时,每日投喂4次,日投饵率2%;个体重400克以上时,每日投喂4次,日投饵率1%-1.5%。每次投喂应在20分钟内完成,投喂量以1小时之内吃完为度。饲料投喂应遵循“四定”的原则,投喂后观察鲟鱼摄食情况,若饲料很快被吃完,说明投喂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若很长时间没吃完,则应适当减少投喂量。

日常管理:鲟鱼养成过程中水位应保持为0.6-0.8米,每天早晨通过排污管排除池底污物,每两天用软毛刷刷洗池壁、池底1次,防止水质恶化。苗期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2左右;以后视水质情况,每3-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4,始终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水温控制在20-28℃,温度过高时及时开启水泵,抽取深井水加入蓄水池,逐步降低水温。养殖全程要全天24小时有人值班巡视,注意观察鲟鱼的摄食状况和水流、溶氧、水温变化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水质调控:养殖全程要把握好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溶氧控制在5-10毫克/升之间,溶氧含量过低时鲟鱼腹部黄白色的骨板会变成红色,如不及时增氧抢救会出现死亡,溶氧含量过高则易患气泡病;pH值应控制在6.5-8之间,偏差过大时鲟鱼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总硬度(CaCO3)控制在50-400毫克/升范围内,过低不利于生长,过高肠道疾病多发。

病害防治:苗种阶段主要预防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的出血病,每隔7天用二氧化氯等药物消毒1次;成鱼养殖阶段可在饵料中定期添加大蒜素、三黄散等中药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提高鲟鱼的抗应激和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水温控制:史氏鲟是亚冷水性鱼类,理论上适宜生长水温为18-26℃,实际生产中水温最好能稳定在16-20℃。当水温过高或过低时,可通过使用深井水或河水调节,也可以采取相应的降温或升温措施,促进鲟鱼快速生长。

搭建遮阳棚:史氏鲟属底栖鱼类,对强光有很强的回避性。因此,养殖池上方应搭建遮阳棚,形成阴暗环境,夏季还能避免阳光直射造成养殖池水温升高。

规范养殖与管理程序:从事史氏鲟养殖必须取得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建立完整的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规范使用饲料、药物等投入品和执行休药期制度,加强质量检测,确保商品鱼上市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并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溯、储运信息可查询。

史氏鲟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边防支队2016年8月22日发布消息,黑龙江省同江市渔民2016年8月21日在捕鱼作业时捕获一条罕见史氏鲟,重达400斤。

上一篇:火雅

下一篇:翔宇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