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0万人抗议

时间:2024-06-10 04:37:04编辑:优化君

搜集香港的历史资料。

1、先秦时期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境地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古人,即马坝人。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岭南地区在秦朝之前已经存在过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2、秦汉时期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秦军占领岭南,把香港一带纳入其领土,属番禺县管辖。由此开始,香港便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3、两晋时期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将南海郡东部划出,另设了一个东莞郡,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六个县。宝安县的辖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头城。4、隋唐时期隋朝废东莞郡,将辖地并入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改为隶属南海郡,香港则仍归宝安县管理。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宝安县改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5、明清时期明朝万历年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起,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香港岛隶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1842年8月29日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签订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界租约”。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6、民国时期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7、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82年-1984年,中英两国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香港股市经历极大波动。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击退炒家。2003年初春,香港暴发“非典”疫情。特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全力投入抗疫行动,持续数月的疫情终被控制。 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中央政府随后推出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计划。2004年2月,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2005年9月,香港迪士尼乐园开业迎客,这是全球第5个迪斯尼乐园。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成功举办。2009年12月,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在香港举行,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首次承办国际性综合赛事。2011年3月,中央公布“十二五”规划纲要,港澳部分首次单独成章。纲要指出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支持香港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扩展资料1、香港的行政区划(1)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2)九龙半岛:油尖旺区、深水埗区、九龙城区、黄大仙区、观塘区(3)新界: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荃湾区、屯门区、元朗区、葵青区、离岛区2、香港的地理环境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较少,约有两成土地属于低地。虽然取名香港岛,但香港最大的岛屿却是面积比香港岛大2倍多的大屿山。香港处于潮湿的亚热带环境,泾流丰富,地表水系发达。但水系作用范围有限,无大河流。3、香港的自然资源香港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主要是红衫、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已探明的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4、香港的人口香港人口以华人为主,占香港人口接近95%,大部分原籍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香港共有逾55万人持外国护照,外国人以印尼人及菲律宾人人数最多,其次为欧洲人及印度人。5、香港的政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香港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2012年7月1日梁振英正式担任香港行政长官。组织架构包括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和律政司司长。政治策略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红色作底色,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6、香港的经济香港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50年代起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20世纪80年代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外部因素,香港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香港的战争历史资料简介

 战争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灾难,香港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也是难以估计的。关于香港的战争 历史 资料简介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香港的战争历史资料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香港的战争历史资料简介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 鸦片战争 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 法律 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归的,反抗麻烦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香港历史资料

香港历史: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扩展资料:香港自中国秦朝起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前214年,中国秦朝派军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带纳入其领土,属番禺县管辖。从此时起直至清朝,随着中原文明向南播迁,香港地区得以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元朝时属江西行省,元朝时,在香港西南的屯门,在广州的外港的屯门又设巡检司,驻军,防止海盗入侵。拱卫广州地区,直至19世纪后期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使其成为英殖民地。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在1984年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景象有什么?

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景象如下:1997年9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香港举行。这次年会是香港回归祖国后承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会议,也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年会。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股市出现大幅波动。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反击国际投机者。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及期货市场投入大量资金,成功击退投机者。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签订更紧密经贸伙伴关系安排。中央政府于是展开“个人游”计划,让内地居民来港旅游。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同意为在香港经营四类人民币业务(即存款、汇兑、汇款和人民币银行卡)的香港银行提供清算安排。2004年2月,香港银行正式开设人民币业务。2004年6月初,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举行。内地9个省区和“9+2”区域经济合作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展开。2005年9月,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这是世界上第五个迪斯尼乐园。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成功举行。2009年12月,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在香港举行。扩展资料:基本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的概念由科学的概念转变为生动的现实。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高度自治权。他们享有行政、立法和独立的司法权力,包括终审权力。他们继续保持旧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他们的法律基本上没有变化,他们继续享有繁荣和稳定,他们的事业全面发展。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完全的管辖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并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有监督权。中央实行“一国两制”,坚持两点。第一,它坚定不移,不会改变或动摇。第二,要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被歪曲、不被歪曲,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回归后仍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香港回归后仍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中央政府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认真履行宪制责任,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香港警务处的历史沿革

1841年1月26日,英国海军在西营盘登陆香港岛。英国最高代表查理士·义律在2月2日向香港居民颁发两条法令:中国人继续使用中国律法及习惯,惟一切酷刑应予废除;非中国人则以英国法律审判。在4月威廉·坚伟出任总理巡抚,当时尚未有警察,只好由军队中抽调人手。为了执行这些法例,义律在4月30日委任威廉·坚伟上尉为首席裁判司,并委派他成立维持治安的队伍(警队前身)。1843年威廉·坚伟招募到28名警察,多是由英印士兵转职而来。1844年5月1日,警队根据《香港法例》第5号条例正式成立,初期编制为35人,称为差役。差役领导称差头。当时英警地位最高,待遇较好,有枪;次要是印警,有枪;最低是华警只有木棍。1845年3月,原伦敦警队警司查理士·梅理(Charles May)抵港,管理这支殖民地治安队伍,成为首位差头(总长)。他以爱尔兰警队的制度为蓝本,建立了一支171人的队伍,在中区、香港仔及偏远的赤柱兴建差馆(后正名警署),并尝试招聘质素更佳的差人(后正名警察)。早期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除负责治安外,还负责消防、人口及出入境登记、签发牌照等。到了1862年英国取得九龙半岛后,香港总人口急速澎涨至12万人,当局随即严格地重组警队,实施严明的纪律,从孟买本地步兵团聘请退役军人加入服务,并全面增加警察的薪金,以提高士气和工作表现。到了1870年代,警队已得到革新,并有效地运作。警队已清除腐败无能分子,并聘用了更多华人,又从爱丁堡警队招聘一些健壮的苏格兰人来港服务。1893年,时值33岁的梅含理出掌警队,他设立了警察学院,规例规定每一个新聘警员必须在该学校接受训练。随着发展,警队于1920年代成立刑事调查部,1930年成立冲锋队,以处理严重罪案及小型骚乱。当时,警队亦成立了属兼职性质的警察后备军及特别警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外籍警官离港参军。在这段期间,政府召集平民加入警队,共有352人经过宣誓仪式,被委任为特别警队,组成特别后备警队,并依其国籍,分别编成英印籍、华籍与葡籍三个大队。他们成为了工作繁重的正规部队的有力后援。为了加强警力,警队在遥远的山东省招募人手,在山东省威海卫港口签订雇用合约。他们体魄健硕,备受重用;警方遂成立一支特别的警察队。而在海上,警队则于是在近岸航行的船只上派驻一支主要由白俄罗斯人组成的特别队伍,以设海防。早期警队面对抢劫、赌博、绑票及海盗等严重治安问题,警队需由大英帝国各地招募警员。到了1920年代,香港警察的编章编号前分别加上英文字母,方便识别警察来自的地区:A代表欧洲裔(主要是英国);B代表从印度招募的印裔(主要为旁遮普邦的锡克教徒);C代表本地招募,说粤语的广东人;D代表从山东威海招募的山东人(即香港鲁警);后来再加上E,代表从俄罗斯抵达的白俄。不同各区的警察配戴的警帽亦有所不同,欧洲警察使用在头顶有尖刺的头盔(后来改为平顶帽);印度警察依照传统用布包头;中国警察则使用圆锥状的竹帽(后来亦改为平顶帽)。警员夏天制服是深绿色的,(后改为浅绿的卡奇色Khaki Colour),冬天则为深蓝色的呢料。警员之间的通讯要靠吹银笛。故此,当时香港有一条十分流行的顺口溜,传神的描述警察形象:ABCD,大头绿衣。捉唔到贼,吹BB。注:「捉唔到贼,吹BB」意为:抓不到贼,不停吹银笛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警队进行重组,大量海内外退役军人加入警队,在1946年,麦景陶出任警务处处长,他向港英政府争取增加各级警务人员的薪金及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当时军器厂街的新警察总部正在兴建中,应征加警队人数以千计,当中很多是退役外籍军人或其他殖民地警队的老手。及后,警队于边境兴建了一座座警岗,40年后人们仍称这些警岗为「麦景陶教堂」。加上警察训练学校于1948年成立,提高了警队的执法与准军事行动的能力。1956年10月10日发生双十暴动后,警队在1958年成立了警察训练分遣队,负责维持香港的内部安全,为警队提供一支常设的紧急事故后备军,薛畿辅处长更改警务人员的职级结构,以打击贪污。最基本的改变是由大批年轻的非宪委人员担任警署警长的新职级,从高级警长的手中取回行动工作和职位调派的直接控制。此外,经过一次全面检讨后,薪酬方面也有普遍的提高。战后,警队亦开始招募女警担任后勤支持工作,首期受训的女警于1951年毕业[5]。警察后备军与特别警察则于1959年合并为香港辅助警察队[6],而出入境事务则于1961年移交予入境事务处。1967年香港左派受文化大革命的感召发动持续半年的六七暴动,警队严阵以待,多次驱散及搜捕示威者。1968年改组为警察机动部队。1969年,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为表扬警队成功平息六七暴动,授予香港警队及辅警「皇家」称号,警队更名为皇家香港警察(Royal Hong Kong Police Force,英文简称RHKP),成为英联邦5支拥有皇家称号的警队之一,并由雅丽珊郡主出任正规警队和辅警的荣誉总监。1950至1960年代的香港警察,与其他港英政府部门一样,曾经都是贪污的温床。当时不单是部分警员只作零星的贪污,而是相当部份的警员及警官,成群的与黑社会勾结,特别是便衣警探部门,建立了「包娼庇赌」的地下秩序(黑社会)。政府多次成立打击贪污的部门,包括在警队下设立反贪污部,但都未能根治贪污。最后香港政府在1974年成立独立于警队外的廉政公署,严厉打击政府及警队内的贪污。1977年警队内部不满廉政公署的调查手法,触发警员冲击廉署总部的事件。最后港督宣布特赦,对1977年前发生较轻的贪污罪行不予追究,警廉冲突才得到平息。事后,警队接纳调查委员会建议而成立警察队员佐级协会,以改善警队管理层与员佐级人员之间的内部沟通,并提升警员的待遇与福利。警队在1970年代开始致力改善警民关系,投诉警察组于1973年成立,警察公共关系科辖下的青少年组织-少年警讯于1974年成立。 随着香港回归,警队在1980年代逐步落实本地化,首任华人警务处处长李君夏于1989年履新。警队于1995年成立野外巡逻支队,接管驻港英军的边境治安工作,而过去负责监控敏感情报及反渗透工作的部门-政治部则于1995年解散,要人保护及反恐等内部治安工作则交由行动处属下的不同部门负责。时至今天,警队编制极为庞大,正规人员有约3万名,辅规人员有约5千名,兼及内勤和文职人员有约5千名,共为约4万人的大队。现时警队负责香港本地陆地及海港治安、交通执法以及巡逻与中国大陆接壤的边境禁区。此外,警队亦负责办理社团、舞狮、枪械牌照及集会活动等申请。

香港商场再次发生围堵内地旅客事件的评论报道

过去几个星期,周末都有反水货客示威。从不同渠道的影片可见,参与示威人士情绪甚为激动。有人说水货客影响生活,也有人指香港市民的利益受损。 何谓利益受损,见仁见智。价格上升削弱购买力,是利益受损。本来由港人充当水货客,现在变成有大陆人竞争,也可以说是利益受损。取消一签多行的诉求,可以减少大陆水货客,但利之所在,有谁可以保证,另外不会有香港市民加入走水货的大军?当然,在今天中港矛盾的气氛下,就算如此结局也是政治正确。建制和零售界不会希望取消一签多行,他们也知道众怒难犯,所以便提出了在边境建立水货城,将购物客和市民分开。边境购物城,究竟由谁去营运?租金又怎样去定?假如明知有巨大利益,这个边境购物城的地价和租金又怎能不贵?最终的问题是,又有谁可以确保水货客必然会到这个地方去购物?稍为有点常识的官员,又怎会再为政府添烦添乱?说到底,这比头痛医头更不堪的概念,皆因今天的政府,心态上过得一天,得一天。杜绝水货客,没有方法比寓禁於徵。有人提出开陆路离境税,令水货客无利可图。不过,只要是利之所在,杀头的事也有人做,陆路合法离境行不通,恐怕绝迹多年的大飞又要重现江湖,而且由於利益变得更集中,有理由相信,黑社会有更大诱因去收买相关的执法人员。说到底,贸易就是货通有无。千错万错,都只可怪大陆到今天仍然有极高的贸易壁垒;换言之,这堵墙不倒,墙内的怪现象改不了,对香港的影响也改不了。香港人要捍衞本土独特之处,不可能只靠围堵大陆;大陆是大质量的实体,就有如黑洞一样,任何在其力量范围内的人和物,结果都会被扭曲。近代史中的香港,一直都扮演某种影响中国大陆的角色;虽然大陆是个大质量的黑洞,可是香港有海纳百川的先天优势,是以全世界的利益与这个封闭的国度角力,也不算是下风。无错,香港就是要引入外国势力。不过,我倒不是甚麼回归英国的天真理想主义者,其实只有紧守几个原则,香港就不会被同化:一、香港行普通法。普通法的精髓,在於案例互通,原则先行。可惜,自主权移交後,香港越来越多成文法,也越来越受大陆成文法的文化影响,凡事都好像不立法不行。以水货问题为例,最初推出限奶令,已经有人提出水货客会演变成蚂蚁搬家式的全民皆走。预言成真,却没有人记得,问题出於一个接一个的连串政策失误。结果,更多的政策失误,衍生更多的政策扭曲,结果,香港越来越像大陆,政策多,但没有效。二、就算在英国殖民地年代,也没有人说要港元必定跟英镑挂钩。最终,港英政府选择了国际结算货币,也就是美元,作为港元挂钩的锚。主权移交到中国之後,有一群马屁精,久不久便说港元要和人民币挂钩,可是来来去去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中国是香港的主权国。人民币在可见将来都没有机会自由浮动,要港元挂钩人民币,等於将香港的货币政策也一并和人民银行接轨,只要看客观事实,就知道在共和国国土之上,货币政策是如何扭曲和混乱。这是名副其实的劣币驱逐良币论,可惜在那些对基本经济学毫无认识的人当中,却大有市场。三、大陆的特点,是封闭。香港在这一方面,越来越似大陆。剑桥哈佛毕业的医科生,不可以在香港执业?最讽刺是,中大和港大两班天之骄子有一天从医管局出来,执业搵真银,做星球人月球人,他们在诊所挂那张专科证书,不是沙田威尔斯所发的,而是英国威尔斯Cardiff颁的。其实,大家都是崇洋,所以更加可以明白为何香港的医生害怕洋医生来竞争。这种小农自卑感,跟邻近地区又何其相似?除了医生认为香港人要生生世世被他们的垄断剥削,其他专业垄断也有这种心态。四、大陆十三亿人,不错是有商机,但地球有七十亿人。假如说,香港人在世界没有竞争力,只有在大陆的保护下,才可以蓬勃发展,对不起,这种话等於宣判了香港已死。土豪只知在海外消费,但世界仔却会食四方饭,不相信香港已死的朋友,请将志气拿出来。「讲咁易呀?」我从来没有说面对世界是轻松容易的事,但我信香港人可以,加上健全的普通法制、稳定可信的货币金融系统、开放的市场,香港不会是大陆的其中一个城市,而是世界的绝无仅有的资本主义桥头堡。我深信,全球化资本主义城邦主义,才是香港最强大的後盾。放弃香港的自由市场,只会令这个城市,在不经不觉间,变成像中共一样的封闭国度。


关于香港的历史

英国建立香港殖民地之前,还未有“香港”这个行政区域的概念,所以之前的历史皆附属于岭南或香港各地区的历史。考古研究指出,香港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至39,000至3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香港历史:明朝万历年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香港岛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清朝于1662年派兵到新界,并命令乡民留辫。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商埠。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扩展资料: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逐渐消失,但香港这名称却保留了下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

香港的历史简介。

  历史概况
  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中原指以陕西中部、河南西部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2年9月,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历史沿革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名来源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这样几种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 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 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说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据说,香姑是一位海盗的妻子,海盗死后,她就占据了这个小岛。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小岛以她的名字为名,称之为“香港”了。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当时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当时被英国殖民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香港的英文名称来由
  香港的英文名称,,是照广州语音, 原译作Heung Kong, 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读" 香" 为"康 " , 所以英文名称也就随着改拼为Hong Kong,现在仍有人把香港称作" 香江" " 香海" "香岛" "香州" 等。


为什么叫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19日,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和全国总工会的公开指挥下,香港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其他工会随即响应,并成立全港工团联合会作为统一领导罢工的指挥机构。
此前的6月2日,广州各界群众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游行,声援五卅运动。
为了加强对斗争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发动香港、沙面罢工工人选出代表,在广州举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并选举苏兆征、李森等13人组成省港罢工委员会。


1926年10月,罢工委员会根据形势的变化,接受共产国际远东局关于尽快结束罢工的建议,宣布结束罢工,并取消对香港的封锁。


省港大罢工是反抗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政治大罢工。罢工坚持16个月之久,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


上一篇:上访者

下一篇:三码中特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