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凤简历

时间:2024-06-10 06:16:03编辑:优化君

2019北大现任校长是谁

2019北大现任校长是:郝平。郝平,男,汉族,1959年9月生,山东青岛人,1982年6月入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人事、财务和审计工作。1978年至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专业学生。1982年至1986年,在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等校机关工作。1986年至1991年,任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1991年至1992年,美国东西方中心访问学者。1992年至1996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1996年至2001年,任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校长助理(1997.04)、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1998.09)、党委常委(1999.02)(其间:1995-1999年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1年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其间:2004-2005年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2005年至2009年,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09年至2016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2011.09- 2016.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7届大会主席(2013.11- 2015.11 )。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2018年10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成果有:《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孙中山革命与美国》《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

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

1、孙家鼐(1898.07-1900.00)2、许景澄(1899.07-1900.07)3、张百熙(1902.01-1904.02)4、张亨嘉(1904.02-1906.02)5、李家驹(1906.02-1907.07)6、朱益藩(1907.07-1907.12)7、刘廷琛(1907.12-1910.09)8、柯劭愍(1910.09-1911.11)9、劳乃宣(1911.11-1912.02)10、严复(1912.02-1912.10)11、何燏时(1912.12-1913.11)12、胡仁源(1913.11-1916.12)13、蔡元培(1916.12-1927.08)14、蒋梦麟(1930.12-1945.09)15、胡适(1945.09-1948.12)16、汤用彤(1949.05-1951.09)17、马寅初(1951.06-1960.03)18、陆平(1960.03-1966.06)19、周培源(1978.07-1981.03)20、张龙翔(1981.05-1984.03)21、丁石孙(1984.03-1989.08)22、吴树青(1989.08-1996.08)23、陈佳洱(1996.08-1999.11)24、许智宏(1999.11-2008.11)25、周其凤(2008.11-2013.03)26、王恩哥(2013.03-2015.02)27、林建华(2015.02-2018.10)28、郝平(2018.10-至今)扩展资料: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学科在中国高校中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大中华地区和亚太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校园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官网 历任领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郝平

西安交大现任校长的名字和简介,谢谢?

  郑南宁
  研究领域或方向 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工作简历 郑南宁,1952年生于中国江苏省。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8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日本庆应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2003年8月起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南宁教授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现兼任国家863高技术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协主席。2000年起,担任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中国代表,并任中国“科学通报”执行副总编,微软亚洲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
  学术及科研成果
  郑南宁教授长期从事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研究。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科研等重要科研项目。
  郑南宁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0年他曾获中国第二届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5年11月因在信息处理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贡献,被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遴选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即IEEE Fellow)。


现任北京大学校长及简历?

周其凤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龙伏镇尚埠村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中文名: 周其凤国籍: 中国出生日期: 1947年10月毕业院校: 美国麻省大学重要事件: 2008年11月14日就任北大校长目录 简历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获奖情况 学术成果 原任吉林大学校长时的工作分工展开编辑本段简历履历  男,1947年10月 (农历) 生,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浏阳市人。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70年留校工作;1981年9月于美国麻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2月于美国麻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5月起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1990年被聘为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2004年7月由国务院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同时继续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 周其凤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等。在液晶高分子方面,周其凤创造性地提出了"Mesogen-Jacketed Liquid Polymer"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的科学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明确的证明。此外,还对液晶高分子的取代基效应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最先发现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使亚稳态液晶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液晶高分子两个原理;并发现了迄今认为是最早人工合成的热致液晶高分子等。学习  1962年,入浏阳市第一中学学习, [周其凤 图1]周其凤 图1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  1980年01月,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  1981年09月,获硕士学位,  1983年02月,获博士学位,职称  198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副教授,  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  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职  1970年留校任教。  1983同年5月回北京大学任教。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  2001年06月至2004年0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任、司长;并先后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11工程” 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编辑本段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周其凤 图3]周其凤 图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  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双聘院士。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高 [周其凤 图3]周其凤 图3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周其凤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证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得到控制,而可以调节的分子链刚性﹑独特的相态结构和性质以及宽大的稳定液晶相温度区间等构成了其性质特点。周其凤的其它贡献包括对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研究,关于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学原理的发现,以及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最早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等。  已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学术论著:《液晶高分子》(周其凤、王新久,科学出版社,1994年);《高分子化学》(周其凤、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Xin-Jiu Wang,Qi-Feng Zhou,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4);《Contemporary topics in advance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周其凤、程正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耐高温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周其凤、范星河、谢晓峰,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申请发明专利多个;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项目多项。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1986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88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  1988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  1997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周其凤 图4]周其凤 图4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  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  在6月20日召开的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上,荣获第二届 “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  2010“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编辑本段学术成果  周其凤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证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得到控制,而可以调节的分子链刚性﹑独特的相态结构和性质以及宽大的稳定液晶相温度区间等构成了其性质特点。他的其它贡献包括对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研究,关于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学原理的发现,以及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最早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等。他发表论文160篇,据SCI统计,其论文被引用486次。  周其凤教授曾经获得1986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1988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8年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7年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1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编辑本段原任吉林大学校长时的工作分工  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学科建设,财务,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分管部门:学科建设办公室(含“211”工程办公室和“985”工程办公室)、研究生院(含学位办公室、研究生培养处、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综合处)。 [周其凤 图6]周其凤 图6联系单位:行政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东北亚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


现在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是哪位啊?还有他个人的简介

北大现任校长周其凤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校长】 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简历】 学习 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 1980年01月,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MIT)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 1981年09月,获硕士学位, 1983年02月,获博士学位, 职称 198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副教授, 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 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职 1970年留校任教。 1983同年5月回北京大学任教。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 2001年06月至2004年0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任、司长;并先后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11工程” 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 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双聘院士。 --------------------------------------------------------------------------------


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是谁?

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是严复。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于1912年5月3日批准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成为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愈壄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祖籍河南固始。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曾为京师大学堂校长,筹安会六君子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名学浅说》、《穆勒名学》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扩展资料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初十日)[2]严复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1866年(同治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复放弃走科举“正途”。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改名宗光,字又陵。1871年(同治十年)福州船政学堂毕业,为该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习5年。1872年(同治十一年)取得选用道员资格,改名复,字几道。1877年3月(光绪三年二月)赴英国学习海军,与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结为忘年交。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回国后,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1880年(光绪六年)到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所属驾驶学堂“洋文正教习”,学生中有后来因辛亥革命而出名的黎元洪。1889年(光绪十五年)报捐同知衔,以知府选用,派为北洋水师学堂会办。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11月辞去校长职务。1913年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1914年1月26日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后被任为参政院参政。宪法起草委员。1919年五四运动认为支持学生运动的蔡元培不识时务。1920年因哮喘病久治无效,回到福州养病。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严复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上一篇:北京大货车卡桥

下一篇:丰台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