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苦力

时间:2024-06-10 13:56:41编辑:优化君

为什么蜀汉政权最先灭亡?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从赤壁之战后,汉末天下就开始初现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鼎足而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那么为什么三国之中蜀汉政权最先灭亡?  蜀汉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我们不做深究,就蜀汉官职制度而言,就能找到非常重要的因素,导致蜀汉最先灭亡。  第一个因素:蜀汉官制多承汉制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蜀汉官制之中,尤其是人才入仕制度仍旧承袭了汉代旧制,特别是东汉的察举制和征辟旧制,重名节胜过重才干。按照东汉旧制,郡府举荐孝廉,州府举荐茂才,茂才远高于孝廉。但是蜀汉时期却与东汉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那就是地方豪族和士族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士族门阀在逐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当时的魏蜀吴三国都面临这个问题。  曹魏政府在曹丕上台之后,就搞了一个“九品中正制”,公开,大胆而定改革了汉代的旧制,从制度上保证士族的入仕之途。曹魏和西晋最后能够一统天下就是与该制度有紧密的联系。东吴,其开创以来,就一直利用江东士族来管理国家的,比如陆逊乃江东陆氏家族典型代表,出将入相,无人能及。所以东吴政权得到江东士族的普遍支持,所以在面对曹魏和蜀汉进攻的时候,江东本土士族能够挺身而出,保护自身和国家利益,故而能多次击败敌人。  然而蜀汉因为继承了旧制,主要人才渠道依靠荆州系,在益州一直是排挤益州本土的豪族士族,基本无数益州本土的巨大实力和潜力,未能从官职制度上位他们开拓入仕的途径,从而造成蜀汉中,后期人才严重匮乏,大致出现“蜀中无大将,蜀中无良臣”的局面,这是蜀汉政权最先灭亡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个因素:蜀汉平庸的官二代身居高位  熟悉蜀汉第一代创始人以及追随者,我们都很欣慰,应该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豪杰和英雄,才华横溢,驰骋风云,家喻户晓,而,蜀汉的下一代普遍不如老一代,基本上都是平庸之辈,最致命的,就是由于蜀汉的人才入仕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蜀汉平庸的官二代身居高位的人太多。  其中就以诸葛瞻为例,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开始就是骑都尉,三十五岁出任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进入最高统治层,可却实际没有能力胜任自己的职责。在景耀六年,邓艾奇袭油江,诸葛瞻督军拒敌,却在培县停滞不前,尚书郎黄崇屡次劝速占险要,不要让敌人进入平原,此乃常识,诸葛瞻但是没有听,犹豫不决,错失良机。结果邓艾长驱直入,蜀军无力阻挡,后来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随后失守,让邓艾直扑成都,葬送了蜀汉。  这是最典型的案例,其他刘备时代开国元勋之子,也基本没有多大建树,但是清一色的担任过高的职务。比如张飞子,张绍,担任侍中,尚书仆射。孙张遵,担任尚书。赵云字,赵统,官虎贲中郎将,督行领军等等。  总之而言,蜀汉制度的弊端让这些平庸的第二代推上了政治舞台,却无力担任责任,如果在和平时期,还好说,但是在乱世之中,自然无法应付,从而邓艾短短几个月就能灭亡时候,由此可见,蜀汉内部的无能。反观曹魏和东吴,通过士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让各自的国家人才济济,新人辈出,自然就能存活更久一些。

三国时期为什么蜀国最先灭亡?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最先被魏国灭掉的却是在战争中表现更加突出的蜀国,这是因为蜀国的地理位置更加靠近魏国的军事中心,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战争意图也更加强烈,所以必须被优先消灭。首先,蜀国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国内土地肥沃,粮食产量较高,具备对外发动战争的潜力。而且蜀国靠近当时的凉州,得凉州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兵马,组建一支机动性和攻击能力都极强的骑兵部队,这对当时的战争形势来说极具威胁力。如果蜀国从祁山突破魏国的防线,就可以直逼中原腹地,甚至可以占据长安,威胁魏国的后方。对于这样一个有较大战争威胁的国家,必须要优先进行打击,这样才能保证后方安定,有余力进行对外扩张。而吴国与魏国隔着一道长江,吴国的水军部队十分强势,但是在陆军方面却没有太大的优势,即便吴国可以突破长江防线,距离卫国的政治中心也有较远的距离,不具备威胁国家稳定的主要因素。整体来说,吴国的战争潜力是最小的,基本没有统一全国的能力,对于这样弱小的国家可以暂缓打击,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强势对手。想要统一全国的欲望十分强烈,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六出祁山北伐,可以看出他们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针对魏国进行战略部署。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蜀国表现的实在是太活跃了,不优先打击他都没有道理。如果魏国对吴国先发动战争,蜀国就有可能趁虚而入,攻击魏国的后方,甚至有机会鲸吞天下。魏国,同样有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可能没有看到这样明显的一点,所以肯定要优先拔出蜀国的威胁,之后才会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吴国虽然经历两代雄主,但是偏安一隅的心思比较重,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军队的实力,只能依托地理环境与魏国硬耗,这种敌人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威胁。到了吴国后期,甚至没有对外发动战争的欲望,只想要保存国祚,但是在这样的时代,明显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在古代战争中,如果多方进行会战,明显就要先针对强势的一方进行打击,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后方留给这么一个强力的对手。所以蜀国的策略一直是联吴抗曹,而魏国后期的军事策略也一直针对蜀国,这是战争策略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整部三国历史的后期,吴国就像是一个打酱油的存在,已经不具备影响天下大势的能力,无论谁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吴国肯定是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汉末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十万大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汉末三国时期是我国一个分裂的时代,也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只要看过《三国演义》一书的人,也知道那时候动不动就是带甲十万、带甲百万。从古代到近代的东西方,都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康熙要是知道准格尔的噶尔丹有10万军队,估计要被吓一跳,可惜昭莫多之战,噶尔丹连5万都拿不出来,康熙调动3路军队,动员3个月,才不到10万兵力。所以,很多人都说十万大军是一个虚数,是作者承托出来一方强大的假象。1 官渡之战如在汉末三国中,影响局势是三大战役。第一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这一场战役削弱了袁绍的势力,是曹操能统一北方。而且,官渡之战也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规模会战,交战双方是曹操与袁绍。当时,袁绍也基本统治了河北地区,坐拥了人口充实与土地肥沃的冀、幽、并、青四大州。当时在曹操与袁绍之战中,袁绍是被当时看好的胜利一方,有统一中原的实力。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称袁绍拥有70余万兵。可是小说却没有实际意义,比较可参考的《资治通鉴》与《三国志》的记载:“精兵10万,战马万匹。”这也是袁绍的真实兵力。就是说控制了天下最富庶州郡的袁绍,一共才动员了十万人马。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这就是曹操从许昌带到前线的精锐,加上本就驻防在前线的曹操军队,史学界多认为曹操官渡之战的兵力只有2万上下。2 赤壁之战在第二场战役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也奠定了三国割据政权的开始。当时,曹操的实力也是天下最强大的。曹操军队主要来自于起兵的2-3万嫡系人马,之后就是袁绍河北投降的7-8万军,荆州投降的3-4万人。《三国志》记载周瑜曾议论:“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经过一番比较分析,曹操军队拥有20万左右,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带到赤壁,一定留了一部分驻扎在自己的后方大本营。至于曹操讨伐的刘备与孙权军队,根据《三国志》记载:“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也就是说周瑜的兵力只有3万人,加上刘备的1万多人,总兵力不会超过5万。可以看到,三国演义所记载的83万大军水分高的吓人,真实兵力不过18万对5万人。3 夷陵之战第三场战役就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造成了蜀国的衰落与刘备的败亡,演义记载刘备起兵70余万讨伐江东,还说其军可连营700余里。刘备可用的军队只有益州新军、嫡系本部、蛮族仆从军这三个部分组成,总兵力加起来也才5万人马。东吴,他们最鼎盛时期也只有10余万军队,夷陵之战时,孙权只能动员5万人而已。所以,整个夷陵之战不过是5万对5万的战争所以,汉末三国时候的十万大军乃是虚的数目。

汉末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看看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人口《三国会要》卷二十庶政上户口篇载:魏有户口六十六万二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及平蜀,得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通计户九十四万二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简单说,魏国人口总数443.2881万人)蜀汉章武元年,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蜀国总人口90万)吴赤乌五年,户五十二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吴国230万)古代人口与征兵比例古代人口与军队的比例,是有明确规定的。他们经过长期地社会实践,总结了一套科学的比例方法。一个国家的军队人数要是多了,国家就无法承受,没有财力去养活军队。但征兵又是必须的,一个国家没有一定人数的军队,就无法保护国家安全。1,夏、商时代征兵率约为9%至14%2,周朝法定征兵率16.7%。3,春秋战国时期征兵率平均8.7%,也有的诸侯国征兵率仅2%。春秋战国也是兵戈四起的时候,征兵率尚且如此之低。我们就当三国时期的征兵率是10%。那么魏国总兵力44万,蜀国总兵力9万,吴国总兵力23万。但三国政权间的战乱导致人口大量迁徙以避战火,户籍上有人但事实上却找不到人,而且很多士族豪门是不用服役的。所以三国的兵力只会更少。《江表传》中周瑜分析了曹操的兵力:“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加起来是二十多万。比我们推测的少了一半,当然,是因为有战斗损伤。所以,魏王带甲百万(庞德传);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吴书); 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牵招传); 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诸葛亮集)的不足信。为什么军队数量会有水分呢?一,是古代数据统计不完善;二,是参战人数规模庞大又兵荒马乱的,即使是到了近代,也常常会出现记载上的偏差;三,是交战双方为了迷惑敌人,或故意夸大以给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四,是虚报功劳、文献笔误等。

上一篇:中国军人红场彩排唱喀秋莎

下一篇:蛇的两坨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