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阿哥

时间:2024-06-12 04:57:47编辑:优化君

雍正王朝八阿哥的下场是什么

胤禛即位,改元雍正,命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又封胤禩为廉亲王,任理藩院尚书,管工部事务,期间多次借故谴责胤禩失职。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改名“阿其那”(猪),议罪状四十款;其妻被革去福晋,勒命自尽。雍正帝称胤禩“凶恶之性,古今罕闻”。同年九月初五,于拘禁中病故。


雍正王朝里八阿哥的结局是什么

  1.八爷即爱新觉罗·胤禩,于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因病薨,享年45岁。
  2.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3.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雍正王朝里的八爷最后结局怎么样

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卒于雍正四年,享年45岁。母良妃卫氏。康熙自幼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雍正即位,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因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八阿哥为什么会失败?

康熙皇帝英明一世,晚年身边却发生了“九子夺嫡”的惨剧,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皇子们斗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四阿哥胤?上位,成为雍正皇帝,他最大竞争对手老八则沦为阶下囚,甚至被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狗”的意思),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九子夺嫡”的过程异常激烈,各派系的一举一动,无不展现各方的智慧,也展现出了人性,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后世看到的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有一点不会有水分,那就是人性,笔者近来又重温了《雍正王朝》这部巨作,若有所思,今天我们就借故事中的情节,聊一聊八阿哥失败的原因,也说一说人性。老八想当太子,于是费尽心机要搞掉老二胤?,取而代之,这一点,康熙心知肚明,这也是人之正常心理,康熙皇帝也是乐意众阿哥给太子胤?制造一点压力的,这就是所谓的“养狼计划”,要争当储君,康熙皇帝是希望众阿哥能公开的竞争,而不是私下扎小人、绊马腿,康熙也确实考察过八阿哥,可八阿哥却自己错过了机会。都说八阿哥失势,是在刑部诱审太子门人肖国兴时,让康熙大为愤怒,连说其心可诛,其实,早在此之前,老八在康熙的继位人考察名单中给划出去了,热闹的推举新太子,只是引老八这伙人出洞,然后聚而歼之,之前的哪一次老八让康熙失望呢?就在国库亏空一案。当时国库快没钱了,亏空达1200万两白银,这在康熙时是非常巨大的数字,而一直管理户部的就是老八,可老八不想得罪人,谁来借都给,导致如此局面。康熙说了,要在皇子挑一个去追比国库欠款,而当时,胤?还在江南没有回来,如果康熙想让老四接这个差,就会等老四回来问问,可在老四没回来的情况下,在朝上就说挑一个阿哥,这话主要是给老八听的,毕竟老八当时就管着户部,接这个差是最合适不过。康熙已对老八管户部时纵容不满,这次他是想给老八一个机会,看看他有没有担当,可老八却因为不想得罪官员,不肯接这个差使。在朝会上,八阿哥竟然主动要求辞去户部差使,这明显是想甩包袱,康熙在接老八辞呈时,有个眼神的特写,内心里想必对老八充满了的失望和鄙视。康熙现在才算认清,老八是想当太子,但他并不想承受对大清朝的责任,老八眼中只有皇位,而没有江山社稷。为了一己私利,根本不体谅父皇的难处,这让康熙如何能把这江山交给老八?不愿意得罪人,那这大清朝还怎么治理?康熙末年的纵容,让官员们都成了硕鼠,急需强力整顿。太子胤?不是这块料,康熙就着重看哪位皇子有这份担当。谁出来替康熙得罪人,谁就能在夺嫡中争先,可这些皇子眼界非常短浅,只看到不想得罪人这一层,没有看到江山社稷这一层,胤?也未必想接这个得罪人的差使,还是邬思道要胤?一定要接,就是看出了康熙的心思,要为大清朝挑一个强硬的新主,如果胤?也躲了不接,那本就不占优势的胤?,更别想夺嫡成功了。当老四说自己大不了做个孤臣时,康熙皇帝对其极为欣赏,也打定了重点考察胤?的心思,至于花哨功夫做到极致的老八,早在康熙心中出了局,这说明一点:凡做大事者,一定要有担当,只会耍小聪明,到头来也一定会被小聪明误了前程。

九子夺嫡中的八阿哥胤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哪些?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皇八子胤禩城府深、心机重、手段辣。朝堂争夺虽无对错、好坏之分,但其“以贤能收买人心”的形象无疑属于负面角色;在加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观念影响,历史上的皇八子胤禩几乎被时人认定为假仁假义、虚头虚脑的“假君子”。历史上真实的皇八子胤禩到底是何种形象?康熙皇帝的哥哥——裕亲王福全曾经评价其为“心性好,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等皇子“俱听其指示,俱视其为师”;就连和其形同水火的雍正皇帝,也曾评价其“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在参与“九子夺嫡”的九位皇子中,皇八子胤禩的先天条件可谓是最差的一个,可就算如此,他仍能拥有实力最为庞大的朝野势力,党羽成员囊括了手足兄弟、皇室宗亲、满洲勋贵、汉臣翘楚。在康熙皇帝明言“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的前提下,仍有绝大部分的朝廷重臣举荐其为新任储君。由此,足以证明皇八子胤禩的“贤明”并非浪得虚名。可这样一位公认的优秀皇子,为何就是得不到康熙皇帝的认可,就连一次机会也不给呢?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皇帝于南苑狩猎途中召集诸王公大臣,宣布了“废黜太子胤礽”的决定:似胤礽这等不孝不仁之徒,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废黜太子以后,康熙皇帝任命皇八子胤禩为“内务府总管”,表现出了对其非同一般的信任和倚重。可随着皇长子胤褆的一句:“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禩必大贵”,让康熙皇帝认定皇八子胤禩有了觊觎储位之心,开始对其有了提防心理。皇八子胤禩厄运的开始就因为皇长子胤褆的一句话,康熙皇帝便于乾清宫召集众皇子,召开了一次专门针对皇八子胤禩的“大型批斗会”。《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记载了康熙皇帝对皇八子胤禩的罪行认定: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注意,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皇八子胤禩从未主动发起过对储位的争夺。康熙皇帝对其如此重罪的认定,只是因为皇长子胤褆的那句话。说实话,皇八子胤禩是被冤枉的。至于“张明德案”审结以后,康熙皇帝认定皇八子胤禩参与了“谋害胤礽”的计划,也只是主观臆断,并无实证。可在废黜太子以后,皇长子主张杀掉废太子,皇三子举报皇长子,皇长子又举荐皇八子的混乱局面让康熙皇帝明显感觉到了“皇位争夺”的恐怖场面。所以,他必须拿出雷霆手段予以压制,于是皇长子胤褆被“夺爵、圈禁”;皇八子胤禩被贬为闲散宗室。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康熙皇帝虽然对皇八子胤禩有着提防心理,但却并未对其失去信心。自南苑回宫后,康熙皇帝立马召见皇八子胤禩并表示对其罪过再不提及,也说明了康熙皇帝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对胤禩的处理确实不合适,甚至是过激的,错误的。皇八子胤禩对康熙皇权的巨大威胁但接下来发生的几件事,则让康熙皇帝对皇八子胤禩彻底失望,甚至将其视为自身皇权的最大威胁:1、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在数次流露出“欲复立胤礽”的想法后,下令“诸大臣于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可令康熙皇帝没想到的是,满堂朝臣并未按照自己的想法举荐废太子胤礽,而是一边倒的举荐了皇八子胤禩。如此局面,会让康熙皇帝作何感想?皇八子胤禩的势力太过强大,已经影响到了我的权威性!2、在康熙皇帝明确发出“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的命令后,国舅佟国维、大学士马齐连同多位朝廷重臣仍然坚持认为皇八子胤禩“贤名远播,宜为储君”。

雍正王朝八阿哥下场

“历史上的八阿哥胤禩也确是被雍正囚禁后折磨致死,据史料记载,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于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被雍正削去宗籍降为民王,圈禁于高墙之内。同年三月,雍正还下令将胤禩改名为“阿其那”(满语中“狗”之意)。雍正四年九月初十(1726年10月5日),受尽牢狱之苦的八阿哥胤禩饥寒交迫,由于胃中已没有任何食物,呕吐物中仅剩鲜血,最终惨死于禁所。”《雍正王朝》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LqFGf5BdkgIKF_EFmN7Wg?pwd=1hq5 提取码:1hq5

清朝八阿哥胤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上的八阿哥是被雍正囚禁后折磨致死。据史料记载,八阿哥于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被雍正削去宗籍降为民王,圈禁于高墙之内。同年三月,雍正还下令将其改名为“阿其那”(满语中“狗”之意)。雍正四年九月初十(1726年10月5日),受尽牢狱之苦的八阿哥饥寒交迫,胃中已没有任何食物,呕吐物中仅剩鲜血,最终惨死于禁所。康熙末年参与夺嫡的九位皇子,除皇长子、皇次子(废太子)是被康熙囚禁而死外,只有皇十三子允祥得到重用,最后善终,其他皇子的命运都不好,特别是皇八子、皇九子被赐名阿其那、塞思黑,受尽折磨而死。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上一篇:歌曲英雄赞歌

下一篇:幽默笑话句子2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