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谁 玄奘的介绍
1、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2、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
3、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不久,声名大起。五年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回到那烂陀寺后,戒贤让他主讲《摄大乘论》《唯识决择论》。著《会宗论》三千颂,融会了空有二宗,批驳了师子光反对《瑜伽师地论》的观点,因而受到戒贤的赞赏。曾和“顺世论”者辩论获胜;还奉戒贤之命独自同小乘论师辩论并获胜。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更大声誉。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唐玄奘(玄奘)简介
唐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又名玄奘、唐三藏,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贞观元年时,他一人从长安出发,西行五万里,历时19年,到印度取真经,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唐玄奘个人资料 本名:玄奘 别名:唐三藏、陈祎、唐玄奘 外文名:Mahāyānadeva摩诃耶那提婆奴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唐朝 所处时代:唐朝时期 出生地:河南洛州(今河南偃师市) 出生日期:公元602年 逝世时间:公元664年 职业: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西行取佛经;共译出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创作《大唐西域记》;法相宗创始人 代表作品:《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 信仰:佛教 唐玄奘简介 唐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又名玄奘、唐三藏,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13岁出家,遍读佛典。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于是决定去印度取经。贞观元年时,他一人从长安出发,西行五万里,历时19年,到印度取真经,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薛道衡简介,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玄奘生平简介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玄奘、唐三藏,姓陈名,唐代洛州师(河南偃师市缑氏镇)人。祖父、父亲都做过官。玄奘三十余岁时薛道衡简介,已蜚声佛教界。随著学问的增长,他深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做定论,决心赴天竺探本究源。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后来取回真经,受到皇帝的接见。他的事迹被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唐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 唐玄奘行至中亚细亚戈壁沙漠的边缘,西行远达撒马尔罕,然后转向南行,越过兴都库存什山脉进入印度。在印度,他作为佛学教学者受到欢迎。 唐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几乎送命。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一点被箭射中丧命。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唐玄奘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后来,当玄奘回到中国后,皇帝命令他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这项工作占去了他余生的大部分时间。
唐玄奘简介 唐玄奘介绍
1、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2、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说元年)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五万里赴天竺,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并与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竺。公元645年玄奘归来,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玄奘将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编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3、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玄奘简介
玄奘简介 玄奘,俗姓陈,名袆,法名玄奘(公元602年——664年)。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今和河南偃师)人,因精通并传译佛教经、律、论三藏典籍,而被尊为「大唐三藏法师」,世称唐三藏,人称三藏大师。又因驻锡慈恩寺翻译经典,亦称慈恩大师。为中国法相唯识宗之创办人,着有《成唯识论》,此论为法相宗之理论基础,后由弟子窥基发扬光大之。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首,其译经总数远胜鸠摩罗什(公元344年-公元413年)、真谛(公元499年-公元569年)、不空(公元705年-公元774年)诸大师所译卷数总和。 玄奘少时家贫,父母早逝,自幼受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之兄长捷法师(俗名陈素,生卒年不详)之教导,传授佛法教理,博览儒家道教经典,十岁进入佛寺。十三岁破格录取出家,法名玄奘。二十一岁,于成都定慧寺受具足戒,正式成为僧人因感当时所研习的汉译佛教经典,对教义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不满于一知半解的他,就萌生前往印度取经的强烈渴望,希望能考证梵文原典以解除迷惑。 玄奘于贞观元年(西元627年)出发,独自一人长征沙漠,历经重重惊险,本着宁死也绝不回头的坚决求法意志,无畏挫折艰辛,于贞观五年(西元631年)抵达摩羯陀国,留学印度当时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依止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得其法义精随,列为十位上首弟子之一。可以说,瑜伽行派是玄奘留学生涯的主修科目,也是其一生着力的佛学思想核心,即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心识的变现,本身并非真实存在的「万法唯识」的观点。 贞观十六年(西元642年),戒日王于首都曲女城举行无遮辩论大会,恭请玄奘为论主,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称扬大乘教法,并悬挂于会场门外,十八日内竟无人提出挑战,此即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至此,大唐国圣僧威震五印度,被印度大乘佛教徒称以「大乘天」(即真正会通佛法之人),小乘佛教徒尊为「解脱天」(即解除烦恼摆脱生死束缚之人) 。次年,玄奘正式辞王东归,于贞观十九(西元645年)正月返抵长安,唐太宗敕命梁国公房玄龄(公元579年-公元648年)等文武百官盛大迎接,百姓夹道恭迎,举国欢腾。 历经十七年五万余里的西行求法之旅,除佛像和佛舍利外,玄奘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深受太宗、高宗所钦佩,并赐玄奘为「三藏法师」。太宗曾两度劝其还俗出仕弃道辅政,玄奘都以「志在为僧」而坚决婉拒,于是,太宗顷朝廷之力为其设置组织完备的长安译经院(国立佛经翻译院),广纳全国优秀僧俗助其译经志业,玄奘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等地译经,十九年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约1300万字。这些佛教典籍不仅直接促进中印在宗教和文化间的交流,更对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的文化思潮间接产生深远的重大影响。 针对译经原则,玄奘秉持既要「忠于原典」,追求准确,又要「通俗易懂」,能让汉地群众理解,达到雅俗共赏,易于传播的弘法使命。在汉梵语文的转介翻译间,他不断地揣摩创新并提出「五不翻」(又称「五种不翻」)原则,指出在五种情况下,对佛经术语不适宜用意译而改用音译(保留原音)的翻译法,即:(1)多含不翻:如「罗汉」、「薄伽梵」等词,含有多种义涵,不可择一而译。(2)秘密不翻:如咒语,为诸佛的秘密语,不可以字义译之。(3)尊贵不翻:如「般若」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真如自性,不应译为世智辩聪的「智慧」。(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上正等正觉」之意,玄奘之前的译经家都采取音译,故随顺古例不翻。(5)此方无不翻:如「阎浮树」,中国没有此树木,故保留原音不翻。以上五种不翻的惯例,一直为后世的译经家所采用。著名佛学大师季羡林认为玄奘的译经风格,既非直译,又非意译,而是融会直译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开辟一个新时代。 玄奘在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示寂,唐高宗极度悲伤,三天无法处理国事,追谥玄奘「大遍觉」。玄奘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他所传播的学说有「般若」、「瑜伽」的广博精微,又有「唯识」、「因明」的缜密周延,不管在思维法则或教学规范层面,都开创出一番新气象,对中国佛学思想的影响,极其广泛深远。由于他对佛教经论的大量翻译,不但成为弘法的依据,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语汇和内涵。在继承传统的术语翻译法的同时,又提出创新的翻译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改造,是故,后世学者以玄奘为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典为「旧译」,玄奘以后为「新译」。 由于玄奘法师对唯识经论的翻译与统整,唯识论逐渐形成一个极富思辨色彩的宗派,即「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此宗虽在中唐以后逐渐凋零,但至民国初年,在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人的提倡下,又重燃对唯识教义的研究与践行的薪火。至于玄奘西行万里,前往印度取经之所见所闻,则由弟子辩机记录并撰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等诸国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和文化思潮,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文献,对近代考古遗迹之挖掘,做出重大贡献,深得欧美日学术界重视。
玄奘简介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融合二者,成为玄奖思考解决的问题。武德九年(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在迎湿弥罗国,玄奘学习梵文经典,后又到达今巴基斯坦境内。一年里亲历四国,所到之处,都停留学习佛法。在31岁那年,玄奘边学边行,始进入中印度。此后,玄奘一边学习佛教经论,一边巡礼佛教遗迹,先后经历翠禄勒那、袜底补罗、揭若鞠阁等十多个国家,始至那烂陀寺留学,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扩展资料贞观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口授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并请太宗作序。太宗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jù,意为“岂”)能方其朗润”,对玄奘评价极高。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唐高宗李治对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一序一记,均为唐初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公元653年刻石立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称《雁塔圣教序》。它与后来偃师招提寺王行满书《大唐二帝圣教序》、陕西大荔褚遂良书《同州圣教序》及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的《集王圣教序》一起,并称四大《圣教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唐代著名高僧)
玄奘的真实故事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于战乱,玄奘与兄长捷离开洛阳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摄论学者)两法师处学习。次年,玄奘到成都听宝暹讲《摄论》,又跟道基学“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论》,接着在道振处学习《发智论》。玄奘居蜀四五年间,师从多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的学说,学业大进,渐为人钦慕。隋大业十二年(618年),玄奘随其兄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武德五年(622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中西部),相州是当时摄论学的中心,玄奘从慧休学《杂心论》,又到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境内),随道深学《成实论》,再回长安从道岳听受《俱舍论》,并向武德年间来华的中印度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简称“波颇”)咨询佛法。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玄奘42岁,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扩展资料玄奘的贡献: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玄奘
唐玄奘有什么故事?(两个)内容简介一下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 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 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 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 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 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 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 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 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 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唐僧身 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 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 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 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 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 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 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 历史功绩
孙行者: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 ,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 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 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 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 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 ,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 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 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 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 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 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 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 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 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 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 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 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 ,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 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 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 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 ,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 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 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 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 ,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 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 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 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 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 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沙和尚: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 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 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 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武 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 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 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 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 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 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 ,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 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 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 身罗汉
唐玄奘身世简介
玄奘,洛州缑氏人,其先颍川人。他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因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后玄奘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唐.玄奘法师出生于几月几日
这个问题可太难了。
只知道:玄奘生卒年代(生年:公元602年~ 卒年:公元664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几册书中没有提到呢。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为东汉名臣陈寔(104年—187年)的后代,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儒学修养。
玄奘的卒年倒是有人考证出来了。《玄奘生平几个问题的再考订》记载:“玄奘去世于麟德元年二月六日甲申子时(664年3月8日0~1时)”。
玄奘生平事迹撰写于哪本书里面?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葬于长安兴教寺(在今西安市南郊)。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惊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