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龄人不喜欢同龄人,而是中老年和小孩特别喜欢那个女孩子,怎么回事
我觉得好多家长都陷入了一个教育的误区,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觉得,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什么都教给他们,什么我们认为好的东西都让他们做,坏的都隔绝。而是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称,什么是错的(也就是广义的道德准绳,礼义廉耻)。 注意我的措辞,“教给”和“告诉”,现在不是封建时代了,也不是,不会因为倒提一只鸡被斩首,也不怕说错什么话就被戴高帽游街,就算PARTY有些操蛋,可是大环境下还是很有包容的。 《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话说,刚看到这两句,我不知怎么就联想到君主愚民,道统屈服王权,还有句“君臣父子”,这些是题外话,意思旨在说明传统教育思想的生搬硬套。时代已经不同了,文化可以传承,可是观念确实不适合了。 人为什么不同?因为思想。 那人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相同之处?还是因为思想。 1.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见解,这我就不赘述了。 2.而不同的事物,同一个人或不同的人却还会产生原来有过的想法。 有点拗口,思维也转得有点乱,分开看好了,都是因为思想的不同引起的,思想的形成则是主要靠幼年形成的看事物的方法、习惯、角度,反正是一个东西,就是小时候爸妈、老师等等这些长辈是怎么教育的。 简单说,同样一个语文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他们上课同样认真,一天早上碰到老师,站在同一个角度,当被问及一棵在晨曦中,微风里,抖落一身露珠,那样闪烁的美丽下,有什么感想时,如果没有时间的前后,不算他们心里不愿和他人一样的想法,那回答多半是相似的感动。(上文的2) 而如果是一个理科生,悲剧如我会脑残的想到底有几颗露珠,不数的话算一树露珠吧?(上文的1) 之后再见些诸如老墙的藤蔓,枯树的新枝,那俩语文学生还会有对生命的感慨,而我从来只想墙塌不塌,这老树活了多少年这些不三不四的东西。 我们现今的教育,除去家庭的原因,多半都把孩子教成了千篇一律的相似者。同样的九年义务教育,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最重要的是同样用那个红色的分数,来评价孩子的好坏。他们本来只是一张白纸,可以自己信手涂鸦,但标榜着为了他们好的广大老师们,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勾勒出条条框框,只让他们填写自己所认定的唯一答案,而家长们,你们最终为这张还有机会改写的“”上了塑!这样的教育,和当初的“文定八股,科举取士”又有何异? ...... 说了那么多,扯得比较远,你问的是孩子不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不吃一口饭是吧。我还没结婚,只有个小侄子,大姐她们忙,和当初她妈把她丢给我妈一样,而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是闲着的,所以算是跟我过。 他起初也不爱去幼儿园(不吃饭倒没有这个现象,小东西好吃- -!),第一天我带他过去,他也没怎么闹,就是身子向外倾,扒拉着搂着他腰间的老师的手,喊了句,舅舅,别走。我心软了,直接带回来了。 路上我指着那些骑自行车,还有三个一,两个一组捧着早点上学的小朋友,问他:你羡慕不? 他说,羡慕神马(他牙漏风- -)? 你问我羡慕神马?你忘记昨天你问我要了几次钱东西了?你还说路上钱掉了,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盒子里面多了4个真知棒糖纸? 他说,你又偷看我的宝贝!我说过我的宝贝不能随便看的!我不高兴!我要告诉舅公! 停,等下帮你跟棒棒糖。等下,别转移话题啊我跟你说。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失败了,用棒棒糖堵住他的嘴,我才有机会再次和他探讨人生。(这里提一下,孩子来兴致的时候,千万表打断他。如果你逆着他,以我的经验,本来一根棒棒糖能搞定的事情,要十根才能挽回,而且还容易让他养成哭闹的习惯。大人总是会妥协的,爸爸或者妈妈总有一方是扮白脸的不是吗?) 我问他,为什么我有钱,而他没有。 他说,因为舅公给你,你和我一样。 我说,呃....为什么舅公给我,但是不给你。就算他答应你什么,也是带着你一起去,而不是你自己去? 他表示不知道。 我告诉他,因为不放心你,懂不懂? 他问,为神马不放心?放心是神马意思? 放心就是像我能让你自己一个人下楼棒棒糖。放心就是你路过三楼不怕狗狗叫。 他不依了,我哪有! 那等下你自己上楼哦。说完我作势就要放他下地。 他抓着我衣服不让我放他下去。(这小东西特别胆小....就算我让他自己去棒棒糖,也要我带他下到二、三楼中间,他才自己下去,我还要等他到这里再抱他回去- -!) 后来我跟他说,放心就是你现在知道了三楼的狗狗不会跑出来,放心就是你知道舅舅一直会在那里等你,放心就是你妈妈你跌破鼻子一直哭,但是你妈妈来了却告诉她一点都不痛了,然后她告诉你以后小心点。你懂不懂? 他想了会儿说,就是不让妈妈难过。 我多了句嘴,还有不让爸爸打。 他迅速的开始猛点头..... 回家我就开始和他模拟在幼儿园会发生什么。我画了个幼儿园的草图,告诉他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哪里是他的教室免得走错路,哪里是厕所,男女我都告诉他怎么认,还有厕所的布局我硬是都仔仔细细,而且不忘告诉他,如果不好意思,等老师喊大家室要上课了再去,那时一个人都没有。还有吃饭不用自己拿碗,不吃肥肉就赶到碗的一边,等等等等。当然我还允诺了一天给他2块钱,不管他怎么用(我一天才十块,还是自讨腰包...)。 总之不要以为小孩子没有自尊心,他确实很多不懂,他也愿意去尝试,但是他不喜欢别人看到他失败的样子。而且他也确实对陌生的地方和人感到恐惧,但他还不明白,他只知道怕,到底在怕什么他根本不懂,我做的只是偷换了这个恐惧的概念!稍加引导,让他以为只要和别的小朋友做的一样,就不会有人注意了,这样就没人发现他鸟,哇哈哈~ 这小东西没有午睡的概念,而且老师中午是要休息的,她们没空又不敢放孩子一个人呆着,所以一开始总要中午把他接回来。后来我和那老师商量了很久,才帮他换了个床铺,不挨着老师的位置,也离得不远,让他自己看小人书。(这个位置很讲究,离得远老师怕他影响别的孩子休息,离得近我怕他不舒服,正好老师注意得到,又不让他有被盯住的感觉) 想起你的孩子不爱和别的小朋友玩儿,说下我的经历。小东西喜欢自己看书,是因为我懒,所以每次他要我讲故事给他听,我总讲得很慢...久而久之他的好奇心使得自己想快点了解,后来我又教了他拼音,丢下本字典给他就不管了。以上网期间喝水路过时偷窥的估计,一个火柴的小女孩长短的故事,能耗他一下午...当然现在他能完全看懂不借助字典的,也就是葫芦兄弟之类字很少的小人书。 每天去学校就除了课本,就是小人书一本了。我告诉他下课没有老师组织活动,可以自己看。后来他每次带几本去,因为班上的小朋友好奇,然后也喜欢上了。他也不怕丢,借给别人看的都是看过的...我教的... 以上是我这个小正太上幼儿园的经历,之后还有很多事情,但基本思路还是这样——让他知道什么是对错(不是做什么会被打骂,而做什么不会被打骂,而是告诉他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这个“不良”不是对他的坏处,而是对他喜欢的爸爸妈妈的负面影响),让他自己选择,好的鼓励,坏的让他看清楚后果(告诉孩子自己的辛苦,痛陈利弊,他们会记住虽然还不懂,可是他怕父母伤心),再次教导他们做出抉择的标准,再次选择,再次鼓励或更加悲情的攻势,重复。 因势利导,堵不如疏。 什么“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过去式了,那都是以前的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脸面才做出的愚蠢选择。真正流传千古的“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闻鸡起舞”(我还真就只知道这些,别跟我扯别的),哪个有父辈的强加?他们都是真正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且在做自己想做的,就算他们被打过,那也只是他们父母觉得他们还不够努力,但是他们都超出同龄人许多,只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而已。 ... 学校怎么教育我不管,我违背不了,我能做的只是让他明白自己好好上课,他父母会开心,他爸妈开心,他就开心,他知道自己做的能让他爸妈开心,比得了什么宝贝都美。 而且我和姐夫讨论的结果是,不管他以后想干嘛,只要读完高中就行(义务教育没有留级了,泪流满面啊!),还想读就继续深造,不想读了爱干嘛干嘛,只要他开心。没有后悔,不会后悔,了这个几百块的玩具,就十几天棒棒糖减半,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怪不了别人,从这些小挫折里面他会学到很多东西。 不怕错,就怕不敢错。 不要限定他什么,也不给他什么目标。 路终究要他自己走。不管他走多远,走到什么地方,那都是成长,我很欣慰(妈呀,太感人了...) 结语,父母是他成长路上的一时伙伴,但不应是两堵墙。 断奶也不是一下就不给了。他需要人陪,那就先去半天,或者让你父母去陪一陪,慢慢加量去上课的时间,慢慢减量陪伴的时间。不要让孩子像恐惧去幼儿园一样,恐惧你们。 我甚至晚上还摆一排棒棒糖,做了好事给一根,做了坏事也给一根,然后拿走一多半,“逼问”有没有编造谎言,或者隐瞒。因为小孩子根本不懂即使不说也有几根得,而说了可能更少。他只会知道好事得一根,坏事少一根,但是骗人就少一多半.... 循循善诱,懂吧? 宝贝儿别急,慢慢来,走在“正”道上,到处都是棒棒糖哟! 三千五百多字,我成仙了!╭(╯3╰)╮
老婆要和我离婚,无论我怎么求她都不行,问她说没有原因,就是不想和我在一起了,对我淡了,不爱了。
我只能告诉你,这样的结局是你自找的。本来好好的,你偏偏要说人家出轨,而且你还没有证据。在没有证据之前,所有的事都能出乎意料。既然不爱你了,为什么还要在乎你去那里?还有就是你有见过从爱人变成朋友的这种朋友吗,这种朋友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估计在这之前,你老婆也应该对你有些反感了,所以正好借这次机会和你坦白。不过我想说你也真是的,本来好好的,你一定要说你老婆出轨,你老婆和你离婚你又不愿意,搞不懂你到底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