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鸿章是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他一生注重敛财,死后留下不计其数的商铺、酒楼、金银珠宝。这些家财后来都分给了他的几个子女。因此他的子女生来不用担忧生计,连他的孙子辈都能够靠着祖父遗产潇洒度日。李子嘉是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与一个外籍子女所生,这个混血儿长得白白净净、高鼻大眼,有外国人的模样。李经方对儿子视若珍宝,请了一群丫鬟奴婢细心照料,稍微长大一些,就给他请了中英文教师到家里来授课,不仅教他国学,还教他外文。望子成龙,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可是李子嘉没有半分祖上的风采,他的爷爷李鸿章可是正宗靠着勤学苦读顺利通过科举才有出头之日的,李子嘉一看到书本就发困,上课哈欠连天,魂不守舍,毫无读书人的样子。李子嘉虽然读书不行,可是他对吃喝玩乐却极其在行。成天邀请三五个狗朋狐有到酒楼里猜拳喝酒、到妓院里狎妓玩乐,好不痛快。李子嘉一掷千金,挥霍无度,青楼妓女都喜欢这种大方豪气的贵客,李子嘉一来,她们就使出浑身解数,把李子嘉伺候地服服帖帖,还教他抽上大烟,李子嘉常常躺在榻上吞云吐雾、醉生梦死,他想走都走不了。后来,大家都知道李子嘉最喜欢流连青楼,就讽刺他说:“你想找李子嘉吗?那就去青楼吧!”李子嘉真是臭名昭著。李子嘉的父母看到儿子如此不成器,心生悲痛,李经方时常出言教训他,他得了父亲的一番严厉训斥,垂头搭脑沮丧了几天,然后又开始原形毕露,生龙活虎出门继续玩乐去了。李经方死后,李子嘉跟哥哥平分家财,李子嘉手上终于有了可以自己随便支配的大笔财产,他的心里乐开了花。从此花钱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了。不过,他的母亲早就预料到儿子的心思,她跟着李子嘉住,想要管住李子嘉。不过,收效甚微,母子俩时常发生争吵。李子嘉一怒之下,搬离了母亲,一个人过日子去了。母亲只好伤心地回到自己的国家去了,任凭李子嘉折腾,她再也不管了。脱离了母亲的李子嘉这才觉得人生如此畅快淋漓,没有人在他耳边念念叨叨,他想怎么疯狂都可以。他在妓院里厮混,讨了一个妓女当姨太太,他十分宠爱这个妓女,请个一大堆的丫鬟、男佣伺候她,把她当老佛爷供起来。为了为姨太太解闷,他还养了一群名贵的狗,这些狗吃得比人都要好,狗毛油光发亮,十分神奇。李子嘉出门散步就带着这十多只狗,浩浩荡荡的,引得路人驻足围观。不过,他兴致头过去,照样在青楼流连。后来,他染上了梅病,浑身都不舒服,妓院去不成了,就开始豪赌。他赌性很大,那时候,他下身已经糜烂走路都不方便,他就叫人抬着他去赌场。因此,人家都是走着进赌场,他倒是躺着进去的。一开始赌博,他就精神百倍、兴奋地不得了,一赌就是通宵。可是他的赌运极差,几乎是十赌九输,而且赌注太大,一个晚上就能输掉一条街。不过李子嘉从来不在乎,他追求的是刺激。对他来说,钱又算得了什么,人生就要及时行乐。如此挥霍成性,金山银山也被掏空了。等到李子嘉四十岁的时候,他手头上已经没有钱了,连吃饭都成问题,这下李子嘉傻了眼,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到这么一天。他想到自己当年借钱给左居生,就上门去讨债。可是左居生也是一个很不成器的人,早已经把祖上的遗产挥霍完了,哪里还有钱还给他。左居生看他可怜兮兮,面容憔悴,无家可归,悲苦无比,产生了同情心,就让他留下来一起过日子,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一起相互取暖也是好的。不过左居生实在太穷了,李子嘉跟着他,每天只能喝粥,而且这粥也是极其稀薄,几乎数的清米粒。他们两个曾经都是大少爷,从小就被人伺候,该读书的时候又没有把书读好,没有一技之长,出门干活没有人要,他们自己懒散惯了,也吃不得苦。只好每天在家里呆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唉声叹气,经常饿得饥肠辘辘。李子嘉实在过不下去了,想到自己从前是何等的威风凛凛、神气活现,哪里料到会有今日的下场?他无比的悔恨,但是又无计可施,路上碰到个熟人,还要被人嘲笑,羞愧得难以复加,只觉得心灰意冷,就跑去投河自尽。死,倒是一个好办法,一了百了,可是他运气很好,没有死成,刚好有一个路人经过,看到有人落水,就很仗义地把他救起来。想死都死不成,李子嘉十分心酸。他从水里被捞上来,全身湿透了,经冷风一吹,回到家就发高烧,左居生哪里请得起医生啊!他只能给李子嘉采取物理治疗,拿着毛巾帮他擦擦身体,喂他吃点从田地里挖的草药。可是李子嘉病得太严重,这些土法子根本不见效,他高烧不退,整个人都开始陷入昏迷。左居生眼睁睁看着他病入膏肓,却是束手无策。不久,李子嘉就病死了,结束了他那挥霍荒诞的一生。很多父母都想着多赚点钱,让孩子以后的生活幸福一点,少受点苦。其实初衷是好的,可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很不利的做法。为孩子打点好一切,孩子不用再去闯荡,不知道财富的得来如此不易,不会懂得珍惜当下,搞不好就会变成像李子嘉这样的败家子。因此,父母还是要多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至于财富,就让他自己长大凭着技能去赚吧。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就不要再为他们操心了,不然要是子孙落到跟李子嘉一样的下场,岂不是害了他们?
李鸿章之孙之死
人之常情: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尤其是遗产:
1901年李鸿章去世,他给子孙留下了4000万两白银,还有数之不尽的房产。
9年后,李鸿章孙子李子嘉出生,他被分到了1.3万亩良田,1片山场,几栋上海的小别墅,除此之外,每月还有固定500银元的零花钱。
但是到了最后,李子嘉却病死街头,腹中无一粒米……
1910年,李子嘉出生,他的母亲是一名英国女子,因此,李子嘉长得肤白高鼻子,身材细长,不管怎么看,都有点不像中国人。
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李子嘉,自幼深受父母疼爱,父亲死后,他和哥哥李厚甫平分了家产。
但是母亲深知幼子顽劣,于是乎便有意控制住了部分财产,真正分到李子嘉手上的,其实“并不多”。
他拥有的财产包括:1.3万亩良田,一片山场,芜湖一座恒丰仓楼房,上海一栋三层小别墅……
《增广贤文》:求财恨不多,财多伤人子。
小时候,李子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母为他聘请了中英文教师,小小年纪,便能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
可是西式教育,似乎并没有教导好李子嘉的德行,到了十几岁,李子嘉变得相当跋扈,他开始流连于烟花之地。
为了摆脱母亲的监管,李子嘉独自一人前往了芜湖,在这里,他吃喝嫖赌样样占全。
当地有人嘲讽道:找李公子,只要去芜湖当日的我三街、集益里一带准能找着。
而这一片地方,正是青楼云集之地。
到了后来,李子嘉甚至娶了一个花魁回家,并且为她配上了一个保姆、两个厨师、五个男佣、六条狗……
奢靡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流连于烟花之地,很难挥霍掉庞大无比的家产,真正的地狱其实是赌场。
青楼逛多了,难免惹上一生病,自然没有能力再去挥霍了。
李子嘉便换了一种方式“享受”生活,他开始迷恋当地的赌场。
每次前去赌博,李子嘉都是让佣人抬着去,但是因为每月只有固定的500银元,大约是如今的8万人民币。这点小钱自然不够李子嘉挥霍,于是乎,他开始用地契、房契、店铺…
李子嘉赌运很差,逢赌必输,没有几年,家产便挥霍得差不多了。
眼看家底越来越薄,李子嘉也开始慌了,他开始想找点正经事做。
那么要做什么呢?有了,爷爷李鸿章是靠当官发的财,自己也可以。
于是乎,李子嘉用当时的李府大院作为交换条件,找上了当地的驻军,成功当上了一个团长。
官职有了,这下终于可以开始大展拳脚了……没想到,李家族人知道李府大院被送了人,纷纷调动各种关系,又把大院要了回来。
就这样,李子嘉的“创业之路”夭折了。
后来,母亲出面,为李子嘉在武汉救济分署找了个翻译官的职务,算是正式吃上了官家饭。
但是没几天,李子嘉便辞职回家,理由很简单:我不能伺候别人。
一气之下,母亲离开中国,返回了英国,再也不管这个败家子了。
再回来,李子嘉坐吃山空,跟着他的花魁也耐不住寂寞,跑路了…
此时,孤家寡人的李子嘉,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做穷。
1953年,李子嘉想到了一个可以投靠的人,此人是左宗棠的孙子左巨生,曾经,李子嘉借了十石米给他…
可是到了左家,李子嘉万万没想到,左巨生混得比自己还惨,只有一间到处漏风的破房子。
眼看李子嘉前来要债,左巨生很是为难,便说道:“要不你就跟我一起过吧!”
李子嘉同意了,两人便在破屋中,过着饥一顿又饥一顿的生活,每天全靠喝粥,说是粥,其实就是在水里加了几粒米。
这一年,李子嘉43岁了,他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在一个寒冬,他选择跳河自尽,但是没想到却被路人救了起来,又送回到了左巨生的破宅子里。
饥寒交迫,李子嘉患上了风寒,按道理来说,小小的风寒还不足以要人命。
但是左巨生也没有照顾人的经验,他摸着李子嘉滚烫的额头,还高兴地说:“这烧起来了,怕是就不冷了吧,也好!”
就这样,李子嘉死了…
李鸿章虽是晚清重臣,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财富,但是他的后人中,却大多碌碌无为。
李家后人有三人成为亿万富翁,但却都是李鸿章兄弟家的后代。
和李鸿章留下巨额财产给子孙不同,另一个名人梁启超,则没有给后人留下一分钱的遗产,而是留下了“家训”。
在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中,出现了三位院士,个个都是龙凤之才。
民族英雄林则徐则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视如已出。李鸿章生下亲儿子后,并未取消养子李经方的嫡子身份,而是宣布继续以李经方为嫡长子。毕竟是亲弟弟家孩子,自己即使有了亲儿子,过继过来就不能送回去了。因此李鸿章对待这个养子也如亲儿子一般,从小就对他重点培养,还请名师亲自为其授课,并聘请了英、法、俄三种语言老师来培养李经方。这种培养方式,即使放在现在也是高规格了。替父背祸从李经方的一生来看,他始终听李鸿章的话,而自己空有一身才华没有用武之地。李鸿章把儿子带到外交路上,没给李经方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用自己的思想捆住李经方。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逼人的架势,李经方想据理力争,但被李鸿章制止了。李经方很不情愿,他想干扰李鸿章的的思路,于是让随员把各自的建议写成纸条提供给李鸿章,这些建议都让李鸿章与日本谈时要运用策略,不要退让。但李鸿章最后一条未采用。晚年凄凉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经方当清官的生活就结束了。民国初年他在上海,后被儿子李国烋逼到大连。但在大连日租界他能保持晚节,拒不为日本服务。对溥仪的满洲国也不去朝拜。李经方后期基本就是养老了,对天下出现的大事从不参与,张勋复辟时,很多清朝大臣去附合,李经方也不去凑热闹。1934年,李经方在大连逝世。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是如何对待其继子的?
李鸿章还是继续让继子李经方当嫡长子,并且对待他跟亲生儿子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找了有名的老师教他学习,甚至让他学习英,法,俄三国的语言。李鸿章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毕竟作为晚清重臣,不想着如何对付洋人,却与外国人签署了30多个不平等条约,这种行为也被后人唾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鸿章虽然有四个老婆,但是一直到40岁居然还没孩子,所以当时的他就决定收养了一个孩子,也就是他六弟李昭庆的小儿子李经方,作为嫡子。或许是因为收养了李经方所以给李鸿章带来了子嗣运,在收养李经方三年后,李鸿章的夫人赵氏怀孕并生下来了儿子李经述。后来他的侧室莫氏又生下来了儿子李经迈。虽然也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李鸿章也并没有任何冷落李经方,依旧让他当嫡长子,而且还花钱请有名的老师来教他学习,甚至让他学习英、法、俄等外国语言。李经方也是争气的孩子,在老师的培养下,他在英语方面学习得尤其好。后来他也参加了科举考试,并成功考上了举人。或许是为了报答李鸿章对他的培养之情,所以他选择了跟着李鸿章,为他处理一些外交方面的事宜。李经方的一生因为李鸿章而改变,但是他却始终没有能一展心中的抱负,他的一生甚至只是为了李鸿章而活着,一辈子都只是李鸿章的助手,这样的人生也着实有点悲哀。
李鸿章因无子养了个继子,后来连生两个儿子后,是怎么对待继子的?
李鸿章收了一个继子,叫李经方,之后李鸿章又连生了两个儿子,但是李鸿章对继子,还是特别好,教他读书写字,还给他请了有名的先生,长大之后,还为他铺好了升官的道路,李鸿章对这个继子,一点也没有看外。李鸿章40岁的时候,仍然没有子女,所以为了延续香火,李鸿章就收养了一个继子。当时候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有人一直没有孩子,可以收养一个,说不定这个家庭以后就会有孩子。还果真是这样,李鸿章收养了一个继子之后,没过多久,他的两个妾室就陆续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李鸿章的继子叫李经方,李鸿章非常喜爱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给他带来了好运,一下子又拥有了两个儿子。李鸿章在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并没有对李经方冷漠。反而对他更加疼爱,李鸿章给李经方,请了最好的教书老师,叫他读书写字,李经方也非常争气,学习能力很强,到了20多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李鸿章非常器重李经方,而且还打算把自己肩上的重担交给李经方,所以还特意请来了外国的老师,教他一些外国的语言,好让李经方能够更好的为清廷效命。李经方到了可以在朝为官的年纪,李鸿章就为他打点好了一切,让他的官途一路畅通。李经方非常聪明能干,为朝廷也做出了很多贡献,李经方能够精通几国语言,在与外交官的沟通方面很有经验,李鸿章觉得李经方,本事还挺大,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专门让他接见外交官。李鸿章对这个继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而且还寄予厚望,并没有因为血缘关系,而对他冷漠,所以说李鸿章是一个好父亲。
李鸿章因膝下无子养了个继子,后连生2子,是如何对待继子的?
李鸿章作为晚清中兴大臣,在清朝历史上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后世评价贬多于褒。但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在晚清中能人皆去世的情况下,也只有李鸿章能用了。但此人软骨头太多,不给清朝出谋如何应对洋人,却总代表清朝签订卖国条约。被后人所唾弃。关于李鸿章的一些政事,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作以介绍。但李鸿章的一些私事却很少有人知道。李鸿章一生有四个老婆,不过虽然夫人不少,但李鸿章一直到四十岁竟然无子嗣。这在古代民间来说,一生可能就没有孩子了。按照民间传统,“无后为大”,李鸿章就收养了一个儿子,此儿子是他六弟李昭庆的小儿子李经方,示为嫡子,将来李鸿章的家业就由李经方继承了。但三年后,李鸿章与夫人赵氏生下儿子李经述,1876年,李鸿章与侧室莫氏又生下儿子李经迈。没想到收养了儿子后,李鸿章生育能力增强。但李鸿章有了亲生儿子,如何对待他的养子李经方呢?视如已出李鸿章生下亲儿子后,并未取消养子李经方的嫡子身份,而是宣布继续以李经方为嫡长子。毕竟是亲弟弟家孩子,自己即使有了亲儿子,过继过来就不能送回去了。因此李鸿章对待这个养子也如亲儿子一般,从小就对他重点培养,还请名师亲自为其授课,并聘请了英、法、俄三种语言老师来培养李经方。这种培养方式,即使放在现在也是高规格了。在李鸿章的培养下,李经方精通五门语言,特别是英语,受到朱静山的特别教育,尤其精通。后来李鸿章的二儿子李经述长大后,也跟着李经方一起学习。不久李经方参加科举考试,考上举人,他放弃到外省候补的机会,跟着李鸿章工作,为李鸿章处理一些外交事宜。实践证明这也是一条快捷升迁之路,比普通举人等候补缺要强之百倍。李鸿章作为晚清大臣,也是晚清的一名外交家,他带儿子李经方参与外交的事,很明显就是将来接他的班,继续为大清搞外交工作。在当时来说,清朝外交没人愿干,很多人都愿当个洋务官,但外交官却是与皇室最近的人,李鸿章当然看得清楚。李鸿章对养子要求极严,既然确立李经方为长子地位,李鸿章当然要在儿子发展上想办法。但李经方的一生始终活在李鸿章的世界里,虽然长大后经常为李鸿章出谋划策,但更多还是按照李鸿章的主意行事。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李鸿章的幕僚就劝李鸿章拥兵自立,夺取汉室江山。李经方也有这种想法,他多次与李鸿章秘密建议此事,因此,八国联军之后就有“李公子胆子比天大”的说法。但对拥兵自立的想法,李鸿章没同意,李鸿章依然按自己的打法为清朝效力。对于李鸿章求稳的心态,李经方也没办法。之后李经方对清朝就失去了信心。清朝再次启用李鸿章时,要求其进京与外国人谈判。此时李经方被李鸿章留在上海,与俄国专使谈判。李鸿章想借助俄国力量制约其他国家。李经方作为李鸿章代表,建议俄国使节贿赂李莲英,让慈禧返京。但李经方的建议遭到了沙俄的拒绝。此后李经方再无用武之地。替父背祸从李经方的一生来看,他始终听李鸿章的话,而自己空有一身才华没有用武之地。李鸿章把儿子带到外交路上,没给李经方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用自己的思想捆住李经方。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逼人的架势,李经方想据理力争,但被李鸿章制止了。李经方很不情愿,他想干扰李鸿章的的思路,于是让随员把各自的建议写成纸条提供给李鸿章,这些建议都让李鸿章与日本谈时要运用策略,不要退让。但李鸿章最后一条未采用。李经方曾在甲午之战前在日本做过三年公使,对日本情况了解,也与日方官员熟悉,他对于如何与日本周旋有自己的策略。但李鸿章根本没听他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割台”上画押。马关签约回来后,全国民众愤怒了,矛头直指李氏父子,此时“割台”事还未全部完成,台湾还需要画押,而李鸿章由于受伤无法前去,于是就落在李经方的头上。据资料记载,李鸿章也不想让儿子去,推说李经方有病,但朝廷不愿意,光绪帝下令“李鸿章不得推脱!”最终李经方画押割台,替父亲背了祸。晚年凄凉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经方当清官的生活就结束了。民国初年他在上海,后被儿子李国烋逼到大连。但在大连日租界他能保持晚节,拒不为日本服务。对溥仪的满洲国也不去朝拜。李经方后期基本就是养老了,对天下出现的大事从不参与,张勋复辟时,很多清朝大臣去附合,李经方也不去凑热闹。1934年,李经方在大连逝世。虽然李鸿章把养子李经方确立为嫡长子,还带儿子进入外交工作。李经方也因为李鸿章关系而成为朝廷命官,按理说,养父对自己也够意思了。但李经方始终没有施展抱负,一直充当的是李鸿章的助手。既没有像父辈上战场杀敌立功,也没有捞到一个肥缺。只是跟在父亲身后做令人骂的外交工作。因此李经方一生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