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硬件的区别?
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一、软件是一种逻辑的产品,与硬件产品有本质的区别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部件或设备。在研制硬件产品时,人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在把原材料转变成有形的物理产品。而软件产品是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存在,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来体现他的作用。在研制软件产品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活动表现在要创造性地抽象出问题的求解模型,然后根据求解模型写出程序,最后经过调试、运行程序得到求解问题的结果。整个生产、开发过程是在无形化方式下完成的,其能见度极差,这给软件开发、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二、软件产品质量的体现方式与硬件产品不同质量体现方式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硬件产品设计定型后可以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检测体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生产、加工过程一旦失误。硬件产品可能就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报废。而软件产品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进行生产,就目前软件开发技术而言,软件生产还是“定制”的,只能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或实现。但是软件爱你产品一旦实现后,其生产过程只是复制而已,而复制生产出来的软件质量是相同的。设计出来的软件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产品也不会报废,通过修改、测试,还可以将“报废”的软件“修复”,投入正常运行。可见软件的质量保证机制比硬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三、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与硬件产品不同硬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有形的物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硬件产品生存周期而言,成本构成中设计、生产环节占绝大部分,而售后服务只占少部分。软件生产主要靠脑力劳动。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软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在开发和研制。研制成功后,产品生产就简单了,通过复制就能批量生产。四、软件产品的失败曲线与硬件产品不同硬件产品存在老化和折旧问题。当一个硬件部件磨损时可以用一个新部件去替换他。硬件会因为主要部件的磨损而最终被淘汰。对于软件而言,不存在折旧和磨损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永远使用下去。但是软件故障的排除要比硬件故障的排除复杂得多。软件故障主要是因为软件设计或编码的错误所致,必须重新设计和编码才能解决问题。软件在其开发初始阶段在很高的失败率,这主要是由于需求分析不切合实际或设计错误等引起的。当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被纠正后,其失败率便下降到一定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直到该软件被废弃不用。在软件进行大的改动时,也会导致失败率急剧上升。五、大多数软件仍然是定制产生的硬件产品一旦设计定型,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流程管理也就确定下来,这样便于实现硬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成批生产。由于硬件产品具有标准的框架和接口,不论哪个厂家的产品,用户买来都可以集成、组装和替换使用。尽管软件产品复用是软件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几家领军软件企业也建立了一些软件组件复用的技术标准。例如,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sun的J2EE等,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大范围使用软件替代品。大多数软件任然是为特定任务或用户定制的。扩展资料:硬件:计算机的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总称。计算机的硬件应包括5个基本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上述各基本部件的功能各异。运算器应能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存储器不仅能存放数据,而且也能存放指令,计算机应能区分是数据还是指令。控制器应能自动执行指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输人、输出设备与主机进行通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操作人员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主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干预的情况下启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软件:电脑的外观、主机内的元件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一般称它们为电脑的「硬件」,那么电脑的「软件」是什么呢?即使打开主机,也看不到软件在哪里。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软件,就像植物人一样,空有躯体却无法行动。当你启动电脑时,电脑会执行开机程序,并且启动系统」,然后你会启动「Word」程序,并且打开「文件」来编辑文件,或是使用「Excel」来制作报表,和使用「IE」来上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统、打开的程序和文件,都属于电脑的「软件」。软件包括:1、应用软件:应用程序包,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等2、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编译解释系统服务性程序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2、硬件和软件无严格界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硬件与软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面。3、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密切地交织发展,缺一不可。参考资料:软件-百度百科硬件-百度百科
歼8战斗机性能
歼八是从歼七发展来的,放大机身,采用机身后部水平并列双发,达到超过歼七的升限和速度的目标。航程自然也有所增大。
歼八的所谓高空高速优势,那只是相对于歼七而言的。
二代战斗机追求的都是高空高速。因为当时战斗机的主要目标是高空高速突防的轰炸机。相比于同类型的二代战斗机,如美国的F-4、F-106、F-105、F-104、苏联的苏-15、米格-23、英国的闪电等,歼八不具有什么优势,在个别项目上能持平就是万幸了。歼八只是对单发轻型的、或者是对地攻击为主的二代战斗机具有优势,比如F-104、F-105、幻影III;在截击作战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截击机:英国的闪电可以屡屡拦截U-2、F-106和苏-15的升限和速度都是歼八比不过的。对多用途战斗机方面,歼八和F-4、米格-23也处于下风。特别是在雷达电子设备上,歼八落后西方的二代机30-40年。而当歼八初具战斗力时,这几种战斗机都早已退役了。
中国歼-8战斗机有哪些研制历史?
中国歼-8战斗机世界航空史表明,任何国家的飞机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飞机研制历程中出现曲折和反复是难免的。问题在于:能否真正从中吸取教训,为后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航空工业通过高指标歼击机研制的失败开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自行设计的根基不牢。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尚未建立专业配套的科研设计机构和科研试验条件;二是设计队伍本身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必要的设计储备。”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在五十年代后期建设跨、超音速风洞和飞行研究所的基础上,一九六一年又组建了航空研究院,陆续建立了一批专业设计研究所,专门进行飞机、发动机、仪表、电器、附件、武器的设计研究;还建立了一批科学研究所,从事空气动力、结构强度、救生、光学机械、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其中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集中了国内从事飞机设计多方面的技术力量,分设了总体、气动力、强度等13个设计室,3个试验室,1个实验工厂,为自行设计歼击机做了组织准备和技术准备。与此同时,狠抓设计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从一九六一年开始,便组织飞机设计技术人员对前苏联米格-21飞机进行系统的“技术摸透”工作。米格-21战斗机一九六二年五月,航空研究院和航空工业局联合下达指示,对模透米格-21飞机的工作做了部署。航空研究院院长唐延杰多次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讲解“技术摸透”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科研设计人员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为自行设计先进的歼击机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中国歼-8战斗机的研究历程是什么样的?
歼七战斗机经过几年的认真准备和反复酝酿,航空工业拉开了研制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的序幕。一九六四年五月,航空研究院在新机改进改型方案会议上提出,要在米格-21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性能更好的歼击机。同年十月,新型歼击机开始方案论证。在论证会上,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提出了飞机装单台发动机和双台发动机两种方案。前者是全新研制的大推力发动机的方案,后者是采用成熟发动机进行改型试制的方案。在航空研究院院长唐延杰主持下,会议确定采用双台发动机方案。这个正确的选择,稳妥,可靠,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是歼8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前提。一九六五年五月十七日,总参谋长罗瑞卿批准了新歼击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飞机命名为歼8。其主要研制工作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厂承担。国家领导人对歼8飞机的研制十分关怀。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四月,贺龙副总理在沈阳听取歼8研制情况汇报时指示:“歼8要早日搞出来”。八月十八日,聂荣臻元帅在给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的信中,详细阐述了新飞机设计所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对歼8飞机研制起了重要指导作用。歼8飞机的研制方案突出高空、高速、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加强火力等性能。空空导弹针对歼7飞机的缺点,逐项加以改进,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高:最大速度为286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最大爬升率每秒200米;基本航程1500公里,最大航程2000公里;规定了在高度为1.9万米空中的作战时间;安装改进设计的航炮和空空导弹;安装搜索距离较大的雷达。歼8飞机采取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空气动力布局形式。选用两台涡喷7甲发动机,飞机的推重比为0.89,优于歼7飞机。一九六五年九月,歼8飞机设计工作全面展开。总设计师黄志千于这年五月在国外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后,新机研制的技术工作由叶正大领导,以王南寿为负责人的总设计师办公室具体组织。同年十二月,歼8飞机木质样机通过审查,一九六六年三月,设计人员到工厂与工人、工艺人员结合进行现场设计。一九六六年底,发出全套飞机图纸,一九六七年初,发出相应的生产文件,工厂亦立即开始试制。机载雷达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突破了许多技术关键。在飞机气动布局方面,当时世界上设计超音速歼击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保证飞机大马赫数时的方向安定性。副总设计师顾诵芬主持设计攻关,空军派出优秀飞行员葛文墉进行配合,测定了歼7飞机大马赫数时的方向安定性及飞行品质,为歼8飞机设计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六〇一所、沈阳飞机厂、气动力研究试验部门的技术人员与北京航空学院教授陆士嘉、徐华舫等组成的攻关小组,做了大量风洞试验与研究分析,最后确定的歼8型飞机的垂直尾翼和腹鳍的设计方案,保证了在大马赫数时具有良好的方向安定性。超音速飞机的翼面颤振是最危险的气动弹性现象,也是制约飞机最大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管德主持歼8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工作,建立一整套非定常气动力及颤振计算程序,做了大量风洞试验和真飞机地面共振试验及试飞,全面地确定了飞机的颤振特性。采取上述方案之后,既保证了飞机达到预定的性能,又最大限度地减轻结构重量,从而增大了飞机的推重比。此外,冯钟越主持的飞机强度计算,方宝瑞主持的飞机结构设计也取得较好的成果。涡喷13A2发动机在发动机改进设计中,空心叶片的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为增大发动机的推力,涡轮前的温度必须提高约100摄氏度,但涡轮叶片承受不了这样高的温度。一九六四年,六二一所副所长、铸造专家荣科提出采用空心气冷叶片。当时这项技术国外刚搞出来,处于高度保密状态。荣科与沈阳金属研究所、六〇六所、沈阳发动机厂通力合作,协力攻关。沈阳金属研究所在师昌绪主持下,组织技术攻关,攻克了叶片铸造的技术难点。首先是型芯的选择,要在近100毫米长的叶片上均匀排出粗细不等的小孔,最小的孔径只有0.8毫米。通过科技人员共同研究试验,终于做出了可供使用的模具,以后又相继解决脱芯、超声测壁厚等工艺技术问题。一九六六年研制出中国第一片铸造多孔气冷镍基高温合金叶片,经安装在发动机上试车,取得完全的成功,从而使中国在这方面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在航空发动机上采用铸造空叶片的国家。歼8机的航炮供排弹系统是个设计难点。它要保证航炮在空中实现连续发射。过去前苏联专家认为这一系统的设计是他们的专利一直秘而不宣。这次攻关,设计人员和工人一起作试验,改装一门能模拟射击的航炮,打了一万发假弹。终于摸索出其中的规律,取得了设计的成功。中国歼-8战斗机沈阳飞机厂从一九六五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歼8飞机试制的准备工作。在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高方启的领导下,由副总工艺师罗时大主持制订了歼8工艺方案。这个总方案是在综合了前苏联和英国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方案采用了新的工艺协调方法,即以明胶板的模线为依据,使用光学仪器、型架装配机、划线钻孔台。局部置规、局部模胎相结合的协调方法。后来的实践表明,全机11400多个零件。1200多项标准件,从100多个组合件直至前后机身对合,机身机翼对合,以及发动机、油箱在飞机上的安装,基本上都是一次成功。新方法还大大减少了工艺装备,加快了歼8飞机的试制进度。一九六七年,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月风暴”和武斗、夺权风的冲击下,工厂的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生产线上生产几乎停顿。广大科技人员、工人甚至冒着人身危险上班。即使在武斗最激烈的七、八月份,歼8研制工作也没有停顿。一九六八年七月,首批两架歼8飞机完成总装。涡喷7甲发动机一九六九年七月五日,歼8飞机进行首次试飞。上午九时半,试飞现场总指挥、空军副司令曹里怀命令放飞。飞行员尹玉焕驾驶着歼8飞机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安全降落。这时,站在机场上的人们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欢呼中国第一家自性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首飞成功。从歼8飞机方案论证到首飞,其间经历总体布局、技术设计、木质样机审查、发图、新机制造、试验等阶段,历时四年零十个月。
中国所有战斗机的绰号是什么?
FBC-1飞豹
FC-1枭龙
J-10猛龙
歼教-7山鹰
L-15猎鹰
歼-11(蓝鲨 SU-27的国内称号)
歼5北约代号壁画(Fresco)
歼6北约代号农夫(Farmer)
歼7北约代号鱼床 (Fishbed)
歼8北约代号长须鲸(Finback)
强5北约代号番摊(Fantan)
轰6北约代号獾 (badger)
运8北约代号幼兽(cub)
直9北约代号黑豹(Panther)
非国产中国用军用飞机:
SA342: 瞪羚 (Gazelle)
米17:河马 (Hippo)
Su-27: 侧卫 (Flanker)
IL78M: 大富翁 (Midas)
伊尔76:“耿直”(Candid)。
中国战机绰号是怎么来的
中国国产飞机有官方绰号,还是近20年的事情。在之前,北约组织曾经给中国国产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起英文绰号。和对苏联、俄罗斯飞机起绰号的方式类似,都是根据飞机的类型用同一开头字母命名的。比如:歼-8的“长须鲸”(Finback),强-5则是“番摊”(Fantan,美国曾流行过的一种中式赌博游戏),反正没什么好含义,基本都是贬义词。▲歼-8的北约绰号——长须鲸这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歼-10的“猛龙”,歼-20的“威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但北约组织还在不遗余力给中国飞机起绰号。▲歼-10官方绰号叫猛龙,北约起了个不伦不类的火鸟国产战机中最早出现自己命名的官方绰号,并不是飞豹,而是中国80年代的王牌军贸机型——歼-7M型战斗机,叫“空中卫士”(Airguard),在80年代向约旦等国推销时,这种使用西方航电系统的歼-7改型,用这个名字推销,以示和原装“鱼窝”的区别。1996年珠海航展上,当时一度准备对外销售的歼轰-7以FBC-1型的外贸名亮相,其绰号“飞豹”更是第一个被公众记住的国产战机绰号。有趣的是,飞豹的拼音缩写FB,恰好和战斗轰炸机(Fighterbomber)一致,起名的人也花了不少心思,为此还拍了一部《冲天飞豹》的电影。歼-10在1998年首飞时,因为保密还很少有人知道其官方绰号,军迷们还给它起了“恶棍”的非正式绰号。到了2006年解密后才知道成都所的官方绰号叫“猛龙”,和出口的FC-1“枭龙”,无人机领域的翼龙、翔龙以及歼-20的“威龙”,都是龙字辈,作为中国实力最强的战斗机家族,和中华民族的图腾同名也恰如其分。▲成飞都是龙字辈,沈飞则是飞禽走兽(飞鲨、鹘鹰)近几年,国产新型军民用飞机愈发公开。运-20首飞时寓意美好的“鲲鹏”绰号就广为人知,而国产直升机家族更是很有文化色彩,直-10叫“霹雳火”、直-19叫“黑旋风”,直-20未经证实的绰号叫“云龙”,据说是颇有文采、酷爱写诗的航空工业大boss林老板想的。▲直-20叫云龙,林大Boss有次在航空报写的诗里披露的如今,战神、飞鲨等威风凛凛的绰号见诸报端,广大吃瓜群众记得滚瓜烂熟,但也别忘记当年的长须鲸、番摊,名虽不雅,但也曾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
为什么歼8和歼8II都那么长?
歼8是基于二代机的设计理念,就是追求高空高速,这样在平衡身形和载油量、载弹量以后,细长型的机身就应运而生。
歼八战斗机(歼-8或称J-8),昵称空中美男子,北约代号为“长须鲸”(Finback),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基于米格-21战斗机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发而成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为满足高空作战要求,沈阳飞机设计所提出歼-8的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基本型装备两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为2.2。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7个外挂点;可以使用霹雳-2、霹雳-5、霹雳-8短程空对空导弹、霹雳-11中程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弹。
歼-8Ⅱ(J8-II,北约代号:长须鲸,英文:Finback)歼击机,是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研发的歼-8改进型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II摒弃了机头进气的气动外形,采用机体两侧进气道,便于机头安装机载雷达,提高了战机的作战效能。
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设计定型,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歼-8Ⅱ具有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歼8战斗机技术那么落后,为什么还要继续研制
歼八的双2的高空高速优势对于一款针对台海和南海的战术侦察机来说目前绝对够用,而且歼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平台(虽然理念和外观上抄袭了苏-15),适合用于改装为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和新部件的验证平台,我们目前研发的后续型号其实就是在研究新技术而已。而且当时引进的苏27数量少不够用,国产三代机还在研制,改飞机是省钱省事赶时间的捷径,现在看到的新型号其实就是当时的结果罢了,目前国产三代机和四代机的服役,这些新型号也只是刷一下存在感而已。目前除了侦查型外,其它型号的歼八已经停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