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怎么没消息了
钓鱼岛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管理。日本1895年以前出版的所有地图上,钓鱼岛都标明是中国的,1895年以前,英国军舰上临时有事需要暂时上钓鱼岛需要向中国政府提交正式申请。批准后才能登岛。钓鱼岛问题,其实是一场美国人导演的,日本和中国大陆还有中国台湾三方参加的闹剧。当然日本是主动方,中国大陆是被动加入,中国台湾是打酱油的。美国人会很好的控制钓鱼岛问题的火候的,既要扇风点火,又要注意这火不能太大了,烧到自己身上,适当的时候会出来降降温。中国大陆方面,当然知道幕后是美国人指使,所以会理性的对待并考虑能在这场被动的游戏中捞取一些实质的东西不,目前看来还是有的,以前钓鱼岛是日本实际控制的,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的公务船都没有进入过钓鱼岛海域,现在不但进去了,还让渔民进去作业,还驱逐日本渔船,显示了中国大陆也对钓鱼岛实行了行政管辖当然因为钓鱼岛问题涉及到中国台湾(归台湾省宜兰县管辖,而且离台湾台北和基隆太近了),所以在台湾问题没有解决前,中国大陆方面是不会因为钓鱼岛和日本美国发生战争的。大陆如果武力也就是军事力量进入钓鱼岛的话,那第一个面对的不是日本,而且台湾的阻击,很可能转变为内战,然后转变为美日台联合对大陆的局部冲突。有学者说大陆军队登陆钓鱼岛之时就是两岸开战之日,个人认为是比较对的。日本方面,心里也明白自己是被美国当枪使了。可是日本也没办法,也心甘情愿。没办法是因为自己本来就被美国控制,美国说啥是啥。心甘情愿是因为日本也很眼馋钓鱼岛这些岛屿,确实也有借美国力量吞了这些岛屿的想法。养狗还要喂跟骨头的想法。但是日本也不是真心想和中国全面开战,也会有自己底线的,日本目前主要问题是国内低迷的经济,开展无助于这些。而且美国是不是能靠得住,日本也是心里没底。所以叫嚷的挺响亮,实际上钓鱼岛方面对中国还是有放水的,而且也在想办法尽量弄个首脑会谈啥的缓和下局势。中国台湾,不说了,既是美国的棋子,也是日本的棋子,主要是几方里,他最弱,最没地位。美国是干爹,自己能存在都是靠干爹,所以干爹说话必须听,不能和大陆联手,不然干爹不高兴。日本是盟友,台日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类似同盟的协定,包括情报啊,军事技术之类的交换。而且日本每次从中国大陆哪里碰一鼻子灰,都会把中国台湾弄出来吹捧一下,来刺激大陆。---------------------钓鱼岛问题现在看是长期问题了,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也是考验两岸中国智慧和胆识的时候了。人在做,天在看,祖先的英灵在看,后世子孙也会看。所以,希望两岸领导人多努力吧。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钓鱼岛属于中国哪个省份
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省。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属于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位于北纬25°44.6′,东经123°28.4′,距浙江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约385千米、台湾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扩展资料对于钓鱼岛的争端,中方的态度发展为:1、1971年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指出:“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2、2012年9月11日起,中央气象台把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纳入到国内城市预报中。3、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4、2014年4月24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应奥巴马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保卫钓鱼岛。 5、2014年12月30日,钓鱼岛专题网站正式上线开通。该网站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使用域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钓鱼岛
谁实际控制着钓鱼群岛?
二战后出现了冷战局面,美国为实现其遏制战略,将钓鱼岛置于美国的行政管理之下。1971年6月,美国又将钓鱼岛随同琉球群岛一起“归还”给日本。而日本正是依据这个明目张胆违反国际条约的所谓“协定”,于次年“接管”了钓鱼岛。中国政府立即发表声明,坚决反对“日美勾结”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列入“归还区域”,指出这是完全非法的。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双方的有关承诺,默许右翼团体到岛上建灯塔、立界碑,派军舰阻止大陆和台湾同胞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阻止我方在该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气焰十分嚣张。日本之所以垂涎钓鱼岛,主要是因为196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该地区可能蕴藏着石油。因此,日本政府想通过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将其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并说日本政府已与声称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日本国民签订了所谓正式租借合同,以年租金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下了钓鱼岛及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三个岛屿,租期从2002年4月1日开始至2003年3月31日止,而且,这种租借合同今后将长期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