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脚臭盐“合格无害”被舆论打脸?
事件回顾近日,陕西、甘肃、山东等地的媒体相继报道,部分城市发现有些在售食盐在加热或用手搓热后会发出脚臭味,甘肃省武山县的执法人员在部分商店检查时甚至发现,刚打开食盐包装袋就闻到有股浓烈刺鼻的“脚臭”气味。这些味道让人不舒服的盐也因而被称为脚臭盐。脚臭盐大都指向一个生产厂家——河南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鹰盐业)。5月3日,针对“脚臭盐”问题,河南盐务管理局通报称:经检测4个“臭味盐”样品的卫生均合格,两样品异味不合格。据中科院、郑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分析,异味是由隐藏在岩盐矿床中极少量的丙酸、丁酸、异戊酸、己酸等短链脂肪酸形成,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但随后央视报道称,脚臭盐产品之一“宇鹰”牌食盐被检测出含有毒、有害成分亚硝酸盐。5月5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等赴河南进行了专项督察。三家涉事企业生产线已被停止生产,储存食盐已被封存。河南省盐务管理局称,将邀请国家级盐产品检测机构对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行产品抽检,出具鉴定意见,并向社会及时公布。舆论关注度走势4月17日起,一些地方媒体或门户网站的地方频道开始零星报道各地发现脚臭盐的情况。直到5月1日之前,媒体对此事的关注度都不是很高,且鲜有国家级媒体对此事关注。5月2日,新闻对此事的关注度随着央视新闻1+1频道的关注而达到第一次高峰。这一栏目把全国出现脚臭盐的情况进行了统一梳理,并且对相关专家和涉事企业进行采访,试图探寻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脚臭盐是否有害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最终解答,新闻对此事的关注度在5月2日之后也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微博的关注度走势和新闻相对不同。从4月中旬开始,微博上陆陆续续开始有网友反映,自己买到了闻着有脚臭味的盐。4月30日,《华商报》对当地脚臭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这一报道在微博被大量转发和评论,微博对此事的关注度在当日达到高峰。微信对此事的关注度则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直在上升,直到5月5日工信部明确表态,已责令涉事企业召回7000吨问题食盐,并要求河南省盐务管理局进行调查并及时处理,微信的关注度才于5月5日当天达到高峰。由于吃盐的问题涉及到每家每户,所以脚臭盐的问题引发了很大的关注度,微博和微信对此事的关注度在达到高峰后,也都处于一定的高位。网友观点分析法治周末记者随机抽取2460条网友评论,进行观点倾向性分析:1、认为可能与盐改有关,32.64%网友千年河东:食盐私有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如果继续私有化下去,比臭脚盐更恶劣的食盐还会出现。大家见多就不怪了。2、质疑监管缺位,11.91%网友不动的时间轴:咱们这个国家,出了事总是只去追究涉事企业的责任,而负责监管的工商局官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市场的监管不力,这给了奸商大量的可乘之机。3、不信任河南方面的回复,15.41%网友Edward要开森:官方解释,老百姓(43.810, 0.49, 1.13%)得反着听,比如雾霾不影响健康,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雾霾致癌。4、又是河南,18.66%网友百里晨曦82461:河南净出有害的食品真服了。5、不应该对河南有地域歧视,19.55%安心十年:无良企业哪里都有。6、其他,1.83%网友手机用户50687788573:必须罚他个倾家荡产!媒体报道分析在这一波舆情事件中,部分媒体的报道重点大都在当地是否有脚臭盐以及事态的发展、各地的处理措施等。除此之外,还有媒体关注脚臭盐背后的深层问题。《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文章称,要警惕“脚臭盐”背后的责任滑坡。仅仅靠一些地方查处“脚臭盐”和媒体提醒消费者是远远不够的。鉴于“脚臭盐”出现在全国多地,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给出权威说法,并部署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查处行动,彻底消灭“脚臭盐”。否则,各地的查处容易陷入单打独斗,“脚臭盐”也可能在别的地方换个马甲再次出现。《检察日报》在评论中也提到了,要就脚臭盐出现的原因给一个明确说法。评论称,“脚臭盐”纷纷扰扰已经不短时间,到底合格不合格、有没有质量问题,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权威统一说法,这不但给群众、社会、相关盐企造成纷扰,也会伤害到群众对盐改的信心以及盐改的公信力。正因此,有关层面应该及时介入,对“脚臭盐”进行及时深入的检查、监测,并尽早给社会一个权威、全面的说法,确保盐品市场的秩序和质量。也有媒体直接对河南省盐务管理局的初步结论进行评价。《温州都市报》发文称,按照《食用盐国家标准》,食盐应该无异味,“脚臭盐”明显不合格。在盐里含有什么成分、到底对人体有害无害?这些问题没有彻底弄清楚之前,河南省盐务管理局就随便下一个“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的结论,这未免太过草率。在这次舆情事件中,有网友在评论中认为,出现脚臭盐跟盐改有关,是放开食盐专营的结果。就此,澎湃新闻发表评论称,脚臭盐乘虚而入不能让盐改背锅。该文认为,一者,此前食盐专卖的时候,类似的食盐短缺、问题食盐等种种危机,也并不鲜见,二者此番出现“脚臭盐”乱象,问题并非出在食盐经销放开,而是出在监管没能跟得上改革的步伐。涉事的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来就是“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并不是新放开的企业。 舆情点评脚臭盐事件考验的不仅仅是涉事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反应也尤为值得关注。神鹰盐业等3家企业是脚臭盐的主要生产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企业是脚臭盐的直接责任人。相关报道出来后,神鹰盐业等涉事企业第一反应并不是直接解释为何盐有脚臭味,而是辩解称“网上说的将食盐进行手搓后产生异味,并不符合我国食盐国家标准感官试验方法确定的标准,更无科学依据”。这样的回复,已经使企业在危机事件中处于被动状态,因为这种打太极、不直面问题的做法,很容易让受众作更多的联想。随后,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神鹰盐业的相关负责人称,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公司的产品不含有任何的硫化氢还有亚硝酸盐。至于为何产品有脚臭味,这位负责人再次表示,异味的检测方式和用手搓都是不合国家标准的。这都未能解释老百姓心中的疑问,脚臭味从何而来?这些盐能不能吃?5月3日,在央视关注之后,河南省盐务管理局才对此事进行回应,这距离脚臭盐事件出现已经至少有半个月。河南省盐务管理局回复的迟缓,也带来了大众对回复的不信任。尤其是在媒体报道,甘肃等地已经查出部分脚臭盐中含有有害成分亚硝酸盐的情况下,河南省盐务管理局丝毫未提此事,而是直接引用所谓部分科研机构的分析,称脚臭盐异味不合格,但是无害。如此回复未能平息事态,反而引发舆论反弹,并直接引发国家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回顾神鹰盐业等企业和河南省盐务管理局在这次舆情事件中的做法,问题主要集中有三方面:第一,反应慢;第二,回复不直接不坦诚,不直面百姓关心的问题;第三,在下结论时,没有足够权威的令人信服的依据。食品安全无小事。如果涉事企业和河南省盐业管理局能够在脚臭盐舆情事件发酵前期,就能对食盐进行一次权威检测,给公众和媒体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同时对那些有着脚臭味的食盐进行妥善解决,下架也好、召回也罢,事态都不会发展到后来这个地步。
全国多地现脚臭盐是什么原因?
2017年5月全国多地先后发现了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生产的“宇鹰”牌深井岩盐和“四季九珍”牌加碘食盐、中盐皓龙盐业生产的加碘精碘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脚臭味”。所谓“脚臭”是指遇热或用手揉搓后散发出类似脚臭的味道。目前,江苏山东等地“臭脚盐”已全部查封,刚刚被曝出“脚臭盐”的陕西西安也在加紧调查中,相关经销商被约谈。这些地区的盐业局工作人员均表示,单从食盐感官指标上来判断,有异味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但是具体这些食盐对人体有没有害,还要等检测报告出来才能确认。根据媒体报道整理,最早的“脚臭盐”新闻出现在今年3月份,当时河南省《平顶山晚报》采访了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解释称盐里含有丁酸,对人体肠胃属有益,厂家在生产时没有去除掉岩盐中的丁酸。后续当地盐务职能部门未明确表态丁酸是否应当被剔除掉。此后,安徽阜阳、山东泰安和莱芜、江苏海门、江西新余、南昌等地都出现了由河南平顶山神鹰盐业生产的“脚臭盐”,而在新余还发现了中盐皓龙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加碘精碘盐也有类似味道。此后,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均对这些盐进行了查封。据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官网资料,其成立于1994年,拥有1.5亿吨高纯度井矿盐资源开采权,是集制盐、盐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并拥有食盐批发许可资质。主要产品有:食用盐、工业盐、洗化盐、工艺盐、纯碱、氯化铵等;产品销往国内三十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地区。中盐皓龙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则是由中国盐业总公司控股、河南省盐业公司参股的国家最大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及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企业之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盐城路东段,拥有总资产9亿元。产品主要有精制碘盐、绿色食品盐、味精盐、工业盐、果蔬洗涤盐、洗浴盐、碘酸钾等几大系列十几个品种。盐业生产行业人士表示,硫化氢也会产生类似的“脚臭味”。该人士称,盐有“海盐”、“岩盐”之分。井矿盐大多采取钻井水溶开采法的工艺,通过钻井注水溶矿盐制取出卤水,在这过程中遇到岩石断层中渗漏出的硫化氢气体溶入卤水后,如果处理卤水工艺过程中操作不到位,极易将原生硫化氢带进真空制盐过程。“硫化氢就是有腐蛋臭味的无色气体,在食盐制成品中含有的‘脚臭味’,就来源于它。”据了解,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此外,在甘肃发现的“脚臭盐”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江苏省南京盐业质量监督检测站检验后发现,送检的该批次盐产品含有毒、有害成分亚硝酸盐。虽然目前各地尚未有具体检测结果出来,不过上述地区盐业工作人员均表示,单从食盐感官上来看,有异味就是不合格产品。但是具体引起“臭脚味”的成分是什么,还有待权威部分检测。一是可以适当注意盐产区,比如山东人吃的大多为海盐,这种食盐是岩盐。上文中提及有“脚臭味”的就是这种岩盐。二是岩盐遇热变臭。虽然从外观上看并无异样,但是在手中搓一搓,或者加热,就会出现异味,可通过这种方法鉴别。若是发现身边的盐产品有问题,市民均可拨打盐政执法部门电话举报、投诉。
新衣服买回家有异味怎么办?
买买买,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把新衣服领回家,但是一拆开包装袋,那股异味扑面而来,新衣服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气味,所以今天来教教大家如何去除这些新衣服的异味!妙用食盐将食盐和水混合成食盐水,然后将有异味的新衣服放进食盐水里面,大概几个小时的样子,食盐能够起到去异味和杀菌,以及防止面料褪色的效果,所以我们新买的牛仔裤也建议放在食盐水泡一泡。挂着新衣服就是这样,尘封已久有味道也是正常的,对已一般的新衣服来说异味并不是那么的难除掉,所以大家可以新衣服挂起来,放在通风的地方,通一通,异味去无踪啦。洗衣剂特别是推荐带有芳香的洗衣剂,反正新衣服都要洗了再穿,在香香的洗衣剂里面浸泡一会儿,新衣服的异味也会跑光光,在太阳下晒干之后就只会有芳香的味道了。花露水花露水在夏天真是出镜率超高啊,当你的新衣服有异味的时候,即使在通风地方吹了很久还是异味不散,可以滴上几滴花露水,然后再放在通风地方,这个方法对于新鞋子一样有效哦。风油精所谓一物降一物额,当新衣服有了怎么也甩不掉的异味时候,那就只能用更强的味道来遮盖住了,很多小伙伴会使用自己的香水喷洒,多浪费啊,风油精便宜又好使,而且味道慢慢变淡之后还是清香。活性炭活性炭小伙伴们可能听过但是不好搞到,如果有的话就来对抗下顽固异味吧,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对于去除异味也是杠杠的效果很赞。阳光不管怎么样,新衣服呢还是先要过水洗下载穿的,这样比较健康,大家将衣服洗了之后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晒一下,最好这样哦,遇到阴雨天气还是建议缓一缓天气晴朗了再洗吧。
手机选购小常识有哪些
若需要购买手机及了解实时价格,建议到正规的手机专卖店购买及咨询,例如:指定的专卖店、官方商城、天猫官方旗舰店、大型购物商城、京东自营等进行购买。
如果需要购买三星手机,当地三星手机授权经销商地址及联系方式信息查询:
1、可通过登陆三星官网
2、点击专卖网络-选择省/市-类型栏中选择全产品专卖店/体验店-产品栏选择手机
3、进行查询就近的三星授权经销商
提示:请各位消费者在收到类似中奖或极低价格购机信息时谨慎对待,防止上当受骗。
家用电钻如何选购,电钻使用小常识
电钻可区分为3类:手电钻、冲击钻、锤钻。
1、手电钻:功率最小,使用范围仅限于钻木和当个电动改锥用,不具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不建议购买。
2、冲击钻:可以钻木、钻铁和钻砖,但不能钻混凝土,有的冲击钻上说明了可钻混凝土,其实并不可行,但对于钻瓷砖和砖头外层很薄的水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3、锤钻(电锤):可在任何材料上钻洞,使用范围最广。
这3种电钻价格由低到高排列,功能也随之增多,具体如何选用,需要结合各自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电钻使用时应注意:
1、要戴好安全眼镜,以保护眼睛。
2、面部朝上作业时,要戴上防护面罩。
3、作业时要塞好耳塞,以减轻噪声的影响。
4、钻头夹持器应妥善安装。
5、作业时钻头处在灼热状态,应十分注意。
6、作业时应使用侧柄。
7、在以正确的作业姿势,进行安全作业。
8、开始作业时,要先确认油脂是否正常供应,螺钉类是否给予扭紧。
9、在高处作业时,要充分注意下面的物体和行人安全。
10、钻凿墙壁、天花板、地板时,应先确认有无埋设电缆或管道等。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有那些?
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问题,而近十年在中国显得特别突出。从2003年的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起,广州市白云区劣质散装白酒事件、“陈化粮”事件、
“苏丹红事件”、“孔雀石绿事件”、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
“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毒韭菜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毒豇豆事件”、“假葡萄酒事件”等等,食品安全事件年年发生、接踵而来,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多次幽灵重现,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使用双氧水或硫磺加工漂白食品、水产品养殖添加激素或抗生素等等恶招屡禁不止,在国家针对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近四年、实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两年的2011年仍相继曝出“染色馒头事件”、“宜昌毒生姜事件”、“毒豆芽事件”、“一滴香事件”、“瘦肉精火腿肠事件”、“水玻璃碱水面”,今年4月份发生的“毒胶囊”事件,现已逮捕13人、刑拘54人,全国公安、司法全面介入,加大力度追查,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食品怎么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的症结何在?
人们——包括媒体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往往先大骂某些食品制造商黑心无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话锋一转就开始骂监管部门监管缺位、渎职失职、“马后炮”监管。制作伪劣有毒食品的商家固然是罪魁祸首,监管部门自然也要负监管责任,而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原因却并未被细究。
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有哪些?
1.双汇瘦肉精2.染色馒头3.肉类“变身”事件4.沈阳查获25吨“毒豆芽”5.回炉面包6.台湾塑化剂风波7.“地沟油”事件8.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9.速冻食品病菌门10.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11.可口可乐中毒12.快餐业勾兑事件1.双汇瘦肉精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2.染色馒头2011年4月初,有媒体 爆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馒头都是回收馒头中加香精和色素加工而成。3.肉类“变身”事件2011年4月份媒体有关于“牛肉香膏”的报道称牛肉香膏能让其他肉类短时间内变成“牛肉”,另外有报道称“神奇道具”可将鸭肉变羊肉。4.沈阳查获25吨“毒豆芽”2011年4月,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豆芽25余吨,据了解,这些豆芽中被检测出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等有害物质。5.回炉面包2011年4月12日,广州甜心客面包店内部员工爆料称他工作的地方将过期产品回炉继续销售,“再生面包”在厂里是公开的秘密。面包回炉再造已有3年历史,而公司迄今未接到过吃面包导致食物中毒的投诉。6.台湾塑化剂风波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7.“地沟油”事件2011年6月,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8.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2011年8月,浙工商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例行抽检中发现,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350倍之多,这些血燕产品多从广东、厦门等地进入,主要源自马来西亚等国家。9.速冻食品病菌门2011年10月19日“思念”三鲜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7日,三全白菜猪肉水饺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17日,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大冷冻食品品牌陷“细菌门”。10.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2011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结果显示,联合利华有限公司“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3倍多。稀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好坏取决于其浓度的高低,过量摄入将对人体造成危害。11.可口可乐中毒2011年11月28日,长春市民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草莓味果粒奶优中毒1死1昏迷。可口可乐公司三次声明称,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对产品留样检测显示,所有指标合格。12.快餐业勾兑事件2011年快餐业巨头味千拉面、肯德基等先后陷入“骨汤门”、“豆浆门”,另外还有山西老陈醋勾兑事件以及香港媒体报道的“化学酱油”等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知名企业诚信问题的担忧。老百姓认的是你的牌子,你的服务,你的诚信,倘若辜负了这份信任,那只好敬而远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