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
雾霾的危害具体有多大?这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柴静在片中引用了前卫生部长陈竺的研究,认为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死的中国人约有50万(其实陈的原文是35-50万)。但是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由于缺乏更详细的研究数据,我们很难知道这样的结论可靠度究竟有多少。 在整个科学界,对于PM2.5危害的研究也才刚刚有所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发现大气细颗粒漂浮物对于肺癌有什么关系,2013年,当钟南山宣称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增加的时候,还遭到了方舟子的批驳。直到2013年底,根据几个最新的调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才首次把大气污染物列为一级致癌物。 不过,这些调查大多都是在西方国家做出的,而中国的PM2.5浓度往往是这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按照Turner等人的研究,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会导致肺癌死亡率上升15%-27%,按照这个算法,光是大气污染一项,就能导致中国的肺癌死亡率比欧美高出300%以上。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虽然略高,却远未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所以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线性关系,能不能简单地拷贝到中国,还是比较有疑问。 当然,很多人可能要说,知道PM2.5有害不就好了吗?至于它每年究竟导致10万人还是50万人死亡,有多大意义吗? 但这恰恰是在公共决策层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雾霾付出的具体成本大约是多少。因为社会的决策,它不是讲温馨讲情怀讲故事,任何一个社会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是冰冷的经济学核算。很少有东西是无本万利的,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我们要讨论的,是它“值不值得”。 柴静自己曾在博客里写过一篇关于DDT的故事:当年农药DDT被发明出来,用来消灭蚊虫,减少疟疾。但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指出DDT致癌,并污染环境。《寂静的春天》后来几乎成了环保主义者的圣经,并最终导致了DDT的全面停用。 听上去棒极了,但可惜,DDT停用之后,又没有同样有效的药物来对付蚊虫,这使得非洲疟疾的发病率飙升,仅南非的一次疟疾大爆发,就导致了至少10万人的死亡。因为DDT的禁用,到了2000年,世界上至少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 为此,科学家们开始呼吁重新使用DDT,南非在2003年采纳建议,并迅速把疟疾死亡人数降到50%以下。后来,连世卫组织都开始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 但此时,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对环保党进行什么非议。把柴静自己曾讲过的这个故事拿出来,无非是想说明,当进行一项公共决策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诉诸感情。DDT污染环境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如果污染环境能够拯救2000万条生命呢?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值不值”,而不是“好不好”。所以,光是大骂一样东西“很坏”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应该追问三个问题:它“具体有多坏?”,“有没有更坏的?”,以及”没有它会不会更坏?” 雾霾问题也是一样。但凡是个正常人的,恐怕没有谁会喜欢雾霾,谁都知道雾霾对健康不好。但只有定量地做出分析,我们才能搞明白,在公共资源投入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比方说,如果要具体地应对空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我会建议更多地关注吸烟问题。从科学角度来说,吸烟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比PM2.5来得明确,在所有的肺癌中,大约60-80%是由于吸烟所引起,而室外大气污染恐怕不到10%。实际上,吸烟也是产生PM2.5的过程,一支烟就能产生浓度相当于633微克/立方米的PM2.5。而中国每年因吸烟而致死的人数,在120万以上。 有人说,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不能和空气污染相比。但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有88%的人在家里被动吸烟,60%的人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30%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特别是在不吸烟的妇女当中,因为二手烟而患上肺癌的概率,恐怕还要高于大气污染。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光是这一点,就不比燃煤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小多少。 公共场合禁烟在中国难以彻底贯彻实施 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当你开始担忧孩子的呼吸时,烟草是远比雾霾更严重,也更紧迫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PM2.5数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其实都是逐渐下降的(之所以最近才闹得凶,只不过大家以前不知道而已),但吸烟人数却正好相反,它还在上升,尤其以青少年和女性为甚。 然而在媒体宣传上,雾霾却远比控烟要更受重视。从2012年开始,雾霾就是媒体最喜爱的话题之一,查查百度指数就知道,它受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控烟。诚然,烟草也是政府垄断,且利益牵涉极广的行业,在现实中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在媒体关注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不免会产生一些误导作用。这里并不是说不能关注雾霾,只是说当我们把健康问题和雾霾挂钩起来的时候,最好有一些定量的概念,才能更客观地进行相关的讨论。 其次,真正关心公共问题的人应当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有百利而无一害。就像DDT的问题上一样,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DDT是否有危害,而应该是DDT带来的好处是否能够抵消,甚至超过它的危害。这就是所谓的tradeoff,或者叫做利害权衡。我们历来的讨论中太缺乏这种精神,一件事情要不就是百分百的伟大光荣正确,要不就是百分百的十恶不赦。我原本期待《穹顶之下》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来比较在雾霾问题上的各种利弊,但是它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得太多。 在漫天雾霾的同时,北京也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片中,我们反复看到对于环境问题单方面的大幅渲染。柴静把她的女儿关在屋子里,面对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个城市会伤害我吗?答案是:会。但问题是,它更会在其它方面补偿你。就PM2.5的浓度而言,云南是全国环境第二好的地方,而北京则是倒数第二。然而,北京和云南的人均寿命却恰好倒了个个:北京全国第二长寿,平均寿命80.18岁,云南则倒数第二,平均寿命只有69.54。这就是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增长带来的好处,它远远地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危害。 如果我能够选择,我情愿让孩子出生在雾霾蒙蒙的北京,而不是山清水秀的云南。这样,如果运气不是太坏的话,他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多度过十个温馨的年头。 而很显然,大批的人跟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顶着雾霾,忍受着高房价,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向北京涌来,使得北京的总人口在十年内增加了一半。他们是不知道雾霾不好吗?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做出了自己的tradeoff,他们认为相比于其他好处来说,忍受雾霾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我一直希望能看到公众进行比较认真的讨论,即从定量角度来看,雾霾到底值得用多少GDP去“换取”?而不是永远单方面的发泄,要不就不惜一切要发展GDP,要不就不惜一切要环保。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的平衡。有人说,用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但问题是,不发展经济,这也是要用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的啊。 正如上面说的,经济水平是决定人均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了雾霾的污染值。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哪怕再“环保”,你的平均寿命也要比污染大省低。在中国,东部省份平均每个人能比西部多活十几岁。事实上,如果做回归分析的话,各省的PM2.5浓度和人均寿命甚至是正相关的,也就是PM2.5越高的地方,人均寿命反而可能越长。这并不是说PM2.5对健康有好处,而是说在污染高的地方,往往经济也比较发达,它对你健康的“补偿”要大于污染带来的损害。 关于中国各省经济和平均寿命的关系,有过一些粗略的分析。有人建立过线性模型,大约认为人均GDP每增长1000元,能换来当地0.3岁的寿命增长。而雾霾造成的健康损失呢?之前有科学家发表论文,认为北方因为供暖烧煤导致平均损失5.5年的寿命,但并未获得广泛认可。最近又有人做了推算,认为PM2.5导致了我国74个城市中的居民平均“减寿”1.48岁。 把这两个数联系起来,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能以不超过人均5000元GDP的代价消灭“雾霾”的话,那就是划算的(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4万5)。而如果我们为了消灭雾霾,导致GDP的损失超过了人均5000元,那从“健康”角度来看,反而得不偿失。因为大量的资源花在了环保上,或许会导致医疗卫生设施的不足,反而导致人均寿命降低。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其中的数字和逻辑显然是不严密的。这里只是想说,雾霾治理问题应当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收益-损失分析问题,而不是工业党和环保小清新们的整天对骂。这里的损失和收益不仅仅只是钱,谈钱也许太俗,我们来谈命。雾霾会导致人早死,这是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雾霾造成大面积失业,就不会闹出人命了吗?最近《柳叶刀》的精神病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失业率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63个国家的调查中,每年大约有4万5千人因为失业而自杀。我们愿意以多少命来换多少命?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决策的问题。 再比如,雾霾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副产物之一,《穹顶之下》里对如今城镇化的规模进行了质疑,但是,中国真的已经过分城镇化了吗?显然是没有嘛。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4.77%,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城镇化中涉及的也不仅仅是钱,也有大量的人命。20年前,中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之高,一度引得全球瞩目,而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中国妇女的自杀率快速下降,从每十万近30人下降到如今的每十万不到10人,光这一项,每年就挽救了约6500条生命。当我们抱怨城市化带来污染的时候,也把这些人加到天平上吧。 还有吗?有的。如今中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而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17:1,导致未来的“光棍”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这背后,每年多少女婴还未降生就离开了人世呢?假设正常的男女比例是1.06:1,很容易得出,每年因为“重男轻女”等观念而导致的“被杀女婴”大约有80万之多(“被杀”也包括提前流产等)。这些人的命应该怎么办?慢慢等待观念的改变和风俗的改变吗?也许正如柴静说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再等待,不应该再推诿。城镇化是最有效地解决男女歧视问题的方案,通过进一步的快速城镇化,我们可以挽救这每年80万无辜的女孩。如果这会进一步加深环境的污染,这值不值得?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穹顶之下》正是在告诉我们,追求GDP不一定代表污染,追求经济进步不一定会产生雾霾啊。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柴静并没有能够说服我。因为这个口号太诱人了,太理想了,太完美了,太多的人都曾经许诺过这样的乌托邦,所以我不得不以极为警惕的心态来接受,以极为小心的态度来看待她的论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当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影响国家决策时,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中国要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但在全片中,我所能归纳出的,无非是这样几条提议:首先是明确执法主体,加强环保部职权,有法必依,对此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这究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构成论证关系。从片中我所能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众多小钢铁厂如今利润极薄,再一加强环保就要纷纷倒闭了,所以干脆停止补贴,把这些落后产业淘汰,然后就能自动升级为既不污染环境,又能保持经济不倒退的高级产业了。至于新的产业是否能容纳相同的就业人口,能在多久之内完成,是不是符合经济需求,这只能靠自己想象。从欧美的转型历史来看,我对此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不详细展开。 其次,是能源转型,这条就把我彻底惊住了。作为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柴静居然建议中国放弃煤炭,而转向需要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但这需要多少成本呢?可行性又如何?对此却只字未提。当然我承认,这样庞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部短短的纪录片里说清楚,但《穹顶之下》随后抛出的两个说法却有点匪夷所思。首先是认为只要打破“三桶油”的垄断,石油产业就能自己进行创新,提高品质,减少成本。我在这里不去揣摩这是不是适应当下形势的又一盘“大棋”,我也不反对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但我强烈怀疑打破垄断之后,行业就能自动创新的说法。柴静似乎忘记了,她所反对的煤炭行业,正好是打破垄断,充分竞争的呀,为什么质量越来越差,反而不见创新呢? 其次,是说打破垄断之后,我们很快就能探明更多的油气储量,天然气产量很快就可以翻番。这番听上去颇有些大跃进气派的言论究竟有何根据,我无从得知。但《穹》片随后用了英国作为论据,说英国自从1952年伦敦污染事件之后,很快从煤炭转型到了石油,并从此实现了环境的改造。事实本身我不否认,但《穹》片没有提到的是,英国虽然在1956年通过了空气清洁法,但直到70年代发现了北海油田之后,石油占能源的总比例才飞速上升。而要把我国的未来能源寄托在发现一个新的,未知的大油田或者大气田之上,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可靠。所以不好意思,想要说服大家接受这一点,柴静恐怕还得再举出更多的证据才行。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用煤还是用石油,这并不对空气污染问题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我国的煤电厂,其环评标准本身是极为严苛的,只要能够彻底执行,并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压力。事实上,今天在英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反而又在逐渐上升。所以实际地说,要想治理雾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煤炭。比较有效的办法反而是关停更多的小火电厂,留下少数易于监督管理的大电厂,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督。原则上,这仍然是一个成本的问题。至于《穹》片中未提到的更多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自然也都可以在考虑之列。 但这些仍然并没有解决我之前的疑问,也就是《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因此,作为一种呼吁,我认同柴静的努力,她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当然是极好的。但对于她的观点,我仍然抱有怀疑的态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更详细的关于雾霾治理的成本和收益讨论,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来权衡其中的利和弊,而不要诉诸冲动,理所当然地把“雾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治理”作为默认前提。 毕竟情感攻势之后,理性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
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从数据看柴静《穹顶之下》的漏洞首先要表达对柴静做这件事情的敬意,我们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都希望能有蓝天白云乡愁别墅豪车,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勇气做到这个女性做到的事情。不论从一个母亲、媒体人、互联网营销事件、舆论引导等方面来说,这都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值得绝大多数敬佩赞同或者鄙视不爽柴静的人学习,因为你没做到,而你不能因为自己没做到而从专业之外的领域进行非善意的评判。刨除掉情怀、阴谋、私德与政治斗争等种种无法量化的因素外,作为能源与新能源研究员,这篇文章想来探讨被誉为“比专业人士还专业”的这次演讲中的专业问题。当然,除了“降低雾霾必须依靠天然气替代煤炭”这一根本结论我们不认可之外,其他的细节错误都不损柴静这次形式和内容都堪称完美的公共事件营销。1、“中国有一半的油完全失控?3%=50%?”我承认这个表述当时令我非常震惊,我从来没想到轮船的耗油量占到总石油消耗的一半,至于是不是失控当时还没来得及想。查下来的实际数字是轮船用油占燃料油的比例接近一半(47%),而燃料油占总油量消耗量的比例是6.6%,也就是说,船舶运输占石油消耗的比例是3%,这和一半差太多了吧。再怎么考虑节目效果也不能把3%误导成一半。12、“天然气在中国无法大量开采的原因是中石化的垄断,只要开放就可以解决?举例:9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只开采了1000亿立方米,根本原因是:70%资源被中石油垄断。”垄断问题后面讲,首先要说的是柴静的团队没搞清楚产量、经济可采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地质储量的关系。我也举个例子,全球油气剩余技术可采资源量高达6000亿吨和810万亿立方米,但是2014年油气产量仅为41.5亿吨和3.57万亿立方米。这也是因为全球石油巨头不开放市场导致的?另外与其他天然气大国相比,我国油气发现和开采成本不断攀升,截止2013年底,我国天然气井日均产量不到3万立方米,低于1万立方米的占一半。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技术可采储量都开采了,大家估计就会骂中石化败家子,搞得企业亏损。3、“伦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减少雾霾必须降低煤炭消耗量增加天然气用量,英国就是这样变好的,所以我们也要大幅提高天然气比例。”我能告诉你英国天然气用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北海油气田的开发吗?天然气生产出来当然要用啊,这不是因为有雾霾英国大量进口天然气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用天然气比煤炭要环保,问题是中国有那么多天然气来替代煤炭吗?现在中国能源结构里天然气占比5%,但同时中国已经是天然气第六大生产国和第五大天然气进口国,未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但依靠天然气替代煤炭没有任何可能,只能很小幅度地替代。按照全球25%的比例,中国要增加五倍的天然气需求,这哪里去买啊?其他国家的人怎么办?14、两桶油控制国家油品标准制定,导致中国油品质量差,最好的油品比发达国家低2个等级,北京柴油硫含量是欧盟国家的25倍。呃,中国的油品品质现状的确总体低于发达国家,不过从下图的标准看没量级的差别,而且未来目标上也在打算和发达国家看齐5、“雾霾导致50万人死亡。”实际上中国因为抽烟每年死亡100万人因污染而死亡都是件可怕的事情,不过对比抽烟的死亡人数,发现雾霾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因为抽烟每年导致死亡100万人,是雾霾数据的两倍。还有10万人因为二手烟而死亡。但社会上对抽烟的危害好像远不如雾霾这么关注。因为烟草行业有烟草公司的巨额公关费和烟草总局的巨额税收,雾霾只是自己在战斗吗?
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以一个纪录片横空出世的,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四处寻找真相的英雄,走访了北大、中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尝试从科学的角度揭开雾霾之谜。这个立意是积极的,主题是严肃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编导本应该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求真态度来制作这个片子,然而十分遗憾,我发现这个片子的一些重要关节点是虚构的,而且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前后矛盾的地方。下面略举数端,供那些一亿多人看过此片子者参考。
① 柴静认识到雾霾问题到底是什么时间?
在片子的开头是个简短的宣传,里边柴静深情地讲道:“我是通过我女儿的眼睛才看见了雾霾。因为我就在华北天空下生活,这十年来我怎么没有觉察到雾霾的存在?”在影片中柴静多次用了一个小女孩站在窗台的前的背影,可是柴静的女儿是2013年10月出生的,能站在窗台看外边的景致起码得一岁以后,这意味着柴静只有到了2014年10月以后才注意到了北京雾霾的存在。然而光她这个片子就已经制作了一年啦,也就是说,在柴静没有意识到雾霾存在之前就开始制作这部反雾霾的片子啦!
在纪录片的开始,柴静用了2013年1月北京空气污染记录来说明雾霾的严重性,并说那一个月她走访了陕西、河南等地,获知媒体上报道全国6亿人笼罩在雾霾之下。柴静的原话为:“我曾经是一个记者,报道了很多地方的污染。但是一直到雾霾笼罩了差不多六亿人,我才第一次认真考虑说,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柴静还说,这次外出归来时知道自己怀孕了。
前头说女儿长大后才认识到雾霾存在,接着又说怀孕女儿时已经开始考虑雾霾问题。此外,华北和北京的雾霾问题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十分严重,柴静又是多年报道污染的记者,竟在2014年底之前竟对北京的空气污染浑然不觉。这不太搞了!柴静这是在搞纪录片,还是在写小说?即使写小说,也不能出现这样的前后矛盾呀?
② 美国护士如何敢确诊柴静女儿的病因?
柴静的片子很煽情,这是她精心打造的,其中多次用到一个道具,它就是护士在柴静女儿做手术时送给她的一只小熊。柴静说她怀孕时,女儿被诊断为患有良性肿瘤,刚一出生就被抱走做手术。柴静说:“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这只小熊在开头和片尾都出现过,结尾则是手画的图案,而且小熊的嘴都是用口罩遮盖着,表明抗议雾霾和防备空气污染。
然而,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女儿,美国护士怎敢擅自断定柴静女儿的肿瘤是空气污染所致?按照美国的医疗制度,护士是无权诊断病因的。护士送这只小熊的用意似乎就是为了柴静日后拍这部纪录片用的,而且这只小熊一开始就加入抗议北京雾霾污染的绿色队伍。柴静在片尾又用手画的这只小熊,嘴上带着口罩,号召人们关爱孩子,制止污染。
此外,柴静说女儿做完手术被送回来时还处于昏迷状态,是她一声声呼唤女儿的名字,才把女儿叫醒。此处很感人,然而暴露出医疗常识问题。美国的医院也太不专业了,怎么会把尚处于昏迷状态的初生婴儿就送回来了呢?
我总觉得,柴静似乎是在编故事,而不是在拍科教片。
③ 柴静在美国如何能闻到北京雾霾的味道?
柴静的纪录片子里有这么一段话:“她吃她喝都让你来负责。(2013年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它就是我十年前在山西生活时看到的天空。”这里柴静讲的是自己2013年底在北京经受雾霾的感受。
可是,柴静是在2013年10月底在美国生女,2014年2月20号左右才返回北京。也就是说,北京2013年底那场雾霾期间,柴静人是在美国的。她有必要虚构自己的感受吗?
④柴静所描写的生女过程太蒙太奇。
在纪录片,柴静重彩浓墨自己的生女过程,以自己女儿是雾霾受害者引入,感动了无数的人。然而她所描写的过程是采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请看纪录片的三段柴静的解说词:
一、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的。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
二、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我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在昏迷。我就拿着麻醉针眼儿的小手放在我脸上,叫她的名字,直到她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
三、但是,回家的路上我就感到害怕了,全是烟熏火燎的味儿,我就拿一个手绢捂在她鼻子上,这样做很蠢,因为她会挣扎,就会呼吸得更多。
任何一个不了解背景的观众听了柴静上面这些话,都会认为柴静是在北京某家医院生的女儿,而且是抱着初生的婴儿走着回家的。柴静没有交待生女的时间和地点,一定会给人这样的感受。然而,事实上,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孩子,而且在那里休养了3个月左右才回北京的。
总之,我觉得柴静更像是在演戏拍故事片,里边穿插着不少虚构的成分或者说假信息。特别是,编导虚构故事也不够细心,不该出现内容上的前后矛盾。《穹顶之下》不是一部严肃的科普片,更像是一部以雾霾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是可以虚构、幻想、穿越,然而科教片则必须求真,必须用一丝不苟的科学方法来制作。
我想找一部电影也是纪录片,里面有人类进化、环境污染、生态、人吃猴脑、鬼等。
参考:马云:周宇我觉得特实在,我觉得你做得很好。刚才的案例分析让我刮目相看,你知道自己做什么,流程,你开始讲的时候你紧张一些。以后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希望你以后学会笑着回答。你的思想不错,但是你一紧张,你一严肃大家容易吵架。我想给你的建议是,你少开店,开好店,店不在于多,在于精。然后请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帮你管理,请一个好的管理的优秀人才,这么算麻烦了。我也不懂财务,我请一个很好的财务来管,让他算得清清楚楚。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大纲上说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四化主义建设人才!
实际上,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够有立足之地,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教育也是培养人,感化人的过程!让人懂得爱,懂得分辨善恶,明辨是非!
总之,从个人,社会发展角度教育的目的都是显而易见的!从古至今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而发展的!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剌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做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例如,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呀呀的声音又逐渐变化为音节清晰的语言,于是儿童就被引导到现在用语言总结起来的统一的丰富的观念和情绪中去。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的以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因此,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如果它碰巧的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为了正确地说明儿童的能力,我们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在我们能够把这些本能和倾向转化为与他们的社会相当的事物之前,我们不知道它们所指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带到过去的社会中去,并且把它们看作是前代人类活动的遗传。我们还必须能把它们投射到将来,以视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在前一个例子中,正是这样能够在儿童的呀呀的声音里,看出他将来的社会交往和会话的希望和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种本能。心理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二者之间的折中或其中之一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而成的。有人说从心理学方面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是空洞的、形式的——它只给我们以一个发展一切心能的观念,却没有给我们以怎样利用这些心能的观念。另一方面,又有人坚决认为,教育的社会方面的定义(即把教育理解为与文明相适应)会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强迫的、外在的过程,结果把个人的自由隶属于一个预定的社会和政治状态之下。假如把一个方面看作是与另一个方面孤立不相关而加以反对的话,那么这两种反对的论调都是对的。我们为了要知道能力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必须知道它的目的、用途或功能是什么;而这些,是无法知道的,除非我们认为个人是在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但在另一方面,在现在情况下,我们能给予儿童的唯一适应,便是由于使他们充分发挥其能力而得的适应。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20年后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因此也不能准备儿童去适合某种定型的状况。准备儿童使其适应未来生活,那意思便是要使他能管理自己;要训练他能充分和随时运用他的全部能量;他的眼、耳和手都成为随时听命令的工具,他的判断力能理解它必须在其中起作用的周围情况,他的动作能力被训练能达到经济和有效果地进行活动的程度。除非我们不断地注意到个人的能力、爱好和兴趣,——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把教育不断地变成心理学的名词,这种适应是不可能达到的。总之,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因此,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这些能力、兴趣和习惯必须不断地加以阐明——我们必须明白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必须用和它们相当的社会的事物的用语来加以解释——用他们在社会事务中能做些什么的用语来加以解释。
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首先要国家治理,其次全民参与。“我们每个人都讨厌雾霾,但每个人同时又是雾霾的制造者。”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弘昌集团公司董事长陈世强说。 “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儿,必须全民参与。”陈世强认为,治理雾霾和节能减排息息相关,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要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尽量购买节能家电,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体现在企业生产上,要提升和改进生产技术,少耗能源,多用清洁能源;体现在交通上,就是要少开车,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等。 严控小汽车增长速度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邸瑛琪说,统计显示,建筑扬尘、土壤尘及道路扬尘等占郑州市PM2.5的28%,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6%;源炭及生物质燃烧源、二次大气污染物约为21%;来自区域传输的约为15%。 “由此可见,小汽车大规模的增长是造成雾霾天气加重的主因之一。 制定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程序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如建立空气质量污染预测预报模型,及时对公众发布污染现状;在雾霾天气期间,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拍雾霾纪录片以女儿病情开场,引发客观性争议,她坦诚这是自己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正是刚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促使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切入到雾霾问题。传播学存在着一种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人的传播”往往好过“多数人的传播”。“一个人的传播”有两种,一种是“对一个人传播”,当我们向恋人表白、向儿女倾诉,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是“为一个人传播”,他向很多人传播,但是他传播的动机或目的是为着一个人。 对一个人的传播,未必比对多数人的传播更缺乏传播性,你会发现重量级人物对多数人讲话所产生的伟大的作品,并不多于面对一个记者的采访,其实,非常多影响世界的信息,是通过记者的采访后,传播出去的,很多人只有在一个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才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这是记者的骄傲,也是记者的福气。 当然,为一个人的传播,那就是更加了不起的作品,当一个作家在扉页把自己的作品献给某某时,其实他在乎的这个人往往比整个世界都重要,这样的作品,作者一定倾情倾力。贝多芬四十岁时,写了一部钢琴作品,送给他一个十分喜欢的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当然很美,她的名字叫伊丽莎白,昵称就是爱丽丝,这部《致爱丽丝》的作品,贝多芬生前从未发表,理由很简单,那是写给一个人的,但后来它属于所有的人。今天,有谁会痛恨贝多芬小家子气,把本来应该给全人类的音乐,献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子呢?谁会因为自己不是爱丽丝,就拒绝欣赏这部献给爱丽丝的作品呢? 也许有人会说,你上面的例子举的是艺术作品,艺术可以主观,但柴静这是调查类作品,应该客观。其实,非常多的学术著作就有不少是献给一个人的,而调查类作品也无需屏蔽个人的情感动机甚至情感表述,公共话题的个人体验有时候弥足珍贵。这一点我不想在这篇文章展开,本文想表达的观点是:对柴静这样的一个人的传播,我不仅不反对,而且认为应该鼓励和倡导。 我的理由是:我们要搞清楚舆论意见领袖的角色分工和社会定位。意见领袖至少可以分为四类:号召力领袖——可以动员人们行动,影响力领袖——可以改变人们判断,洞察力领袖——可以引领人们思考,注意力领袖——可以引发人们关注。从意见领袖的标准看,我对柴静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洞察力,评分并不高,但柴静的注意力,其量级无可挑剔,从她之前出书的发行量和这次纪录片的点击量,就可以看出其注意力的威猛,中央电视台的平台固然造就了她,但她个人的明星气质和传播策略,不容忽视。 注意力领袖在社会的作用非同小可。舆论是什么,舆论学之父李普曼评价报刊(媒体)的作用:“它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域内。”这个世界有太多东西被屏蔽,有太多东西在黑暗,我们需要注意力领袖把那些黑暗的领域照亮,特别是事关每一个人利益的公共领域。 所以,正是在这个角度上,我高度赞赏崔永元对转基因的关注,很多人纠缠崔永元的立场、客观和专业。殊不知,崔永元在转基因方面不是专家,在这个领域里号召力、影响力、洞察力比他强的人多的是,但崔永元以个人的责任感,把他明星般的注意力,将一个事关很多人的公共领域从黑暗里照亮,他说了什么不重要,他是否说对了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把转基因很多幕布撕开,这样就功德无量。 同样的理由,我高度评价方舟子对这个话题的加入。公众不要太在意他们及其粉丝的争吵、谩骂等等不愉快,两个人的针锋相对,形成了公共舆论事件,这使得有更多专业的人介入其中,他们关注、反思、纠正、补漏,并且传播,意气用事的网民毕竟是少数,更多理性的网民会在沉默中思考,真相在撕开后慢慢水落石出,真理在辩论中逐渐得到公众认同。人们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其实注意力也是最好的防腐剂,一切沉默在黑暗的地方,最容易产生不可告人的交易,而当公众的注意力聚焦时,利益集团未必绝迹,但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不要去苛责一个注意力意见领袖是否专业、是否客观、是否正确。他不是号召力领袖,不是影响力领袖,也不是洞察力领袖,他最大的贡献是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应该关注的地方。注意力领袖的一举一动,是个人的自由,也关乎社会的良心,那些可以吸引亿万眼球的人,你是把媒体的镁光灯带到你们纸醉金迷的丑闻生活,还是用你们的探照灯照亮事关公共利益的公共领域,是检验你们人品和存在价值的最好试金石。 我注意到也有人批评柴静把孩子的病当做一个噱头。柴静记者出身,她当然懂得传播,从这部片子放在全国两会前两天推出,就可以看出她的精心策划。早了,话题带不到两会,晚了,两会的报道轮不到她上头条,但对于一个注意力领袖,一个为了公共利益呼喊的注意力领袖,这样的传播策略值得厚非吗? 而反过来,我们想问的是,为什么转基因和雾霾,这样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生命健康的调查纪录片,不是出自CCTV,而是出自CCTV的前员工?CCTV不惜耗巨资、多频道、大动作直播东非野生动物迁徙,为什么事关老百姓最切身利益的内容不调查、不聚焦呢?百万,对于个人是大投资,对于中央电视台的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连零头都不到,在央视的纪录片预算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制作,而崔永元、柴静都出自央视,可见财力、人力和能力都不是问题,症结是眼力,可能更关键的是心力吧?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 O(∩_∩)O~
苍穹之下什么意思
苍穹之下表面意思是半球体顶部的下面。穹顶:指半球体的空间或者面积;穹或穹形面(如朝中央圆拱的一条街或桥面)的顶点或顶部。出自《说文》:“揆诸苍穹之下。”
示例:
1、《梁书·邵陵王纶传》:“唯应剖心尝胆,泣血枕戈,感誓苍穹,凭灵宗祀,书谋夕计,共思匡复。”
2、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泾河龙逃归碧落,钱塘龙赶上苍穹。”
3、清·黄遵宪《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搔首我欲问苍穹,倚栏不寐心憧憧。”
苍穹是什么
苍穹是天空。天空,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天际空阔,也指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人可以在天空观测气象或天文现象,从而得知天气变化、时间的流逝或自己的方位。日出日落可知一日中的时间,晚上月亮的盈亏可以知道一个月的时间。北斗星可以指示北方。云的厚度和形状可以知道会否下雨。在天空可以欣赏到许多美丽的现象,如彩虹、极光和流星雨等。雀鸟会在天空飞翔。由于石油等化石性燃料使用的增加而产生的悬浮质,特别是那些会在燃烧后释放二氧化硫的煤等燃料的影响,自1973年以来,除了欧洲,天空的能见度正在逐步降低。天空颜色:天空之所以是蓝颜色的,是因为太阳光是七种光组成。七种光中波长较短的是青、蓝、紫,光波较的最容易被空气分子与空气中的尘埃散射,所以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其中的青、蓝、紫三种光大部分被散射。大气层中紫色几乎看不到,因为紫色光在被散射的同时大部分也被吸收,而且人类的眼睛对紫色也并不敏感。天空的颜色(也就是大气层的颜色)实际上是光谱中蓝色周围的合成颜色,我们称之为“蔚蓝”。如果没有大气层我们看见的太阳就是在漆黑的太空背景中一个非常耀眼的大火球,空间站的宇航员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因为太阳光透过大气层失去了大部分光谱中的蓝色区域,我们透过大气层看太阳往往是黄颜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