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三中全会

时间:2024-06-21 12:06:20编辑:优化君

1984年十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什么决定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致认为: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分为10个部分:一、改革是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三、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四、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五、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六、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七、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八、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九、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十、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全会还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决定》。全会决定于1985年9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议题有两个:讨论和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建议;增选中央委员会成员等组织事项。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通过了什么

法律分析: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这几年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一致认为:必须按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1.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2.政治上:果断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3.组织上: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
1.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3.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
4.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是什么?

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在充分肯定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亡党亡国。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相关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会期短暂,但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第一,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第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重新恢复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第四,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第五,提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第六,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七,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解决了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成果,比如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恢复成立了中央纪委并决定陈云同志兼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十二届三中全会内容

十二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1984年10月20日

坚决地系统地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的新局面。

两个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阐明加快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决定

决定于1985年9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议题(一)讨论和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建议;(二)增选中央委员会成员等组织事项。

人民日报社论:

满怀信心夺取改革的全面胜利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深刻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最近几年城乡经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贯穿在这个决定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表明我们党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决定》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大问题上,冲决“左”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在许多人中间存在的模糊认识。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0dc4f9ee3697d12c0126e4381132ba7a60208a58449e3732a4b501295ac51260772d1d27d1716de434b99802102471457b48cc9f85dacbd855e5c9f563e676af055559347a091006383379129f4b25ca2ffe732e4ec858e9d0a04dd53722bddaf9c5a7745967285642cbff1dc09085415b9e62d6efa5975349f2040bd40f8e5256e70dbb08202&p=ce759a4799df12a05eb8df2046&user=baidu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具有重要理论意

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决定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重大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在许多人中间存在的模糊认识。

“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常修泽告诉本刊记者,在此次全会前,中共中央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各种各样的调研和研讨。正是由于充分的准备、酝酿,在全会上作出了改革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已是相当大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发展。


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分别干什么

法律分析:“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 第二十一条 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照现在的正常情况,每一届中央委员会要召开七次全体会议,也就是从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它们召开的时间和任务大致如下:一中全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召开,选举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成员,决定中央其他部门成员。二中全会:次年的年初召开,布置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换届选举的人事安排。三中至六中全会:从二中全会召开的当年起,每年的第四季度召开一次全会,主要审议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事务。七中全会-在新的全国代表大会前夕召开,主要任务是为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做好准备工作。

二中全会和三中全会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十一条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列属于该决定核心内容的是 A.大力

答案是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中心环节。1984年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致认为: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扩展资料《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会议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决定》分为10个部分:1、改革是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2、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4、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5、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6、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7、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8、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9、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10、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上一篇:美丽西施

下一篇:北京车展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