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6H轰炸机的特点
H-6H轰炸机是一种焕发青春的“老机”,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我国中大型轰炸机的现状决定的,为了能尽快提升我国大中型轰炸机的水准,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在原有的机型上进行更新,增加及扩充它的作战性能,H-6H就是这个指导思想下的成功案例。当然这不是在原来的旧机结构上的升级,而是在新生产的机体上的系统升级,由于H-6轰炸机在很早就实现了国产化,所以,我国具有这个机型完整的生产线,所以改进是很便捷的。H-6H跟它饿原型机型在功能上作战能力上是非常不同的。H-6飞机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中型轰炸机,它是以常规航弹为主要武器装备的水平轰炸机,它仍然装备是较为传统的光学轰炸瞄准系统的轰炸机。而H-6H除了原型的功能之外,更装备了适应现代空中打击武器发展的新型系统,它在原来基础上更新主仪表板和辅助仪表板,更符合人机功效原理;增加了惯性导航系统、 GPS定位系统、导航信息处理机;换装了领航仪和航向联系盒。实现了惯性导航、GPS导航和多普勒导航等三种导航分系统的“三位一体”,还可与轰炸瞄准系统交联,实施自动瞄准轰炸,装备了新型精确打击武器配套的火控系统,增加了对地雷达系统,增加了外挂精确指导武器的辅助控制系统,这样一来,该机型从传统的普通航弹水平轰炸机提升称为了具有精确/远程打击能力的新型空中打击平台。
为什么国内媒体和国家对轰-6(图-16)如此保密?
轰6曾一度被认为是解放军用于对付航母的有利武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改良升级、但就你所说的为何如此保密、我个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的手段罢了、轰6属于老旧机型、经过改良升级、已经可以说是将它能发挥出的效用都发挥出来了、在怎么大费周章地搞、它也不能变成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如果我军有急切需要远程战略轰炸机的需求、研发新机型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至于你说的图-16、全名为图-160、是俄军的主力远程战略轰炸机、与我国并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轰-6H的机型背景是什么?
轰-6H堪称远程精确打击的“点穴”高手,是目前(截止2009年)中国所有战斗机中航程最远的,飞行距离可达5000多公里。2009年10月1日,中国轰-6H轰炸机挂弹受阅,充分的展示中国轰炸机的风采。机型背景中国轰-6H轰炸机是中国轰-6轰炸机的改进机型,轰-6轰炸机1948年开始研中国轰-6H轰炸机制,1958年中国与前苏联签署引进图-16型轰炸机及生产许可的协议,但因为当时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工程放缓,到1963年才重新启动,1968年首架轰-6试飞成功,1969年批量生产装备部队。该机的各个改型在苏军中担任了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形成了一个用途广泛的型号系列。该机主要的缺陷是研制时间早,载荷、速度等指标较差,在苏军中主要作为大型作战飞机的补充。至今(指2009年)该机仍是中国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且在不断对其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同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中国轰-6H轰炸机的机型背景
中国轰-6H轰炸机是中国轰-6轰炸机的改进机型,轰-6轰炸机1948年开始研制,1958年中国与前苏联签署引进图-16型轰炸机及生产许可的协议,但因为当时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工程放缓,到1963年才重新启动,1968年首架轰-6试飞成功,1969年批量生产装备部队。该机的各个改型在苏军中担任了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形成了一个用途广泛的型号系列 。该机主要的缺陷是研制时间早,载荷、速度等指标较差,在苏军中主要作为大型作战飞机的补充。至今(指2009年)该机仍是中国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且在不断对其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同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中国最好的轰炸机是什么型号的?有多少?
专业轰炸机是轰六,但是苏-30MKK战斗轰炸机在载弹量和作战半径方面都超过了轰六。
段时间关于轰六K的帖子满天飞,在这些帖子里面对轰六K的定位一直没有很好的去认识,更多的是把轰六K的地位抬得很高,甚至有种说法是:轰六K是美国航母舰队的恶梦。这就有些过了。今天,我在这里对轰六K的定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请网友交流。
大家应该看到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中国海、空军部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新装备换装的高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先后装备了歼-10、苏-27SK、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和”飞豹”战斗轰炸机等作战飞机。通过一系列国产战机和引进新机型的入役以及相关机载武器系统的陆续装备和形成战斗力,中国海、空军航空兵部队的作战范围得到了大幅扩展,已经由单纯的国土防卫发展为具有一定攻势作战能力。在大量装备先进战术飞机的同时,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还陆续装备和改进了多个型号的轰-6系列轰炸机。
目前,在现役装备体系中还大量使用专用轰炸机的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国家,曾经装备有中程轰炸机的英国和法国都已经将轰炸机退役或改装为其他用途(英、法轰炸机退役后所出现的作战空缺主要依靠”狂风”和”幻影”2000这类战术对地攻击机来填补)。美国和俄罗斯空军的轰炸机全部是远程战略轰炸机,只有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所装备的轰炸机主力是轰-6亚音速中程轰炸机。
针对目前国际上对中程轰炸机的淘汰,而我们中国是否有必要坚持对轰六进行改进和装备我不禁要问:这是出于什么目的?价值何在?
一、历史上战略轰炸机的应用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想必须首先从专用轰炸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来分析,从大型专用轰炸机出现在世界舞台起,有几个典型的案例是专用轰炸机应用的最具体的表现,我们就从这几个典型的案例来分析吧:
1、 战略核打击和核威慑
轰炸机在战略核打击上的第一次使用就是美国B-29杂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而核威慑上的应用曾经是50年代到70年代冷战时期最闪亮的一笔,特别是在50年代的时候,运载、投掷核武器的工具只有战略轰炸机,因此倍受重视。当时追求的是核打击的威力,并且,在核弹小型化上技术没有得到克服,所以弹头越造越大,威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当时追求的是“数量威慑”双方都要保持足够的二次反击力。因此当时双方的弹头可将地球摧毁数遍。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苏联造出了1亿吨当量的“赫鲁晓夫”氢弹,美国也造出了3000万吨当量的核弹。这样的巨型弹头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也只有大型的战略轰炸机才能承载。特别象“赫鲁晓夫”核弹还必须为图-95改制出特殊的挂架才能承载。(而且图-95这么大的机体也只能承载一枚)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这样时期,美、苏、法、英等国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战略轰炸机。并且北约和华约双方经常上演互派战略轰炸机到对方边境线巡航飞行,而对方战斗机紧急升空陪伴的好戏。
2、 战略性的战术打击
战略轰炸机实施战略性的战术打击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英、阿马岛战争中的“黑鹿行动”。1982年4月1日阿根廷武力占领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国防部立刻提出了一揽子作战计划,其中最为疯狂的是用皇家空军的“火神”B2战略轰炸机跨越6275公里的直线距离轰炸阿根廷港的军用机场。
“黑鹿行动”由2架“火神”战略轰炸机参与,但计划只有一架执行轰炸任务,另一架作备份。为了保证这两架战略轰炸机能够完成任务并且安全回家,还需要11架“胜利者”K2加油机同行,负责空中加油。(其中两架是备份)
4月30日夜,13架飞机全部升空,飞向马尔维纳斯群岛。在8个多小时后,“火神”俯冲向下,投下了21枚高爆炸弹,顺利的完成了“黑鹿行动”。此后,英国总共进行了7次“黑鹿行动”行动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只是行动的目的有所不同。
此次战略性的战术打击,给英国皇家空军、海军都有极大的影响,大大的提升了英方的士气,沉重的打击了阿方。当时的英国《每日电讯》刊登的名为“Negotiate”的漫画—9枚炸弹组成了“谈判”的英文单词,表明了此次行动的重要性和成功性。
3、 单纯的战术打击
战略轰炸机实施单纯的战术打击这是美国在近来几次的局部战争中开发的一个新的应用范畴,这也是B-52获得新生的关键所在。对这种打击我记忆犹新,伊拉克战争期间,我正好在英国范堡罗空军基地附近,(美国驻欧洲最大的空军基地,也是美国在欧洲唯一布置B-52战略轰炸机的地区)。当时,所有的B-52轰炸伊拉克的任务都是由这个空军基地来完成的。所以每当我们听到B-52沉闷的轰鸣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6-8个小时后,雨点般的炸弹就会落到伊拉克军队或者城市当中。
在美国这几次局部战争中,战略轰炸机的使用还是具有其十分明显的特征的,在这几次高强度的立体作战中,大量作战任务由高性能的战术攻击机来执行,用战术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发射远程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并且将对面防空网基本摧毁或者使其失效后。战略轰炸机方才出场,执行的大多数任务是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战场遮断,当然原来的战略轰炸任务--打击敌方纵深的重要战略目标的任务更多的交给了战术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
二、现代高科技的战场使战略轰炸机在应用上的改变
在1957年和1959年,苏联和美国分别研制成功了洲际弹道道德,使核武器有了新的运载、投掷工具。鉴于导弹所具有飞机无法具备的一些优势,各国纷纷积极推行“火箭核战略”。在这种认识下,各国发展战略轰炸机的热情迅速减退,战略轰炸机的存在受到了质疑。这就引起了战略轰炸机在应用上的改变。
1、 在核打击和核威慑方面正在逐步退出
战略轰炸机在核打击和核威慑的应用正在逐步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首先是苏联在研制了“赫鲁晓夫”氢弹后发现一个十分尴尬的事情---找不到试验场。在理论上估算,这颗氢弹在爆炸后杀伤半径约为1000公里,也就是说该核弹爆炸后方圆1000公里内的所有城市将毁于一旦。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威慑”。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核弹的研究就转向了小型化方向发展了,加上制导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核武器小型化的速度十分的迅速。在这种情况下核武器的运载和投掷工具就更多更灵活了,现在包括一般的155毫米口径的大炮都成为了核武器的投放工具了。
(2) 从1998年以后,英]法两国都先后把原来的“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向单一的海基核武器发展,他们普遍认为,空基核武器特别是战略轰炸机容易被拦截,且费用极其昂贵,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也一般。在这样认识下,目前,空基平台所以拥有的核弹头只占法国核武库的15%,并且这些空基平台均不是战略轰炸机。而英国更是已经完全取消了空基核武器。
2、 战略性的战术打击也在被逐步取代
战略性的战术打击在以色列对伊拉克核电厂采取“巴比论行动”后,战略轰炸机在战略性的战术打击的应用领域上也开始逐步被取代了。在此对该行动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对比英国的“黑鹿行动”我们就能看出远程攻击机和多功能战斗机在这里领域的出色表现了。
1980年10月在以色列内阁紧急会议上,总理贝京宣布通过突袭的手段在伊拉克核反应堆建成运行前将起摧毁。行动取名为“巴比论行动”。1981年6月7日,14架F-15和F-16起飞升空后利用雷达盲区,低空直飞沙特阿拉伯,尔后改飞巴格达。在经过1000多公里的低空飞行后进入伊拉克境内(飞行高度50-100米),其后14架战机帖地飞行,飞行高度只有10-20米。在距离目标64公里的时候,F-15迅速升空为F-16护航,8架F-16则迅速进入轰炸航线,15枚炸弹准确的命中了目标。整个空袭历时仅仅2分钟。等伊拉克防空火力醒悟过来的时候,以色列战机早已脱离了战场,安全返航。伊拉克核电站招到了灭绝性的打击,从而伊拉克迈向核俱乐部的脚步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次行动隐秘、快捷、准确就象拳王挥出的“左钩拳”充分体现了“快、狠、准”的精髓。而英国的“黑鹿行动”相对则显得动作迟缓、阵型过于庞大就好象黑熊的扑咬。二者之比使世界各国纷纷将战略性的战术打击的任务往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身上加。战略轰炸机也就逐步的退出了这一领域。
3、 单纯的战术打击
单纯的战术打击之一原本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的看家本领现在反而更多的被战略轰炸机所替代,这也是B-52获得再生的根本原因,目前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主要有B-1、B-2和B-52三种,俄罗斯的主要是图-95、图-160和图-22。从这十多年这两个国家对这些战略轰炸机的改进来看,B-52和图-95已经基本退出了战略打击和战略威慑的角色,往单纯的战术打击的领域发展了。而B-1、B-2、图-160和图-22由于其所具有的隐身突防、高空超音速突防和低空高亚音速突防的能力,战场生存力较强,所以仍然承担部分战略打击和战略核威慑的任务。
而B-52和图-95在战术打击领域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其巨大的载弹量,B-52的载弹量是F-15的4倍,F-16的6倍,而图-95的载弹量也是苏-30的4倍左右。而这两款战略轰炸机存在的另一个价值是其超过10000公里的大航程与空射巡航导弹的结合,使巡航导弹达到了“全球到达、全球力量”的最高境界。
三、我国轰六轰炸机的定位和应用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轰六基础平台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图-16型中程轰炸机,在同时代的同类型飞机目前已经全部退役的情况下,轰-6在我军中的地位却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轰-6轰炸机仍旧在我军得以保留,而且近年来还不断得到发展与改进。
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新装备的歼-10、苏-30MKK、”飞豹”等先进战斗轰炸机在航程、机载雷达、电子设备和载弹量指标上都比我军制式强-5强击机和轰-5轻型轰炸机有明显提高,载弹量上甚至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轰-6轰炸机正常载弹6吨的标准。此外,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苏-30MKK和”飞豹”战斗轰炸机无论是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还是在突防能力上也都已超过轰-6轰炸机。这样就不禁使人产生一些疑惑甚至是疑问:轰-6在现代战场上还有没有战斗力?轰-6在我军作战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远程战术攻击机能不能取代轰-6在中国空中打击力量中的地位?
而从我们上面关于战略轰炸机的应用领域的分析来看:目前世界上的战略轰炸机已经逐步退出或者已经完全退出了核打击、核威慑方面以及战略性的战术打击领域。而执行的是单纯的战术打击任务。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轰六在单纯的战术打击任务中的应用性能吧。
要比较轰六与苏-30MKK、“飞豹”在完成单纯的战术打击任务方面的优缺点,才能真正看出世界上目前使用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来替代中程轰炸机的根本原因。
这一比较我看就从载弹量、航程和现在吹得最神的携带巡航导弹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吧
1、轰六的肚子
肚量小一直是轰六的缺陷,轰六原型的载弹量只有六吨,只相当于“飞豹”比苏-30MKK接近9吨的载弹量都要小。经过了多次改进,特别是换了“D-30KP” 型涡扇发动机,更大的推力和更高的燃烧效率将会让轰-6K拥有更大的有效载荷和更远的作战半径。但是毕竟轰六是中程轰炸机再怎么改也有限。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具有较大的机内弹仓,可以在携带较大载荷的情况下保持较好的飞行性能。
2、轰六的腿
腿短也是轰六的一个明显的缺陷,轰六原来只有1800公里的作战半径,只相当于“飞豹”比苏-30MKK的2100公里还不如,也是得益于换了先进的发动机轰六的作战半径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提高也有限,目前从我所能掌握的最权威的说法是接近3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前几期的国内相关军事杂志均有相关报道)。这样的作战半径仍然停留在多用途战斗机和远程攻击机的层面上。
3、携带巡航导弹
有一些网友认为“只有轰炸机才能携带巡航导弹”,这是错误的,现在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均可以携带巡航导弹,这在国外先进军事强国早已经是很普及的事情了,而且我国也早已经克服了这个瓶颈,歼-10、苏-27、苏-30、“飞豹”甚至歼-8都具有这一能力。
让我们再比较一下轰六和目前我国现役的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在实施战术打击时的情况吧。
1、轰六在实施战术打击方面存在的缺陷
(1)目标明显且飞行性能并不出色的缺陷使之在面对现代化防空战斗机的导弹拦截时非常脆弱。
(2)轰六脆弱的自卫能力需要强大的护航保护
(3)轰六突防能力低,无法实施第一波打击任务
(4)轰六原来作为中程轰炸机的定位使其具有很大的改进局限性,经过多次改进在载弹量和作战半径方面均无法全面超越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
2、轰六在实施战术打击方面的优点
(1) 在作战半径方面,轰六较大的机内弹仓使其能够在较大的载弹量的情况下保持较好的飞行性能,而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的武器都需要挂栽在机体之外,这样将影响其有效的作战半径和飞行性能。
(2) 载弹量和航程这两项指标均比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要强。
(3) 大型的反舰导弹的挂载能力较强,类似“C-601”这样的反舰导弹目前也只有轰六能挂载。
综上所述,轰-6中程轰炸机是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装备的重点机型,但其各项性能指标已嫌落后,经过了航电设备的改进和换发,并配备了巡航导弹的轰-6仍然具有很强的战术打击能力,但其原来作为中程轰炸机的定位局限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认为轰六现在在中国的定位就是一个过渡性产品,在不久的未来它必然会被真正的战略轰炸机和远程攻击机、多用途战斗机所取代。
而且,世界的发展形势中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淘汰中型轰炸机已经是一个事实,中国没有必要在继续长期保持中型轰炸机的存在,我们要做的是:一、研制真正的战略轰炸机、二、拓展远程攻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的功能,让他们担当更大的责任,这才是正道。
为什么称轰六K是战略轰炸机的根本原因
解放军对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定义最低航程可达8000公里、并且可以荷载超过10吨空对地弹药的轰炸机。
轰六K的载弹量,满载应该有14吨(老轰六8-12吨)。空基长剑10有2.5吨,两枚才5吨。一般来说,轰炸机执行核攻击任务时每次只会投掷一至两枚核弹,万一故障是不能带回基地的。所以轰六K要执行核攻击任务,载荷只有5吨,剩下的载弹量换成油料就是额外增加的9吨油料。
D30KP-2发动机比老发动机又省25%的油,轰六K的航程基本在8000公里-9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可达3500公里。
再加上长剑10有2500公里的射程,作战半径等于延伸到6000公里,覆盖亚洲全境和欧洲的一部分都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