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之歌

时间:2023-06-01 08:00:29编辑:优化君

《五子之歌》是大禹之孙为追思大禹的遗训而作的诗歌。大禹的孙子太康即位后,贪图享乐,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后羿侵占。太康的五个弟弟被驱逐到洛河之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追思大禹的遗训而作《五子之歌》,以叙失国之事,表悔改之意。

《五子之歌》的歌词如下:其一曰:“阜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然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平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口追?”。

其中第一句体现了大禹的民为邦本的思想。大意是说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第二句转述了大禹的训诫:喜欢美色、喜欢游猎、喜欢喝酒、喜欢音乐、喜欢华丽的宫殿,这五种毛病,只要犯上一种,人就会灭亡。第三句大意是,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第四句是说大禹制定法曲,为后世楷模,因为太康放弃了典法,导致宗庙祭祀灭绝。最后一句敦促后继者迷途知返,以示自己幡然悔悟。[3]

五子是夏代启的五个儿子,即太康的兄弟,大禹的孙子。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说:“帝太康失国,兄弟五人须干洛汭,作《五子之歌》。”“须于洛汭”。即在洛水之曲等待着太康。五子怨悔,于是追述大禹治国的教戒,写了这一组诗歌,名叫《五子之歌》。[4]

佚名就是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或者叫无名氏。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

[1] 五子歌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 精装中华诗词经典 第1卷 : 学习出版社 ,2010-03 . 17 .[3] 杨云著 . 浙江名人家风研究 传承、创新与弘扬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9-08 . 74 .[4] 朱建亮著 . 《伪古文尚书》研究 :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7-09 . 205 .

上一篇:洗药湖

下一篇:风月宝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