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心理学

时间:2024-06-24 17:04:24编辑:优化君

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

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   糟糕的家庭关系会导致子女的心理疾病,下面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能带给大家启发与思考。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之一是家庭环境。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潜能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孩子如果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以后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也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沃土。   作为父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父母之间的真正爱情,这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首先以自己相互关心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如果,夫妻之间“两天一大闹,三天一小吵”或形同陌路人,会造成孩子压抑、苦闷、缺乏安全感、多疑、敏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严重的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反社会行为。父母只有建立和睦恩爱、平等民主的夫妻关系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就要会爱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乏正常的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每个父母也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给予孩子有益的爱,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父母的爱中得以健康的成长。心理学家指出,对孩子心理健康具有不良影响的亲子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拒绝型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冷淡、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认为“树大自然直”,采取漠不关心的的态度。这种亲子关系容易使孩子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的心理。父母的漠不关心也会使孩子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情绪控制力很低,学业不佳,容易出现违法行为。   2、 溺爱型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过于关心,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缺乏理智和分寸。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性格幼稚,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在学校往往表现为责任心不强,环境适应能力差。   3、 支配型亲子关系:父母处于权威地位,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生活受到严格限制,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心情压抑、紧张、情绪低沉,耐受挫折能力差。孩子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行为消极、被动、服从的人格特征。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观察2:倾斜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成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非是在维持或者破坏这种关系。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关系下孩子的问题会怎样变化,这是家庭的选择。是非观念强的心理咨询师会无意识充当家庭的评判人,批评那个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内心很苦很累的母亲,使治疗产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引起家庭对治疗师的厌恶。聪明的则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最糟糕事莫过于咨询师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观察3:平衡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成瘾”。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观察4:恋母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   对母子同盟关系的认识与临床心理治疗可能是两回事,心理咨询师并不会拘泥于以上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们首先接受这种同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补偿状态,在新的平衡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效机制。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家庭,心理咨询师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广阔的观察角度。我们会狡猾的绕过家庭成员给予我们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当家庭的教育者或关系的调解人。我们对家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并协同家庭找到今后发展的多种变化的可能,以此来降低家庭内部的焦虑。我们不讨论家庭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反,我们乐于承认我们对问题的成因一无所知(装傻)。我们只愿意与家庭讨论这种“母子同盟”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如果家庭选择不改变 现状,每个成员需要怎样做才能使“结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如果家庭选择变化又要怎样来建立新关系和怎么样维持变化的可持续性。在治疗中,家庭治疗师很愿意和家庭坐同一个板凳,如果习惯坐在家庭的对面,让家庭把麻烦恼怒一股脑儿的抛过来,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观察5:束缚   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正如父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贝特森认为这种矛盾情景是儿童产生精神分裂或情绪障碍的决定因素。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结果,孩子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漫画中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 ”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 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不满。”   观察6:矛盾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   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孩子智商很高,他们在与父母的“交锋”中易于找到或创造一种情绪或行为障碍来有效地应答困境,并从中获益。心理咨询师看到许多孩子的问题是被不当的教育孕育出来的,企图用教育父母的方式达成一种家庭内部交流的平衡,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难以预测。有些家长听信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在教育孩子中变得束手束脚,无规无矩,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更大的危险中。聪明的治疗师不去为难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对父母足够的尊敬与肯定。我们会和家庭一起重新来描述家庭的“情景”,并改变家庭呈现给我们的“故事脚本”,让家庭得到一种新视觉和新感觉。我们要给孩子的“症状”或家庭的冲突一个意料之外的赋义,使这些引发矛盾的信息产生积极互动的作用。我们还要改译孩子内心对父母教育的感觉,让他看到教育中包藏着的那颗无私慈爱的心。我们会利用孩子的问题,给了父母一个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让父母变得更像是个好父母,孩子更像是个好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出我们的暗示:“家庭必须在爱与教育的冲突中找寻隐藏着的和谐,让动荡的心趋于安宁。”   观察7:分裂   漫画中的情景是心理学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类描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学大师塞奥多尔·利兹提出。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抑症)时认为:家庭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甚至是夫妻同床异梦,彼此疏远,满怀敌意的竞争,拼命试图从孩子那儿得到忠诚与亲近,导致孩子无力适应。孩子会强烈的感觉到家庭内部的不稳定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一种自我控制,来付或摇摆在家庭对立观念或非此即彼的关系模式中,用自我“分裂”补偿性地满足父母对家庭关系的需求,以维持家庭分离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平衡是靠孩子勇于“自我 牺牲”来实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庭维持的一种要件。但补偿总会有个极限,一旦缓冲失败,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烦,要么过度控制自己——抑郁,要么就是发泄性失控——躁狂,并持续摇摆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中。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家庭冲突潜抑在内心深层,成为成年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却像是反叛“家庭现实”,逼迫父母改变态度,调控家人,这种失控被医学称为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精神病。   观察8:无奈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心理咨询师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于同情孩子。如果一厢情愿的试图通过教导父母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息,及易引起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的不满。结果,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咨询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逆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尴尬,尊严尽失。许多渴望权威感的心理咨询师,热衷于给家庭灌输心理学思想,培训当事人,以为如此这般就可天下太平。对有知识有悟性的家长尚可这样做,对悟性不高或矛盾纠结很深的家庭,心理学知识是双刃剑,帮助的同时伤害更深,会让家庭失去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机与困境。   当然,不少的家庭也乐于把一切麻烦都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咨询师拿主意,使治疗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聪明的家庭治疗师会绕过对家庭交流模式的价值判断,通过家庭塑型(一种在诊室中的家庭心理剧)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彼此在关系水平中的亲疏近远,引发他们的内在联想。并创造新的交流模式,引发新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家庭对未来的期待。在与家庭的交谈中,需要灵活的避免发表对家庭事务对与错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种有效或无效的判断。   观察9:示弱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个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有个男性咨询客已经28岁了,什么事也不能做,什么人也不能接触,被精神医生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观察他的家庭关系,发现他的父母之间根本没有像样的交流,母亲说话父亲就闭嘴,父亲说话母亲也装听不见。当事人与父亲如同陌人,父亲也很少回这个家。我还发现当事人与母亲的交流也很少,不到万不得一不开口,开口也是一些略带含混的语音,但行为上到是很默契。母亲跟他很亲近,他想要什么母亲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话说清楚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这个家庭的父亲的个性分化比较低,内向,不善言辞,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家庭中没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员间循环互动的东西。我的努力就是要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减少母亲的替代与母子间的情感纠结,以促进当事人的心理发展。   在治疗中,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母子纠结是家庭继续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没有新的平衡诞生前,你只能保持对它的尊敬。我对母亲说:“你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 照顾这个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观察10:关爱   家庭的治疗师走进一个家庭,喜欢关注这个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禁忌。我们会问孩子,家庭里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常常发现几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内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这些限制代表着家庭的文化意识,权利等级与家庭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距离。   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 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   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 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一定是自讨不愉快。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的情感活动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得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家庭治疗背景   家庭治疗作为21世纪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三大主流治疗体系之一,得到了学术和临床上的广大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家庭治疗理论将家庭看成由多个亚系统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强调来访者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个体本身,而应更多的关注家庭内部环境中成员之间不良的交往模式。观察和帮助家庭呈现家庭成员之间当前的关系以及交流模式,通过改变关系模式,从而改善家庭功能,减轻或消除问题,帮助家庭离开困境,促进家庭及成员的发展。   【专家建议】什么样的问题可做家庭治疗?   1)家庭治疗较多地用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和神经症性的问题,进食障碍和心身疾病,青年夫妻的冲突等。   2)当家庭成员间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个体治疗)无效的,或是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冲突,或是家庭对个体治疗起了阻碍作用,可以寻求家庭治疗。   3)症状虽反应在某人身上反映的却是家庭系统有问题、家庭过于忽视或过分焦虑患病成员的治疗、家庭成员要求参与某个病人的治疗、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的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的时候,有必要考虑家庭治疗。   4)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病人中,先不考虑首选家庭治疗。如果有其他肯定的精神病理问题,如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家庭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艺,所以,父母就要掌握科学方法,不断学习,熟练应用科学方法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那么,有哪些心理学方法适宜于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呢?以下几种方法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的较多:   1、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是指身体和精神由紧张状态向松驰状态的过程。放松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想像放松、静坐放松、自律放松等方法实现。那么,是否需要放松,何时放松为好?父母就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可以从身体、精神方面来了解孩子。从身体方面了解,可以观察孩子饮食是否正常、营养是否充分、睡眠是否充足、有无适量运动等;从精神方面了解,可以观察孩子处事是否镇定、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心平气和。放松训练法主要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增强适应能力。   2、强化法。强化法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宜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适应的行为。强化有四种类型:(1)正强化:即给予一个积极刺激,为了建立一个好的行为模式而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直至保持下来。(2)负强化:即去掉一个消极刺激,如较大的孩子仍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则这种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一旦这种不良行为停止了,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3)正惩罚:即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这种惩罚是令孩子感到不愉快的。(4)负惩罚:即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强化法主要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如小红星、筹码、卡片等。代币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如孩子做作业时拖拉、动作慢,常常拖到很晚才写完作业,父母就可以利用代币作为强化物,刺激孩子加快动作,提高效率。   4、消退法。因得不到强化,使某种已学习的反应减少或停止。如有的孩子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采取无理取闹的方式希望父母改变初衷,父母应平静告知“不可以得到,即使哭闹也没有用”,并平静地在一边做自己的事,假装不予理会。孩子因这种无理取闹行为没有获得相应的结果,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这种行为就会消退。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孩子未来的生活,未来的成就,未来的人生。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我们父母就要遵从科学原理;作为一门技术,我们父母就要熟能生巧;作为一门艺术,我们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创造性。让我们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生活幸福,是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更是责任。 ;


一个人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心理成熟与不成熟的标志主要看对待对人对事的态度,他与年龄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自我与 社会 认知存在相应的错误,心理不成熟的人主要有这几大表现:



1、情绪不够稳定

心理不成熟的人往往情绪不够稳定,非常容易受他人影响,情绪容易忽上忽下,而心理成熟的人相对情绪较为稳定。

2、对自我认识不够充分

心理不成熟的人对自我认识是存在偏差的,不够充分的。他对自己的评价要么就偏高,显得过于自恋,要么就偏低,过于自卑。而心理成熟的人往往会对自我有较为客观的认知与判断。



3、喜欢抱怨,容易出现归因错误

心理不成熟的人容易出现归因错误。比如喜欢抱怨 社会 、抱怨自己出身的家庭。这种抱怨其实来说,非常容易引起负面情绪,也常常导致人际关系与工作中出现许多负面影响。

4、不喜欢付出

心理不成熟的人在对待事情上,有依赖思想,无论是对待自己喜欢的人,还是工作,他们都不是主动付出的人,他们习惯等待,从而有时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5、不够自律,喜欢立即求回报

心理不成熟的人他们会喜欢做什么事情立即求回报。他们不懂得延迟自我满足感,而是当下的情绪,所以很多工作由于没有马上得到回报,就会选择放弃,而往往导致一事无成。

心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人来说,更多就是行为与言语上的差异,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区分就可以更好的判断。

我是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愿和你一起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有如下表现:

1,表现在其文化背景:所受教育程度低,无法理解别人的话或者心情,易跟别人顶嘴,也易攻击别人或者易跟别人吵架。

2,表现在虽然文凭高但其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其教养的缺乏或者有自私面的熏陶,经常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凡事不从大局着想,易与领导或他人对顶,不服从领导安排。经常乱下结论,易生气,做事情易情绪化,心情好就去做,不好就不做。

3,表现其 社会 交往少,对问题独自决断,不愿意与人交流,往往好心办坏事或者易义气行事,考虑问题只知道从一个角度出发,不会变通,一旦被人误解,又无法排解,心情更加烦闷,易做出不合乎伦理的事情来,甚至造成犯罪。

4,表现在忙于应付工作上的事情,无暇提升心理资本也不知道怎样提升心理资本。同学或同事等向他们推荐普及心理学知识,一看要交钱买课,以为那些都是想骗人钱财的。如果推荐的是免费的,他们也认为没有时间,一心想着怎样得到更多的钱才是王道,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中出现那么多的不如意原来自哪里?丈夫对自己的不忠或者不满意,孩子对自己的话不放在心上,这一系列都是他们的错,错不在自己身上,以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别人好,是那些人不懂得感恩。

总之,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反省自己。古话有: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心理不成熟的人真的需要心理知识的普及。

前一段时间看到这样一篇帖子,一个12岁的男孩儿,和他妈妈乘电梯的时候,把每一层的按钮都按了个遍。电梯中还有很多人急着上班,而电梯每一层都停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于是大家就抱怨了,说这位妈妈也不管教一下孩子。而这位妈妈不但不听取大家的意见,还火冒三丈说:“他只是个孩子,你们对一个孩子就不能宽容些吗?”

为什么有的小孩子12岁都在帮助家里减轻负担,而上面这位12岁的小孩还在被纵容做让大家厌恶的事?他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很多人在孩子还只是孩子的时候,会原谅他做很多出格的事,说他还是孩子,以后读书多了,上了大学就好了。

很多人大学毕业之后呆在家里,对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呆在家里啃老。父母会说:没结婚就还是个孩子,结了婚有责任感了,就会成熟些了。

很多人结婚生子了,孩子小小的就丢给父母,不管不顾,甚至连小孩子的奶粉钱都是爷爷奶奶承担了;这个时候仍然有很多父母会说,三十而立,等他过了三十岁就成熟了。

然而,“成熟”这个词,真的是他都了某一个年纪或者经历了某个大事他就一下子成熟了吗?

在我看来,成熟,与年龄,学历,婚否没有必然的联系;

成熟与家庭教育,个人经历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那么,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有哪些呢?

1.懂得体谅他人的辛苦

曾经有一个网友在地铁上拍了一个图片,图片中一位妈妈坐在位子上睡着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可能是害怕妈妈头撞到,就把自己的小胳膊放在妈妈的头旁边,让她的头枕在自己的胳膊上。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30岁的人都做不到这样子,一个30岁的人还没有一个12岁的小孩子成熟.

2.责任感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身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内心成熟的人都会知道在自己身上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于父母,他们年事渐长,我们需要身心独立,不仅要主动承担自己的家庭子女,还要兼顾孝顺老人;这是你的义务,同时也是子女的榜样。

3.不被情绪左右

不成熟的人,很容易为一点小事情就暴跳如雷,被愤怒的情绪淹没;

而成熟的人,你很少会看见他的大喜大悲。因为他知道,激动的情绪会阻碍我们冷静的思考,没有任何的益处。只有保持冷静才能理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才是最首要的任务。

4. 终身成长

一个成熟的人,他有很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于家庭和事业都具体的、阶段性的规划,他们能够自律的生活,一点一滴的进步;他清楚的知道人只有不断的自我提升,才能够到达自己理想的高度。

结语

你要懂得,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都没有义务一直督促我们成长、替我们承担责任。

无论我们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目前的自己是否成熟,我们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认识,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如果你现在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完美,恭喜你,你已经在迈向成熟。



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和年龄是不成比例的,一个年少的孩子可能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更能够对于生活产生新的感悟,能够思考的更加理性,心理成熟度就会很高。反之,即使人到中年,还是会产生不符合的行为或态度,我们就不能说他是一个成熟的人。 所谓的心理成熟是指在当下做的事情和对于未来的发展中,拥有正确的意识,做出平衡和正确选择的能力。 社会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决定人们的行为,心理不成熟的人总是会产生冲动或者消极的行为,说明在对待事情上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一个不成熟的人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自我意识较差,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作是自我认识,是个体认识自己的能力,心理不成熟的人在某些外在行为中会表现出低情商的状态,由于对自我能力评估的不足,所以就会产生自我认定的偏差,可能会产生狂妄自大、自我炫耀的行为,也可能出现卑微懦弱,总是想要掩饰自己缺点的行为。

情绪控制差,常出现负面情绪

发脾气、抱怨、焦虑等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常常出现在心理不成熟的人身上,因为他们在本质上不能够去摆脱消极情绪,一点小事情的发生,就能够激怒他们,并且从来没有意识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将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外界,会有冲动行为的产生。

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较差

在个体的发展中,都会往自我为倾向的方面发展,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他们总是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责任意识很差,常常给他人带来了麻烦和伤害,自己却还处在不自知的状态。

纠结小事情,没有包容心

心理学家认为成熟的人在认知境界上追求从复杂到简单,他们可以看淡一切,因此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去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是不成熟的人,对于任何一件小事情,都要去纠结,没有明确的判断,对待周围的人也没有包容心,宽容才是心理成熟的体现,他们正是缺乏这种宽容的心。

首先,我们需要明晰下什么叫心理成熟和心理不成熟。



明确了这样基本的一个定性,那我们就很容易知道其具体表现了:



第一,情绪波动大,反映速度快。

心理极端不成熟的人是靠情绪推动的,他们得情绪掌控着身体的操纵权,因此面对事物,他们经常无法保持冷静的思考,而是第一时间爆发情绪,小事变大,大事变糟。他们不懂得妥协为何物,只求怼的爽,不求解决问题。一般这类人都是认知不健全的家庭培养出来的怪胎,他们自小可能就没有承担责任的机会,也没能力,久而久之就成了随时可以爆发的炸弹。心力不成熟的程度跟他们情绪的掌控力有直接关系。





第二,认知简单化、绝对化。非好极坏,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但凡心理不成熟的人,从这条标准上是非常好辨别的。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泾渭分明,他们做得到嫉恶如仇,他们分得清好坏黑白对错是非,他们评判事情极端化,好人就应该一秒上天堂,坏人就应该千刀万剐死有余辜,最好立刻就挂。而所有的标准均来自他们的内心,他们对自我的标准具有盲目的自信。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心理不成熟的人相遇时,那个场面绝对是惊天动地的,针尖对麦芒,死钻牛角尖,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对世界缺乏客观认知,一切从自我出发,容易盲目自大、自卑。

心理不成熟,本身就是对包含自己在内的客观世界认知的严重不到位,在他们的认知里,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是扭曲的,总之不是一个基本正常的尺度和关系,有可能自己卑微到尘土,有可能自己狂傲到没边的程度,一句话,他们太想当然去设计世界,而不是努力去认知世界。



以上就是船长做的心理不成熟三标准或者三法则,亲们可以拿去检验啦。

祝大家都做一个三观正、心理成熟的人啊。

心理不成熟的显著特点,是爱钻牛角尖,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容易迁怒他人,进而失控。

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喜欢抱团,喜欢排外,喜欢说自己的地方方言。久而久之,就很少有同学愿意和他们交流了。

其实,这种做法,根源在于恐惧、不自信和无助。当他们群体中的某一个人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会连带整个团体为之不平。同样的,当他们脱离团体时,会不愿意开口,不愿意交流,以免发生不可控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原始本能,或出于成长环境(比如教育、被过度保护等),或出于过往经历(被孤立、被霸凌等)。

想要成熟,关键在于心理独立,自我认知独立、判断力独立。方法,是永远用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问题。什么意思呢?

当有人迁怒与你时,如非必要,任TA宣泄,不要搭腔。因为此时你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不让自己的情绪被带偏,而不是让对方闭嘴。试想,对方骂,你回骂,谁被带偏了?

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他迁怒别人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出现?

他的回答如下:

“如果我迁怒的时候,对方回嘴,我会觉得心理很痛快。”

“如果对方沉默,我当时会很痛快,但平静下来后,我会后悔。”

所以,理智,关键的时候真的能战胜 情感 。

和前经理共事时,他就是一个十分情绪化的人,每次需要和客户交流时,总是拿自己那套方式去交涉,否定其他人的方案,但不得不说,其本身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此过程中就和另一个同事小李闹了点不愉快。


而有一次,客户是另一个行业,需要我们公司一些产品参数,做新的产品连接研发设计,而为了客户能理解,就需要用另一套方案,抛弃我们这方面的理解模式,而小李在大学中就是这个相关专业的,大家都知道,专业性肯定更强,所以都认为会由小李来具体实施。但经理却没有选择他,而是选了一个比较普通的人。

这个故事其实想告诉你两个点,第一是如果一个人不顾大局,考虑因素太少,只是为了自己情绪释放的一时之快,那么就算的上心理不成熟,包括开心时做的决定,难过时做的决定。第二就是一个人心理太成熟,所表现的样子反而以心理不成熟作为掩饰,因为啊,后来我们才知道经理选择的那个人是老板的大侄子。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需要想一想对问题的概念,是否是真的达到描述准确。

如果片面,那么自己的答案也就不对。

看一个人对情绪的把控能力,是能解决你这个问题的。

有一项关于个体心理调查中是这样描述一些人的心理历程的,60%左右的人,他们一生都在追求外部的平衡感,他们渴望得到尊重、金钱、地位以及认同感。但是,这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幸福感、人生的成就、自我认同感等等正面心理感受虽然表象是从外部去衡量的,但是,创造它们的,外部条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有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人格完整性、心理感受能力才是一个人得到合理人生的条件,而这些能力,就称之为心理成熟的能力。

所以,没有什么时期是能够自动到达心理成熟的,成熟是需要自我意识去有意识地调节、衡量、总结和更正的。

前面说到,自我的种种能力是心理成熟的条件,那么,不成熟的表现以及危害也同样来自于自我产生的问题。可以在此总结几条:

1、对自我缺乏客观地了解。

那么,到底我们要了解自己什么呢?我们可以思考下,无论你目前有多大年龄,你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征吗?你清楚自己在家庭、 社会 中的位置和职责吗?你知道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吗?你清楚自身在 社会 竞争中的优缺点吗?你能够较为清晰的感知到自身种种的心理过程吗?

这几个问题,我想可以做个思考,捋清楚自身的问题,将对自身的成熟路程有着很大的帮助。

2、固执己见,不思进取

这两种都是在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模式的,而思维模式是决定着我们对待一个人,一件事不同的看法以及看法后续会对情绪波动带来的影响。

例如: 一个固执的老员工,他坚持用老办法去完成工作,虽然可以达到质量,但效率很低,但是他无法接受年轻员工更加符合时代进步的建议。领导找他谈话后,他没有进行反思,反而觉得大家都错了,甚至提出了离职。

我想上述的案例并不是特殊的案例,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在利用自身所知的狭小价值观在衡量自我以及外部环境呢?

3、情绪游离于自身之外

当然,我们抛去那些较为极端的事件,人们大多数时间经历的都是一般性的生活和工作事件,但是,即使是这些小事情,情绪依然控制不好,这就是情绪不受到自我控制而游离在外的情况。

一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决定着其一生的发展,毫不夸张。情绪好意味着行动力、目标性、思维能力、交际能力都会增强,反之就会很差,而这些能力难道不都是决定人生的关键要素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的生活会变得很愉快,不再担心犯错或者不被人喜欢了;

你觉得人际关系对你而言更为重要,对于批评你会心存感激的接受,很高兴,有机会能去改进;

你不会顾影自怜,你会发现不幸与痛苦常常能带来很多成长的机会,不会期望他人给你特别照顾;

你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在紧急的关头很少感到有冲动反应的需要,会从容自若的应对紧急情况;

你不会轻易受伤害,会对自己的行为担责任,不为自己找借口,欣然接受自己成长,还在学习的状态;

你会超越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能够忍受模糊性,会认识到人们已经尽力而为了;

你了解了世界上没有彻头彻尾的坏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人;

你会意识到真正的谦卑,不是觉得自己不如他人重要,而是坚信每一个人,都与自己一样重要;

你会对合理的拖延少一点不耐烦,愿意调整人们去适应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你能做一个高尚的失败者,能够忍受失败,而不是怨天尤人,你不会为无法掌控的事情担忧;

你会学会如何自信,灵活的适当的控制,不再需要自我炫耀和引起别人的注意;

你对他人的成功发自内心的感到喜悦,而不是羡慕和嫉妒,你的胸襟足够的开阔,能够聆听他人的意见;

你将不能容忍有人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漫不经心的伤害、虐待别人,特别是伤害生病的人;

你觉得自己有责任让这些人意识到自身不良的交流方式对你和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为了大家,你会诚恳的要求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摘自--医患沟通实训指导 作者 Carol M . Davis 柳燕松 等译


我是苏磊,血管外科专科15年,静脉曲张达人,终身学习者,致力于传播靠谱的医学知识。









心理老师左叔非常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服务的工作者,我从自己做心理咨询的体会来与你分享一下“一个人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当然,我们首先要说说什么是心理成熟,然后再讨论一个人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第一,什么是心理成熟? 在心理学上一般在谈论成熟时,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人生理的成熟,即你18岁了,你的身体发育成熟了,你的性成熟了,你在生理上是一个人了,但是这还是成熟的一半;成熟的另一半是指一个人心理上的成熟,这个人在精神上成为一个人,这个人的言行与他的年龄和身份相符,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见解,无论在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都不会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同时,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成熟绝对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意味的为人处世的“世故圆滑”、处事的“世俗中庸”,更不是与人交往的“老于世故”、“八面玲珑”。心理成熟与一个人的年龄相关,但没有必然联系,它们不一定成正比,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个30岁的成人,但所言所行、所做之事还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理成熟是一个人有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责任之担当。



第二,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 一是没有自立意识和能力,对人依赖性比较强,是永远的妈宝,例如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成,就是一个心理不成熟的大男孩;二是没有担当,不想承担责任,遇事总是推脱,把责任归于别人,我总是对的,非常任性;三是没有自知之明,不是自负自大,就是无知狂妄,不知自己所能,也不知自己所不能;四是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人际互动中都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判断,随大流,没有胸怀、没有眼界,缺乏创新的勇气。五是在人际交往中,没有界限,没有底线,所作所为均以自己需要或欲望为第一出发点,不顾及他人感受。

以上回答仅供你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5种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5种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 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观察2:倾斜   你们怕什么?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成 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   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非是在维持或者破坏这种关系。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关系下孩子的问题会怎样变化,这是家庭的选择。   是非观念强的心理咨询师会无意识充当家庭的评判人,批评那个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内心很苦很累的母亲,使治疗产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引起家庭对治疗师的厌恶。   聪明的则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   最糟糕事莫过于咨询师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观察3:平衡   你总不能不顾孩子。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 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 “成瘾”。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观察4:恋母   儿不嫌母……!   当丈夫还没有长大时,母子的结盟有时也是为了家庭功能的补偿。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   对母子同盟关系的认识与临床心理治疗可能是两回事,心理咨询师并不会拘泥于以上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们首先接受这种同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补偿状态,在新的平衡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效机制。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家庭,心理咨询师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广阔的观察角度。我们会狡猾的绕过家庭成员给予我们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当家庭的教育者或关系的调解人。我们对家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并协同家庭找到今后发展的多种变化的可能,以此来降低家庭内部的焦虑。我们不讨论家庭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反,我们乐于承认我们对问题的成因一无所知(装傻)。我们只愿意与家庭讨论这种“母子同盟”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如果家庭选择不改变 现状,每个成员需要怎样做才能使“结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如果家庭选择变化又要怎样来建立新关系和怎么样维持变化的可持续性。   在治疗中,家庭治疗师很愿意和家庭坐同一个板凳,如果习惯坐在家庭的对面,让家庭把麻烦恼怒一股脑儿的抛过来,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观察5:束缚   看来横竖都不行。   不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   “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正如父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爱 你!”,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贝特森认为这种矛盾情景是儿童产生精神分裂或情绪障碍的决定因素。   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结果,孩子 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 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 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 对我的不满。” ;


小孩子故意哭闹,以引起大人的注意和安慰,这在心理学上叫什么?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不知道你所谓的小孩,几岁了,达到什么程度,如果比较频繁和程度很重的话,需要引起父母或主要抚养人的注意。
如果想要解决问题的话,建议父母平时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同时在孩子故意哭闹时,不要给与过多的注意,让他自然的经历发生到结束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孩子的这种行为会慢慢环节。这个行为正式由于家长或主要抚养人的过度注意而被强化,因此需要从大人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孩子本身没有什么,恰恰学会了对自己有利的生存方式。
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另外,不建议用某一个名词去称呼你家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还是需要你们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性心理障碍包括哪些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泛指以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1、同性恋;(说明: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但在传统的意义上仍被看作是性心理障碍。)

  2、摩擦癖;摩擦癖,又称挨擦癖(frottage,frotteurism),指患者在拥挤的场所故意摩擦异性,甚至用性器官碰撞女性的身体,并可伴有射-精或者手-淫来达到性的满足。摩擦癖是习惯性和癖好性通过触摸或摩擦异性身体而获得性快感的一种性变态。此种性变态患者主要为男性,他们通常在拥挤场合进行,故也称挤恋。
  3、窥阴癖;窥阴癖是一种千方百计要窥视妇女阴部来获得性满足的性心理变态。这种人可不顾肮脏,藏身于粪窟内,或在女厕所墙上挖洞,或用反光镜从男厕所一边进行窥视。有的则是在浴室或寝室窥视妇女脱衣、裸浴。窥视时伴性-兴奋,如阴茎勃起,并常伴手-淫。
  4、露阴癖;露阴癖只指在不适当的环境下在异性面前公开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异性紧张性情绪反应,从而获得性快感的一种性偏离现象。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性变态行为,以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间比例为14:1。
  5、异装癖;异装癖又称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一种性变态形式。这种性变态患者以男性见多,因为女性着男装现在已经常见,尤其在西方社会还很流行,故并不视为异常行为。
  6、易性癖;异性癖是一种性别认同障碍,属于性身份障碍。异性癖患者认定自己应有的性别与现有的性别身份相违背。
  7、恋物癖;恋物癖指在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几乎仅见于男性。所恋物品均为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如乳-罩、内-裤等,抚摸嗅闻这类物品伴以手-淫,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要求性对象持此物品,可获得性满-足(即所恋物体成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对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爱好不属恋物症。恋物癖通常开始于青春期, 多见于男性, 由于这种行为会引发患者不惜用非法手段(如偷窃、抢劫等)去获取异性的物品(如异性内衣、丝袜、手帕等)恋物癖的对象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主要指通过接触异性穿戴和使用的服装、饰品来唤起性的兴奋,获得性的满足


性心理障碍是什么?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性心理障碍概述1.性功能障碍的含义及成因性功能障碍是指因为心理因素而引起的性兴趣缺乏,不能获得满意的性行为所必需的生理反应及快感。由于大多性功能障碍为心因性的,所以,它又称为性心理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的性欲偏离正常仅表现力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性欲减退或有性欲亢进。对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指的是:经常没有进行正常的性行为的能力。对女性而言指的是:性行为不能对性行为的体验满意(不感到快乐)。根据人类性反应的阶段性特点,性功能障碍大致分为四种:(1)性欲的抑制,表现为持续性的蔓延性性兴趣的缺乏和性唤起抑制;(2)性兴奋的抑制,表现以男性射精和女性生理润滑作用障碍为特征,如阳痿、性冷淡(阴冷)等;(3)性高潮抑制,表现为男性能勃起和女性能出现正常的性兴奋期,但性高潮障碍反复发生并持续存在,或者不适当地推迟,如早泄、射精延迟、女性性高潮缺乏;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病例中,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影响性功能障碍的心理因素(1)错误的性态度。因害怕性生活的失败所引起的性忧虑,可能是导致阳痿产生的直接原因。对性能力的不适当要求或过分要求对方进行性生活也可能是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原因。这样的态度容易使对方产生不满、气愤和焦虑情绪,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失妻间的性爱好和性能力。产生性功能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过于考虑对方的感受,即在性行为过程中,某一方焦虑而又强迫性地注意他或她的反映。性满足的实现要求双方必须全神贯注于性欲作用,很显然,这种“旁观角色”可能使精力分散,妨碍适度的性反应的建立和性高潮的达到。(2)受过去性经历的影响。倘若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人的性生活,并使性功能发生障碍,这种因素就是个人内心因素;倘若这种性功能障碍是两个人之间,有较大的矛盾一方引起的,我们则将其称为人际因素。人际矛盾是个人内心问题有时仅仅以某种特殊形式的关系出现。很明显,一方强烈的失望、缄默的敌意或公开的愤怒对于“性欲作用”是有害的。例如,丈夫只对妻子的肉体感兴趣而忽略其人,那么她将认为自己被当成了“玩具”,由此性欲水平极低下。有些女性由于不能作出性反应而把性行为看成是对她的利用、征服和贬低,从而对性行为感到厌恶。(3)猜疑和嫉妒心理。性爱双方产生猜疑不信任心理,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了解不够而产生的不信任和不放心感。这种情况常常在性爱初期、不自主婚姻和性格内向的人身上产生。二是封闭性遐想。即不了解事物的根由,也不交谈,总按着自己的思维逻辑去判断事物。消除猜疑心理应该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性爱双方要相互信赖,要交心;二是对所听到的话,要认真分析,不要头脑发热,不要盲目轻信;三是对看到的事要全面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豁达大度,不要心胸狭窄。3.性功能障碍的心理治疗原则针对性功能失调的主导状况,心理治疗通常均有较满意的疗效。在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其原则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心理上的相容。心理相容是指夫妻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吸引,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心理相容是夫妻互爱的基础。(2)情爱的交融。交融传递的作用,就是产生心理上的感染效应,以达到心理相容。可以通过表情、语言、目光、文字和行为作为情爱交融传递的方式。(3)情爱的升华。男女双方从好感、友谊发展到性爱的结合,有许多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异性之间的发展形成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升华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一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性欲、占有欲、向心欲、置换欲、奉献欲。性爱或情爱的启动,是以性欲为基础的,然而只有性欲的性爱,是最低级的性爱方式。占有欲支配下的性爱关系,尽管也存在着异性双方的互相爱抚、怜惜,它往往是以保持长期亲近、交合为目的而关系不牢固。向心欲是指性爱双方在肉体上、精神上强烈结合的欲望。它是热恋着的异性双方情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有了这种情爱的感情,通常而言,性爱的发展是成功的,它距离异性二者的最后结合已为期不远了。带有置换性欲望情感的情爱,是性爱基本成熟的标志。因为双方在处理性爱感情过程中,不但为自己着想,而且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分你我地考虑到两个人的最终幸福,表现了一方对另一方的真心实意,这是高尚情爱感情的体现。含有奉献欲望的情爱,是性爱发展的最高层次。因为性爱双方的感情已经发展到可以为对方做出某些牺牲的程度,成为性爱结合获得幸福婚姻最坚实的情感基石。4.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1)性教育。由于缺乏性知识而导致性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过性教育就有可能治愈,而不需要其他特别的治疗。但需注意的是:虽然性知识方面的问题容易改变,但由此产生的性行为异常则往往不能很快纠正。(2)端正性的态度。应让患者认识到,性生活并非简单地进行性交和获得性高潮。性活动是一种生活的乐趣,而不是一种操作负担。在消除了引起障碍的因素后,是完全可以恢复它的自然性的。(3)性技术的学习。包括交流技术和性交技术。(4)选择运用特定的心理治疗技术。5.性变态的特征及成因分析性变态是一种性行为和性心理的变态。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性爱对象的变异。即性爱对象指向同性的。不管其性爱达到什么程度,都属于性变态的范围。二是性欲满足方式的变异。正常的性欲发泄,是在发育成熟的异性之间进行的,通过两性器官为主体的性交行为方式。不用正常的性器官而进行性欲活动,以得到性欲满足的,都应属性变态之列。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关、互相渗透的。因此,采用除自愿的两性间性交行为之外的任何直接引起生殖器兴奋、以满足性欲的习惯性和癖好性性行为,称之为性变态。性变态具有三个特点:(1)满足性欲的行为是除自愿的两性性交行为以外的其他方式,这些性变态行为不以生殖为目的,也不在两性之间通过生殖器进行,而是违反社会习俗的;(2)性变态行为是习惯性行为,仅仅有几次的异常性行为者,不能认为是性变态;(3)性变态行为是癖好性行为,即个人对这种行为有特别的爱好,因而乐此不疲,刻意追求。性变态大都是后天的和心理的交互影响的结果。造成性变态的心理主要是一种攻击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来自惧怕或焦虑心理。因此在性变态中,常常可以见到一种针对一定对象的敌意表现。性变态可以通过两种过程来造成:一是固着,即儿童停滞在某一发育阶段而不继续发展;二是退化,即已经成熟的个体遇到困难时退缩到较为原始的阶段。性变态患者行为表现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1)患者大多并非性欲亢进的淫乱之徒。他们很多性功能低下,甚至不能完成正常的性生活。(2)患者并非全是道德败坏、流氓成性的人。他们通常社会生活适应良好,工作尽责、个性内向、害羞、文雅,具有正常人的道德伦理观点,对自己的性变态行为触犯社会规范多有自责之心。(3)患者没有突出的人格障碍,除单一的性变态所表现的变态行为屡教不改之外,通常都没有其他不良行为。(4)患者对寻求性欲满足的异常行为方式,自己是有充分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因此法律上评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他们的异常性行为虽属本身的生理需要,但会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干扰社会秩序,行政纪律或法律将予以追究,以保障社会秩序与普通公民的公益。性变态常见的有同性恋、摩擦癖、窥阴癖、露阴癖、异装癖、易性癖。恋物癖。恋童癖。自恋癖、恋兽癖、群谣癖、恋老人癖、恋尸癖、乱伦等,绝大多数患者为男性。其性行为方式的异常,可分类三种类型:(1)性行为选择异常的对象。如同性同种(同性恋)、异种生物(恋兽癖)与无生物(恋物癖)。(2)性行为方式的异常。如通过窥阴、露阴作为满足性欲的特殊方式。(3)其满足性欲所选择的对象或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违反社会规范,并无生物学的反常意义。如恋童癖、近亲相奸(乱伦)等。二、性功能障碍及治疗1.阳痿阳痿是指男性生殖器缺乏勃起反应,有性交欲望但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以致难以进行或维持满意的性交。它是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几乎一半的男性都有阶段性阳痿的经历。从经历角度来讲,凡是阴茎从未勃起过,或稍有勃起一次也不能进行性行为的,称为原发性阳痿;在非性行为时(如睡眠初醒、梦中或膀胱高度充盈)可有勃起,或曾经有过成功的性行为经历,以后由于别的原因发生阳痿的,称为继发性阳痿。原发性阳痿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大多数阳痿都是继发性阳痿。从发生原因角度来讲,器质性阳痿是指个人性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阳痿。这种不足是由身体素质上的因素,如身体虚弱、久病不愈以及酗酒、药物等因素造成的。心因性阳痿是指由情绪紧张所造成的阳痿。医源性阳痿是指医疗不当所导致的勃起困难。在阳痿患者中,除少数是属于躯体疾病所带来的外,据临床观察,约有85%~90%的人属于心因性阳痿。心因性阳痿与器质性阳痿的鉴别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心因性阳痿可呈间歇性或境遇性,如与此人性行为困难,而与别人则正常,或在此地可以,而换个环境就阳痿,或性交时阳痿,而手淫时则否。二是心因性阳痿在睡眠时仍有阴茎自发性勃起,而器质性阳痿则无此反应。诊断是否是阳痿,要分析不同的情况,由于男性过度疲劳或饮酒等原因,偶尔不能勃起的,不能算是阳痿。倘若从此后一再出现这种情况,才可以下阳痿的结论。另外,性行为失败的原因要具体分析,不能只归咎于男性一方。如女性的阴道痉挛、处女膜增厚等原因,同样可以使性行为失败。(1)引发阳痿的原因。心因性原因:①发育过程中的不利影响。②认知错误。③情感原因。一是恐惧心理的诱发。二是操作焦虑。三是“恋母情结”。以母亲为偶像的男性,在选择自己的伴侣时,要求对方无论从肉体上,还是性格上,与自己的母亲相似。倘若不懂得这种爱的区别,在与妻子同眠共枕时,犯罪的意识时常侵扰着他,即每次在与妻子性交时,总会有一种对母亲犯罪的感觉,特别是当母亲已远离人世时,他把对母亲的怀念视为神圣的,也看做是对那些气度不凡女性的一种侮辱,罪恶的意识日趋强烈。④人际关系不协调。精神病性的原因:许多功能性精神病和器质性精神病均可伴发阳痿,其中抑郁症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最为突出。许多抗精神病药物的大剂量使用亦可引起阳痿。躯体疾病的原因:由于躯体的某些疾病而引起的。年龄因素,据研究报告,成年人中阳痿的发生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2)治疗方法。认知疗法。首先要帮助患者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性关系。其次,要克服内疚感和失败预感。行为疗法。性行为焦虑是性机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可以采用肌肉松弛技术和系统脱敏技术。性感集中疗法。此法要求配偶双方,尤其是男女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性器官上,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夫妻双方的亲呢感上,即集中在双方共同体验快乐的过程中。2.早泄(1)表现类型。早泄是指进行性行为时男性射精过早,即女性尚未达到性高潮时就进行射精,不能引起女性的高度快感。早泄与早泄现象不是一回事,前者属于病态,而后者则属于常态。在某些情况下,正常男性也偶有早泄现象。如新婚之夜初次房事,男方心情过于激动,往往射精过快,这并不算早泄症。早泄常表现出几种类型:一种是习惯性早泄。这样的患者往往阴茎勃起有力,性欲望比较高,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种是老年性早泄,它与年龄有关,与性功能的自然衰减相联系。这样的人,无论从性欲望上看,还是从阴茎的勃起程度上看都显得不足;还有一种是应激性早泄,它是在精神、躯体应激情况之后急性发生的,这样的人阴茎勃起无力,性欲冲动也显得比较低。(2)产生原因。据研究发现,早泄患者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或总担心女方能否得到快感的人。早泄,通常使女性在性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女方可能因长期的性生活受到挫折,性关系中缺乏亲密关系而对男方怀有不满或敌意。倘若男方老是企图通过分散注意力。缩短性交前的爱抚时间或其他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性兴奋来克服早泄,就会使性交更加缺乏亲密感,而使夫妻感情更糟倘若这种状况在较长时期不能改变,就会使夫妻关系紧张和婚变。如女性寻求性伴侣,或夫妻离婚等悲剧。早泄者除少数是由于器质性原因引起的外,如阴茎包皮系带过短、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等,多数人是属于心因性的。早泄的常见原因有:①匆忙习惯。这种匆忙习惯是由于手淫而形成的。手淫本身不会导致早泄,但有些手淫者,由于睡眠环境的限制,手淫总怕被人发觉,因而选择的手淫时间常常是短暂的,所以就抓紧机会尽快射精以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射精匆忙的习惯。在婚姻后性行为中,这种习惯难以改变,便出现了早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若妻子不体谅就会产生不满,这种不满足使男性焦虑感上升,而越焦虑就越使房事时的射精难以控制,习惯也因此难以改变。②情感不融。一是对妻子暗中存有敌意、怨恨或恼怒。过性生活时心情不愉快,只想对付一下就完事,于是出现早泄;二是存在自卑心理,对妻子有崇拜感,觉得过性生活简直就是对妻子的大不敬,哪里还敢有更多的奢望,刚一解除就溃不成军,不由自主地发生早泄。③对性生活过分看重。这种人过性生活的次数不多,但事先总有一番想像,渴望到时候怎样,可是真正到时候了,还没来得及怎样,已发生了早泄。与之相反,有的人是心情忧虑过度。这种人可能偶然有过一两次早泄,便背上忧虑的包袱,每次房事前,都担心自己会早泄。结果一担心倒出了麻烦,一次的早泄变成了多次。(3)治疗方法。对早泄患者的治疗,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①冷化性动机。②降低刺激强度。③增强意念控制。首先患者要有足够的信心,这是取得明显效果的关键心理条件。④系统脱敏疗法。该疗法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性生活时的紧张与焦虑心理,克服不良的性行为模式。第一步,建立性焦虑及恐怖等级。从最轻度的性刺激到最强度的性刺激,通常以15至20个等级为宜。例如:①说悄悄话;②不脱衣拥抱;③不脱衣亲吻;④脱上衣拥抱;⑤脱上衣接吻第二步,逐步放松,实际脱敏。夫妻双方从焦虑与恐怖等级表中最轻的那一级开始,努力体验性快乐。倘若焦虑感出现,立即停止亲昵行为,全身逐渐放松,直至紧张感消除。倘若出现射精冲动,也应立即停止亲昵行为,放松全身,直至射精感消除。当射精冲动感过去后,又继续该步骤的刺激,直至能在这一层刺激中毫无焦虑地控制射精冲动为止。随后再依次进入下一层的刺激,直至最后的真实性交。⑤家庭作业疗法。家庭作业由性治疗专家布置,要求患者按质按量完成,并做作业记录,然后交指导医师评阅。前苏联性医学创始人柯拉多赫维尔根据玛斯特斯的性治疗原则指定了一套作业,共7步:第一相互触摸性感区。第二建立女性性器官的兴奋感。第三激发阴茎的感受。第四延长阴茎兴奋时间。第五性器官接受时的感受。第六性行为过程中刺激的感受。第七性行为中的性兴奋感受。3.性厌恶性厌恶是一种非机能障碍的性问题,患者对性生活或谈及性问题时,表现出一种憎恶反应。性厌恶的致病原因很多,男女皆可发病,以女性为多。性厌恶患者的病态表现有多种,有的表现为性生活次数减少,有的表现为性生活被动,对性不感兴趣,有的甚至谈性色变,对性十分反感。在某些病例中,性厌恶还伴有生理反应,周身出汗、恶心、呕吐、腹泻或心悸等。(1)原因性厌恶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①畏惧感。即把性生活看得十分可怕,尤其是新婚女子,甚至带有一种就刑的心情进行性交。畏惧感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害怕怀孕。②罪恶感。即把性生活看成是可耻淫荡的行为。这种观念多见于缺乏文化知识的妇女,也有些男子具有这种观点。③牺牲感。即把性生活看成是牺牲自己以满足对方,这种心理常见于女方。她们多半有一种不正确的但自己并未清楚意识到的贞操观和潜意识,其实质是一种受禁欲主义影响的贞操观。④被动感。即把性生活看成是被动的事,仅仅是接受对方的要求,此种心理多见于女性。恐惧性心理反应。例如,有的女性遭到过强奸,这种凌辱对其心灵造成很大创伤,便产生了性厌恶。更有甚者,有的女性仅仅只是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了描述强奸案的文章,想像力使其受到激发,于是便产生了性厌恶。有些人是由不可告人的隐忧而导致性厌恶的,比如有的男人长有女性的乳房,有的女人身上多毛或乳房不发育,生怕被异性发现,便极力回避性生活。这种性厌恶完全是从恐惧心理发展而来的。(2)治疗方法对于性厌恶者,应着重进行心理治疗。因为这类人大多数有正常的性反应,只不过因为心理障碍而厌恶性活动罢了。首先,应帮助患者挖掘引起性厌恶的心理根源。其次,对性厌恶患者进行科学的性教育。最后,应适当运用行为疗法。在治疗的开始阶段,要劝告病人暂时分居,停止房事,以解除对房事的恐惧感。然后,建议患者独自观看和抚摸自己的身体,以便进一步熟悉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体会能引起兴趣的舒适感觉。因为女性一旦对自己的身体熟悉后,就能在性生活上更好地向男方表达感情和需要。三、性变态及治疗1.同性恋同性恋患者对同性产生性爱的思想、感情和性爱的行为,对异性缺乏或减弱性爱倾向(也可有正常性行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性变态类型。据统计,同性恋者在男性中占3%,女性中占1%。在同性恋患者中,有的只是对同性个体在思想上及行为上产生性爱,而对异性不产生性爱;有些居于两可状态,对同性和异性均产生性爱,但有所偏重。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对异性有比较弱的性爱倾向或者正常的异性间的性行为,但往往很难建立或维持正常的家庭关系。这类患者在男女中各占1%左右。(1)原因同性恋发生的原因至今还没有肯定的学说,通常认为导致发生的原因有:遗传因素。有人发现同性恋者在同卵双生子中远比异卵双生子中多见。童年的特殊教育环境和人物接触,使儿童发生了角色错乱。如女孩经常和男孩一起摸爬滚打,对男孩行为产生认同,加上大人称她为“假小子”,这样的女孩可能发生角色认同混乱,使她的生活风格男性化。教育方式不良。有的家长出于某种目的,让孩子经常穿异性的服装,或扮成异性,或者家庭中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严格限制孩子与异性交往。患者在童年期受到这些教育的影响后,便会表现出一些同性恋的迹象,但这种迹象是模糊的、不自觉的,到了青春期性生理发生变化的时候,情况便迅速恶化,开始对同性产生好感,而对异性毫无兴趣,甚至厌恶。(2)特征在同性恋的双方之中,可能有一人是真正的同性恋者,而另一个可能是逢场作戏,也可能是出于同情心暂时陪陪,也可能是受了威胁迫不得已。因此,后者当遇到合适的异性时,会产生异性爱恋而退出。同性恋患者的主要行为表现有:对同性的迷恋。这类患者只存在迷恋同性的心理倾向和外部行为特征,而没有肉体接触,没有发生过类似异性间性行为的情况,是一种纯精神的同性恋。在这种相对应的同性恋中,双方各自扮演着不同的心理角色,如在男性同性恋患者中,一方主动扮演着“丈夫”,而另一方则扮演被动型的“妻子”;而在女性同性恋患者中,一方扮演主动型的角色“妻子”,而另一方扮演被动型角色“丈夫”。寻求同性性发泄。这类患者不仅具有对同性恋的情感,而且还发生具体的性行为,从同性那里得到性欲的发泄。他(她)们性欲发泄的满足过程,类似异性间的性的行为过程。(3)治疗对同性恋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而且任何一种疗法对治疗同性恋的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法,将厌恶性刺激与同账刺激对象相结合,以使同性恋者丧失对同性的性兴趣。或用“配对一淡化”法使病人对性的兴奋转为对异性的性关心。并有意识地对病人进行与异性交往的训练,使其逐渐对异性产生兴趣和性兴奋,达到治疗目的。2.摩擦癖摩擦癖是指习惯性和癖好性通过触摸或摩擦异性身体而获得性快感的一种性变态。这种性变态的患者多为男性,他们通常在拥挤场合进行,故也称挤恋。(1)原因摩擦癖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未明了,但通常认为:家庭因素。不少患者在小时候生活在性封闭的家庭环境里,有着性压抑的经历。如从小生活在仅有母亲的单亲家庭里,受母亲的严格管教。因长辈婚姻不幸,使患者性情孤僻,不与同龄女孩接触,对性生活有明显反感。成年后通常情况下良好,智力健全,但仍回避与相识异性接触,有明显的害羞反应。后通过在公共汽车上与陌生异性拥挤而产生性兴奋和性快感,变为摩擦癖者。偶然因素。患者大多数是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性心理发育受阻的情况下,性快感体验与异性身体接触偶然地结合,并以条件反射机制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成年后仍用儿童式的性行为来获得性快感性满足,以致发展成一位摩擦癖患者。(2)特征摩擦癖患者的特征通常有下列几点:具有计划性和目标选择性。在实施摩擦行为前和过程中均有所表现。如常在作案前对自己的衣着和面部进行修饰;作案时选择的对象多为年轻并相貌姣好者,而且是陌生的异性;场地多为拥挤而且不容易抓获的地方,如商场、电影院、公

上一篇:创可贴使用不当或致截肢

下一篇:烫光机